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最终纳入文献164篇,包括干预性研究147篇、观察性研究4篇、系统评价13篇。结果共获得27种中成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报告频次较高;临床用药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干预性研究的结局指标有8类,动态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超声心动图报告频次较高,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减停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报告,评价维度单一;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低,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健全的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室性早博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室性早博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除重,应用Cite Space 5.8.R3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834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以吴以岭、刘红旭、胡元会等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中医药院校及中医医院,形成了多中心合作网络,并形成区域内合作;关键词分析形成10簇主要关键词聚类和34个突现词,研究热点涉及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病因、诊断、中医证型、治法、研究类型五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治疗和研究类型等方面,在治疗方面以功能性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和针刺研究为主,研究类型仍以临床研究为主;目前研究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仍需开展更多规范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该领域提供循证医学支持,并汲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医经验,为临床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多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最终纳入文献164篇,包括干预性研究147篇、观察性研究4篇、系统评价13篇。结果共获得27种中成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报告频次较高;临床用药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干预性研究的结局指标有8类,动态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超声心动图报告频次较高,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减停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报告,评价维度单一;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低,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健全的科学依据。
文摘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室性早博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除重,应用Cite Space 5.8.R3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834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以吴以岭、刘红旭、胡元会等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中医药院校及中医医院,形成了多中心合作网络,并形成区域内合作;关键词分析形成10簇主要关键词聚类和34个突现词,研究热点涉及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病因、诊断、中医证型、治法、研究类型五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治疗和研究类型等方面,在治疗方面以功能性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和针刺研究为主,研究类型仍以临床研究为主;目前研究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仍需开展更多规范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该领域提供循证医学支持,并汲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医经验,为临床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