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DNA损伤与修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显忠 苗苗 +2 位作者 李艳玲 景学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检测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一种快速、简便、灵敏方法,但影响因素很多,为此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对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方法在singh等人的方法基础上,根据本实验室条件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更稳定... 目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是检测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一种快速、简便、灵敏方法,但影响因素很多,为此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对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方法在singh等人的方法基础上,根据本实验室条件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更稳定的结果。结果改进后技术检测H2O2对K562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改进方法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更易于掌握和操作,减少了影响因素,试验更具实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离子射线损伤、自由基损伤、癌症放化疗、生物监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H2O2 K562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染色体着丝点结构变化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京昇 李效良 +6 位作者 魏成芳 赵静 李新华 杜可明 李桂信 郭淼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5,共3页
为探讨染色体Cd结构变化与习惯性流产关系,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3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和42例正常人Cd结构变异、Cd结构消失、Cd结构最大横径和Cd-NOR融合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发现习惯性流产患者的Cd结构变异和Cd结构消失的频率明显... 为探讨染色体Cd结构变化与习惯性流产关系,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3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和42例正常人Cd结构变异、Cd结构消失、Cd结构最大横径和Cd-NOR融合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发现习惯性流产患者的Cd结构变异和Cd结构消失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Cd结构最大横径明显小于正常人。Cd结构消失和Cd结构变异频率的增高以及Cd结构最大横径变小可能是影响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着丝点 Cd结构最大横径 结构变化
下载PDF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室开放方式的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探讨该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室近几年的实验室开放的经验、成果和设想,以求摸索出较为完善的适宜学校、专业自身特点的实验室开放方式。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得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培养的最佳贴壁时间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娜娜 焦鹏 +4 位作者 李大伟 王孟赞 姚树桐 秦树存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4-580,共7页
本文旨在比较差速贴壁方法分离的不同时间点贴壁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最适宜贴壁时间。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有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定义为1d贴壁细胞组,取1... 本文旨在比较差速贴壁方法分离的不同时间点贴壁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最适宜贴壁时间。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有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定义为1d贴壁细胞组,取1d非贴壁细胞再接种为3d贴壁细胞组,继续培养2d取非贴壁细胞再接种为3d非贴壁细胞组,继续培养20d后,分别检测3组诱导分化内皮祖细胞亚群表面标志、粘附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结果显示,1d贴壁细胞中CD34+、FLK-1+、CD34+/FLK-1+细胞数明显多于3d贴壁细胞和3d非贴壁细胞(P<0.01);1d贴壁细胞粘附能力、成血管能力均显著高于3d贴壁细胞和3d非贴壁细胞;1d贴壁细胞和3d贴壁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 synthase,eNOS)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3d非贴壁细胞(P<0.01);3d贴壁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d贴壁细胞和3d非贴壁细胞(P<0.01)。以上结果提示,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1d贴壁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显著高于3d贴壁细胞和3d非贴壁细胞;3d贴壁细胞较1d贴壁细胞和3d非贴壁细胞表达较多的VEGF,1d贴壁细胞和3d贴壁细胞eNOS表达高于3d非贴壁细胞。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最适宜贴壁时间为1~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差速贴壁 小鼠 CD133 FLK-1
原文传递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景学安 +2 位作者 乔现富 王新诚 杨志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8期86-88,共3页
文章从基础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独立于理论课程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室开放方式的角度,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方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 设计性实验 实验室开放
下载PDF
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5
6
作者 景学安 +2 位作者 乔现富 王新诚 杨志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从如何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本科生参预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等角度,探讨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进行医学生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协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设计性实验 科研素养 创新教育
下载PDF
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特征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京昇 李永芳 +6 位作者 张丽青 郭淼 赵静 李效良 齐冰 刘锦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的遗传特征,对表型、生殖、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咨询对策。方法: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950例有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异染色质区... 目的:探讨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的遗传特征,对表型、生殖、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咨询对策。方法: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950例有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异染色质区变异群体中,男性Yqh±出现频率最高,为82.74%,1qh±、9qh±和16qh±频率较低,分别为4.74%,6.63%和5.89%,女性1qh±明显高于男性。1qh±、9qh±、16qh±和Yqh±的个体大多表型正常,其频率分别为97.78%,95.16%,66.67%和82.08%,导致表型异常的频率较低,但导致流产的频率明显增高,分别为60.78%,53.45%,69.23%,47.94%,其次是导致不孕不育,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的频率较低。结论:在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类型中,Yqh±频率和导致生育异常的效应明显高于其他3种;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的有害效应不明显,少数个体有表型异常,其主要有害遗传效应是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少数可导致子女异常。提示对习惯性流产、不孕不育、已生育异常子女和有表型异常个体应同时进行G带和C带检测,并注重分析异染色质区变异,对有变异者建议生育时做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异染色质区变异 遗传效应 习惯性流产
下载PDF
复杂易位遗传效应的探讨——附一例罕见复杂易位核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京昇 杜可明 +2 位作者 李效良 郭淼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517,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复杂易位核型 :46 ,XX ,t(1;14;10 )。并结合以往资料 ,探讨和分析复杂易位和一般平衡易位对表型及生育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 ,一般易位导致智能低下和多发畸形的频率各为 3.5 7%;复杂易位所致智能低下频率为 2 1.73%,...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复杂易位核型 :46 ,XX ,t(1;14;10 )。并结合以往资料 ,探讨和分析复杂易位和一般平衡易位对表型及生育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 ,一般易位导致智能低下和多发畸形的频率各为 3.5 7%;复杂易位所致智能低下频率为 2 1.73%,多发畸形的频率为 17.39%。提示复杂易位所致智能低下和畸形频率明显高于一般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易位 遗传效应 表型 核型
下载PDF
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和生育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京昇 赵静 +4 位作者 郭淼 李永芳 李效良 齐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96-2398,2402,共4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在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中应采取的策略。方法对不良孕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有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Y qh+和Y qh-群体...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在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中应采取的策略。方法对不良孕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有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Y qh+和Y qh-群体中,表型正常的个体频率分别为81.40%和85.60%,表型异常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8.60%和14.40%,表型异常主要涉及生殖系统异常和智力低下,Y qh-导致生殖系统异常频率高于Y qh+,但导致智力低下频率低于Y qh+。在对生育影响中,Y qh+个体主要是导致流产,其频率为50.64%,其次是不孕不育,频率为27.81%;Y qh-个体主要导致不孕不育,其频率为46.77%,明显高于Y qh+,致流产频率是41.13%,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的频率较低。结论 Y qh+和Y qh-个体大多表型正常,少数表型异常,其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异常和智力低下,其他异常频率低,临床症状涉及面广。Y qh+和Y qh-对生育的遗传效应主要是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其次是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提示对有不良孕产、已生育异常子女和有表型异常的个体应重视对Y qh+和Y qh-的检测和分析,对有变异者建议其配偶妊娠时做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异染色质区变异 表型 不良孕产
下载PDF
葡多酚与硫辛酸对^(60)Coγ致小鼠肝损伤拮抗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白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9-1230,共2页
关键词 ^60Coγ线 小鼠肝损伤 拮抗作用 硫辛酸 葡多酚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细胞线粒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不同类型染色体畸变与生育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京昇 李效良 +3 位作者 郭淼 李永芳 赵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6-718,共3页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生育 同类型 异常染色体 携带者 不良孕产史 一般人群 风险估计 遗传咨询 子女
原文传递
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景学安 +2 位作者 方永奇 魏萍 于广福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年第3期402-403,共2页
本文对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泰山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方式,并对参加教师科研活动的2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 本文对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泰山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方式,并对参加教师科研活动的2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此项活动对于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科研活动 探索
原文传递
硒、维生素E和C联合拮抗X射线致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景学安 +3 位作者 张献忠 宋文刚 苗苗 李艳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45-1246,共2页
目的探讨硒、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对经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利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彗星实验),观察面积和尾长2个指标,并进行分组设计,分析3种抗氧化剂硒、VE和VC不同水平的抗氧化作用以及二者或三者之间的交... 目的探讨硒、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对经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利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彗星实验),观察面积和尾长2个指标,并进行分组设计,分析3种抗氧化剂硒、VE和VC不同水平的抗氧化作用以及二者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硒、VE和VC单因素作用下,不同水平的彗星平均面积和尾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硒与VC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VE和VC分别可以拮抗因射线而产生的DNA损伤作用,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硒与VC之间存在拮抗DNA损伤的协同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 抗氧化剂 辐射 DNA损伤 慧星试验
下载PDF
北方汉人重症肌无力及其不同亚型的遗传易患性与HLA-DQB1基因多态现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效良 刘京升 +3 位作者 逄小红 杜可明 宋文刚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06-409,共4页
为了探讨北方汉人HLA—DQB1基因和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 ,运用PCR—SSP基因分型法 ,对 5 3例MG患者及 5 0名健康对照组HLA—DQB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患者组 (包括亚型组 )和健康对照组比较 ,DQB1 0 30 3频率在患者组中明显增... 为了探讨北方汉人HLA—DQB1基因和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 ,运用PCR—SSP基因分型法 ,对 5 3例MG患者及 5 0名健康对照组HLA—DQB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患者组 (包括亚型组 )和健康对照组比较 ,DQB1 0 30 3频率在患者组中明显增高 ,而患者组以及不同亚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DQB1 0 6 0 1和DQB1 0 6 0 2频率明显降低 ,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DQB1 0 30 3与MG的易患性有关 ,而DQB1 0 6 0 1和DQB1 0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型 患者 HLA-DQB1基因 对照组 遗传易患性 重症肌无力 多态现象 显示 频率 显著性
下载PDF
大蒜提取液和维生素E对烹饪油烟凝集物的协同抗突变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白云 +2 位作者 刘景升 李效良 郭淼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观察大蒜提取物(garlicextract,GE)和维生素E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condensatesofcookingoilfume,COF)的致突变的作用。 方法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GE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并一定量的COF ,观察淋巴细胞的姐... 目的 :观察大蒜提取物(garlicextract,GE)和维生素E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condensatesofcookingoilfume,COF)的致突变的作用。 方法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GE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并一定量的COF ,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isterchromatidexchanges,SCE)的变化 ,挑选GE(按1:10000稀释)和维生素E(按1:1000稀释)同时注入培养基中(含COF10μl) ,观察二者对COF的协同抗突变作用。 结果 :GE(按1:10000稀释)可显著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P<0.05) ;维生素E(按1:1000稀释)和GE(按1:10000稀释)在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方面存在着协同作用(P<0.01)。 结论 :GE和维生素E在拮抗COF的致突变性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定量的GE亦有一定的拮抗COF的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维生素E 烹饪油烟凝集物 协同效应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细胞增殖信息传递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白云 李亚鲁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99年第4期226-229,共4页
本文主要综述G蛋白各α亚基、βγ二聚体、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在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从GPCRs到MAPK的信号传导途径和... 本文主要综述G蛋白各α亚基、βγ二聚体、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在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从GPCRs到MAPK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该途径中的一些癌基因产物;最后说明从GPCRs至JNK(c-jun kinase)的一种新的细胞增殖信号传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蛋白激酶 细胞增殖
全文增补中
一种描述血浆皮质醇应激分泌的方法
17
作者 杜可明 李效良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血浆 皮质醇 应激状态 分泌 物理守恒量
下载PDF
抗氧化剂在阻止细胞DNA突变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白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7-938,941,共3页
[目的]观察大蒜提取物(garlic extract,GE)和维生素E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condensates of cooking oil fume,COF)的致突变的作用。[方法]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GE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并一定量的COF,观察淋巴细胞的... [目的]观察大蒜提取物(garlic extract,GE)和维生素E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condensates of cooking oil fume,COF)的致突变的作用。[方法]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GE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并一定量的COF,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SCE)的变化,挑选GE(1:10-4稀释)和维生素E(1:1000稀释)同时注入培养基中(含COF10μl),观察二者对COF的协同抗突变作用。[结果]GE(1:10-4稀释)可显著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P<0.05);维生素E(1:1000稀释)和GE(1:10-4稀释)在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方面存在着协同作用(P<0.01)。[结论]GE和维生素E在拮抗COF的致突变性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效应;一定量的GE亦有一定的拮抗COF的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DNA突变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探索(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白云 +1 位作者 李亚鲁 Maxwell Poorekhorsandi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900-3901,共2页
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但因数量极微限制了它的应用。目的:建立小鼠骨髓DC体外大量扩增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基础医学部中心实验室;C57BL/6(H-2kb)小鼠,BALB/c(H-2... 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但因数量极微限制了它的应用。目的:建立小鼠骨髓DC体外大量扩增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基础医学部中心实验室;C57BL/6(H-2kb)小鼠,BALB/c(H-2kd)小鼠各6只。干预: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白细胞介素4(IL-4)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扩增的DC形态学特征典型,具有强烈的激活T细胞增殖能力,表达IaKb,CD11c,CD80,CD86,ICAM-1分子以及分泌IL-12,IL-6,TNF-α和IL-1β水平增强。结论:该法在体外扩增的大量的DC细胞,具很强的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 树突状细胞 体外扩增 检测 细胞因子 免疫学
下载PDF
亚硒酸钠和维生素C的协同抗突变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效良 +1 位作者 杜克明 郭淼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观察亚硒酸钠和维生素C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 (COF)的致突变作用方面的表现。 方法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来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 (SCE率 )。 结果 亚硒酸钠可... 目的 观察亚硒酸钠和维生素C在拮抗烹饪油烟凝集物 (COF)的致突变作用方面的表现。 方法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物中注入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来观察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 (SCE率 )。 结果 亚硒酸钠可显著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率 ;终浓度 0 9× 10 7mol/L的亚硒酸钠和 90 9ug/ml的维生素C在降低COF处理过的淋巴细胞SCE率方面存在着极显著的协同效应。 结论 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C在拮抗COF的致突变性过程中存在着极显著的协同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油烟凝集物 亚硒酸钠 维生素C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