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式治理的常规化:方式、困境与出路--以河长制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运动式治理与常规治理是理解中国治理逻辑的一组重要分析框架。运动式治理短时期内治理成效显著,却不可持续;压力型体制下的科层制是常规治理的载体,但面临着科层僵化、权力碎片化等诸多难题。源起于运动式治理的河长制通过“两块牌子... 运动式治理与常规治理是理解中国治理逻辑的一组重要分析框架。运动式治理短时期内治理成效显著,却不可持续;压力型体制下的科层制是常规治理的载体,但面临着科层僵化、权力碎片化等诸多难题。源起于运动式治理的河长制通过“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机制建立起自身的科层系统,实现了运动式治理的常规化,但其治理效果不佳,权力碎片化、人治隐忧与形式主义、治理模式不稳定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运动式治理常规化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国家治理“有效性”与“政治官僚”的双重压力。欲实现较为稳定的社会治理,需要合理整合权力,激活社会力量,并在法治的框架中建构党政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常规治理 科层制 河长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文本研究——以299部法律法规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9
2
作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47-161,共1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在文本中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数量快速增加,在法条中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入法入规”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在文本中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数量快速增加,在法条中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入法入规”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写入”并不等同于“融入”,简单地将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法规文本,既无法有效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损害法律体系自身的规范性、稳定性。作为具有重要价值引领作用的政治话语,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应体现在其对立法全过程的宏观价值指引及对立法领域的优先选择上,从而实现价值观对立法的无形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入法入规 立法目的 义务性规范 法律原则
下载PDF
学术论文一稿多投问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0-95,共6页
学术论文的一稿多投是指作品尚未在任何期刊上发表前,作者将同一作品向不同的期刊社投稿的行为。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禁止一稿多投是不合理的,对于作者和期刊社均无益处;而对于一稿多发,则应当予以禁止、规制的。... 学术论文的一稿多投是指作品尚未在任何期刊上发表前,作者将同一作品向不同的期刊社投稿的行为。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禁止一稿多投是不合理的,对于作者和期刊社均无益处;而对于一稿多发,则应当予以禁止、规制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一稿多投的制度,既有利于保障作者权利,又有利于提高期刊社工作效率、质量。《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的存在没有实质意义,应当予以废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稿多投 一稿多发 审稿费 《著作权法》
下载PDF
反思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中累积记分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5-80,共6页
累积记分制度是规范驾驶人合法驾驶的有效方法,其应当属于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的一种。作为对违法驾驶行为处罚的记分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不能够应用于非现场执法模式下的行政处罚中。现行制度下累计记分制度在非现场处罚中的应用方是... 累积记分制度是规范驾驶人合法驾驶的有效方法,其应当属于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的一种。作为对违法驾驶行为处罚的记分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不能够应用于非现场执法模式下的行政处罚中。现行制度下累计记分制度在非现场处罚中的应用方是驾照买分卖分现象的根源所在。为解决买分卖分的乱象、切实保护公民权利,应将记分排除出非现场执法。建立人、车分别管理的模式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分 非现场执法 非现场处罚 行政处罚 驾照分数买卖
下载PDF
数字法学不是一个真实的学术命题
5
作者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4期118-119,共2页
数字法学的提出离不开学界对于网络法学、数据法学、计算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等问题的研究。数字法学的知识背景是由解决先进技术产生的法律问题构成的。但仅靠技术背景并不足以支持数字法学成长为一个学术概念。数字法学的发展既离不开... 数字法学的提出离不开学界对于网络法学、数据法学、计算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等问题的研究。数字法学的知识背景是由解决先进技术产生的法律问题构成的。但仅靠技术背景并不足以支持数字法学成长为一个学术概念。数字法学的发展既离不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也离不开新文科、新法学建设的政策背景。数字法学研究所关注的数据问题、算法问题、平台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并不是具有独立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现有的法学研究中找到解决、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所 解释路径 人工智能 学术概念 学术命题 知识背景 政策背景 算法问题
原文传递
重回价值治理:韦伯技术治理理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法律和政治科学》 2019年第1期169-218,共50页
“理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为现代人建构起了一个深度依靠技术进行治理的社会。技术治理使得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也为深度依赖工业与资本的社会埋下了“现代性... “理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为现代人建构起了一个深度依靠技术进行治理的社会。技术治理使得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也为深度依赖工业与资本的社会埋下了“现代性”的陷阱———技术治理下的社会虽然运转高效,但人在其中只是一个“零件”;人们通过理性构建起科层官僚制和形式化的法律制度,技术化的社会制度却逐渐走向了冷酷与实质的不正义;人们借助科学与知识认识了客观世界、实现了“祛巫除魅”,价值多元的时代却使得人们在面对价值领域之间的冲突时显得无所适从。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未来感到悲观,但他同时也为如何在价值多元的“诸神时代”坚守自己的价值信念指出了道路。坚持责任伦理,在技术治理的社会中坚守自身的价值信念、实现自身的价值治理,是重新回到“有意义的生活”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理性化 技术治理 价值治理 责任伦理
下载PDF
论安乐死在中国的实现——从安乐死的存在合理性说起 被引量:2
7
作者 《医学与法学》 201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安乐死作为一种实现人由生到死的转变的死亡方式,其对人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对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更完整的掌握。人不仅可以决定自己如何生存,更应当有权决定自己如何死亡。而安乐死的实践需要一个合理的规范制度,以促使人们适当... 安乐死作为一种实现人由生到死的转变的死亡方式,其对人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对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更完整的掌握。人不仅可以决定自己如何生存,更应当有权决定自己如何死亡。而安乐死的实践需要一个合理的规范制度,以促使人们适当地行使权利,真正实现由权利为生命带来的价值。在我国现阶段,安乐死还设有合法化,但可以通过实施"事实上的非犯罪化—法律上的非犯罪化—宪法确定"这一规范路径最终实现安乐死的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生命权 非罪化 合法化
下载PDF
迷失与复位:论违约金在《合同法》中的定位 被引量:2
8
作者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2-67,共6页
"赔偿性违约金"概念的应用使得违约金制度与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相互混淆,此种定位中的违约金事实上成为了损害赔偿的另一种表述,违约金的自身固有属性被掩盖,违约金制度陷入迷失。为使违约金复位、发挥其应有作用,应当将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概念的应用使得违约金制度与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相互混淆,此种定位中的违约金事实上成为了损害赔偿的另一种表述,违约金的自身固有属性被掩盖,违约金制度陷入迷失。为使违约金复位、发挥其应有作用,应当将违约金之属性定位为"惩罚性赔偿",使其充分发挥威慑、保证、惩罚的作用。将惩罚性赔偿应用于合同领域之中有其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符合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金 惩罚性赔偿 违约责任 损害赔偿
下载PDF
新中国法社会学研究70年 被引量:2
9
作者 《天府新论》 2020年第4期98-109,共12页
发端于19世纪末期西方学界的法社会学在中国找到了广袤的发展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社会学研究经历了30余年的沉寂,而后迅速复苏;近40年来,中国法社会学研究从译介西方法社会学理论,发展到运用法社会学解释社会问题,再到在“本... 发端于19世纪末期西方学界的法社会学在中国找到了广袤的发展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社会学研究经历了30余年的沉寂,而后迅速复苏;近40年来,中国法社会学研究从译介西方法社会学理论,发展到运用法社会学解释社会问题,再到在“本土”语境下反思学术研究的知识贡献,呈现出繁荣景象。70年来的法社会学研究仍未完全跳出西方的理论框架,要实现法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需要建构起中国语境下的法社会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系统化 多元化 工具主义 本土化
下载PDF
论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
10
作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84-391,共8页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关系中当事人为使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得以适用而故意通过合法手段改变连结点中事实因素的行为。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行为是应当具有法律效力的。出现法律规避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规范自身的不严谨及各国立法权、司...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关系中当事人为使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得以适用而故意通过合法手段改变连结点中事实因素的行为。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行为是应当具有法律效力的。出现法律规避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规范自身的不严谨及各国立法权、司法权的不当扩张。在性质上,法律规避并非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公共秩序问题的一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避 法律规避效力 公共秩序
下载PDF
翻柜针插式烤烟散叶烘烤装置经济性能
11
作者 袁坤 +4 位作者 黄国品 刘韬 陈旭 石磊 杨虹 《农业工程》 201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通过试验对比了翻柜针插式散叶烘烤装置装烟和挂竿装烟对烘烤用工成本、烘烤物质成本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密集烤房 翻柜针插式散叶烘烤装置 烘烤成本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东南法学》 2016年第2期141-161,共21页
'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的核心任务,而开展土地革命则必须面对四个关键的问题:田地哪里来?田地分给谁?田地怎么分?分过后的田地如何处置?围绕着这四个问题,决策者对土地的分配制度不断地进行调整。满足农民对土地的实际需求... '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的核心任务,而开展土地革命则必须面对四个关键的问题:田地哪里来?田地分给谁?田地怎么分?分过后的田地如何处置?围绕着这四个问题,决策者对土地的分配制度不断地进行调整。满足农民对土地的实际需求、正视农民在土地上的权益是土地改革的内在动力,'尊重客观规律'是苏区的土地革命留下的宝贵财富,亦是土地改革前进的路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 苏区 土地没收 土地分配 土地权属 土地法
原文传递
社会冲突生成过程的角色分析与行动逻辑——以两起“暴力执法”事件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
13
作者 《天府新论》 CSSCI 2018年第3期110-121,共12页
本文以2016年发生在重庆和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两起被社会舆论指责为"暴力执法"的事件为样本,对在场人物进行角色分析,进而剖析各当事方的行动逻辑及舆论场的转向,得出结论是:社会冲突的发生是当事各方"合力促成"的... 本文以2016年发生在重庆和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两起被社会舆论指责为"暴力执法"的事件为样本,对在场人物进行角色分析,进而剖析各当事方的行动逻辑及舆论场的转向,得出结论是:社会冲突的发生是当事各方"合力促成"的,事件由现实性冲突升级为非现实性冲突是引发全国性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社会冲突的本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部失效。只有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坚定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冲突作为"社会安全阀"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社会治理 暴力执法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
14
作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Z1期31-32,共2页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本文认为德育工作要在班级中得以落实,通过班主任去落实。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好育人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德育 落实 培养 班级
下载PDF
数字法学真的来了吗? 被引量:5
15
作者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91,共14页
对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数字法学作为学术命题被提出。虽然数字法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学界热门研究领域,但关于数字法学立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数字法学缺乏明确的问题领域,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技... 对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数字法学作为学术命题被提出。虽然数字法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学界热门研究领域,但关于数字法学立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数字法学缺乏明确的问题领域,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对现有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获得解释;另一方面,数字法学缺少充分的理论建构,既没有突破传统权力理论框架,也没有提出技术超越理论。因此,数字法学在问题领域和理论建构两方面均无法被证成。与其说数字法学是一种法学研究新范式,不如承认数字法学本质上是对技术应用场景的模糊概括。数字社会只是观察社会的众多视角之一,数字社会的到来并不必然意味着法学研究转向了数字法学。在法学理论上,数字法学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学术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学 数字社会 数字技术 法学理论 新法学
下载PDF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制度逻辑与运行边界——以“红色物业”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公共管理评论》 2023年第4期5-24,共20页
“红色物业”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既有研究对于基层党建提升社区治理实效进行了经验提炼,归纳总结出多种具有解释力的引领机制和若干具有实践性的引领路径。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体制机制的角度进一步解... “红色物业”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既有研究对于基层党建提升社区治理实效进行了经验提炼,归纳总结出多种具有解释力的引领机制和若干具有实践性的引领路径。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体制机制的角度进一步解释“引领”,能够使“党建”与“治理”间的制度连接机制更加清晰。“红色物业”的制度逻辑在于,物业公司通过党建工作调动社区治理资源、获得权力外观,进而实现对社区治理格局的调整。对两个典型“红色物业”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一方面,“红色物业”取得了即时性成效,形式上实现了社区治理各主体多方共赢,从这个角度看,“红色物业”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红色物业”的具体内容只是各方法定义务、法定职责的再述,建设“红色物业”与法定的社区治理内容的实现并无逻辑联系,亦即“红色”与否并不应当影响治理实践。更进一步,“红色物业”可能存在缺乏制度增量、导致职能错位、引起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红色物业”是没有实效且缺乏可持续性的。“红色物业”是社会治理的缩影,评价“红色物业”的治理效能,既要看到其在当前治理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也要反思其存在的制度性不足。“红色物业”也是党政体制在社区层面的微观再现,要在法治的总体思路下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物业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党政体制
下载PDF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理论内涵、制度路径与价值效能
17
作者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开展党建工作是社区党组织体现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地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全过程,“党建引领”成为研究社区治理的重要观察视角。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党领导国家体制的... 开展党建工作是社区党组织体现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地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全过程,“党建引领”成为研究社区治理的重要观察视角。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党领导国家体制的微观展现,以党建促治理本质上是政治与法治两种治理模式的相互促进、有机补充。在社区治理中,无论是规则治理还是价值治理,都不可或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既是党的宗旨的生动展现,也是党领导各方的实现机制。党建引领一方面表现为,通过社区党组织向上协调科层体制,避免产生行政僵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基层党组织向下沟通各类治理主体,实现治理合作机制深化。党建引领的本质是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向社会传导党的价值理念,通过做出价值表率、凝聚价值共识实现社区治理中的价值整合,进而形成社区内的主体团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既强调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也重视基层党组织的串联作用。在理解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各类组织之间的结构性互动,也要关注个体的能动性,尤其是身兼多职、多重角色所带来的行动能力放大效应。在从社区向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形塑“作为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对于社区共同体建设而言,这种价值理念既包括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也包括市场主体成长于社会、回馈于社会的价值,还包括广大居民树立起社会治理主人翁、社会治理参与者的价值。只有将这些价值观念有机整合、凝聚为价值共识,共同体才能够由理念成为现实,使社区成为城市中有活力的细胞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党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社区建设 价值治理
下载PDF
政治与法治:走向共同体的社区治理
18
作者 《都市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349-364,共16页
社区是中国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的实在场域。源自西方学术话语的“社区”在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后,成为中国治理实践中集社会生活共同体与行政区划范围为一体的“治理单元”,这是理解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中国社区治... 社区是中国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的实在场域。源自西方学术话语的“社区”在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后,成为中国治理实践中集社会生活共同体与行政区划范围为一体的“治理单元”,这是理解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中国社区治理既需要通过政治治理凝聚价值共识,也需要通过法律治理规范治理过程。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政治与法治共同合力方能营建实现的理想图景。在“政党—国家—社会”的复合结构中解读社区治理实践,社区将成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治理 共同体 政治治理 法律治理
原文传递
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 sp.G普遍胁迫蛋白(USP)基因的克隆及其胁迫条件下的应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学政 车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根据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 sp.G基因组测序草图发现并克隆到了1个普遍胁迫蛋白(Universal StressProtein,USP)基因Usp1141。该基因ORF长462bp,编码153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为17kDa,pI为5.23。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该USP含有交替排列... 根据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 sp.G基因组测序草图发现并克隆到了1个普遍胁迫蛋白(Universal StressProtein,USP)基因Usp1141。该基因ORF长462bp,编码153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为17kDa,pI为5.23。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该USP含有交替排列的4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以及与ATP结合相关的氨基酸残基,表明该蛋白可能通过与ATP结合而发挥作用。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该蛋白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变化对Usp1141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低盐度(0,15)胁迫会显著抑制其表达,而高盐度(90,120)胁迫则会显著促进其表达;在温度与盐度协同胁迫条件下,当培养基盐度低于菌株生长的最适盐度时,无论温度高低,Usp1141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抑制,而当培养基盐度高于最适盐度时,无论温度高低,Usp1141基因的表达均会提高。实时定量PCR研究表明,Usp1141基因可能在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sp.G对环境渗透压变化的适应性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冷杆菌 普遍胁迫蛋白 应激反应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Padang Cermin热泉古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继红 +2 位作者 林学政 王帅 Dewi Seswita Zilda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通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Padang Cermin热泉环境基因组DNA构建古菌16SrRNA基因文库,并利用PCR-RFLP技术对其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了研究。根据限制性内切酶AluⅠ和MspⅠ的特征性酶切图谱,将62个阳性克隆归类为14个分类操作单位... 通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Padang Cermin热泉环境基因组DNA构建古菌16SrRNA基因文库,并利用PCR-RFLP技术对其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了研究。根据限制性内切酶AluⅠ和MspⅠ的特征性酶切图谱,将62个阳性克隆归类为14个分类操作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文库的覆盖度达90.32%。克隆文库的优势类群为OTU2和OTU1,分别占克隆文库的27.42%和20.96%。从每个OUT中选取一个代表性克隆进行16S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Padang Cermin热泉中的古菌均属于泉古菌门,包括热变形菌目(Thermoproteales)、硫还原球菌目(Desulfurococcales)、杂色泉古菌(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和未培养泉古菌(uncultured Crenarchaeota,UC),该热泉代表性克隆与GenBank数据库已有16SrRNA序列的相似性为91.9%~97.8%,而且与其相似性最高的序列均来自未培养的古菌克隆,由结果可见,Padang Cermin热泉古菌群落与已报道的其他热泉古菌群落的相似性较低,表明该热泉可能具有某些独特的特征,存在着特殊的古菌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 古菌 多样性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