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屑——双氧水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峰云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0-11,共2页
目前国内对染料废水处理采用的方法有:铁盐凝絮、电解、中和、吸附等方法,但处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对高色度染料废水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对染料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采用铁屑——双氧水氧化法处理。
关键词 染料 废水处理 氧化法 铁屑-双氧水
下载PDF
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
作者 徐毅晖 陈垦 +1 位作者 王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12-1918,共7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由于其病情重,并发症多,导致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的焦点.其研究学说包括胰腺自身消化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备受关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由于其病情重,并发症多,导致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的焦点.其研究学说包括胰腺自身消化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备受关注和重视,其中促炎和抗炎因子与AP关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就促炎和抗炎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吴晨燕 +5 位作者 张平 谷文芳 张宏伟 任小宁 郭晓黎 王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及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提取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证候、证候...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及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提取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证候、证候要素、使用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证候类型、证候要素、药物及药物类别分布情况,并对常用药物在纳入方剂中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45篇。证候类型116个,频次前3位的证候类型有肾阴虚(209)、肝郁气滞(164)、肝肾阴虚(105)。病位证素5个,出现频次分布为肾(798)、肝(404)、心(148)、脾(118)、肺(3);病性证素10个,出现频次前3位的为阴虚(317)、气虚(161)、气郁(115)。使用中药109种,涉及17个类别,中药出现频次前3位分别为熟地黄(169)、山茱萸(141)、白芍(134),类别前3位分别为补虚药(1658)、清热药(458)、温里药(278)。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主要病变脏腑为肾、肝、心,治疗用药以补虚、清热、温里药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用药规律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新民 张文祥 +1 位作者 陈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接加入秋水仙素处理已培养 7d的幼胚 ,无秋水仙素对照的幼胚萌发率为 6 7.4 % ,存活的植株均未结实 ;而经过浓度为 5 0mg/L、10 0mg/L和 2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胚萌发率分别是 32 .1%、2 6 .4 %和 16 .3% ,加倍率分别是 85 .7%、10 0 %和 5 0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在 2 4~ 72h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幼胚萌发率随之降低 ,死亡率随之增加 ,以 2 4h效果较好。用浓度为 5 0 0mg/L、75 0mg/L、10 0 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处理 ,平均加倍率分别是 89.6 %、76 .0 %和 73.3% ,而用浓度为 5 0 0mg/L秋水仙素处理壮苗获得了98.2 %的加倍率和 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小麦单倍体 染色体加倍 加倍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
下载PDF
不同杂交技术对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新民 李学渊 +2 位作者 陈孝 孟繁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3-746,共4页
首次在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方法中应用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和不去雄授粉技术,并与常规去雄授粉技术进行比较。其结果:平均胚产生频率常规去雄授粉技术为29.9%,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为21.4%,不去雄授粉技术... 首次在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方法中应用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和不去雄授粉技术,并与常规去雄授粉技术进行比较。其结果:平均胚产生频率常规去雄授粉技术为29.9%,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为21.4%,不去雄授粉技术为17.2%。3种杂交技术之间植株产生频率十分接近,分别是81.0%、81.8%和78.9%。尽管统计分析表明3种杂交技术间胚产生频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改良垂直剪颖剪药技术工序少,操作简便,速度快,工效高,应是首先推荐使用的技术。4个小麦品种的胚产生频率在18.5%~29.1%间(平均22.6%),存在着显著差异。植株产生频率在74.4%~87.2%之间,平均为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技术 单倍体
下载PDF
东垣运用风药探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42-143,共2页
风药,也称风燥升阳药,是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性温或平,味辛、苦或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厥阴肝经,发挥祛风、解热、升散、止痛等功效。李东垣临证组方,最擅用升麻、柴胡等,升麻是... 风药,也称风燥升阳药,是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性温或平,味辛、苦或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厥阴肝经,发挥祛风、解热、升散、止痛等功效。李东垣临证组方,最擅用升麻、柴胡等,升麻是足阳明胃经之引经药,可升发脾胃之清阳;柴胡为足少阳胆经之引经药,可升发少阳春升之气,而胆气能否升发,对脾胃升降机能影响甚大。从四个方面探讨东垣运用风药寓意。①风药开郁:脾虚木郁,木郁则发之,取风药开郁,发散郁火;②升发脾阳:治疗脾胃虚弱,阴火上乘之证,帮助补益药补脾阳,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③风能胜湿:取升阳除湿、除湿通络之效以治疗泻泄、崩漏、痿痹等湿饮为病;④引药上行:分经论治头痛及其他头面诸疾,引药直达病所,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东垣运用祛风药注意整体辨证,用风药的同时考虑与补气药、滋阴药、泻火药的配伍,互相牵制以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风药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颖 雍军光 +1 位作者 江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老年糖尿病 出院后 远期效果
下载PDF
金双歧临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朝霞 夏玉岭 +3 位作者 乌恩 苑廷馨 刘湘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7年第4期196-197,共2页
50年代以来,由于抗菌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大量应用,频繁造成医源性菌群失调[1]。通过临床应用与研究,表明金双歧是治疗菌群失调、各种腹泻、便秘的安全有效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菌群失调 金双歧 腹泻 便秘
下载PDF
医院门诊收费处内控制度建设 被引量:14
9
作者 《现代医院》 2011年第5期134-135,共2页
医院门急诊的内部控制一直是医院财务内控的重点,也是各家医院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针对门诊收费处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从门诊收费处岗位设立、制度建设、医院信息化管理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关键词 内控 门诊收费处
下载PDF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英巧 杨元生 +2 位作者 陈垦 王晖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持续损伤作出的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累积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常见的免疫应答。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或方法,因此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对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及其方法有重要意义,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是上述研究的关键所在。...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持续损伤作出的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累积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常见的免疫应答。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或方法,因此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对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及其方法有重要意义,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是上述研究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有四氯化碳造模法、乙醇造模法及免疫造模法等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但各法均有其利弊,而理想的、重复性好且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的标准模型仍需继续探索。本文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动物模型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坚 +4 位作者 王婉梅 陈垦 汤斌 陈群 王胜春 《医学综述》 1998年第5期248-249,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IL-6本要是由T、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炎症和免疫介导因子的IL-6可能涉及UC的病理过程,为此,本文... 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IL-6本要是由T、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炎症和免疫介导因子的IL-6可能涉及UC的病理过程,为此,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33例UC患者血清IL-6水平,并探讨其在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活动期UC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25岁~67岁;病程2月~15年不等.全部病例都符合1993年太原会议制定的UC诊断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将33例UC患者分为轻(7例)、中(20例)、重度(6例)3级.上述病例经内科系统治疗病情缓解者(缓解期)15例.正常对照组40例,均来自健康体检者,除外感染、风湿病和肿瘤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 IL-6 测定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元生 +1 位作者 陈垦 王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2601-2606,共6页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已用多种方式建立了活体动物SAP模型.鉴于各种活体SAP模型能在不同侧面模拟人类SAP病变过程,但操作及控制各异、部分便于动态观察各...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已用多种方式建立了活体动物SAP模型.鉴于各种活体SAP模型能在不同侧面模拟人类SAP病变过程,但操作及控制各异、部分便于动态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建模方案进行研究.本文简述目前SAP研究现状,启迪未来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逆行注射法
下载PDF
知母对虚热证模型大鼠肝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俭 +1 位作者 王永刚 王世军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寒性中药知母对虚热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附子、肉桂和干姜各等份的水煎剂给大鼠灌胃14天制备虚热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知母治疗组,治疗组灌胃给予知母1.08g/kg,每天1次,连... 目的:研究寒性中药知母对虚热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附子、肉桂和干姜各等份的水煎剂给大鼠灌胃14天制备虚热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知母治疗组,治疗组灌胃给予知母1.08g/kg,每天1次,连续7天。治疗结束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肝匀浆液中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活力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肝组织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活力明显增高(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TP酶活性增高可能是造成虚热证的原因之一,而知母能降低虚热证大鼠肝组织ATP酶活性,有利于虚热证大鼠的物质能量代谢恢复,可能是其治疗虚热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热证 知母 ATP酶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证型证候特征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萍 +4 位作者 樊一波 郭晓黎 谷文芳 吴晨燕 张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21-4124,共4页
目的: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PPS)临床常见证候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规范、完善现有中医PPS临床病症体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临床诊断为PPS的365例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证型结果,统计PP... 目的: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PPS)临床常见证候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规范、完善现有中医PPS临床病症体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临床诊断为PPS的365例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证型结果,统计PP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经χ^(2)检验筛选各证候差异证素,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取特征性证素,并以刀切法验证。结果:出现频率>10%的证型为肝郁肾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分别为31.8%、17.8%、13.7%。其中肝郁肾虚证涉及的19项证素中,脉沉迟弱、皮肤干燥、腰膝酸软等8项证素B>0,OR>1;阴虚火旺证涉及的24项证素中,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等6项证素B>0,OR>1;心肾不交证涉及的19项证素中,盗汗、脉细数、潮热面红等5项证素B>0,OR>1。结论:PPS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肾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分别以脉沉迟弱、脉细数、盗汗为最重要的特征性证素,为临床PPS中医证型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证型 中医证候 肝郁肾虚 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汽车被动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世界汽车》 1996年第5期10-12,共3页
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汽车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能再好,也只能避免5%的事故。因此,提高汽车本身具有的在发生事故时保护行人、乘员免受或减轻伤亡的被动安全性能是汽车安... 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汽车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能再好,也只能避免5%的事故。因此,提高汽车本身具有的在发生事故时保护行人、乘员免受或减轻伤亡的被动安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更重要的课题。1 汽车被动安全性技术发展历史 汽车安全问题几乎是与汽车诞生同时开始的。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主要着眼于改善汽车性能,尽管早已采用了保险杠、前大灯、液压制动等安全部件,但人们仍认为安全问题主要与操作有关,并未涉及占比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安全性 被动安全性
下载PDF
清胰颗粒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胰腺蛋白组学表达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元生 陈垦 +4 位作者 叶昇 石星亮 杜政委 王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清胰颗粒(Qingyi Granules,QYG)对牛黄胆酸钠(sodium tauro cholate,STC)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组织中总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STC诱导SAP,随机分为SAP组... 目的观察清胰颗粒(Qingyi Granules,QYG)对牛黄胆酸钠(sodium tauro cholate,STC)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组织中总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STC诱导SAP,随机分为SAP组和QYG治疗组(QYG组),每组18只。建模成功后,QYG组每12h1次QYG对水(W∶W=1∶1)灌胃[1mL/(100g·只)],SAP组以生理盐水替代,共给药4次。提取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总蛋白行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荧光染色和图谱分析,选择48h两组间差异表达超过4倍的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观察两组蛋白质点的差异。结果 5%STC诱导出SAP大鼠模型,胰腺组织有典型病理学改变。经凝胶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胰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48h时两组有22个差异点,用药后5个点蛋白上调,17个点下调。48h时间点比较两组表达差异超过4倍且稳定的蛋白质斑点共有9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7种蛋白质,分别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a(39kb)、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a(43kb)、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Ⅳ(PrxⅣ)、糜蛋白酶样蛋白(Clps)、γ-肌动蛋白(Actg1)、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Eprs)、短链羟酰辅酶A脱氢酶(Hadhsc)。从功能分析,这些蛋白与SAP胰腺病理损伤过程中信号传导相关。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反映QYG对SAP大鼠胰腺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影响,研究差异表达蛋白有可能为QYG治疗SAP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组织 蛋白组学 质谱分析 清胰颗粒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垦 《医学综述》 1996年第11期599-601,共3页
<正>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无腹腔感染灶和脏器损伤,也无其它直接污染途径存在时发生的腹膜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SBP发生率占住院患者的10%~... <正>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无腹腔感染灶和脏器损伤,也无其它直接污染途径存在时发生的腹膜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SBP发生率占住院患者的10%~25%;占严重感染者的60%~70%.国内报道SBP国内发生率3%~1O%,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达20.0%.Garcia-Tsao报道SBP住院患者平均病死率55%(37%~77%),且复发率高,初次SBP发作幸存者中5l%可复发1次或数次,l年中复发可能性接近70%,这些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发生过SBP的肝硬化患者,由于SBP发生率高、症状变化多样、诊断困难、预后差,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自发性腹膜炎 细菌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斌 +3 位作者 王婉梅 陈垦 梁坚 王胜春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1期719-720,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TNFα和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3例UC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25岁~67岁;病程2个月~15a;轻型7例,中型20例,重型6... 目的研究血清TNFα和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3例UC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25岁~67岁;病程2个月~15a;轻型7例,中型20例,重型6例)及正常对照者40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清TNFα(2622ng/L±20ng/Lvs1462ng/L±25ng/L,P<005)和IL8(1118ng/L±26ng/Lvs575ng/L±40ng/L,P<005)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P<005).结论UC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增高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它可作为UC病情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附子对虚寒模型大鼠肝组织糖原、LD含量、LDH活力及肝SDH、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俭 韩冰冰 +4 位作者 高娜 蔺建军 杨勇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观察热性中药附子对虚寒模型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水煎剂灌胃大鼠14天复制虚寒模型,再用附子水煎剂灌胃治疗7天。检测大鼠肝组织糖原、LD含量及LDH活力;检测肝SDH及Na+-K+-ATP酶、Ca2+-Mg2+-ATP... 目的:观察热性中药附子对虚寒模型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水煎剂灌胃大鼠14天复制虚寒模型,再用附子水煎剂灌胃治疗7天。检测大鼠肝组织糖原、LD含量及LDH活力;检测肝SDH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结果:附子能显著增加虚寒模型大鼠肝LD及LDH含量;并能增强Na+-K+-ATP酶、Ca2+-Mg2+-ATP酶、SDH酶活力。结论:热性中药附子能使虚寒模型大鼠能量代谢增强,改善大鼠虚寒状态,其促进能量代谢的机制与调节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附子 虚寒模型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平 +3 位作者 吴晨燕 谷文芳 任小宁 郭晓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围绝经期失眠症(perimenopausal insomnia,MI)在临床之中属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MI主要是因女性处在围绝经期其内分泌变化、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血管舒缩以及心理变化引起。甘麦大枣汤为张仲景(汉代)针对“脏燥”... 围绝经期失眠症(perimenopausal insomnia,MI)在临床之中属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MI主要是因女性处在围绝经期其内分泌变化、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血管舒缩以及心理变化引起。甘麦大枣汤为张仲景(汉代)针对“脏燥”治疗制定的方剂,在现今的临床治疗中该方仍用于进行“脏躁”的治疗,但是临床实践也扩大了该方剂在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并按照患者辨病辨证展开药物加减治疗。近些年来,我国中医药应用在MI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MI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甘麦大枣汤)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分析甘麦大枣汤在治疗中具有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甘麦大枣汤 治疗 中医 进展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