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预后 被引量:18
1
作者 钱素云 +2 位作者 成怡 陆国平 祝益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缺乏程度;分析患者人院时维生素D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30日期间入...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缺乏程度;分析患者人院时维生素D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30日期间入住3家儿童医院PICU符合危重症标准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入院24h内留取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根据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充足、轻度维生素D缺乏和重度维生素D缺乏三组。分析入院时维生素D水平与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病死率、28d病死率和经济费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病例194例。其中男117例(60.3%),女77例(39.7%)。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分别为96例和98例。出院病死率和28d病死率分别为6.7%和24.2%。入院时中位维生素D水平9.79ng/mL(5.32,18.46)ng/mL,维生素D缺乏率77.8%(151/194),其中重度维生素D缺乏率达50.5%(98/194)。入院时存在重度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出院病死率显著增加(P=0.011)。维生素D水平与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经济花费间没有进行相关分析。结论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77.8%;重度维生素D缺乏患者,出院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儿童 维生素D 预后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素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04-1106,共3页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病死率较高.脓毒症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较健康人群发生率更高,并可作为危重患者脓毒症的预测指标,且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现仅就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脓毒症患者中...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病死率较高.脓毒症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较健康人群发生率更高,并可作为危重患者脓毒症的预测指标,且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现仅就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脓毒症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维生素D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关系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免疫调节 感染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不同病原感染所致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晓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其中的重症肺炎是造成儿童死亡和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国内指南和规范都提出根据儿童年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评估儿童社... 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其中的重症肺炎是造成儿童死亡和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国内指南和规范都提出根据儿童年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评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早明确病原,尽快使经验治疗转为目标治疗,改善预后。该文将从病原学角度,阐述不同病原感染所致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加深对儿童重症肺炎认识,达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儿童C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 病原
原文传递
儿童慢性咳嗽中咽喉反流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蓓蓉 陆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咽喉反流(LPR)在慢性咳嗽中的发病率。LPR发生率、咽喉pH值、反流事件发生次数、反流持续时间等与患儿年龄、性别、体位、过敏等的关系并探索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2月1日~2018年8月31... 目的了解儿童咽喉反流(LPR)在慢性咳嗽中的发病率。LPR发生率、咽喉pH值、反流事件发生次数、反流持续时间等与患儿年龄、性别、体位、过敏等的关系并探索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2月1日~2018年8月31日因慢性咳嗽,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185例儿童,均进行24小时咽喉pH监测。记录患儿性别、诊断、过敏情况及24小时p H监测结果。结果共入组慢性咳嗽病例185例,其中男60%(111/185),女40%(74/185)。存在LPR患儿36.8%(68/185)。与大年龄儿童相比,月龄<12月的儿童,LPR发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食物过敏组患者LPR发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LPR可能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月龄<12月及食物过敏为LPR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咳嗽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咽喉反流
下载PDF
气道pH值监测在儿童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相关性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允丽 李丹 +3 位作者 李田田 吴蓓蓉 李爱求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气道pH值监测在儿童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相关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274例慢性咳嗽患儿,采用DX-pH监测仪进行24 h气道pH值监测,分析儿童慢性咳嗽与LPR的相关性。结果274例... 目的探讨气道pH值监测在儿童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相关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274例慢性咳嗽患儿,采用DX-pH监测仪进行24 h气道pH值监测,分析儿童慢性咳嗽与LPR的相关性。结果274例患儿中,男168例,女106例,中位年龄62.8个月,中位气道pH值为7.3,存在LPR患儿99例(36.1%),其中男孩LPR发生率为36.9%(62/168),女孩为34.9%(37/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婴儿期(<1岁)、幼儿及学龄前期(1~6岁)、学龄期(>6岁)患儿LPR发生率比较显示,低年龄LPR患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年龄患儿(P=0.003)。慢性咳嗽病因明确与否并不影响LPR发生率(P=0.992),慢性咳嗽与LPR的发生呈正相关(r_(s)=0.861,P<0.01),RYAN指数阳性患儿中单纯LPR有65例,占比66%(65/99),临床应予以重视。结论LPR与慢性咳嗽的发生高度相关,气道pH值监测是诊断LPR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咽喉反流 气道pH值监测 儿童
下载PDF
底栖动物对底泥-水系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付思雨 左薇 +2 位作者 吴岱琳 毛雨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10-718,共9页
为探究底泥-水系统中底栖动物对氮素转化的影响,选取中华圆田螺和泥鳅构建模拟生态系统,观察分析底泥-水系统中DO、COD、TOC、有机质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探究氮素质量比及氮赋存形态的转化,最后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判别影响氮素转化... 为探究底泥-水系统中底栖动物对氮素转化的影响,选取中华圆田螺和泥鳅构建模拟生态系统,观察分析底泥-水系统中DO、COD、TOC、有机质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探究氮素质量比及氮赋存形态的转化,最后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判别影响氮素转化的关键环境因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有底栖动物的反应器中DO下降51.56%~54.10%,COD提高50.41%~81.32%;底栖动物的生命活动使上覆水中TN质量浓度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增加2.92~6.50倍和12.93~18.98倍,底泥中NH3—N增加0.61~0.87倍;底栖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呼吸等生命活动分解有机氮,促使OSF—N向其他形态的氮转化,降低了OSF—N在TN中的比例;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TOC和DO是影响氮转化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底泥-水系统 氮质量浓度 氮赋存形态 微生物群落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精细化健康教育在慢性咳嗽患儿气道pH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姜允丽 李爱求 +4 位作者 肖艳赏 李田田 顾浩翔 吴蓓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精细化健康教育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慢性咳嗽患儿气道pH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儿童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145例慢性咳嗽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4例慢性咳嗽患...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精细化健康教育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慢性咳嗽患儿气道pH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儿童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145例慢性咳嗽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4例慢性咳嗽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操作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专科护士主导的气道pH监测标准化操作流程和精细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儿的pH监测成功率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pH监测成功率为98.61%,高于对照组的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Ryan指数阳性为50例(35.21%),对照组为47例(35.88%),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精细化健康教育是保证气道pH监测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慢性咳嗽患儿pH监测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pH监测 精细化健康教育 慢性咳嗽 专科护士 效果
下载PDF
反流性疾病与儿童慢性咳嗽
8
作者 陆敏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8年第1期33-35,46,共4页
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反流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及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被认为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相较于酸性反流,非酸性反流... 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反流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及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被认为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相较于酸性反流,非酸性反流可能是GERD引起儿童慢性咳嗽更重要的因素。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中LPRD有很高的发病率。除对咽喉部的直接损伤和刺激外,LPRD还可能通过影响儿童喉软骨发育,诱发中耳炎、鼻窦炎而导致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加重儿童慢性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咽喉反流 儿童 慢性咳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