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欣 魏玲娟 孔祥 《天津护理》 2024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ICU转出时影响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家属228名,采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结果:ICU转出脑卒中...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ICU转出时影响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家属228名,采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结果:ICU转出脑卒中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54.04±10.35)分,迁移准备、家属压力、患者自护能力以及迁移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8.18±5.36)分、(12.00±3.12)分、(17.76±3.81)分和(6.10±1.4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首次入住ICU、入住ICU时长、家属年龄、与患者关系(夫妻)、家属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均是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脑卒中患者转出ICU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受患者是否首次入住ICU、入住时长、家属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家属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ICU 家属 迁移应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从希腊哲学的“幸福”概念看马克思幸福观的现实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从词源看,幸福(εδαιμονα)一词的直接含义即"好的神灵",它既有主观(精神)因素又有客观(物质)因素,表达了"人"与"异己力量"密切相关的观念。古希腊哲学主张顺从"异己力量",使人们获... 从词源看,幸福(εδαιμονα)一词的直接含义即"好的神灵",它既有主观(精神)因素又有客观(物质)因素,表达了"人"与"异己力量"密切相关的观念。古希腊哲学主张顺从"异己力量",使人们获得可能的"赐福"。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和资本主义的价值导向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多数人"不可能获得完全现实的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马克思的幸福观以工人阶级等"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作为幸福论证的起点和最终目的,通过消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异己力量",使人们获得"现实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异己力量 幸福 现实性 马克思
原文传递
论苏格拉底的幸福观——以《申辩篇》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从德性与知识的关系出发,各式各样的追随者将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看法发展为三种基本理论:德性工具论、德性自足论和德性至上论。从"灵魂"和"幸福"的原初含义看,苏格拉底的幸福观更贴近"灵魂"的原意:保持&qu... 从德性与知识的关系出发,各式各样的追随者将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看法发展为三种基本理论:德性工具论、德性自足论和德性至上论。从"灵魂"和"幸福"的原初含义看,苏格拉底的幸福观更贴近"灵魂"的原意:保持"活"的生命原则,并在活的过程中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诘问"是审查生活、获取幸福的重要手段。"好人"不是通常意义上道德高尚的人,而是善于统筹一切、使之真正有益于自我人生的人。"死后"则开启了灵魂的新航程、生发出"幸福"的新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申辩篇》 灵魂 幸福 诘问 死后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两处经典表述何以“经典”? 被引量:2
4
作者 孔祥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1,共7页
从整体论的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都可谓"经典",它们有着相同的论证结构:从人的生活和生产,推进到人的关系,以及意识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表达。二者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前者... 从整体论的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都可谓"经典",它们有着相同的论证结构:从人的生活和生产,推进到人的关系,以及意识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表达。二者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前者从个人的生活、生产和结成的关系,推进到市民社会以及意识对市民社会的描述;后者从立体多样的生活、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推进到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经典表述 物质生产
原文传递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从政制建构的视角看
5
作者 孔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3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制建构的方式:由传统的二元模式革新为一元模式。具有"现实性""生命性"和"个体性"特征的个人,在"阶级"这种共同体形式中获得了维持生存、发展自身的力量,并逐渐被这种力量所异化。生产活动和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制建构的方式:由传统的二元模式革新为一元模式。具有"现实性""生命性"和"个体性"特征的个人,在"阶级"这种共同体形式中获得了维持生存、发展自身的力量,并逐渐被这种力量所异化。生产活动和分工的展开为消除异化力量、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无产阶级发动的共产主义革命既是消除异化力量的现实途径,也是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阶级 唯物史观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论苏格拉底的不虔诚
6
作者 孔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人与神的交流方式上,苏格拉底表现得对神无所求。"不信城邦的神"指的是不以传统方式接受城邦的神。对苏格拉底信仰的新的神灵——戴蒙——所做控告,原因不在于戴蒙的道德化,而在于戴蒙的私人化,以及在戴蒙和理性(反诘)的共... 在人与神的交流方式上,苏格拉底表现得对神无所求。"不信城邦的神"指的是不以传统方式接受城邦的神。对苏格拉底信仰的新的神灵——戴蒙——所做控告,原因不在于戴蒙的道德化,而在于戴蒙的私人化,以及在戴蒙和理性(反诘)的共同作用下,苏格拉底才能确定神灵以各种方式传达的真正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审查——诘问——始终与智慧问题密切相关。苏格拉底的"人的智慧"和"超人的智慧"的对比,彰显了苏格拉底对神灵的谦卑和虔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戴蒙 不虔诚
下载PDF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基于唯物史观经典论述分析
7
作者 周丹 孔祥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51,共8页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最终落脚到社会关系上。社会关系是如何生成的?唯物史观从物质生产出发,客观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并呈现出从个人主体到国家主体、从直接生活到全部生活、从意识外的存在到意识界的存在的三重延伸。以生产关系深化...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最终落脚到社会关系上。社会关系是如何生成的?唯物史观从物质生产出发,客观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并呈现出从个人主体到国家主体、从直接生活到全部生活、从意识外的存在到意识界的存在的三重延伸。以生产关系深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基于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等一系列概念,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 物质生产 经济结构 社会形态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和个人的存在方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8
作者 孔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它的产生经历了由创立到公开问世的过程。学者们从“社会”这一宏观角度,对唯物史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具有生命性、生活性和生产性的“个人的存在”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阐明了个人存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它的产生经历了由创立到公开问世的过程。学者们从“社会”这一宏观角度,对唯物史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具有生命性、生活性和生产性的“个人的存在”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阐明了个人存在的空间维度;“全部人类历史”则拓展了唯物史观的时间维度,从事经济活动和不断变化的人性为个人的发展敞开了路径。共产主义以革命活动为手段、以保持生产的原初目的为宗旨,最终指向了个人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个人 自由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善和恶
9
作者 孔祥(译)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8,共11页
亚里士多德确实有一种关于恶的理论。善在定义上优先于恶,这是由善所需要的本体论边界决定的。如果善实际上就是卓越的存在,那么恶必定是这种存在的缺乏。在实体范畴中,亚里士多德的善是一种活的存在,在对自身的沉思中,第一性的神获得... 亚里士多德确实有一种关于恶的理论。善在定义上优先于恶,这是由善所需要的本体论边界决定的。如果善实际上就是卓越的存在,那么恶必定是这种存在的缺乏。在实体范畴中,亚里士多德的善是一种活的存在,在对自身的沉思中,第一性的神获得了善并且是幸福的。由此类推,如果存在一种实体范畴上的恶,那么它必定是一种能对自身加以沉思的活的存在。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勾勒的事物体系中,这种观念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善的理论排除了把一种恶(即实体性的巨大的恶)等同于善的可能性。这种理论认真对待伦理上的恶,把它当作心理学、政治学问题,而不是当作本体论问题。无条件的恶说的不是理性的神灵,而是心理变态之人或反社会之人,说的是一位恶人,尽管这个人处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即良好的社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一项政治成就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祥(译)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73,158,共18页
生活幸福需要一定数量的三类善,即灵魂的善、身体的善和外在的善。这三类善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善”,只有在组织起来以便供应它们的共同体中,它们才是可以长期获得的可靠的善。我们习惯于把实践智慧私有化、伦理化,但对于亚里士多德,实... 生活幸福需要一定数量的三类善,即灵魂的善、身体的善和外在的善。这三类善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善”,只有在组织起来以便供应它们的共同体中,它们才是可以长期获得的可靠的善。我们习惯于把实践智慧私有化、伦理化,但对于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是政治德性的核心。沉思生活实际上是与行为有关的生活,而且是比政治生活更具实践性(含有更多行为)的生活。幸福不是老式的沉思,而是最卓越的、契合相应德性的那种沉思,也就是理论智慧。改进后的政治生活和改进后的沉思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分离开的生活。若缺少改进后的沉思生活,那么改进后的政治生活的最高幸福就是不充分的,就像一座没有顶峰的高山;若缺少改进后的政治生活的幸福,那么沉思生活的幸福是一座突兀的高峰,它并不立于高山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政治生活 沉思生活
原文传递
锻造倚天长剑
11
作者 张守义 曾强 孔祥 《中国民兵》 2006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济南军区某预备役高炮团结合高炮专业特点,注重调法、战法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训练设施,建起了团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训练网络化,为提高部队训练质量和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先后5次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团... 济南军区某预备役高炮团结合高炮专业特点,注重调法、战法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训练设施,建起了团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训练网络化,为提高部队训练质量和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先后5次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团党委先后3次被山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团党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役高炮团 锻造 训练设施 山东省军区 专业特点 济南军区 战法研究 资金投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