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涛动与东亚冬季气候在年际尺度上的联系:准定常行星波的作用 被引量:92
1
作者 陈文 康丽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3-870,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首先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从1958至1998年40个冬季北极涛动(AO)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O处于正位相时,东亚地区200hPa的急流明显北跳,东亚大槽显著减弱,而在中国的...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首先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从1958至1998年40个冬季北极涛动(AO)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O处于正位相时,东亚地区200hPa的急流明显北跳,东亚大槽显著减弱,而在中国的华北、东北到西伯利亚出现大范围的地表南风异常,使得低空从西伯利亚到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韩国、日本有显著的暖异常;而当AO处于负位相时,则往往出现相反的情形。进一步的相关和合成分析发现,准定常行星波活动可以在AO与东亚气候之间起到桥梁作用。AO可以通过影响中高纬平流层下层的西风强弱,进而影响到准定常行星波的垂直传播,使得对流层下层中高纬地区的行星波振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低层的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同时减弱或增强,最终导致东亚地区异常偏暖或偏冷;其中低层中高纬地区纬向波数2的扰动对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变化起了最主要的作用。作者提出的AO通过影响准定常行星波的活动而导致东亚气候异常的机理,不但强调了西伯利亚高压的贡献,而且特别从波动的意义上强调了阿留申低压的重要性。文中还讨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 东亚气候 准定常行星波 年际变化
下载PDF
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9
2
作者 康丽华 陈文 魏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0-339,共10页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50年(195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从1951/1952-1999/2000共49个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的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F)分解。第1模态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增温或者降温,20世...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50年(195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从1951/1952-1999/2000共49个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的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F)分解。第1模态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增温或者降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冬季气温增暖明显,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则表现为南北温度的反相关系,20世纪80和90年代,我国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的温度增加,而我国南部则温度降低。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提取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信号更清楚地反映出这些变化。而且这两种模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位相叠加使得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在降水场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加剧了华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对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第1模态与半球尺度上的北极涛动(A0)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而第2模态则与中高纬大气环流中的一波结构联系密切,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相的振荡模态。这就表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气流及其扰动有密切的关联。作者还讨论了大气环流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理,并指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我国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的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陈文 康丽华 王玎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9-269,共11页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从1951~2000年的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6、7、8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相关,并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异常与海温变化的耦...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从1951~2000年的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6、7、8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相关,并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异常与海温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雨型分布主要有3种,这些雨型的时间变化除了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外,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尤其是华北地区的降水从1965年左右开始减少,特别是大约1976年后有显著的减少。SVD分析揭示的我国夏季降水和全球海温异常的耦合关系表明,这种耦合关系最主要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在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夏季降水从1976年前后明显减少,与之显著关联的海温异常的关键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特别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海水,从1976年前后也明显增暖。本研究揭示的华北持续干旱与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的耦合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见到,因而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我国夏季降水和海温的耦合关系,还表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异常与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显著相关上。当南海和黑潮区域以及相邻的热带西太平洋海区海温为正异常时,热带和北大西洋海温也为正异常;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偏涝;反之,该地区则偏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海温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万璐 康丽华 +2 位作者 廖宝文 马海宾 江业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aCl浓度为最适生长浓度,最适初始pH值为7 5。同时进行的解磷能力实验也表明pH值、菌数与解磷能力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根际解磷菌 分离 培养 解磷强度 磷元素
下载PDF
红树林溶磷菌的初步鉴定、溶磷能力测定及其优化培养 被引量:50
5
作者 陈俊 陆俊锟 +1 位作者 康丽华 杨振德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3-1188,共6页
对分离来自华南红树林的溶磷菌进行16SrDNA或ITS等基因水平上的初步鉴定,测定其溶解无机磷的能力,并对溶磷菌的生长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溶磷真菌的溶磷效果明显强于溶磷细菌,且溶磷真菌的溶解无机磷能力与培养液的pH呈极显著... 对分离来自华南红树林的溶磷菌进行16SrDNA或ITS等基因水平上的初步鉴定,测定其溶解无机磷的能力,并对溶磷菌的生长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溶磷真菌的溶磷效果明显强于溶磷细菌,且溶磷真菌的溶解无机磷能力与培养液的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溶磷细菌的溶磷能力与pH没显著相关关系。单因素实验表明,对供试菌株生长的合适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尿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培养基为麦芽糖5g/L、尿素0.05g/L、NaCl5g/L、pH5,在30°C下培养48h菌落总数可达6.06×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溶磷菌 溶磷能力 优化培养
原文传递
桉树与联合固氮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康丽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联合固氮菌-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NG13/pMC73A)接种木本植物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的苗木,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固氮菌不但可以在桉树根表定殖,而且还可进入根内定殖,并在接... 联合固氮菌-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NG13/pMC73A)接种木本植物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的苗木,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固氮菌不但可以在桉树根表定殖,而且还可进入根内定殖,并在接种桉树的根际、根表和根内均分离到该菌。接种联合固氮菌能刺激桉树根系的分泌作用,并对根系分泌物的氨基酸、糖及激素的含量有所影响。联合固氮菌对桉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联合固氮菌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继广 柯宏发 +1 位作者 康丽华 黄彦昌 《装备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武器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实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装备作战试验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分析了美、英、法、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的作战试验发展现状,研究了美军作战试验的发展历程、管理体制、新试验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 武器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实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装备作战试验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分析了美、英、法、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的作战试验发展现状,研究了美军作战试验的发展历程、管理体制、新试验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国内装备作战试验研究现状,基于试验目的、试验环境、试验主体、试验模式等角度给出了作战试验的定义;指出了目前作战试验存在需求研究相对滞后,试验管理理论和试验技术研究不深入,条件建设不充分等薄弱环节;最后从作战试验需求、作战试验管理理论、作战试验理论方法、试验条件建设及试验人才培养5个方面,对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作战试验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相思苗木接种根瘤菌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349,共7页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211.15%。接菌苗木的氮含量和总氮量比对照高出8.58%~77.55%和11.64%~262.50%。根瘤固定的氮绝大部分运输到植株其它部位,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氮素多于根部。固氮量与苗木生长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接种 结瘤 固氮 想思苗木
下载PDF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Meta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梅 管宇 +2 位作者 康丽华 秦柏 张俊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0-196,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6年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WebofScience...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6年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WebofScience收录的有关中国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G)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患病率合并,并对年龄、性别及区域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相关文献36篇,其中8篇英文,28篇中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36项研究数据,分析得出1990—2016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为13.4%[95%置信区间(CI):10.6%~16.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翼状胬肉患病率升高;农村翼状胬肉患病率为15.3%(95%CI:12.1%~18.8%),高于城市的4.0%(95%CI:2.4%~6.1%)。调查对象为≥40岁农村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12.1%(95%CI:8.6%~16.2%),调查对象为≥50岁农村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14.7%(95%CI:10.5%~19.5%)。不同年龄和性别亚组各地区间翼状胬肉患病率均为西部最高,其次是东部,中部最低。结论翼状胬肉在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且翼状胬肉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及地区等因素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中国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洛刚 尚娜 +2 位作者 胡晓枫 李辉 康丽华 《装备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根据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建设需要,结合装备作战试验特点与要求,对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界定了国家靶场以及装备作战试验能力等相关概念,分析了国家靶场目前试验能力,给出了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 根据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建设需要,结合装备作战试验特点与要求,对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界定了国家靶场以及装备作战试验能力等相关概念,分析了国家靶场目前试验能力,给出了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任务所需的能力与条件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国家靶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靶场 作战试验 试验能力
下载PDF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俊芳 杨梅 +6 位作者 朱蓉嵘 秦柏 石海红 康丽华 施健 胡楠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阜宁县(30个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眼表、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应用裂隙灯显...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阜宁县(30个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眼表、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对翼状胬肉进行诊断和分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翼状胬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调查点居民户口本获得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人员名单并进行检录,结合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应调查6145人,实际调查5947人,受检率为96.8%。翼状胬肉患者1950例,患病率为32.79%[95%可信区间(CI):31.60%~33.98%];其中双眼翼状胬肉1228例,患病率为20.65%(95%CI:19.62%~21.68%);其中男性受检者2467人,男性患者838例,患病率为33.97%(95%CI:32.10%~35.84%);女性受检者3480人,女性患者1112例,患病率为31.95%(95%CI:30.40%~33.51%),不同性别受检者翼状胬肉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0~<60岁:比值比(OR)=1.00;60~<70岁:OR=1.54,P<0.001;70~<80岁:OR=1.83,P<0.001;≥80岁:OR=1.99,P<0.001]、低教育程度(文盲:OR=1.00;小学:OR=0.87,P=0.031;初中:OR=0.72,P=0.002;高中及以上:OR=0.63,P=0.002)、农民职业(OR=1.34,P=0.020)及长户外工作时间(OR=1.13,P=0.026)为翼状胬肉危险因素,性别、婚姻状态、收入、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未发现与翼状胬肉患病相关(均P>0.05)。结论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较高,高龄、低教育程度、较长户外工作时间是翼状胬肉患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江苏眼病研究
下载PDF
土壤元素与木麻黄生长和VA菌根菌侵染率的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康丽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5-141,共7页
通过对华南地区沿海15种有代表性的木麻黄林土壤调查,收集土样49个,对土样测定了全Co、Cu、Zn、Mn和Fe含量,速效N、P和K含量,有效Ca、Mg和B含量及pH值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树木年均高生长量与土壤有效... 通过对华南地区沿海15种有代表性的木麻黄林土壤调查,收集土样49个,对土样测定了全Co、Cu、Zn、Mn和Fe含量,速效N、P和K含量,有效Ca、Mg和B含量及pH值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树木年均高生长量与土壤有效Ca和全Z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树木平均胸径生长量与土壤pH值和全Co呈显著正相关,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苗高与所有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苗木地径与P、Mg、Mn有显著正相关,与K和Fe呈负相关;苗木侵染率与P和Fe有显著正相关,与B和Cu呈负相关。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N与林木生长及苗木侵染率间无显著相关。同时还探讨了有利于VA菌根菌侵染的某些土壤因子的变化范围,及土壤类型与VA菌根菌侵染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土壤元素 生长 VA菌根菌 侵染
下载PDF
马占相思优势外生菌根菌与根瘤菌双接种效应初报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新荣 康丽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2-546,共5页
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Wild)是速生优良多用途树种,其根部具有根瘤,具有共生固氮功能。为了使根瘤菌更好地促进马占相思的生长,国内外对其根瘤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其中包括双接种根瘤菌与VA菌的研究[... 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Wild)是速生优良多用途树种,其根部具有根瘤,具有共生固氮功能。为了使根瘤菌更好地促进马占相思的生长,国内外对其根瘤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其中包括双接种根瘤菌与VA菌的研究[2]。虽然VA菌根菌能较好地促进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外生菌根菌 根瘤菌 双接种 效应
下载PDF
具有解磷能力的相思根瘤菌的筛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希涛 康丽华 +1 位作者 马海宾 江业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9-624,共6页
对海南、福建、广州、清新分离的根瘤菌和实验室保存的部分根瘤菌进行了解磷能力的研究,从200多株根瘤菌中筛选出40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根瘤菌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筛选出2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 对海南、福建、广州、清新分离的根瘤菌和实验室保存的部分根瘤菌进行了解磷能力的研究,从200多株根瘤菌中筛选出40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根瘤菌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筛选出2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G7-3和菌株DH001。菌株G7-3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中的解磷量分别是4.142、9.944μg.mL-1,与其它菌株有明显的差异;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菌株DH001微克菌体解磷量为0.0867μg,和其它菌株有显著差异。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16SrDNA测序分析,确定筛选出的菌株除H1-1-1和H2-1-2外,其它菌株均为根瘤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解磷能力 解磷量
下载PDF
相思根瘤菌耐酸性研究及耐酸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8
15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1-585,共5页
对22株相思根瘤菌耐酸性的比较结果得出:大多数的相思根瘤菌不耐酸。在pH5.0条件下大多数根瘤菌生长不好,只有IS004、IS002、CR002和LR007菌株生长较好,在培养基pH3.86条件下和在pH4.9土壤悬... 对22株相思根瘤菌耐酸性的比较结果得出:大多数的相思根瘤菌不耐酸。在pH5.0条件下大多数根瘤菌生长不好,只有IS004、IS002、CR002和LR007菌株生长较好,在培养基pH3.86条件下和在pH4.9土壤悬液中,IS004和IS002菌株的生长及存活率较其它菌株高,通过在酸性条件下生长与结瘤的试验,初步筛选出耐酸菌株IS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根瘤菌 耐酸性 黑木相思 银荆
下载PDF
菌剂与化肥对降香黄檀苗期生长、结瘤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江业根 陆俊锟 +2 位作者 康丽华 王胜坤 杨富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25,共6页
筛选出能促进降香黄檀苗期生长与结瘤的最佳施肥组合,探究菌剂在肥料中的作用。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立菌剂(根瘤菌+溶磷菌混合液,简称M)、N、P、K等施肥因素,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11个月生降香黄檀的生长与结瘤影响。结... 筛选出能促进降香黄檀苗期生长与结瘤的最佳施肥组合,探究菌剂在肥料中的作用。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立菌剂(根瘤菌+溶磷菌混合液,简称M)、N、P、K等施肥因素,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11个月生降香黄檀的生长与结瘤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降香黄檀的生物量、根瘤数、瘤质量等指标差异极显著,施肥对降香黄檀的早期生长极为重要;降香黄檀的苗高、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根瘤数和瘤质量在最佳施肥处理中,相关的指标分别是不施肥对照处理的1.98、4.86、4.34、78、400倍;影响降香黄檀生物量的4种因素从主到次排序为K>M=P>N,影响根瘤数的4种肥料因素从主到次的排序为K>M>P>N,表明K是降香黄檀苗期生长与结瘤最为重要元素;按极差分析法,最佳肥料组合中,处理6(M2N3P1K2)适宜苗高生长,处理3(M1N3P3K3)适宜全株生长,处理2(M1N2P2K2)适宜单株结瘤个数,处理7(M3N1P3K2)适宜单株结瘤质量;菌剂与化肥在降香黄檀苗期的生长过程中尤为重要,且K在降香黄檀的生长与结瘤过程中影响最大,其次为菌剂;综合分析各施肥处理在促生能力、化肥的使用量少等条件,处理2的施肥组合有利于降香黄檀苗期的生长与结瘤,且减少化肥施用量,即每株降香黄檀幼苗施入10 m L菌剂、0.54 g尿素、11.56 g磷酸氢二钠以及1.91 g氯化钾。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了解降香黄檀苗期对菌剂、化肥的真实需求,并促进降香黄檀微生物肥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苗期 菌剂 促生 结瘤
下载PDF
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海宾 康丽华 +1 位作者 江业根 郑翠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6,共4页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菌悬液抑制效果,混合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菌株的抑制作用。温室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不接种对照(CK)桉树苗高增加33.19%和31.09%;单接种固氮菌1的桉树苗地上干质量比对照(CK)增加123.23%,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桉树苗比对照(CK)地上干质量增加93.22%;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对照(CK)桉树苗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101.52%和71.81%。接种固氮菌可以降低桉树苗木死亡率38.24%。桉树幼苗温室接种试验证明接种固氮菌的桉树苗木生长旺盛,茎干较对照粗壮,长势整齐,固氮菌可以提高桉树苗木对青枯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联合固氮菌 青枯病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木麻黄苗期接种弗兰克氏菌效应及其与营养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康丽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接种效果较山地木麻黄明显。接种不同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苗木,其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营养元素Ca、Co、P和Mg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接种效果,其中P是木麻黄生长和固N的限... 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接种效果较山地木麻黄明显。接种不同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苗木,其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营养元素Ca、Co、P和Mg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接种效果,其中P是木麻黄生长和固N的限制因子。接种苗木的含N量均高于对照的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弗兰克氏菌 苗期接种 营养
下载PDF
华南三地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陆俊锟 康丽华 +3 位作者 陈俊 吕成群 黄宝灵 江业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在3个地点中最高,其中丝状真菌数量与其余两地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总数、细菌数与土壤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微生物总数与细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N,影响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P;从根际不同部位筛选出31株解磷菌株,细菌占多数;三地红树林解磷菌在根际的分布均以土壤中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化学性质 解磷菌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海宾 翟婵婵 +2 位作者 王胜坤 康丽华 苏忠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1期267-271,共5页
随着壳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不同寻常的抑菌活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极其拮抗菌的抑制活性,在研究中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菌302-多粘类芽孢杆菌、199-蜡状芽孢杆菌及桉树... 随着壳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不同寻常的抑菌活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极其拮抗菌的抑制活性,在研究中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菌302-多粘类芽孢杆菌、199-蜡状芽孢杆菌及桉树白枯病的病原菌76-茄青枯拉尔氏菌、RS-桉树青枯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抑制效果,利用了系列稀释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研究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76-茄青枯拉尔氏菌和RS-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分子量为2200和5万的壳聚糖对青枯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壳聚糖的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最小抑菌浓度在0.05%以上。而这2种分子量的壳聚糖对302-多粘类芽孢杆菌和199-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上述2种病原菌要明显弱很多,最小抑菌浓度在0.1%以上。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探讨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pH在5.5~6.5时,对受试菌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作用效果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抑菌作用 病原菌 生防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