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24
1
作者 许楚芸 陈少如 +4 位作者 何文贞 吴育彬 陈显光 李森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 85例 ,随机分为 2组 :2组病人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益母草组 4 3例给予益母草注射液 1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复方丹参组 4 2例给予复方丹参 2 ...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 85例 ,随机分为 2组 :2组病人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益母草组 4 3例给予益母草注射液 1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复方丹参组 4 2例给予复方丹参 2 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均治疗 15d后进行疗效评定 ,并对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I、血小板粘附率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 ,益母草组基本治愈率70 % ,复方丹参组 31% (P <0 .0 1)。各生化指标对比提示益母草的抗凝、降纤、降脂作用突出。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ACI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丹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脑脊液γ-干扰素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显光 +2 位作者 李森美 杜登青 王文莉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8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γ-...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8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γ-干扰素含量为(327.3±86.8)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38.6±14.3)ng/L](P<0.01),且重叠性很小;而两组血清含量很低并相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γ-干扰素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7.8%、98.5%。结论检测脑脊液γ-干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炎 脑脊液 Γ-干扰素
下载PDF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森美 陈显光 《现代康复》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80-881,共2页
目的 :评价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有抑郁状态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 ,各40例。同时无抑郁状态组50例。实验组用百忧解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HAMD、BI、SSS量表评分。结果 :百忧解组H... 目的 :评价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有抑郁状态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 ,各40例。同时无抑郁状态组50例。实验组用百忧解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HAMD、BI、SSS量表评分。结果 :百忧解组HAMD评分改善 ,ADL、SS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忧解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改善及神经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抑郁状态 康复 百忧解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庄伟端 郑俊忠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s)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用 8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其中 40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余 4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LMWHs 0 .4ml皮下注射bid× 10d为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s)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用 8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其中 40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余 4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LMWHs 0 .4ml皮下注射bid× 10d为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组显效率 6 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给予LMWHs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出血性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显光 李森美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出血性脑梗死(HI)分为HI组(36例),非HI组(156例)。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即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房纤...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出血性脑梗死(HI)分为HI组(36例),非HI组(156例)。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即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房纤颤史、梗死指数)及早期降纤、抗凝治疗对HI形成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的发生与年龄、血糖水平、心房纤颤病史及梗死指数有关,与使用降纤、抗凝药物无关。结论心源性脑梗死是HI最常见原因,大面积脑梗死以及梗死后大面积脑水肿是HI的独立危险因素,梗死后高血糖是HI发生的另一危险因素。只要严格掌握降纤、抗凝的指征,不会增加H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心房纤颤 梗死指数
下载PDF
雌激素联合抗抑郁剂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淑雯 陈显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S1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尼尔雌醇(戊炔雌三醇)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治疗更年期妇女(综合征)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别收集各60例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资料,一组为尼尔雌醇联合氟西汀,一组为单独应用尼尔雌醇治疗,采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 目的探讨雌激素尼尔雌醇(戊炔雌三醇)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治疗更年期妇女(综合征)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别收集各60例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资料,一组为尼尔雌醇联合氟西汀,一组为单独应用尼尔雌醇治疗,采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采用Kupperman评分指数(KMI)评价更年期症状。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单用组HAMD的总分均有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联合组比单用组下降更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联合组、单用组KMI评分指数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尼尔雌醇联合氟西汀对妇女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抑郁症 尼尔雌醇 氟西汀
原文传递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显光 李森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组 (34例 ) :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30ml+生理盐水 (NS)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共 14d;复方丹参组 (34例 ) ...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组 (34例 ) :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30ml+生理盐水 (NS)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共 14d;复方丹参组 (34例 ) :用复方丹参 2 0ml+NS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共 14d ;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14d后 ,灯盏细辛组基本治愈率为 6 4 .71%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的 32 .35 % (P <0 0 1) ;治疗后灯盏细辛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而复方丹参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可降低血脂及血黏度 ,对治疗高脂血症相关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脂血症 灯盏细辛
下载PDF
百优解+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显光 谢淑雯 +1 位作者 何文贞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百优解+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7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百优解+尼尔雌醇(联合)组,尼尔雌醇组和百优解组。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Kupperman评分指数(KMI)评价绝经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百优解+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7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百优解+尼尔雌醇(联合)组,尼尔雌醇组和百优解组。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Kupperman评分指数(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联合组、尼尔雌醇组和百优解组治疗后的HAMD总分(5.66±4.68、10.58±5.47、8.77±5.06)比治疗前(23.85±4.56、22.96±4.69、23.16±5.09)低(P<0.01);联合组、尼尔雌醇组和百优解组治疗后的KMI(7.59±4.81、9.89±6.82、8.29±5.12)比治疗前(32.16±7.52、32.35±7.26、32.03±6.96)低(P<0.01)。结论:百优解+尼尔雌醇能更显著地改善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抑郁症 百优解 尼尔雌醇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楚芸 +2 位作者 陈显光 李森美 魏丽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12 8例月经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为益母草治疗组 (n =6 8) ,予益母草注射液 2mlimqd ;B组为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 (n =6 0 ) ,予西比灵 10mgqd。治疗 ...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12 8例月经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为益母草治疗组 (n =6 8) ,予益母草注射液 2mlimqd ;B组为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 (n =6 0 ) ,予西比灵 10mgqd。治疗 3个月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变化 ,经量化进行评定。结果 :A组显效率为 6 4 7% ,总有效率为 88 2 % ;B组显效率为 4 1 7% ,总有效率为 85 0 %。显效率A、B两组间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6 4 7% /41 7% ,P <0 0 1) ,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月经期偏头痛有效 ,且疗效优于西比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月经期偏头痛 西比灵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IL-10与IL-18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荣波 李森美 +2 位作者 吴丽萍 郑俊忠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IL-10与IL-1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髓炎(EAE)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以豚鼠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在第11、18、25d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研究IL-10与IL-1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髓炎(EAE)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以豚鼠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在第11、18、25d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0与IL-18水平。结果EAE组的IL-10水平在疾病缓解期升高,IL-18的水平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在缓解期有所下降,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L-10与IL-18在EA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IL-10 IL-18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雯 +4 位作者 张凌玲 庄伟端 郑璇 肖颖 陈荣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临床进展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46例进展为m-MCAI.在患者入院... 目的 探讨内皮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临床进展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46例进展为m-MCAI.在患者入院时,以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MMP-9和hsCRP,并结合患者NIHSS评分及早期头颅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m-MCAI患者血浆MMP-9(242.0±58.0)ng/ml明显高于非m-MCAI患者(169.0±50.0)ng/ml(P〈0.01),m-MCA患音血浆hsCRP(6.25±1.2)mg/ml明显高于非m-MCAI患者(1.55±0.9)mg/ml(P〈0.01).结论 早期头颅CT检查结果及血浆MMP-9、hsCRP水平增高对预测m-MCAI进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尼莫通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森美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8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尼莫通 复方月参注射液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森美 郑璇 +4 位作者 魏丽玲 庄伟端 陈显光 许楚芸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2-283,316,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5例MS患者的血浆皮质醇(F)含量和血白细胞GR含量。结果MS患者血浆F含量与正...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5例MS患者的血浆皮质醇(F)含量和血白细胞GR含量。结果MS患者血浆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血GR含量为(8635±1432)位点/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20±540)位点/细胞(P<0.01)。用常规大剂量激素治疗时,治疗前GR位点数高者[(9356±645)位点/细胞共18例],疗效优于位点数低者[(6176±385)7例]。结论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增多,GR含量高者近期疗效较好,GR含量低者可加用超大剂量激素治疗,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受体 糖皮质激素 MS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患者白介素18的表达与临床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森美 陈荣波 +1 位作者 吴丽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IL-18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结果(1)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疾病... 目的探讨IL-18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结果(1)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疾病组和对照组,并且血清高于脑脊液(P<0.01),但后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I显示有增强病灶的MS患者其IL-18水平高于没有增强病灶的。结论IL-18可能在中枢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白细胞介素18 血清 脑脊液
下载PDF
尼莫通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森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通注射液和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30 例与单纯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 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尼莫通与复方丹参联合用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疗效更显著,特别对有智能障碍者疗效明显。
关键词 尼莫通 复方丹参 脑梗塞 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森美 +1 位作者 陈显光 杜登青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3、5、7、14天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3、5天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4+/C...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3、5、7、14天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3、5天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均P<0.05),而第14天的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第3、5天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第7天开始逐渐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提示急性脑梗死后预防感染的重点时期是发病后2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病后 发病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意义 CD4^+/CD8^+ CD4^+T淋巴细胞 结论 时期 显著性
下载PDF
大脑半球卒中眼球反病灶侧偏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楚芸 何文贞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卒中眼球反病灶侧偏视这一体征发生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了100例伴有眼球同向偏视的急性幕上脑卒中病例,对其中表现为反病灶侧偏视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报道分析。结果 6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一侧半球...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卒中眼球反病灶侧偏视这一体征发生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了100例伴有眼球同向偏视的急性幕上脑卒中病例,对其中表现为反病灶侧偏视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报道分析。结果 6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一侧半球大面积出血或梗死。入院时均有眼球向病灶侧同向偏视的体征。当病情加重,出现脑干功能受累诸征象时,偏视指向病灶半球对侧。4例死于枕大孔疝,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好转出院。结论 本组病例病情恶化是由于继发中央性脑疝形成。眼球反病灶侧偏视是其相关体征。脑干功能受累是产生该眼征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 脑卒中 反病灶侧偏视
下载PDF
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森美 陈显光 +2 位作者 张庆臣 吴育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V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尼莫地 平加培磊能组(40例),先用尼莫地平 10 g静滴,每日 1次,连续 10~14 d后改口服40 mg;每日 3次并用...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V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尼莫地 平加培磊能组(40例),先用尼莫地平 10 g静滴,每日 1次,连续 10~14 d后改口服40 mg;每日 3次并用培磊能 2. 5 mg,每日 2次,共 3 个月。对照组(30例)单纯尼莫地平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比较两组MMSE、HDS、ADL、SSS 4种量表得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后4种量表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培磊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较佳药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 培磊能 药物疗法
下载PDF
Eales′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伟端 蒋雨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对Eales′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断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Eales′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Eales′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 目的:对Eales′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断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Eales′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Eales′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眼前黑点、记忆力减退和头痛;病灶位于视网膜、大脑半球、脑干及脊髓。结论: Eales′病是一种视网膜血管炎,出现眼部症状后数个月至数年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眼底荧光造影及影像学表现。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les’病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小血管疾病致血管性痴呆脑血流统计影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玉琴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性痴呆(VD)脑血流(CBF)变异和分布,评估CBF技术对VD临床诊断价值。方法VD组和健康组,分别得到CBFSPECT影像,并用3D-FA及3D-SSP方法做同机处理,比较两个组CBF影像的FD均值及VD组CBF减少的分布形式。结果VD组... 目的探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性痴呆(VD)脑血流(CBF)变异和分布,评估CBF技术对VD临床诊断价值。方法VD组和健康组,分别得到CBFSPECT影像,并用3D-FA及3D-SSP方法做同机处理,比较两个组CBF影像的FD均值及VD组CBF减少的分布形式。结果VD组CBF影像中FD均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经3D-SSP分析重建后,显示VD组CBF呈现全脑皮层的血流减少和额前叶区局限性血流减少。结论影像分析技术的应用,对VD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疾病 脑血流 影像分析 血管性痴呆(VD) 统计 临床诊断价值 血流减少 CBF CT影像 SP方法 分布形式 临床价值 分析技术 SPE SSP 额前叶 脑皮层 健康 均值 F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