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它西普治疗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盖镱 +1 位作者 薛亚梅 邢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648-1661,共1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泰它西普(Telitacicept, TA)、贝利尤单抗(Belimumab, BEL)与传统治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分配30名SLE-APS患者到TA组、BEL组及传统治疗组,比...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泰它西普(Telitacicept, TA)、贝利尤单抗(Belimumab, BEL)与传统治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分配30名SLE-APS患者到TA组、BEL组及传统治疗组,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SLEDAI-2000评分、外周血抗ds-DNA、外周血BLYS水平、外周血APRIL水平、抗磷脂抗体水平及B、T淋巴细胞绝对值变化。结果:治疗后TA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在SLEDAI-2000评分、外周血抗ds-DNA、外周血β2GPI-IgG、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以及外周血BLYS水平、外周血APRIL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β2GPI-IgG、外周血APRIL水平方面也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 < 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它西普对于SLE-APS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SLE-APS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它西普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肝素对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美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8期3114-3117,共4页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肝素对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肝素治疗...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肝素对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WBC与CRP水平、PCT与ESR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CRP水平分别为(4.1±2.2)×10^9/L、(5.1±2.3)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ESR水平分别为(0.8±0.2)μg/L、(19.3±3.2)mm/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TG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TG指标分别为(16.1±6.3)μg/L、(35.1±8.5)ng/L、(4.5±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肝素对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WBC与CRP水平、PCT与ESR水平,同时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提高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左氧氟沙星与肝素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肝素 血液透析 导管感染 血清PCT水平 血清CRP水平
下载PDF
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异位生发中心的应用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盖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异位生发中心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单纯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 目的探讨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异位生发中心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单纯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肾脏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肾小球硬化指数为(0.5±0.2),血肌酐为(143.4±67.1)mmol/L,24 h尿蛋白定量为(0.7±0.3)g/24 h,肾小球滤过率为(65.9±4.4)ml/min;对照组肾小球硬化指数为(0.6±0.3),血肌酐为(250.7±112.5)mmol/L,24 h尿蛋白定量为(1.3±0.5)g/24 h,肾小球滤过率为(40.1±17.6)ml/min;研究组肾小球硬化指数、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磷、血钾、血气HCO3、血气PH5、血红蛋白水平及血γ球蛋白升高、低钙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钙、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异位生发中心的应用及其意义分析中,发现异位生发中心在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肾小管间质病变 异位生发中心 肾脏损伤
下载PDF
可视化虚拟设计在压缩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秀 王亚荣 《风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8,共2页
简介了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可视化虚拟设计 ,指出了搭建优化平台的必要性以及在具体的环节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离心式 压缩机 可视化虚拟设计 CAD 叶轮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使用呋塞米的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及死亡风险的个性化预测价值
5
作者 徐翎钰 +5 位作者 李天阳 管陈 杨成宇 张凝馨 宋卓 徐岩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75-480,共6页
图提示使用呋塞米后患者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及联合使用肝素是影响AKI发生的5个最主要因素;使用呋塞米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浆血小板计数、联合应用肾上... 图提示使用呋塞米后患者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及联合使用肝素是影响AKI发生的5个最主要因素;使用呋塞米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浆血小板计数、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及住院期间发生AKI是导致患者死亡的5个最主要因素。结论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使用呋塞米的住院患者发生AKI以及死亡风险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患者AKI发生及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急性肾损伤 死亡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危险性评估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