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心理委员朋辈互助的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科技视界》 2020年第35期50-51,共2页
科学培训心理委员,充分利用朋辈互助的群体及年龄优势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应对个人生活事件和公共危机,有效降低高校负性心理卫生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探索出... 科学培训心理委员,充分利用朋辈互助的群体及年龄优势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应对个人生活事件和公共危机,有效降低高校负性心理卫生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探索出高校心理委员朋辈互助的培训、管理和实践“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采用“建立试点—试点试验—成果推广”的运作流程,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效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委员朋辈互助 发展现状 运作模式
下载PDF
男性重复犯罪罪犯的心理韧性及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鑫强 李海春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调查发现男性重复犯罪和初次犯罪罪犯在犯罪性质、刑期和来源上差异显著,在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上差异不显著;心理韧性及其人际协助、家庭支持两因子与服刑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支持力与服刑次数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男性重复犯罪罪犯... 调查发现男性重复犯罪和初次犯罪罪犯在犯罪性质、刑期和来源上差异显著,在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上差异不显著;心理韧性及其人际协助、家庭支持两因子与服刑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支持力与服刑次数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男性重复犯罪罪犯的支持力显著低于初次犯罪罪犯的;男性重复犯罪罪犯的犯罪性质和刑期对的心理韧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因此,男性重复犯罪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和心理韧性因素(特别是支持力子因素),盗窃、涉毒,短期刑、城镇来源的罪犯的重复犯罪预防应予以重点关注,对其心理韧性的改善工作重点应放在其支持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重复犯罪预防 男性罪犯改造 心理韧性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基于同“柑”共苦,以“柑”助农的项目
3
作者 程雪 高笑 +2 位作者 王逸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计划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团队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以反哺式建设家乡为出发点提出了同“柑”共苦,以“柑”助农项目。针对贵州乡村经济种植存在农产品栽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计划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团队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以反哺式建设家乡为出发点提出了同“柑”共苦,以“柑”助农项目。针对贵州乡村经济种植存在农产品栽培面积比较小,缺乏高素质人才、土地撂荒等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土地,解决土地问题以及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方式等对策,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发展的目标,以此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时代化 乡村振兴 农村致富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翠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63-68,共6页
该研究在相关研究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初始问卷.对186名毕业生第一次施测,221名毕业生第二次施测,均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对872名高校毕业生正式施测的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 该研究在相关研究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初始问卷.对186名毕业生第一次施测,221名毕业生第二次施测,均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对872名高校毕业生正式施测的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问卷包括八个维度:就业机会、信息发布、录用程序、招录依据、所受待遇、潜在干扰、自我展示、综合评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八维度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公正感 问卷编制
下载PDF
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翠宁 谢晓欣 《科技视界》 2020年第32期22-24,共3页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期间,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各高校采取的干预机制,为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制定相关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问卷星平台,采用5个量表对193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期间,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各高校采取的干预机制,为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制定相关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问卷星平台,采用5个量表对193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91**,P<0.01),大学生的焦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042,P<0.01),焦虑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14,P<0.01)。大学生的抑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14**,P<0.01),抑郁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41,P<0.01),抑郁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21,P<0.01)。结论:在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增加社会支持,改善学生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大学生 应激反应 干预机制
下载PDF
女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特点及其与身体自尊、自尊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翠萍 《运动》 2014年第3期54-55,共2页
探讨女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特点及其与身体自尊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某体育院校450名女大学生,运用社会体格焦虑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自尊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体育院校女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得分为中... 探讨女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特点及其与身体自尊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某体育院校450名女大学生,运用社会体格焦虑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自尊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体育院校女大学生社会体格焦虑得分为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得分为2.69±0.56,最高分为5);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32,〈0.001),与身体自尊及其其他5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159--0.492,p〈0.001);当自尊变量出现后,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变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变量标准回归系数β的大小分别由0.412降到0.361,由0.168降到了0.153,且显著。结论:身体自我价值、身体吸引力和自尊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且自尊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格焦虑 身体自尊 自尊 女大学生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民办高校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策略研究——基于子洲县小学教师职业状态及需求调查
7
作者 窦强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8期29-32,共4页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既是政策导向,也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陕西民办高校占本科高校的40%,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方向)的民办高校数量已超过公办高校,...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既是政策导向,也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陕西民办高校占本科高校的40%,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方向)的民办高校数量已超过公办高校,因此,在宏观政策明确导向和基础教育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探讨陕西省民办高校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必要且重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子洲县大多数小学教师承担1—2门课的教学工作,小学教师在“全科教学”和“融合教学”方面的自信度较高,对开展课程教学的知识和技巧需求强烈。本研究认为陕西民办高校培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需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强化师范教育,内化“四全”教育理念;其次,要凸显优势科目,实现“优势引领”效应;最后,要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跨学科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民办高校 卓越小学全科教师 职业调查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正感的影响因素探究
8
作者 《大众标准化》 2019年第15期76-76,81,共2页
大学生的公正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分析了872名毕业生就业公正感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在性别、家庭来源、学历和专业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对毕业生就业公正感的影响不显著,学历和专业对毕业生... 大学生的公正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分析了872名毕业生就业公正感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在性别、家庭来源、学历和专业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对毕业生就业公正感的影响不显著,学历和专业对毕业生的就业公正感影响作用显著,具体情况是高学历毕业生的公正感最高;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公正感最高,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公正感最低。结论:学历和专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正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公正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刻板印象干预策略研究述评 被引量:43
9
作者 张大均 +1 位作者 王鑫强 王金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50,共8页
刻板印象是人际交往间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如何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刻板印象。关于刻板印象的可控性,传统观点认为"自动过程是固定的和不可避免",而修正观点则认为"自动过程是有条件的"。迄今为止... 刻板印象是人际交往间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如何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刻板印象。关于刻板印象的可控性,传统观点认为"自动过程是固定的和不可避免",而修正观点则认为"自动过程是有条件的"。迄今为止,相关实证研究已揭示出一些消除刻板印象的有效干预策略,归结起来,主要有训练策略、意识性抑制策略、熟悉性策略和树立无偏见信念策略。现有的干预研究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刻板印象的可控性理论。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从策略的推广性、有效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可控性 自动过程 干预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