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 被引量:114
1
作者 永良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2,共2页
从“订单式”培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讨了订单式培养有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机制
原文传递
茶树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46
2
作者 林金科 郑金贵 +2 位作者 袁明 王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究了茶树芽叶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茶树芽叶中富含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等对双向电泳严重干扰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研究了茶树芽叶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茶树芽叶中富含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等对双向电泳严重干扰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技术;同时发现一种辨别茶树蛋白质样品质量好坏的简便方法。电泳图谱可分辨出茶树芽叶蛋白质斑点数500个左右,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在14.0 kD~100.0 kD范围内,主要分布在14.0 kD~67.0 kD之间;等电点约在4~9.5范围内,主要分布在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蛋白质 提取 双向电泳 改良方法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陆健 +8 位作者 王霄英 缪小芬 梁宏伟 黄爱娜 丁丁 姜吉锋 方艳 杨雪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1个小肝癌病灶,分为小肝癌(1~3 cm)和微小肝癌(≤1 cm)两组,其中小肝癌63个,微小肝癌28个,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与MRI[T...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1个小肝癌病灶,分为小肝癌(1~3 cm)和微小肝癌(≤1 cm)两组,其中小肝癌63个,微小肝癌28个,均行CT(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与MR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梯度回波反相(OUT-PHASE)、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两种检查。比较CT与MRI对两者的检出率。结果 (1)63个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序列是LAVA动脉期和CT动脉期,检出率最低的序列是CT平扫,CT和MRI共12个期相和序列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28个微小肝癌,检出率最高的是LAVA动脉期,最低的是LAVA平衡期,12个期相和序列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2)CT各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MRI IN-PHASE、LAVA平扫、LAVA平衡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04、0.002、0.004和0.028、0.006、0.000),而MR-T2WI、DWI、OUT-PHASE、LAVA动脉期及LAVA门静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49、0.303、0.107、0.251、0.168)。(3)CT和MRI对小肝癌、CT和MRI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125)。(4)CT与MRI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微小肝癌,CT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RI对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 MRI-LAVA动脉期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最高;MRI相对于CT更有利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培培 陆健 +3 位作者 梁宏伟 缪小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在肝脏部分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前2周内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的70例...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在肝脏部分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前2周内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的7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MVI将其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并记录甲胎蛋白(AFP)。在Gd-EOB-DTPA增强MRI上进行定性指标观察,包括肿瘤信号是否均匀、瘤周强化、肿瘤包膜、肿瘤边缘是否光整、瘤周低信号和肿瘤内是否存在脂肪;观察记录定量指标,包括肿瘤直径和增强后动脉期、门静脉期、过渡期及肝胆期病灶-竖脊肌信号比的增长率(ΔLMR)。MVI阴性组及MVI阳性组定性参数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定量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在纳入及不纳入肝胆期瘤周低信号两种情况下分别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预测概率1(pre-1)和预测概率2(pre-2),并将两者作为自变量,以有MVI为金标准,采用ROC分析两者对HCCMVI的诊断效能,并采用Z检验比较pre-1和pre-2的ROC下面积。结果MVI阳性组26例共27个病灶,MVI阴性组44例共50个病灶。MVI阴性组与MVI阳性组间瘤周强化、肿瘤包膜、肿瘤边缘、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布、肿瘤信号均匀性及瘤内脂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阴性组与MVI阳性组间病灶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年龄、AFP值及增强各期ΔL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参数包括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时,肿瘤直径、肿瘤边缘不光整和瘤周低信号为HCC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诊断MV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94.0%;纳入参数不包括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时,肿瘤直径和肿瘤边缘不光整为HCC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诊断MV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256层i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A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爱娜 陆健 +5 位作者 缪小芬 王绍刚 许梁 翟丽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i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本院90例拟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方案(120kV,250mAs,滤波反投影重建),B组(120kV,100mAs)... 目的:探讨256层i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本院90例拟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方案(120kV,250mAs,滤波反投影重建),B组(120kV,100mAs)和C组(100kV,150mAs)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重建级别3及5),并进一步分为B1(iDose4-3)和B2组(iDose4-5)及C1(iDose4-3)和C2组(iDose4-5)。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在头颈部CTA图像上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C1段(ICA C1)和C4段(ICA C4)、大脑中动脉M1段(MCA M1)及椎动脉V1段(VA V1)的CT值及图像噪声(N),计算各部位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1)C组5个部位的CT值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1和C1组的CCA和VA V1的图像噪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1组间CCA和VA V1的SNR和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A C1的图像噪声为B2组及C2组低于A组,而SNR及CNR为B2组及C2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ICA C4的SNR及CNR均为B2组及C2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MCA M1的N、SNR和CNR在5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B1、B2、C1和C2组的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B2组、C2组与A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C组的辐射剂量最低,B组及C组的辐射剂量均低于A组,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i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能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且iDose4-5优于iDose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 迭代重建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成像评估肝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陆健 +6 位作者 姜吉锋 丁丁 杜圣 施裕新 黎美玲 陈伟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对肝功能的评估能力.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临床怀疑有肝脏局灶性病变需行MRI检查的患者12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对肝功能的评估能力.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临床怀疑有肝脏局灶性病变需行MRI检查的患者12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2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52例、B级41例、C级11例.纳入同期无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3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肝脏平扫及Gd-EOB-DTPA增强扫描,采用Look-Locker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 min于近肝门层面采集1层T1 mapping图像.测量计算肝脏T1弛豫时间和T1弛豫时间减低率(ΔT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组的T1弛豫时间及ΔT1.采用ROC评价T1弛豫时间及ΔT1鉴别对照组、慢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 A级和肝硬化Child-Pugh B+C级的效能.结果 对照组和不同肝功能患者组间的肝脏T1弛豫时间、Δ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C级组T1弛豫时间、ΔT1在不同的扫描时间点均与对照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肝硬化Child-Pugh C级组外,其余各组肝脏T1弛豫时间均随扫描时间的延长而减低,ΔT1均随扫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的扫描时间点,T1弛豫时间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而延长,ΔT1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而减低.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 min的T1弛豫时间评价肝脏功能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17、0.952、0.950、0.946和0.949;增强后5、10、15、20 min的ΔT1评价肝脏功能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73、0.876、0.885和0.898.结论 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估肝功能,对鉴别肝功能中重度损伤与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CT与MRI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黎美玲 陆健 +9 位作者 徐晓莉 缪小芬 王霄英 梁宏伟 黄爱娜 姜吉锋 丁丁 杨雪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CT与MRI的强化特征。方法 87例乙肝肝硬化SHCC患者共计91个病灶均行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和MRI信号强度值,计算增强后CT与MRI各期相对强化率和病灶-肝脏对比率,绘制时...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CT与MRI的强化特征。方法 87例乙肝肝硬化SHCC患者共计91个病灶均行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和MRI信号强度值,计算增强后CT与MRI各期相对强化率和病灶-肝脏对比率,绘制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并分型,观察记录病灶CT与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假包膜的显示情况,分析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 CT与MRI的强化特征。结果 MRI动脉期及平衡期SHCC相对强化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门静脉期SHCC相对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SHCC病灶-肝脏对比率均较CT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速升速降型及速升缓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慢上升型及基本无强化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动脉期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SHCC假包膜显示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动态增强都能很好地反映SHCC相对肝实质的"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MRI对显示SHCC动脉期快速强化的特征及假包膜较CT有优势,而CT更有利于观察SHCC强化"退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强化 肝硬化
原文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 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陆健 +1 位作者 继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共99例被检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3例(健康志愿者,S0),病例组76例。病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共99例被检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3例(健康志愿者,S0),病例组76例。病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例,S4期24例。采用Look-Locker序列于增强前及Gd-EOB-DTPA增强后20min(肝胆期)采集T1-mapping图像,并测量肝组织弛豫时间T1,同时计算肝胆期弛豫时间T1减低率(ΔT1)。进行DWI检查并测量肝脏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ADC值、ΔT1及肝胆期弛豫时间T1(T1HBP)。应用ROC曲线分析ADC、T1HBP、ΔT1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S0组(对照组)的ADC、T1HBP、ΔT1分别为(1.57±0.16)×10-3mm2/s、(239.08±20.63)ms、(69.24±4.64)%;S1组分别为(1.44±0.12)×10-3mm2/s、(273.57±53.75)ms、(64.27±9.94)%;S2组分别为(1.31±0.12)×10-3mm2/s、(375.74±97.86)ms、(61.14±5.61)%;S3组分别为(1.18±0.09)×10-3mm2/s、(561.59±56.55)ms、(38.76±6.08)%;S4组分别为(1.03±0.08)×10-3mm2/s、(564.69±68.62)ms、(37.01±6.80)%。S0、S1、S2、S3、S4组的ADC值、ΔT1和T1HBP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DC值、ΔT1和T1HBP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3,0.987,0.984;诊断肝纤维化≥S3期的AUC分别是0.817,0.930,0.847。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790,P=0.000),T1HBP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822,P=0.000),ΔT1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T1-mapping 扩散加权成像 肝纤维化 肝炎
下载PDF
利伐沙班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尹星烁 +1 位作者 王好雨 王淑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4-748,共5页
利伐沙班为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传统的抗凝剂相比,利伐沙班具有可预测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较少发生药物-药物和食物-药物方面的相互作用,且不需要常规的凝血监测。但是,利伐沙班不宜与细胞色素P450 CYP3A4和转运体蛋白P... 利伐沙班为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传统的抗凝剂相比,利伐沙班具有可预测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较少发生药物-药物和食物-药物方面的相互作用,且不需要常规的凝血监测。但是,利伐沙班不宜与细胞色素P450 CYP3A4和转运体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强抑制剂合用,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利伐沙班的用药剂量因适应证不同而异,许多研究表明利伐沙班与传统抗凝治疗相比有着良好的受益-风险比。本文旨在概述利伐沙班在不同人群中的主要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以及不同适应证而使用不同剂量的理论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口服抗凝药 血栓栓塞性疾病
原文传递
CT和MR对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增强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缪小芬 陆健 +1 位作者 黄爱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螺旋CT和MR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信号)变化,并探讨各自优势的原因。方法 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25个小肝癌病灶,均行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与MR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螺旋CT和MR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信号)变化,并探讨各自优势的原因。方法 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25个小肝癌病灶,均行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与MR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同相位(IN-PHASE)、反相位(OUT-PHASE)、肝脏容积加速采集(LAVA)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两种检查。由两名有5年以上腹部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PACS工作站共同阅片,观察病灶的密度(信号),大小,数目,部位,有无包膜及含脂情况,并重点观察CT与MRI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的密度(信号),与背景肝实质比较,分为高、稍高、等、稍低、低5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时相小肝癌的密度(信号)等级评分。结果 125个小肝癌病灶中:CT动脉期41个呈高密度(5级),44个呈稍高密度(4级);CT延迟期47个呈稍低密度(2级),43个呈低密度(1级);MRI动脉期74个呈高信号(5级),32个呈稍高信号(4级);MRI延迟期34个呈稍低信号(2级),33个呈低信号(1级)。CT动脉期、CT延迟期、MRI动脉期、MRI延迟期小肝癌的等级评分分别为3.81±1.16、1.94±0.79、4.35±0.98、2.38±1.11。MRI动脉期小肝癌的等级评分显著高于(t=-4.753,P=0.000)CT动脉期,CT延迟期小肝癌的等级评分显著低于(t=-4.461,P=0.000)MRI延迟期。结论 MRI动脉期较CT动脉期能更好地检出富血供小肝癌。CT延迟期小肝癌的消退效应优于MRI延迟期,尤其是乏血供肝癌常在CT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而在MRI延迟期未显示,这就需要结合MRI的其他序列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宏广 龙志鑫 +2 位作者 魏喜静 李广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min)。对照组则于结束前改为生理盐水。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h、术后1d不同时间点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1h和术后1d的MDA和SOD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其中以观察组评分最低;观察组麻醉后1h和术后1d的IL-1β、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麻醉前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麻醉1h和术后1d的IL-1β、IL-17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更好抑制患者麻醉后应激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麻醉 右美托咪啶
下载PDF
DWI、T2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不同分化小肝癌定量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沈继明 +2 位作者 梁宏伟 陆健 王霄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定量评估DWI、T2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同分化小肝癌SHCC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30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共30个经病理证实的SHCC病灶,均行D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在6个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及强化特征。结果1DWI、T2WI对乙肝... 目的定量评估DWI、T2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同分化小肝癌SHCC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30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共30个经病理证实的SHCC病灶,均行D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在6个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及强化特征。结果1DWI、T2WI对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SNR:DWI>T2WI,各组间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动态增强强化信号特征及包膜显示完整。结论 DWI检测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的SNR最高,优于T2WI,动态扫描更能显示病灶包膜、反映SHCC的血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陆健 +5 位作者 梁宏伟 缪小芬 姜吉锋 丁丁 杨雪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肝硬化患者共45枚肝癌病灶,均行T2WI、DWI、T,WI同反相位、GD-EOB-DTPA动态增强及肝胆期扫描。由2...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肝硬化患者共45枚肝癌病灶,均行T2WI、DWI、T,WI同反相位、GD-EOB-DTPA动态增强及肝胆期扫描。由2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肝胆期图像两种成像方法独立阅片。比较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增加肝胆期图像:(1)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一致性提高;(2)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位阅片者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MR肝胆期可提高阅片者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信心及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DTPA
原文传递
陈志强教授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炳武 +4 位作者 方敬 马赟 白璐 芬芳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CRF患者6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血脂、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CRF患者6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血脂、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根据疾病疗效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来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4.2%。治疗后RBC计数、Hb、HDL、TP、Alb和GFR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C、TG、LDL、24 h-UTP、BUN、CREA较前显著下降。结论: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可改善CRF患者血红蛋白,调节脂代谢,升高血浆蛋白,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CRF肾脏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益气温阳 通络泄浊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不同灌水方法对苹果树果实膨大期根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娟娟 +3 位作者 孙西欢 郭向红 春晋 李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0,共6页
蓄水坑灌法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和水土流失严重双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山丘区果林的中深层立体灌溉。为了果树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需对其根系和土壤酶活性方面进行研究。本试验在果实膨大期采用根钻法对地面灌溉和... 蓄水坑灌法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和水土流失严重双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山丘区果林的中深层立体灌溉。为了果树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需对其根系和土壤酶活性方面进行研究。本试验在果实膨大期采用根钻法对地面灌溉和蓄水坑灌条件下的苹果树根系形态及活力和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灌溉方式下,果树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蓄水坑灌条件下峰值出现在60-100cm土层深度内,较地面灌溉峰值下移,且均大于地面灌溉;脲酶、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20cm表层土壤,蓄水坑灌条件下的土壤酶活性低于地面灌溉,而在中深层土壤,蓄水坑灌的要明显高于地面灌溉。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蓄水坑灌条件下的酶活性在0-160cm全土层深度内均大于地面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地面灌溉 苹果树根系 土壤酶活性 果实膨大期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陆健 王霄英 +9 位作者 缪小芬 郭雪梅 李飞宇 刘婧 丁丁 姜吉锋 李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接受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8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的MRI资料,计...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接受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8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的MRI资料,计算并比较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中央腺体ADC值及最小ADC值。结果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组[(1.48±0.18)×10-3mm2/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50±0.14)×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P=0.756)。②最小ADC值:中央腺体偶发癌组[(1.15±0.10)×10-3mm2/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15±0.11)×10-3mm2/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95)。结论 DWI不能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扩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螺旋流起旋器内部流场水力特性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春晋 孙西欢 +1 位作者 李永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了有效解决低压平直管道在田间长距离调水中泥沙淤积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螺旋流起旋装置:螺旋流起旋器。与传统的起旋装置相比,螺旋流起旋器的导叶被固定在与管道保持同心状态的料筒外壁面。该文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Fluent 12.... 为了有效解决低压平直管道在田间长距离调水中泥沙淤积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螺旋流起旋装置:螺旋流起旋器。与传统的起旋装置相比,螺旋流起旋器的导叶被固定在与管道保持同心状态的料筒外壁面。该文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Fluent 12.0对不同导叶长度条件下螺旋流起旋器内部流场水力特性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将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流起旋器内部流场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且流速场和压力场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不超过6.4%和1.3%,进一步表明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求解螺旋流起旋器内部流场是可行的;随着导叶长度的增加,螺旋流起旋器下游流场的轴向流速的影响区域将逐渐减小,而径向流速、周向流速及涡量的影响区域将逐渐增大;螺旋流起旋器能耗损失与起旋效率均随着导叶长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螺旋流起旋器内部流场涡量主要分布于料筒近壁面、导叶近壁面及螺旋流起旋器的下游流场。该研究不仅为螺旋流起旋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还为进一步完善管道螺旋流长距离输固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流场 数值分析 低压管道 起旋器 螺旋流 起旋效率 导叶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陆健 +5 位作者 姜吉锋 丁丁 杜圣 施裕新 陈伟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8例,其中MELD评分≤10组103例,MELD评... 目的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8例,其中MELD评分≤10组103例,MELD评分〉10组55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Look—Locker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于近肝门层面采集一层T1mapping图像,测量肝脏T1弛豫时间,计算增强后T1弛豫时间减低率(AT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ELD评分≤10与〉10组肝脏T1弛豫时间和AT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肝脏T1弛豫时间和AT1鉴别两组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肝脏T1弛豫时间、AT1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ELD评分≤10组患者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问与增强后5、10、15、20minAT1分别为(889.3±91.2)ms、(377.5±55.0)ms、(350.8±61.2)ms、(328.0±69.4)ms、(302.7±73.7)ms及(57.4±5.6)%、(60.4±6.5)%、(63.0±7.3)%、(65.9±7.8)%。MELD评分〉10组增强前后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AT1分别为(936.6±95.4)ms、(460.2±68.5)ms、(457.5±94.5)ms、(453.4±116.4)ms、(444.6±134.6)ms及(50.8±5.7)%、(51.3±7.9)%、(51.8±10.3)%、(52.8±12.2)%。MELD评分≤10与〉10组增强前后肝脏T1弛豫时间及增强后A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5、10、15、20minAT1鉴别MELD评分≤10及〉10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8、0.824、0.832、0.832、0.830和0.795、0.814、0.820、0.825。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5、10、15、20rainAT1与MELD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0.499、0.540、0.538、0.548、-0.4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肝功能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13
19
作者 毕新军 +3 位作者 缪小芬 李敏达 陆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CT与MRI影像,其中输卵管妊娠11例,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切口妊娠6例;12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异位妊娠CT与MRI表现为子宫内膜以外部位的厚壁囊...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CT与MRI影像,其中输卵管妊娠11例,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切口妊娠6例;12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异位妊娠CT与MRI表现为子宫内膜以外部位的厚壁囊性、出血性或混杂密度/信号肿块,血管丰富,增强扫描厚壁环形强化、边缘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伴不同程度的腹盆腔积血。输卵管或妊娠囊壁不完整,肿块境界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伴中等度到大量腹盆腔积血,急性期出血或活动性出血提示异位妊娠破裂。结论异位妊娠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育龄期女性出现腹盆腔出血或盆腔肿块时应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肝硬化背景下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R-2、LR-3、LR-4类结节的变化与预后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邢飞 陆健 +3 位作者 缪小芬 姜吉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LR-2、LR-3、LR-4类病变的分类改变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影像科进行过至少2次肝脏MRI检查,首次MRI评价为LR-2、LR-3、LR-4类...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LR-2、LR-3、LR-4类病变的分类改变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影像科进行过至少2次肝脏MRI检查,首次MRI评价为LR-2、LR-3、LR-4类病变,且未进行过活检、手术的109例(151个病灶)肝硬化患者。LR-2结节48个、LR-3结节71个、LR-4结节32个。所有患者进行肝脏MRI常规平扫、DWI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随访时长及LI-RADS分类调整(上调、不变、下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LR-2、LR-3、LR-4类病变的随访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R-2、LR-3、LR-4结节分类上调的发生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 结果LR-2、LR-3、LR-4类病变的随访时间分别为(17.4±9.2)、(16.3±8.5)和(12.4±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P=0.041)。48个LR-2结节中,1个随访52.3个月后进展至LR-5,4个上调至LR-3,29个保持不变,14个下调至LR-1。71个LR-3结节中,13个上调至LR-5,其中12个显示超阈值生长,9个新增廓清征象,7个出现包膜,3个富血供转变;6个上调至LR-4;34个保持不变;18个下调至LR-1。32个LR-4结节中,14个上调至LR-5,其中11个显示超阈值生长,1个新增廓清征象,6个出现包膜,1个富血供转变;1个门静脉癌栓形成进展为LR-5V;15个保持不变;2个下调至LR-1。LR-4结节上调至LR-5的累积发生率较LR-2、LR-3结节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3、6、12个月进展至LR-5的累积发生率LR-4结节分别为6.3%、18.8%、34.4%,LR-3结节分别为0、4.2%、5.6%,LR-2结节均为0。LR-3结节分类进展为LR≥4的累积发生率高于LR-2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LI-RADS的MRI分类诊断标准,自然病程肝硬化背景下的LR-2、LR-3、LR-4结节存在不同的预后转归,LR-4结节进展为LR-5的累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