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精彩生成 不容“滑”过——一节中考复习课教学片断的回顾与反思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
2011 |
3
|
|
2
|
费尔玛点与最短路径 |
宋凡忠
|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
2010 |
1
|
|
3
|
“三用”一个章头图 |
宋凡忠
|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2010 |
1
|
|
4
|
“一题多解”恰逢时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
2010 |
1
|
|
5
|
用好课本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
2010 |
0 |
|
6
|
图形转 思维活(初二、初三) |
宋凡忠
|
《数理天地(初中版)》
|
2004 |
0 |
|
7
|
一道例题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反思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
2011 |
0 |
|
8
|
“三点共线”了吗?(初三) |
宋凡忠
|
《数理天地(初中版)》
|
2002 |
0 |
|
9
|
百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的优分率怎能是49.6%?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
2010 |
0 |
|
10
|
小题讲评 大有文章 |
宋凡忠
|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2011 |
0 |
|
11
|
“疑、释、思”路径最短的第三方案 |
宋凡忠
|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
2010 |
0 |
|
12
|
探索纸带缠绕的奥妙——一道中考填空题和一节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3 |
0 |
|
13
|
转换视角看本质,数学难题得巧解 |
宋凡忠
|
《初中数学教与学》
|
2011 |
0 |
|
14
|
我被学生问住了—一道几何例题教学前的探索和思考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3 |
0 |
|
15
|
一道中考题的批阅随想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中点四边形”特征探秘(初二) |
宋凡忠
|
《数理天地(初中版)》
|
2001 |
0 |
|
17
|
巧思得妙解 |
宋凡忠
|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
2004 |
0 |
|
18
|
一个几何定理结论的新释、推广及应用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9
|
一类长度、面积问题巧解 |
宋凡忠
|
《初中数学教与学》
|
2006 |
0 |
|
20
|
从一道题的解答看学生解题的三个层次 |
宋凡忠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