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克酰胺核糖对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作者 马思晰 黎秋燕 +4 位作者 高梦琦 肖颖 谷莹莹 杨丽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0-464,F0004,共6页
目的探究尼克酰胺核糖(NR)能否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NR干预组(NR组,n=7)。对照组喂养标准对照饲料(XT304),每天进行双蒸水灌胃;模型组和NR干预组给予高果糖高脂饲料(XT310,40%碳... 目的探究尼克酰胺核糖(NR)能否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NR干预组(NR组,n=7)。对照组喂养标准对照饲料(XT304),每天进行双蒸水灌胃;模型组和NR干预组给予高果糖高脂饲料(XT310,40%碳水化合物,40%脂肪),模型组每天进行蒸馏水灌胃,NR组每天给予400 mg/(kg·BW)NR溶液灌胃干预。饲养11周采用糖耐量实验、空腹胰岛素检测实验、肝脏切片染色观察。用0.25 mmol/L棕榈酸(PA)干预HepG2细胞24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添加0.5 mmol/L NR同时干预。干预结束后,给予100 nmol/L胰岛素刺激HepG2细胞30 min后进行糖摄取检测。进一步检测线粒体活性。结果终止实验时,各组小鼠体重分别为对照组(28.60±0.72)g、模型组(27.00±1.98)g、NR组(23.44±1.8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40,P<0.05),NR组有体重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167.56±91.15)比较,模型组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579.25±313.21)明显升高,NR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334.25±102.00)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3,P<0.05)。3组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趋势与糖耐量实验一致(P<0.05)。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NR组肝脏脂质蓄积减少。细胞实验表明,与PA组相比,NR组HepG2细胞糖摄取能力减弱。PA干预后,肝细胞线粒体活性相对于空白组明显降低,而NR可以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活性降低(F=31.480,P<0.05)。结论NR可以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酰胺核糖 肝脏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尼克酰胺核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旭烨 谷莹莹 +3 位作者 周羽佳 罗璟 杨丽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核糖(NR)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的血糖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29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6)、低剂量NR组[400 mg/(kg·d)](n=8)、高剂量NR组[800 mg/(kg·d)](n=7)。对照组全程饲喂对...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核糖(NR)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的血糖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29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6)、低剂量NR组[400 mg/(kg·d)](n=8)、高剂量NR组[800 mg/(kg·d)](n=7)。对照组全程饲喂对照饲料,后三组利用高脂喂养和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共同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NR/生理盐水每日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采用糖耐量实验(IPGTT)、胰岛素抵抗实验(IPITT)、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反映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结果NR组小鼠体重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与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实验的数据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抵抗实验中,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与模型组的血糖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对T2DM小鼠的糖耐量受损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修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空腹胰岛素的水平发挥其保护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酰胺核糖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原文传递
绿色荧光蛋白与荧光素酶双标记肝癌细胞的构建及其在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倩榕 +2 位作者 周羽佳 李文丽 杨丽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033-1036,1042,1173,共6页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双标记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HepG2-GL),并应用于小鼠模型与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嘌呤霉素筛选、流式细胞分选和单克隆扩增构建HepG2-GL细胞株,并将其接种至BALB/c裸...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双标记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HepG2-GL),并应用于小鼠模型与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嘌呤霉素筛选、流式细胞分选和单克隆扩增构建HepG2-GL细胞株,并将其接种至BALB/c裸鼠皮下或静脉内,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与血行性转移瘤模型,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示踪肿瘤。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80%以上的HepG2-GL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荧光素酶检测实验中HepG2-GL组的平均发光强度为3.2×10^(4)counts/s,远高于Hep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9,P<0.05);HepG2-GL细胞接种至小鼠皮下28 d后增殖形成体积达274或690 mm^(3)的肿瘤块,接种至小鼠静脉内16 d后转移定植于小鼠肺、骨和头颈部;两类肿瘤模型小鼠在观察终点的活体生物发光信号均较接种肿瘤后当天明显增强,且信号强弱分布情况与HepG2-GL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结论成功构建HepG2-GL细胞株并应用于小鼠模型,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可实现对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良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 肝癌细胞 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