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参与介导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谷振勇 凌亦凌 +2 位作者 丛斌 朱铁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在脂多糖 (LPS)所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内毒素休克时ONOO-生成的标志物硝基酪氨酸在大鼠肺脏内的定位与分布。将不同剂量的外源性ONOO-经气管快速推注入健康大鼠肺脏 ...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在脂多糖 (LPS)所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内毒素休克时ONOO-生成的标志物硝基酪氨酸在大鼠肺脏内的定位与分布。将不同剂量的外源性ONOO-经气管快速推注入健康大鼠肺脏 ,定量检测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肺水含量和伊文思蓝含量 ,光镜观察单星蓝标记肺微血管数量及病理变化。结果 LPS静脉注射2h和 6h后 ,肺脏有明显损伤及硝基酪氨酸产生的阳性信号 ,该信号主要分布于肺泡壁巨噬细胞、肺小血管和细小支气管周围的巨噬细胞以及部分肺动脉的内皮细胞、内皮下层及肌层。气管内推注ONOO-可剂量依赖性引起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肺水含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增高 ,单星蓝标记肺微血管数量增多 ;ONOO-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有弥漫性肺泡萎陷 ,间质小血管淤血和局灶性出血。结论 在内毒素休克早期即有肺损伤和肺内ONOO-生成 ;外源性ONOO-可剂量依赖性引起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明显的肺损伤 ,表明肺内ONOO-生成增多参与了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脂多糖类 肺损伤 内毒素休克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艳玲 许丽华 +2 位作者 王俊霞 杨冬茹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量的影响,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周炎致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改良酶消化组织块法进行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用内毒素对其进行刺激,运用MTT法观察内毒素对...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量的影响,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周炎致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改良酶消化组织块法进行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用内毒素对其进行刺激,运用MTT法观察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低浓度内毒素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也表现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抑制其增殖;高浓度内毒素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未受LPS刺激的牙龈成纤维细胞MMP-1,3表达弱阳性,受刺激后阳性表达增强,在12h时达到顶峰,且MMP-3的整体表达较MMP-1弱。结论LPS可以影响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LPS可以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加快牙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加速牙周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内毒素 细胞原代培养 牙周炎
下载PDF
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巧玲 郑龙 +5 位作者 张焕铃 王俊霞 刘军须 刘福英 丛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1-135,F0003,共6页
目的对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即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技术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及实际的皮肤真菌检测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测定... 目的对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即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技术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及实际的皮肤真菌检测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特异性测定: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大肠杆菌DNA、犬肝炎病毒DNA及小鼠肝癌H22细胞DNA。敏感性测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质量浓度,根据测定值将DNA进行10倍系列质量浓度稀释,得到100 ng^10 fg的8个质量浓度,然后对其进行PCR扩增。建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相结合技术检测从动物模型及河北省各地的实验动物单位采集的动物皮肤标本。结果用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扩增实验动物三种皮肤病原真菌标准菌株,均扩增出大小为440 bp的条带,而大肠杆菌、犬肝炎病毒、小鼠肝癌H22细胞均未扩增出条带。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敏感性测定,模板DNA 100 ng^100 fg的7个系列浓度均扩增出了阳性条带,10 fg为阴性。建立了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对河北省各地的实验动物皮肤真菌检测过程中出现一例通用引物阳性标本。结论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CHS1 1S,CHS1 1R)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敏感度为100 fg;将皮肤病原真菌通用引物PCR与AP-PCR技术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原真菌 真菌检测 模型 动物 通用引物PCR AP-PCR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祝岩波 郑龙 +7 位作者 王璇 梁晓亮 刘健敏 张东明 连伟光 栗彦宁 王俊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为实验动物细菌检测提供快速、灵敏、简便的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绿脓杆菌Las I基因、肺炎克雷伯杆菌Pho E基因和细菌通用16S rRNA基因设计出特异...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为实验动物细菌检测提供快速、灵敏、简便的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绿脓杆菌Las I基因、肺炎克雷伯杆菌Pho E基因和细菌通用16S rRNA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对人工感染标本、实验动物粪便样本进行验证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对比。结果多重PCR分别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3 bp)、绿脓杆菌(600 bp)、肺炎克雷伯杆菌(368 bp)和通用(520 bp)的目的条带。多重敏感性为10 pg,特异性检测未从其他细菌中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建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出不同组合的人工感染标本,从76只粪便检测出绿脓杆菌阳性1例,与传统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等优点,为实验动物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多重PCR
下载PDF
小儿胸腺肥大猝死10例尸检报道 被引量:9
5
作者 魏守礼 张杰英 +2 位作者 李建军 樊树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37-338,I09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胸腺肥大猝死的原因。方法 观察 1 0例尸检变化 ,并与其他相关小儿死亡病例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胸腺肥大 ,皆有病变 ,肺炎居首位。 9例肺炎中 8例属间质型 ,其次为心肌炎。多数病例炎症较轻 ,但淤血、水肿明显 ,5... 目的 探讨小儿胸腺肥大猝死的原因。方法 观察 1 0例尸检变化 ,并与其他相关小儿死亡病例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胸腺肥大 ,皆有病变 ,肺炎居首位。 9例肺炎中 8例属间质型 ,其次为心肌炎。多数病例炎症较轻 ,但淤血、水肿明显 ,5例肾上腺萎缩。结论 淤血、水肿是引起呼吸道梗阻、猝死的原因。另外胸腺肥大时 ,肾上腺皮质萎缩 ,功能不良 ,各种刺激均可成为微环境改变的契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肥大 肾上腺皮质萎缩 猝死 尸检 儿童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动物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丛斌 姚玉霞 +1 位作者 彭郁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 建立弓形虫动物模型,常规方法提取肝、脾、肾、肺等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显示199bp的弓形虫特异带谱。并以γ-32p标记克隆的弓形虫特异DNA片段为探针,对扩增产物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上述4种标本均出现阳性杂交带,进一步证实扩增条带是弓形虫特异DNA顺序。同时用酶标法检测显示鼠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组织损伤较严重,肝细胞肿大,肝窦消失,脾、肾、肺组织可见轻微的病理改变。另外本文介绍一种简单PCR方法[1],取鼠尾静脉血2μl直接进行扩增,结果与酚-氯仿法提取的DNA扩增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抗体 扩增产物 阳性 肝组织损伤 肝窦 酶标法 严重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杂交 酚-氯仿法
全文增补中
3个不同细胞株用于垫料毒性实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梅 +3 位作者 冯旭 胡拥军 王俊霞 刘福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敏感的细胞用以进行垫料物质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垫料物质丙酮提取物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H2 2 H2 D8细胞株和小鼠S1 80 _S2 D9细胞 ,孵育 72h后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 ,计算...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敏感的细胞用以进行垫料物质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垫料物质丙酮提取物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H2 2 H2 D8细胞株和小鼠S1 80 _S2 D9细胞 ,孵育 72h后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 ,计算细胞存活率 ,比较 3种细胞对不同垫料丙酮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反应。结果 在 1~ 4 0mg/ml浓度范围 ,H2 2 _H2 D8对各种垫料物质细胞毒性反应最敏感。结论 H2 2 _H2 D8细胞可作为垫料物质细胞毒性研究的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垫料毒性 细胞培养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IL-10限制SOCS1基因沉默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智华 宋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观察SOCS1基因沉默的DC疫苗对荷黑素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微环境中IL-10对该DC疫苗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股骨分离骨髓细胞,GM-CSF和IL-4联合诱导DCs分化,然后感染携带沉默SOCS1基因的Len-SOCS1-shRNA慢病毒;用TRP2抗原肽... 目的观察SOCS1基因沉默的DC疫苗对荷黑素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微环境中IL-10对该DC疫苗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股骨分离骨髓细胞,GM-CSF和IL-4联合诱导DCs分化,然后感染携带沉默SOCS1基因的Len-SOCS1-shRNA慢病毒;用TRP2抗原肽负载沉默SOCS1的DC细胞制备DC疫苗,LPS诱导成熟,流式细胞仪分析DC细胞表面MHCⅡ和CD86的表达,real-time PCR分析该DC细胞的SOCS1、IL-10和IL-12p40表达。用B16细胞或降低IL-10基因表达的B16(B16-IL-10-/-)制备荷瘤小鼠模型,瘤内注射DC疫苗(3×106/只),观察肿瘤生长和荷瘤小鼠生存期。采用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观察CD8+T细胞的分布;并采用微量细胞毒的方法分析CTL活性。结果 Len-SOCS1-shRNA慢病毒感染DC后,可使SOCS1表达下调80%;下调SOCS1表达的DC细胞MHCⅡ和CD86表达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DC相比无明显差异;下调SOCS1表达可降低DC细胞的IL-10表达,提高IL-12p40的表达。沉默SOCS1的DC疫苗对B16荷瘤小鼠的生存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B16-IL-10-/-荷瘤小鼠的生存率(P<0.05)。下调SOCS1表达的DC疫苗不仅可提高B16-IL-10-/-荷瘤小鼠肿瘤浸润CD8+T淋巴细胞数,还可促进CD8+T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结论沉默SOCS1可提高DC疫苗的活性,但肿瘤微环境的IL-10依然是限制该DC疫苗有效发挥抗瘤作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 基因沉默 树突状细胞 IL-10
下载PDF
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核酸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龙 王俊霞 +3 位作者 刘福英 刘军须 丛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选择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来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方法选取真菌CHS1基因中一段序列设计皮肤真菌通用引物和选取一种随机引物FM1,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三种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标准株: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 目的选择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来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方法选取真菌CHS1基因中一段序列设计皮肤真菌通用引物和选取一种随机引物FM1,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三种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标准株: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结果两种引物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三种真菌之间有明显不同。结论本实验方法可快速特异性检测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HFJ大鼠与Wistar大鼠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连伟光 郑龙 +4 位作者 刘健敏 张东明 刘福英 王俊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8-594,共7页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和免疫损伤结合的方法,建立HFJ近交系大鼠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HFJ近交系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和免疫损伤结合的方法,建立HFJ近交系大鼠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HFJ近交系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40mg/kg)和卵清白蛋白(2.5mg/kg)进行免疫损伤,并辅以维生素D3(25万U/kg)灌胃,饲养90d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液生化指标、观察病理变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1)HFJ和Wistar大鼠正常组相比较,前者TG、TC和LDL-C水平高于后者(P<0.05),HFJ大鼠模型组LDL-C含量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5);(2)心肌损伤指标,HFJ和Wistar大鼠模型组均较正常组心肌激酶(CK)、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升高;(3)HE染色发现与Wistar大鼠模型组相比,HFJ近交系大鼠斑块形成更为明显,明显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Ⅲ期,可见纤维帽形成,纤维帽下具有典型的胆固醇结晶裂隙和泡沫细胞,中层平滑肌排列紊乱;(4)免疫组化法测定主动脉弓VEGF蛋白的表达,HFJ大鼠模型组较Wistar大鼠表达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HFJ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动物模型,与Wistar大鼠相比HFJ大鼠模型特点更为显著,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提供一新的实验动物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免疫损伤 HFJ大鼠
下载PDF
链霉亲和素纯化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福英 宋淑霞 +3 位作者 郑龙 张焕铃 王俊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对链霉亲和素进行纯化、鉴定,采用冷钝化的方法去除培养液中大部分杂蛋白,用亲和层析法从链霉菌L-183的培养液中纯化链霉亲和素(SA),经试验,SA回收率为75%~85%。鉴定表明,自制SA的分子量为74.5kD,每分子SA可结合3.2个生物... 对链霉亲和素进行纯化、鉴定,采用冷钝化的方法去除培养液中大部分杂蛋白,用亲和层析法从链霉菌L-183的培养液中纯化链霉亲和素(SA),经试验,SA回收率为75%~85%。鉴定表明,自制SA的分子量为74.5kD,每分子SA可结合3.2个生物素分子,活性为11.2U/mg,pI为7.4。自制SA各项生物学性质与文献报道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亲和素 纯化鉴定 亲和层析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其内科治疗原则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志钧 魏守礼 +1 位作者 张玉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药物疗法 腹水 肝硬化 内科治疗
下载PDF
顺铂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连伟光 +3 位作者 张焕铃 王俊霞 张开霞 宋淑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终浓度20μg/ml顺铂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提取凋亡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T0)和转化...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终浓度20μg/ml顺铂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提取凋亡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T0)和转化生长因子13(TGF-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HCII)、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D86的表达。制备荷瘤小鼠模型,腹腔注射顺铂(100μg/只),瘤内注射DC疫苗(3×10^6个/只),28d后处死荷瘤小鼠,分离肿瘤组织并称重。采用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8+T细胞的分布,采用微量细胞毒方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顺铂可明显提高B16细胞HMGB1的表达水平。经顺铂诱导的B16凋亡细胞总蛋白负载DC细胞后,其MHCII、CD86+和ICAM-1的表达率分别为(47.5±8.8)%、(36.2.4-9.2)%和(35.5±8.3)%。在肿瘤移植的第28天,对照组瘤重为(2.1±0.6)g,顺铂组和顺铂联合DC疫苗组瘤重分别为(0.34-0.2)g和(0.5±0.2)g,顺铂组和顺铂联合DC疫苗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顺铂联合DC疫苗不仅提高了肿瘤组织中CD8+T/CD4+Foxp3+T细胞比值,还增强了CTL活性。在效靶比为20:1、10:1和5:1时,顺铂联合DC疫苗组荷瘤小鼠的CTL活性分别为(25.0±5.0)%、(22.0±6.0)%和(1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6)%、(6.7±1.8)%和(3.6±1.9)%(均P〈0.01)。结论顺铂联合DC疫苗可下调肿瘤微环境的T—reg细胞,提高CTL活性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实验性 顺铂 树突状细胞 疫苗 小鼠 调节性T细胞 肿瘤浸 润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pAFP-P53-EGFP质粒诱导AFP阳性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焕铃 王俊霞 +4 位作者 刘健敏 郑龙 连伟光 刘福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载体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致凋亡作用。方法:将AFP启动子、沉默子和远端增强子Ⅲ组合为1.2 kb的AFP基因调控序列,构建pAFP-EGFP载体,分别转染人肝癌HepG2(AFP阳性)、人肝癌SMMC7721(AFP阴性)和人宫颈癌H... 目的:观察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载体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致凋亡作用。方法:将AFP启动子、沉默子和远端增强子Ⅲ组合为1.2 kb的AFP基因调控序列,构建pAFP-EGFP载体,分别转染人肝癌HepG2(AFP阳性)、人肝癌SMMC7721(AFP阴性)和人宫颈癌HeLa(AFP阴性)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引入P53基因片段,构建pAFP-P53-EGFP重组质粒,转染HepG2、SMMC7721和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了pAFP-EGFP和pAFP-P53-EGFP重组质粒。pAFP-EGFP转染后,AFP阳性的HepG2细胞中EGFP荧光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FP阴性的SMMC7721和HeLa细胞。pAFP-P53-EGFP转染后,HepG2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MMC7721和HeLa细胞;HepG2细胞的G1期细胞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MMC7721和HeLa细胞[(66.7±0.25)%vs(50.5±0.18)%,(51.0±0.20)%,P<0.05;(2.65±0.08)%vs(0.42±0.03)%,(0.39±0.02)%,P<0.05],但S期细胞明显低于转染后SMMC7721和HeLa细胞[(20.1±0.22)%vs(29.8±0.18)%,(37.8±0.21)%,P<0.05]。结论: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pAFP-P53-EGFP载体可专一性地作用于AFP阳性肝癌细胞,引起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基因 肝癌细胞 表达调控 P53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河北汉族人群D17S30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郁葱 丛斌 +5 位作者 姚玉霞 王俊霞 杨承珠 左敏 谷振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汉族人群D17S30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为法医的基因认定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河北汉族人群201名无关个体D17S30位点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溴化乙锭染色,依据... 目的探讨河北省汉族人群D17S30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为法医的基因认定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河北汉族人群201名无关个体D17S30位点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溴化乙锭染色,依据扩增片段长度确定各等位基因,分别使用POMS软件和自编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对10个家系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12种等位基因,45种基因型,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10.6872,P=0.7104,df=14)。观测杂合度ho为75.12%,DP、EPP和PIC值分别为0.9611、0.7280和0.8493。该位点呈共显性遗传。结论D17S30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具有良好的多态性,适用于该人群的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7S30 基因频率 基因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汉族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玉霞 丛斌 +2 位作者 彭郁葱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区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可见147bp的鼠肝炎病毒产物特异扩增带。敏感性实验检测到10pg的鼠肝炎病毒RNA,同时用ELISA方法对照。结果提示应用RT—PCR技术结合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炎病毒 探针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扩增 RNA 特异性引物 病毒株 病变
全文增补中
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对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连伟光 郑龙 +3 位作者 张焕铃 刘健敏 王俊霞 《医学动物防制》 2013年第2期125-128,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高脂饲料结合免疫损伤方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观察丙基硫氧嘧啶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中对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丙基硫氧嘧啶组,后两组同时辅以免... 目的通过高脂饲料结合免疫损伤方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观察丙基硫氧嘧啶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中对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饲料组和高脂饲料+丙基硫氧嘧啶组,后两组同时辅以免疫损伤和腹腔注射VD3,饲养90 d后,测定和观察血液生化指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1)高脂+丙基硫氧嘧啶组与高脂组和正常组相比较,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HE染色发现高脂+丙基硫氧嘧啶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水肿,血管内壁增厚,泡沫细胞和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免疫组化法方法测定心肌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高脂+丙基硫氧嘧啶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加速。结论丙基硫氧嘧啶在应用于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中,对大鼠心肌病理学及Bcl-2、Bax蛋白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丙基硫氧嘧啶 心肌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Hexon蛋白Loop1、Loo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龙 王俊霞 +3 位作者 李丽敏 张霞 张焕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3,共5页
腺病毒主要的中和抗原表位位于六邻体蛋白Loop1、Loop2上,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腺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即犬腺病毒Ⅰ型)尚未见报道。参考Genebank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ICHV基因组DNA,,分别PCR扩增六邻体蛋白(Hexon)的Loop1、... 腺病毒主要的中和抗原表位位于六邻体蛋白Loop1、Loop2上,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腺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即犬腺病毒Ⅰ型)尚未见报道。参考Genebank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ICHV基因组DNA,,分别PCR扩增六邻体蛋白(Hexon)的Loop1、Loop2基因片段,用T4酶连接在一起,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测序显示保存病毒分离株Loop1与CLL株、RI261株和Toronto A26/61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100%和83.8%;Loop2与CLL株、RI261株和Toronto A26/61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1%、88.1%和99.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6%、93.6%和98.6%。转化BL21工程菌,实现了重组Loop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36kDa,并且利用镍柱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以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病毒抗体效价达1320以上,western blot鉴定免疫血清与ICHV特异性结合。该实验为建立新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犬Ⅰ型腺病毒 六邻体蛋白
下载PDF
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璐 宋淑霞 +5 位作者 连伟光 栗彦宁 郑龙 刘健敏 王俊霞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378-380,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以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Ⅷ(F8)活性。采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法(LD-PCR)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内含子1倒位... 目的建立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以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Ⅷ(F8)活性。采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法(LD-PCR)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内含子1倒位,凝胶成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捕获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类型。结果 33例患者的FⅧ活性检测结果均小于1%,为重型;LD-PCR技术检测出13例患者存在Int22倒位,倒位发生率为39.4%;Int1倒位患者1人,发生率3%;对13例内含子22倒位患者进行测序比对,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 LD-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重型甲型血友病FⅧ的基因倒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因子Ⅷ 序列倒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Hsp70L1增强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开霞 +4 位作者 王俊霞 张焕铃 连伟光 吴为 宋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考察Hsp70L1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和C57BL/6小鼠脾脏中获得TRP2153-243及Hsp70L1基因。分别插入pcDNA3.1/V5-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HSP70L1、pTRP和pTRP2-Hsp3种表达载体。分... 目的:考察Hsp70L1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和C57BL/6小鼠脾脏中获得TRP2153-243及Hsp70L1基因。分别插入pcDNA3.1/V5-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HSP70L1、pTRP和pTRP2-Hsp3种表达载体。分别转染B16肿瘤细胞并制备坏死或凋亡瘤苗,免疫C57BL/6小鼠后移植B16肿瘤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或微量细胞毒的方法检测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NF-γ和CTL活性。结果:将经过HSP70L1、TRP2及TRP2-HSP基因修饰的坏死或凋亡的B16肿瘤细胞免疫正常小鼠后,观察到Hsp70L1及TRP2-Hsp基因修饰的坏死瘤苗可显著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并显著促进荷瘤鼠脾脏淋巴细胞CTL活性和IFN-γ产生(P<0.05,P<0.01);HSP70L1免疫刺激作用在坏死瘤苗中更明显。结论:Hsp70L1可明显提高B16瘤苗的免疫原性,且对坏死细胞瘤苗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L1 HSP70L1-TRP2融合基因 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佐剂 肿瘤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