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剧受众年轻化策略 豫剧传播的有效路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5,共3页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是静态物化还是动态传承,河南启动“艺术精品海外行”,河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先后走进澳大利亚和...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是静态物化还是动态传承,河南启动“艺术精品海外行”,河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先后走进澳大利亚和巴西,他们以实际行动给予了回答。2011.9.18-9.28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刚刚落下帷幕,我先后对河南豫剧在展演期间其中六个剧场的观众进行了观众年龄段随机抽查,发现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85%,30—40岁占12%,其中还有些是因为戏剧教学的需要,30岁以下占3%,也就是说豫剧的观众群是中老年人,而豫剧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年轻观众的参与。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戏剧?豫剧进校园培养年轻受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豫剧 受众 年轻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河南电视台 路径 传播
原文传递
豫剧电影化——豫剧传播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0,共3页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是静态物化还是动态传承,河南启动“艺术精品海外行”,河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先后走进澳大利亚和...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是静态物化还是动态传承,河南启动“艺术精品海外行”,河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梨园春》先后走进澳大利亚和巴西,他们以实际行动给予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豫剧 电影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河南电视台 路径 传播 快递
原文传递
中小学美育教育践行中的悖论及对策探究
3
作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4-76,共3页
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以及2022年11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以及2022年11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等,都凸显了美育育人的日益必要和紧迫.但中小学美育课程知识化、美育培养方式技能化、美育考核功利化等,导致美育理论上的探讨丰富与实践中的“贫瘠”形成悖论.解决美育“陶冶性情的初心与实施中功利”的悖论,可以从厘清美、美育和艺术教育三者的关联及构建大美育观层面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美育 大美育观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大众媒体
下载PDF
由“神”到“人”的嬗变——简论毕淑敏军旅题材小说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毕淑敏军旅题材的小说,前期和后期的人物形象有着明显的嬗变———由"神"到"人"的转化,反映出当代文学由"共名"到"无名"的转化,也体现了生于五十年,长于六十年代的毕淑敏,摆脱极左桎梏思想蜕... 毕淑敏军旅题材的小说,前期和后期的人物形象有着明显的嬗变———由"神"到"人"的转化,反映出当代文学由"共名"到"无名"的转化,也体现了生于五十年,长于六十年代的毕淑敏,摆脱极左桎梏思想蜕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题材 小说 人物形象 嬗变
下载PDF
河南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8-40,共3页
在视觉为王的时代,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势在必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影视教育在河南中小学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影视素养,必须分析中小学影视教育缺位的原因,寻找相应对策,促进其普及和发展。
关键词 河南 中小学 影视教育 有效路径
下载PDF
论工科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平原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应用写作是工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很多工科学生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怂应及时加强工科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应用写作 能力培养 文字表现能力 写作效率
下载PDF
戏曲教育层级化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9-71,共3页
90年代以来,由于年轻观众的断层,戏曲整体衰落,几近绝境。为此,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京剧进中小学”等措施,培养年轻受众,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戏曲教育目标定位、教学内容、... 90年代以来,由于年轻观众的断层,戏曲整体衰落,几近绝境。为此,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京剧进中小学”等措施,培养年轻受众,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戏曲教育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三方面分析探讨了戏曲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进而提出了培养戏曲年轻受众最优化的不二法门——戏曲教育层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教育 层级化 90年代以来 高雅艺术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 不二法门 中小学
原文传递
戏曲教育“终端机”传承模式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艺术教育》 2017年第9期120-121,共2页
"戏曲进校园"活动虽已开展了十多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年轻戏曲观众人数较少的现状。针对目前戏曲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通过加强戏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元化授课方式、制定长期的戏曲教学计划等策略,实现"终端机... "戏曲进校园"活动虽已开展了十多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年轻戏曲观众人数较少的现状。针对目前戏曲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通过加强戏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元化授课方式、制定长期的戏曲教学计划等策略,实现"终端机"传承目标,即在培养年轻戏曲观众的同时,也让其成为戏曲的传承者,由学校向社会辐射,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教育 “终端机”传承模式 年轻观众培养
原文传递
论工科大学生文学鉴赏力的培养
9
作者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0-61,共2页
工科大学生的文献底蕴越来越单薄了,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以此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文学鉴赏力 工科大学生 能力培养 综合素质 高校
下载PDF
论工科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10
作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18,108,共2页
口语表达能力是当今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而工科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较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组织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 ,培养和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
下载PDF
豫剧电视化——豫剧传播的有效路径探讨
11
作者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9-170,共2页
2006年豫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不是静态物化而是动态传承,而豫剧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年轻观众的参与。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戏剧?麦克卢汉提出了&qu... 2006年豫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豫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非遗保护重要的不是静态物化而是动态传承,而豫剧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年轻观众的参与。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戏剧?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也即生存"学说。豫剧要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借助电视媒介有效拓展和延伸其传播场域,向戏曲的视频化方向发展,并在剧场和现代大众媒介场的场域共振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拓展剧场领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豫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戏曲栏目 传播媒介 电视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需要 观众 戏曲艺术 拓展 麦克卢汉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期儿童教育的尴尬——毕淑敏母爱、儿童题材小说创作的意义
12
作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毕淑敏的母爱和儿童题材的小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在社会转型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世哲学的冲突;童年的快乐与生存竞争的矛盾;口头上的减负与实际中的“加负”冲突以及市场... 毕淑敏的母爱和儿童题材的小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在社会转型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世哲学的冲突;童年的快乐与生存竞争的矛盾;口头上的减负与实际中的“加负”冲突以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等等。虽然作者未能给这些问题开出好的处方,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充分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研究和探讨毕淑敏小说中对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的深层思索,对当今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和老师如何对儿童施以合理和合适的教育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 儿童教育 尴尬 毕淑敏
下载PDF
浅论小说艺术的嬗变
13
作者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6-48,共3页
由于我国小说观念和小说审美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促进了小说创作和小说艺术的日趋成熟和多元化。在结构上,由注重情节转向情节淡化;在叙述视角上。由单一视角到多维散视;在叙事方法上,由传统叙事到现代叙事。
关键词 小说艺术 小说观念 情节淡化 重情 叙述视角 小说创作 叙事方法 审美观念 传统 嬗变
下载PDF
“希腊小庙”的坍塌——论沈从文的创作
14
作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266,共3页
湘西之子沈从文用手中的笔描绘了诗情画意的湘西世界,试图建造一所"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然而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思想的僵化性,宗法制度的影响,再加上千百年来外部势力的不断渗入挤压,湘西原生态的人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 湘西之子沈从文用手中的笔描绘了诗情画意的湘西世界,试图建造一所"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然而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思想的僵化性,宗法制度的影响,再加上千百年来外部势力的不断渗入挤压,湘西原生态的人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性异化,作者随之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也坍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地域的封闭性 “现代文明”的浸染 “希腊小庙”
原文传递
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试论苏青创作的意义
15
作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2-34,共3页
苏青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但由于她的作品疏离政治,未能反映时代的最强音,并且采用了女性叙述视角,所以为许多文学史家有意地遗漏。为了还文学史以历史的真实,本文从分析其性格入手,就新旧雅俗的有机结合及自觉、独特... 苏青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但由于她的作品疏离政治,未能反映时代的最强音,并且采用了女性叙述视角,所以为许多文学史家有意地遗漏。为了还文学史以历史的真实,本文从分析其性格入手,就新旧雅俗的有机结合及自觉、独特、深刻的女性意识两个方面探讨苏青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青 创作 雅俗结合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朴素的人性美
16
作者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毕淑敏刚登上文坛不久,就赢得了大批读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作品蕴涵了朴素的人性美。文中就从她作品中表现的对生命的珍惜,恶劣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以及她善于发掘普通人和问题人身上的闪光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朴素 人性美 关爱 真诚 珍惜 毕淑敏 小说
下载PDF
传统婚恋文化的现代阐释——解读《新结婚时代》
17
作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2-203,共2页
由王海鸰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通过塑造三对夫妻来展现"围城"内外婚姻的真实图景,演绎了三个错位的婚姻——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导演通过这些极端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一道独特的"围城"景观,用鲜... 由王海鸰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通过塑造三对夫妻来展现"围城"内外婚姻的真实图景,演绎了三个错位的婚姻——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导演通过这些极端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一道独特的"围城"景观,用鲜活的形象对传统婚恋文化进行着现代阐释——家庭伦理观念由封建宗法伦理向现代伦理观念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以及颠覆与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女性主体意识 抗争 妥协 《新结婚时代》
原文传递
打造豫剧生态链,促进豫剧良性发展
18
作者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244-252,共9页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豫剧开始衰落;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几乎陷于绝境。尽管河南省政府不断地采取措施,也出了一些优秀精品,但年轻观众的断层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观众就没有豫剧,... 豫剧作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豫剧开始衰落;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几乎陷于绝境。尽管河南省政府不断地采取措施,也出了一些优秀精品,但年轻观众的断层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观众就没有豫剧,没有年轻观众,更没有豫剧的未来,而豫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大批年轻观众的参与。那如何让豫剧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链 地方戏曲 程婴 《梨园春》 梨园春 常香玉 河南豫剧院 文化院校 唐玉成 迷网
原文传递
《祝福》电影改编的守正与创新
19
作者 《郑州师范教育》 2022年第3期93-96,共4页
1956年桑弧导演根据《祝福》改编的电影,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影响至今,成为中国百年的经典电影之一。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祝福》电影改编的守正和创新。电影影像叙事结构凸显封建仁义道德“吃人”主题和“示众”的影像展现人性的麻... 1956年桑弧导演根据《祝福》改编的电影,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影响至今,成为中国百年的经典电影之一。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祝福》电影改编的守正和创新。电影影像叙事结构凸显封建仁义道德“吃人”主题和“示众”的影像展现人性的麻木与残忍,凸显了鲁迅原作《祝福》的要义;改编彰显20世纪50年代国家意志的叙事结构和精神、经济并置的影像主题表达的创新,完成了深邃经典的通俗大众影像化表达,为名作改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电影改编 守正与创新
原文传递
新时代教师教育观的修正与重塑
20
作者 《新智慧》 2021年第1期15-16,共2页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小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实现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育观的修正与重塑,是新时代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师教育观的修正与重塑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教师应如何改...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小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实现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育观的修正与重塑,是新时代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师教育观的修正与重塑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教师应如何改变现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 教育观 修正 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