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和冲击伤防护研究 |
杨志焕
黄建钊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张均奎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2
|
冲击波负压与肺损伤 |
张均奎
王正国
冷华光
杨志焕
孙立英
李晓炎
尹友国
马晓华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8
|
|
3
|
高原冲击伤的损伤特点研究 |
杨志焕
李晓炎
朱佩芳
刘大维
尹友国
|
《西南国防医药》
CAS
|
2003 |
11
|
|
4
|
眼冲击伤的特点和临床分型的实验研究 |
袁良礼
杨志焕
尔兰芝
李晓炎
柳宝明
尹友国
朱广智
翁格文
|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5
|
冲击波负压发生装置及其应用 |
张均奎
王正国
冷华光
杨志焕
李晓炎
尹友国
马晓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9
|
|
6
|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冷华光
刘大维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陈遗爱
乔英娥
李敬魁
赵博生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7
|
复合材料对冲击伤防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
杨志焕
张均奎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
《西南国防医药》
CAS
|
1994 |
9
|
|
8
|
环境压力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 |
杨志焕
尹友国
李晓炎
翁格文
刘大维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9
|
大鼠模拟高原冲击伤早期伤情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翁格文
杨志焕
李晓炎
尹友国
|
《创伤外科杂志》
|
1999 |
7
|
|
10
|
冲击波负压致伤作用的研究 |
张均奎
王正国
冷华光
杨志焕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1
|
冲击伤复合破片致伤后血浆和肺组织IL-8、IL-6、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 |
严家川
杨志焕
冯刚
李晓炎
董蕻
尹友国
|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2
|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 |
杨志焕
王正国
李晓炎
周继红
李朝军
刘大维
尹友国
杨晨
|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3
|
犬冲击伤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尹友国
杨志焕
朱佩芳
冷华光
李晓炎
马孝华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4
|
BST-Ⅰ型生物激波管动物实验研究 |
唐承功
杨志焕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李应玉
尹友国
刘大维
马孝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5
|
发泡镍对胸部冲击伤的防护效果 |
唐承功
王正国
杨志焕
冷华光
张清华
李晓炎
刘大维
尹友国
金吉炎
翟步芳
何光辉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16
|
狗冲击伤复合破片伤时肺的形态学改变 |
黄建钊
杨志焕
王正国
尹友国
冷华光
刘大维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7
|
PGI_2与TXA_2在冲击伤、破片伤及冲击伤复合破片伤中的改变和意义 |
黄建钊
杨志焕
王正国
尹友国
冷华光
李晓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8
|
冲击伤早期动脉血气、循环血内皮细胞和凝血功能的变化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杨映波
周蓉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陈遗爱
李敬魁
|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9
|
炮口冲击波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
杨志焕
王正国
唐承功
刘大维
尹友国
李晓炎
马孝华
冷华光
张清华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乔英娥
陈遗爱
李敬魁
赵博生
张华
陈勇
|
《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20
|
小型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
孙立英
王正国
李晓炎
冷华光
尹友国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