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母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5
1
作者 乔晶晶 啟南 +3 位作者 薛敏 王倩 许一鸣 达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691-5704,共14页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水肿、小便不畅等病症。目前从益母草中已分离得到120余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二萜、黄酮、苯乙醇苷、苯丙素、...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水肿、小便不畅等病症。目前从益母草中已分离得到120余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二萜、黄酮、苯乙醇苷、苯丙素、香豆素、三萜、有机酸、挥发油等类成分。益母草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对子宫、心血管系统、血液、肾脏等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查阅近20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对益母草中已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益母草今后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生物碱 二萜 黄酮 苯乙醇苷 苯丙素 香豆素 三萜 有机酸 挥发油 抗氧化 抗炎 镇痛
原文传递
干燥方法对何首乌块根中多元功效物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郭盛 段金廒 +3 位作者 达维 刘培 严辉 钱大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活性成分转化的影响,为何首乌药材产地干燥加工适宜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野生何首乌块根为材料,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6种...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活性成分转化的影响,为何首乌药材产地干燥加工适宜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野生何首乌块根为材料,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6种干燥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经各种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及不同烘干时间样品中二苯乙烯苷、游离型蒽醌类和结合型蒽醌类化学成分的量。结果经6种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中,二苯乙烯苷的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晒干>远红外干燥>冷冻干燥>阴干>烘干>微波干燥;阴干法和烘干法更适宜于结合型蒽醌类成分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类成分;采用远红外干燥的样品,其结合型蒽醌的量最高。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显示,经远红外干燥法制备的何首乌药材其综合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式。结论远红外干燥法为何首乌药材适宜的产地干燥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干燥方法 干燥时间 二苯乙烯苷 蒽醌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薄荷药材商品质量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一鸣 乐巍 +4 位作者 桑梦如 达维 刘潺潺 赵玲玲 啟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391-3397,共7页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薄荷药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法(GC)对7个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比较传统道地产区-江苏、当今主产区-安徽及其他产区薄荷药材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收集的薄荷药...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薄荷药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法(GC)对7个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比较传统道地产区-江苏、当今主产区-安徽及其他产区薄荷药材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收集的薄荷药材挥发油分为4种化学型:(1)薄荷醇-薄荷酮型、(2)胡薄荷酮-薄荷酮型、(3)胡椒酮-薄荷醇型、(4)氧化胡椒酮型;薄荷醇为所有薄荷样品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安徽与其他产区薄荷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江苏产区薄荷与另两个产区则存在交叉性。该文研究了不同产地薄荷药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产地间的差异,建立了薄荷药材多个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薄荷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产地 挥发性成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芡实中不同构型维生素E的含量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红 启南 +4 位作者 伍城颖 贺潇潇 达维 谷巍 乐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建立了芡实中不同构型维生素E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Waters XBridge C18柱(4.6mm×150mm,5μm),以A相甲醇和B相水(97∶3)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95nm。... 目的:建立了芡实中不同构型维生素E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Waters XBridge C18柱(4.6mm×150mm,5μm),以A相甲醇和B相水(97∶3)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95nm。结果: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均能够达到基线分离,α-生育酚在0.12~1.2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9998;β+γ-生育酚在0.056~0.56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2=0.9999;δ-生育酚则在0.0096~0.096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3=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7%,100.04%,99.10%;RSD分别为0.27%,4.65%,1.92%。安徽安庆芡实中总VE含量最高,可达2.2633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芡实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E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浮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樊修和 启南 +3 位作者 蒋征 达维 王红 邵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53-3257,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浮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样品中9种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0.1%甲酸的水(A)-0.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浮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样品中9种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0.1%甲酸的水(A)-0.1%甲酸的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5 m 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种核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8 9,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5%,加样回收率在94.4%~101.9%,RSD在1.73%~3.58%。不同产地浮萍药材中9种核苷在组成和量上均有差异,其中2′-脱氧尿苷、2′-脱氧肌苷在13个产地样品中量均较低,以胞嘧啶最低;尿苷、肌苷、黄嘌呤量较高;13个产地中安徽黄山浮萍中9种核苷总量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浮萍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核苷 UPLC-MS/MS 胸腺嘧啶 胸苷 2′-脱氧尿苷 尿苷 2′-脱氧肌苷 黄嘌呤 胞嘧啶 肌苷 次黄嘌呤
原文传递
不同规格商品丹参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桑梦如 黄楚璇 +4 位作者 啟南 樊修和 乐巍 达维 许一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商品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20批不同产地的商品丹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收集自浙江、山东、江苏、河北、河...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商品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20批不同产地的商品丹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收集自浙江、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四川等不同产区栽培及野生丹参20批。采用Waters x BridgeTM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03%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通过DP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20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上述9种有效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为95.13%~101.35%。从产地看,河南、山东产丹参质量最优,四川丹参品质亦佳,河北、江苏、浙江产者次之。直接购自丹参药材产地者,有效成分含量高于购自药房者。结论:不同规格商品丹参9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山东、河南丹参中丹参酮类和丹酚酸成分含量较高。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中9种有效成分含量,可更加全面地评价商品丹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成分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淡竹叶红外光谱的多级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邵莹 启南 +3 位作者 谷巍 乐巍 达维 樊修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以淡竹叶及其常见伪品鸭跖草药材红外图谱为依据,分别通过一维红外光谱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的多级鉴定,寻找淡竹叶及其伪品的差异。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11个批次淡竹叶红外图谱为依据,计算并建立... 以淡竹叶及其常见伪品鸭跖草药材红外图谱为依据,分别通过一维红外光谱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的多级鉴定,寻找淡竹叶及其伪品的差异。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11个批次淡竹叶红外图谱为依据,计算并建立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并对其红外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各产地淡竹叶的相似度。结果表明,通过红外光谱多级鉴定,可有效区别淡竹叶及其伪品;通过双指标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统计方法,分组结果趋势一致,可有效区分淡竹叶来源产区和品质差异。红外光谱法以其测定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为中药真伪鉴别和药材掺假甄别,及其品质差异和产地归属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叶 红外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光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荆芥穗药材腺鳞内含物定性及三种主要萜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征 王红 +3 位作者 啟南 乐巍 达维 樊修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建立了荆芥穗药材中腺鳞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计数方法,对荆芥穗腺鳞内含物进行化学定性并测定3种萜类成分含量。方法:运用冻刷法分离荆芥穗腺鳞,利用水选沉降与材料亲和技术对所分离的腺鳞进行纯化富集,并运用气相质谱技术对腺鳞... 目的:建立了荆芥穗药材中腺鳞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计数方法,对荆芥穗腺鳞内含物进行化学定性并测定3种萜类成分含量。方法:运用冻刷法分离荆芥穗腺鳞,利用水选沉降与材料亲和技术对所分离的腺鳞进行纯化富集,并运用气相质谱技术对腺鳞内含物化学定性,结合显微计数对单个腺鳞及萼片中3种萜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预测。结果:共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中鉴定了29个成分,占峰总面积97.45%,其与荆芥穗挥发油的共有峰35个,大于各自峰总面积的97%,其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反式香芹乙酯等化合物在二者中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显微计数,测得单个腺鳞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含量分别为27.660、24.334、396.390 ng。结论:本实验为荆芥穗腺鳞研究提供了分离、纯化、富集及计数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的化学组分有所差异,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药材中各挥发油类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基于腺鳞计数所建立的3种萜类成分含量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腺鳞 d-柠檬烯 dl-薄荷酮 胡薄荷酮 气相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最新内容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思考
9
作者 王程成 达维 《科技风》 2024年第1期50-52,86,共4页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为中药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笔者作为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选手以及2022年的指导教师,结合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各赛项的最新内容,对各项目训练中学生技能的...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为中药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笔者作为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选手以及2022年的指导教师,结合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各赛项的最新内容,对各项目训练中学生技能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中药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传承发展 技能大赛 学生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比较益母草的传统加工工艺与一体化加工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晶晶 啟南 +3 位作者 薛敏 王倩 徐安娜 达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107,共7页
目的:比较益母草传统加工饮片与一体化加工饮片在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阐述益母草一体化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选择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为指标,比较2种加工工艺益母草饮片中化学... 目的:比较益母草传统加工饮片与一体化加工饮片在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阐述益母草一体化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选择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为指标,比较2种加工工艺益母草饮片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2种加工工艺益母草饮片抗炎作用的差异;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考察2种加工工艺益母草饮片对全血黏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益母草一体化工艺饮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 558%,0. 168%,0. 137%,0. 113%,0. 078%;传统工艺饮片中则分别为1. 482%,0. 134%,0. 125%,0. 082%,0. 071%。2种工艺饮片均能降低致炎小鼠耳肿胀度、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产生抗炎作用;同剂量组间比较,一体化工艺组整体优于传统工艺组。2种加工饮片均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延长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质量浓度;同剂量组间比较,一体化工艺组整体优于传统工艺组。结论: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益母草一体化加工工艺在保证饮片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所得饮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均略高于传统加工饮片,表明该药材选择一体化加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一体化加工 生物碱 黄酮类 抗炎作用 急性血瘀模型 传统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倩 啟南 +4 位作者 达维 黄志恒 薛敏 乔晶晶 桑梦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82-1986,共5页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方法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各组分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芡茎多糖(...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方法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各组分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芡茎多糖(EFPP)抗炎作用。结果从中纯化出EFPP1、EFPP2、EFPP3 3个组分多糖,其中EFPP1、EFPP2含有量较高;EFPP1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06∶9.544∶3.967∶9.131;EFPP2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13.69∶11.64∶18.14∶6.616;芡茎多糖(EFPP)能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有量。结论芡茎多糖是为非均一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茎多糖 单糖 抗炎活性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下载PDF
玄参芦头片对玄参药材整体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一鸣 啟南 +3 位作者 乐巍 蒋征 桑梦如 达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4-1421,共8页
本文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玄参芦头片和根片中5种成分(哈巴苷、麦角甾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以探讨玄参芦头片对玄参药材整体质量的影响。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10、280、330 nm下对样品进行检测。其... 本文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玄参芦头片和根片中5种成分(哈巴苷、麦角甾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以探讨玄参芦头片对玄参药材整体质量的影响。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10、280、330 nm下对样品进行检测。其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7 nm下对样品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检测。玄参中所测定的5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其芦头片与根片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差异。各批玄参饮片中普遍存在芦头片,实验结果表明玄参芦头片和根片中的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含量差异较小,因此芦头片对玄参药材整体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根片 玄参芦头片 HPLC 含量测定 DDPH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