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向东 郭庆华 +4 位作者 刘强 李平 韩树峰 吴斗 孙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用转基因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 用携带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后接种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支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 目的 用转基因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 用携带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后接种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支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判断感染效率;RT-PCR、ELISA和Western-blot用于基因转染的表达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黏附、生长状况;ALP活性检测成骨能力.结果 慢病毒24 h对BMSCs的转染率约为90%;RT-PCR检测到BMP-2阳性表达,与实际值1191 bp基本一致;ELIISA检测24 h BMP-2蛋白含量为(148.2±21.6)p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S期比例增加;ALP活性检测基因转染组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见细胞在nHAC/PLA支架上粘附生长良好;第8周时Western-blot仍可检测到BMP-2在相对分子质量26×10^3处出现阳性条带.结论 BMP-2基因可在BMSCs稳定表达并诱导其向成骨分化,与nHAC/PLA复合培养可用于组织工程骨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转染 组织工程骨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超 王宏伟 +3 位作者 田松瑶 孙海 孟昭宇 杨立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640-3643,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下胫腓联合固定与未固定效果。方法将从获得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在对踝...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下胫腓联合固定与未固定效果。方法将从获得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在对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时对下胫腓联合予以固定,对照组未予以固定,术后1、12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值,术后12个月时记录两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BCS及TBOL值于术后1、12个月分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其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对其固定与否,需要依据术中踝关节的稳定性结构的恢复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手法复位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超 王宏伟 +3 位作者 田松瑶 孙海 孟昭宇 杨立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7期724-726,共3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单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10—2016-10诊治的35例(41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观察组16例(17椎)手法复位后行PKP治疗,对照组18例(24椎)单纯行...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单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10—2016-10诊治的35例(41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观察组16例(17椎)手法复位后行PKP治疗,对照组18例(24椎)单纯行PKP治疗,均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椎体高度恢复、疼痛缓解及功能障碍改善方面与单纯PKP术并无明显优势,而且增加了麻醉及脊髓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转基因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翔宇 刘强 +3 位作者 卢向东 孙海 郭庆华 贾祎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857-860,共4页
目的研究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材料为载体支架,复合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桡骨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48只成年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制作成右侧... 目的研究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材料为载体支架,复合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桡骨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48只成年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制作成右侧桡骨为5mm的骨缺损模型,各组分别按以下方法将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A组:nHAC/PLA材料+BMSCs[BMP-2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处理];B组:nHAC/PLA材料+BMSCs(无BMP-2和eGFP处理);C组:单纯nHAC/PLA材料;D组:空白对照组(只造骨缺损模型,不置入支架材料)。术后6、12周用空气栓塞法各组分别处死4、8只大鼠并取右侧整段桡骨,行大体形态学、X线检查、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X线观察结果:A组的骨痂形成量优于其他组,B组次之,C组稍逊于B组,空白对照组最少。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的新生骨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均优于其他各组,B组次之,C组稍逊于B组,空白对照组则最差。12周时4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A组最大应力测试明显优于C组,B介于A组与C组之间,空白对照组最差。结论 nHAC/PLA是一种良好的载体支架材料,与经过BMP-2修饰的BMSCs复合后能显著提高骨生成的速度,在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 骨缺损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瓜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晓强 孙海 刘海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中药瓜蒌(fructus trichosanthis)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及润燥滑肠之功效[1]。瓜蒌主要含... 中药瓜蒌(fructus trichosanthis)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及润燥滑肠之功效[1]。瓜蒌主要含有黄酮、萜类、多糖、挥发油及氨基酸等化学成分[2,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预防骨质疏松、调节骨代谢、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4,5]。为有效开发和利用瓜蒌药材资源,充分提取其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总黄酮 瓜蒌 《神农本草经》 优选 现代药理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7-070,共4页
对比研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纳入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023.4-2024.4),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3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观察组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照疗效。结果 各... 对比研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纳入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023.4-2024.4),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3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观察组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照疗效。结果 各项指标数值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整体优良率更高,且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AFHR、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一定疗效,AFHR操作便捷、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但与THA相比,术后并发症多。THA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差别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宏伟 吴超 +1 位作者 孙海 杨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观察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差别。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3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 目的观察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差别。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3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150例。保留组采用保留型假体行置换术,后稳定组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行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膝关节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膝关节AKS、VAS、HSS评分和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AKS、VAS、HSS评分和ROM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96.67%)稍高于后稳定组(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的假体选择中,两种假体对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差异不大,均可获得较为优良的恢复率,因此在临床对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假体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叉韧带 保留型 后稳定型 假体置换 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术后 早期功能恢复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卢向东 郭庆华 +4 位作者 刘强 李平 韩树峰 吴斗 孙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655-658,共4页
目的 建立能够稳定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成骨分化,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材料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4组:BMP-7和eGFI基因转染组(A组)、eGFP基因转染组... 目的 建立能够稳定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成骨分化,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材料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4组:BMP-7和eGFI基因转染组(A组)、eGFP基因转染组(B组)、常规成骨诱导组(C组)、未转染组(D组).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后接种于nHAC支架体外复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判断转染效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ELIS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四唑盐(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Gomori染色榆测成骨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黏附、生长状况.结果 慢病毒24 h对BMSCs的转染率约为90%.RTPCR检测到A组在13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他组结果阴性;ELISA检测24 h BMP-7蛋白含量为(150.2±18.3)pg/mL,种植支架复合培养8周后BMP-7含量为(76.6±7.4)pg/mL;MTT实验显示细胞活性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以16 d最强;扫描电镜见细胞种植nHAC支架后黏附、生长良好.结论 BMP-7可在BMSCs内稳定表达,并诱导其向成骨分化;与nHAC复合培养可构建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转染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