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译介引路的1920年代、积极评论与热情翻译的1930年代和不圆满的1940年代三个变化阶段。评论界、翻译界和高等教育界在较深层次上合力制造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话题,从而彰显出中国知识分子开明、健康、宽容的接受心态以及"独立的学术精神和批判风格"。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8-99,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基金
200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5ZC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