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 D.H.劳伦斯《虹》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兰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虹》代表劳伦斯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对位性和开放性的叙事结构以及隐喻象征的叙事手法,寻求到了表达生命精神的恰当的合奏形式,体现出了作品独具特色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策略。
关键词 《虹》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叙事策略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前D·H·劳伦斯在中国的传播综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8-82,共5页
D·H·劳伦斯于1922年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杜衡、杨昌溪、赵景深、南星、陈梦家、饶述一、郁达夫、林语堂、金东雷等等学者和翻译家便以开明、健康的人文心态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积极译介和评述劳伦斯的作品,使劳伦斯在中... D·H·劳伦斯于1922年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杜衡、杨昌溪、赵景深、南星、陈梦家、饶述一、郁达夫、林语堂、金东雷等等学者和翻译家便以开明、健康的人文心态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积极译介和评述劳伦斯的作品,使劳伦斯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于30年代进入第一个高潮。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劳伦斯及其作品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野。这种变动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征候、文化氛围、社会需求和精神潮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20世纪80年代前 中国大陆 传播
下载PDF
FC-18催化剂的再生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雪玲 方向晨 +3 位作者 王继 王刚 兰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物理吸附仪、X光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无机分析、元素分析仪对再生前后FC-18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性能变化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讨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再生后FC-18催化剂的孔... 采用物理吸附仪、X光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无机分析、元素分析仪对再生前后FC-18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性能变化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讨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再生后FC-18催化剂的孔容和平均孔径有所增大,比表面积及酸度均有所降低;再生后FC-18催化剂表面无明显活性金属聚结现象,碳、硫烧除效果良好;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再生后FC-18催化剂的活性略低于新鲜催化剂,但仍可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活 加氢改质 FC-18催化剂 再生
下载PDF
诗性的生命体验:《儿子与情人》的魅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2-85,共4页
D.H.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审美格局,以其非理性的审美内容,开放性的审美结构和多层次的象征艺术,对生命世界作了诗意的裁判,彰显出作品的现代性审美品格。
关键词 儿子 生命体 审美结构 劳伦斯 非理性 多层次 开放性 现代性 小说 传统 象征 诗意
下载PDF
经典重构:《恋爱中的女人》在中国的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自从20世纪80年代《恋爱中的女人》进入中国读者视野以来,侯维瑞、阮炜、冯季庆、李维屏、漆以凯、徐崇亮、蒋家国、蒋承勇等学者围绕文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考量、对生与死的沉思、对性爱及两性关系的探索、对女性观的呈现以及文本结构... 自从20世纪80年代《恋爱中的女人》进入中国读者视野以来,侯维瑞、阮炜、冯季庆、李维屏、漆以凯、徐崇亮、蒋家国、蒋承勇等学者围绕文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考量、对生与死的沉思、对性爱及两性关系的探索、对女性观的呈现以及文本结构、文本中的象征、文本语体等问题重新建构了文本意义和审美世界,形成了一个多声部的复调阐释话语世界。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深刻转型,而且也折射出阐释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闪现阐释者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 阐释 文化语境
下载PDF
D·H·劳伦斯文学创作发生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西方审美主义文化、《圣经》文化经验以及以悲剧性的现代工业社会、激烈冲突的父母情感、母亲的甜蜜溺爱、弥漫的死亡阴影为主要元素的被抛入世的处身情境共同构成了D·H·劳伦斯先在性的存在领悟。这种先在性的存在领悟不仅决... 西方审美主义文化、《圣经》文化经验以及以悲剧性的现代工业社会、激烈冲突的父母情感、母亲的甜蜜溺爱、弥漫的死亡阴影为主要元素的被抛入世的处身情境共同构成了D·H·劳伦斯先在性的存在领悟。这种先在性的存在领悟不仅决定了劳伦斯的创作意志和审美态度,而且也影响了他的生存之思的审美方式与审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在性 存在领悟 劳伦斯 创作发生
原文传递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
7
作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8-99,共2页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译介引路的1920年代、积极评论与热情翻译的1930年代和不圆满的1940年代三个变化阶段。评论界、翻译界和高等教育界在较深层次上合力制造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译介引路的1920年代、积极评论与热情翻译的1930年代和不圆满的1940年代三个变化阶段。评论界、翻译界和高等教育界在较深层次上合力制造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话题,从而彰显出中国知识分子开明、健康、宽容的接受心态以及"独立的学术精神和批判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民国时期 传播
原文传递
步履维艰的行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新时期中国的传播
8
作者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第10期98-99,共2页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重新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时,经历了一个步履维艰的行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国人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禁忌。80年代末期,普通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知道《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相关信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重新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时,经历了一个步履维艰的行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国人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禁忌。80年代末期,普通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知道《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相关信息。90年代以来,翻译界、出版界、学术界、高等教育界和网络媒体共同绘制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传播的多元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新时期中国 传播特点
原文传递
论中国大陆读者对D·H·劳伦斯形象的解读
9
作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9-31,共3页
D·H·劳伦斯在中国的形象,从机械主义的叛徒,最有热情、最信任灵感的歌吟者、新浪漫主义小说家再到颓废文人、性爱小说家、现实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代表,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他在中... D·H·劳伦斯在中国的形象,从机械主义的叛徒,最有热情、最信任灵感的歌吟者、新浪漫主义小说家再到颓废文人、性爱小说家、现实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代表,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他在中国接受者的心中是一个说不尽的“哈姆莱特”。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从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的角度来考察,它实际上是中国接受者的“误读”,是各种权力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由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阐释的历史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形象 误读 前理解
下载PDF
绘画美学风格的追求——论《恋爱中的女人》的叙事穿越
10
作者 曾兰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0-84,共5页
D.H.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一部追求绘画美学风格的小说。作品非常注重视觉效果,主要人物自身欲望之渴求与抗争都被编织进了朦胧、晦暗而又对比分明的黑白色之中,黑白之色呈现了生存之思。同时,作品孜孜以求以听觉、触觉、嗅觉、... D.H.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一部追求绘画美学风格的小说。作品非常注重视觉效果,主要人物自身欲望之渴求与抗争都被编织进了朦胧、晦暗而又对比分明的黑白色之中,黑白之色呈现了生存之思。同时,作品孜孜以求以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动觉的语象造型赋形人物的心灵激情,追求结构的空间化,从而穿越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为西方现代文学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中的女人》 黑与白 语象造型 叙事
下载PDF
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特质
11
作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以其相融性、整体性、生态性特质,优化完善人的内在本质,塑造完美的现代人格与心灵,促使审美主体以美学的思维缔造生活及生命世界,从而使审美主体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高级智慧。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学校 审美教育 相融性 整体性 生态性
下载PDF
迎迓与拒斥:劳伦斯的文学接受
12
作者 曾兰兰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47-148,共2页
  本文试图从劳伦斯的文学阅读、<圣经>接受、文学研究三个方面解读劳伦斯的文学接受行为,以期考禀劳伦斯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劳伦斯 哈代 审美主义 拒斥 高尔斯华绥 文学接受
原文传递
新世纪中国劳伦斯传播回望与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6-44,共9页
新世纪以来,劳伦斯在中国的传播延伸和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空间,呈现出多维的网状结构形态。翻译界、出版界、学术界、高等教育界、基础教育界和网络媒体合力绘制了劳伦斯在新世纪中国传播的文学地图。
关键词 新世纪 劳伦斯 中国 传播 反思
下载PDF
从毕业生就业力看地方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湖南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
14
作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57-59,共3页
新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其中最重要原因是毕业生的就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对办学主体而言,必须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点,依... 新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其中最重要原因是毕业生的就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对办学主体而言,必须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转变教学观念,精选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践、实训的教学力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力,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毕业生 就业力 教育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在撞击中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从“五四”时期中外文学的撞击中看人文精神的建设
15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3期89-92,共4页
五四文学以一种恢宏的气魄,在中外文化的大撞击中.重新组合自己的情感方式和哲学意识,站在传统的基础上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更新自我,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中国的气质,构建文学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人文胸怀 人文态度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质
16
作者 《临沂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质廖杰锋西方现代文化意识与哲学主题我们浏览一下西方现代派作品,就不难发现:怪异荒诞的画面、离奇悖逆的情节、猥琐龌龊的幽灵俯拾皆是。然而,这些画面、情节和幽灵是作家们站在一定的时代和现实的高度所烛照的...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质廖杰锋西方现代文化意识与哲学主题我们浏览一下西方现代派作品,就不难发现:怪异荒诞的画面、离奇悖逆的情节、猥琐龌龊的幽灵俯拾皆是。然而,这些画面、情节和幽灵是作家们站在一定的时代和现实的高度所烛照的历史时空。这便使得文学作品浸润着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小说 传统文学 作家 荒诞派戏剧 “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 内心独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新时期之初中国大陆劳伦斯传播新论
17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20世纪英国文豪D.H.劳伦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被中国大陆认同、传播与接受。众多个体传播者和组织传播者为寻求劳伦斯重返中国大陆的合法身份开展了许多修正性、破冰性与奠基性工作,合力塑造了劳伦斯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形象... 20世纪英国文豪D.H.劳伦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被中国大陆认同、传播与接受。众多个体传播者和组织传播者为寻求劳伦斯重返中国大陆的合法身份开展了许多修正性、破冰性与奠基性工作,合力塑造了劳伦斯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形象。这次重新传播纠正了受众对劳伦斯的负面看法,也促使中国大陆80年代文学冲破了某些文学禁区,不同程度地参与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文坛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大陆 劳伦斯 破冰者 组织传播者 批评与阐释传播
下载PDF
以小破大 突破二次函数的“重围”——二次函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18
作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5期129-130,共2页
在浙江高考卷中,二次函数往往作为压轴题,而对于函数的考查,比较侧重以二次函数为依托,考查二次函数及其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本文以此为线索,从几个小问题入手,厘清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在具体问题中的联系及转化关系,并提出二次... 在浙江高考卷中,二次函数往往作为压轴题,而对于函数的考查,比较侧重以二次函数为依托,考查二次函数及其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本文以此为线索,从几个小问题入手,厘清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在具体问题中的联系及转化关系,并提出二次函数综合题的相应解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函数 以小破大 解题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