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皮瓣及颈横血管蒂斜方肌肌皮瓣在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冬惠 郑科 +3 位作者 顾卫芹 王继华 朱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比较游离前臂皮瓣与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56例患者接受口腔癌根治手术并以前臂皮瓣(29例)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岛状肌皮瓣(27例)修复,应用t检验比... 目的比较游离前臂皮瓣与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56例患者接受口腔癌根治手术并以前臂皮瓣(29例)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岛状肌皮瓣(27例)修复,应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前臂皮瓣组和斜方肌肌皮瓣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9.4±2.7) d和(9.3±2.6) d (P=0.489),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6.6%(28/29)和96.3%(26/27)(P=0.920),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76.3±76.2)分和(568.4±79.3)分(P=0.471), 2组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均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较好的临床效果,后者对供区影响小,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前臂 斜方肌 颈横动脉 口腔肿瘤
原文传递
面骨骨折合并全身损伤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非 潘丞中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4-205,共2页
面骨骨折合并全身其他器官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见于交通、建筑等意外事故这类病例占同期面骨骨折病例总数的38%189471这类病例常合并颅脑外伤脊柱及四肢骨折胸外伤肝脾挫裂伤及肾挫伤等严重时危及病人的生命不得不引起临床医师... 面骨骨折合并全身其他器官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见于交通、建筑等意外事故这类病例占同期面骨骨折病例总数的38%189471这类病例常合并颅脑外伤脊柱及四肢骨折胸外伤肝脾挫裂伤及肾挫伤等严重时危及病人的生命不得不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1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骨骨折 并发症 全身损伤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_(23)-H_1在口腔粘膜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剑飞 +2 位作者 卢军 唐婉娴 施公胜 《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在正常口腔粘膜 (NM)、口腔粘膜白斑 (LK)及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OSCC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在正常口腔粘膜 (NM)、口腔粘膜白斑 (LK)及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OSCC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m2 3 -H1在 8例NM、12例LK及 5 8例OSCC中的不同表达 ,用x2 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m2 3 -H1在NM及LK中多数为高染 ,分别占 87 2 5 %和 83 3% ,而在OSCC中低染率为 5 6 90 % ,与前两者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 (p<0 0 5 ) ;nm2 3 H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 ,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2 3 -H1蛋白表达水平是判断肿瘤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鳞癌 癌前病变 肿瘤转移抑制期 NM23-H1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悦 宋冬惠 +1 位作者 朱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79-180,184,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及皮瓣存活率。结果:微血管吻合器组静脉吻合时间368±53秒,短于手工缝合组的623±78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手工缝合组为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和手工缝合组术后QOL评分分别为579.3±78.2分、570.3±79.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吻合器用于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静脉端端吻合,可缩短吻合时间,吻合质量可靠,皮瓣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颌面软组织缺损 前臂皮瓣 微血管吻合器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Runt相关基因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桂娟 郑科 +3 位作者 宋冬惠 祝颂松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 目的探讨Runt相关基因2(Runx2)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Runx2重组质粒组,B组为不含Runx2重组质粒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建立兔下颌牵张成骨模型;于牵张的第5天,A组兔牵张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adv-h Runx2-gfp的自体骨髓MSCs;B组注射转染adv-gfp质粒的自体骨髓MSCs;C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牵张结束后第8周处死所有动物,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察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 CT平扫及组织学结果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和骨痂密度均明显高于B、C组;双能X线及三点弯曲测试表明,A组牵张间隙内新生骨组织密度、新生骨矿物质含量及最大载荷均高于B、C组(P<0.01)。结论基于MSCs的Runx2体外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形成,从而缩短固定期,为临床颅颌面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一个极具价值的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基因2 间充质干细胞 下颌骨 牵张成骨
下载PDF
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6
作者 敏棋 冯宇杰 +3 位作者 刘悦 朱江 宋冬惠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88-89,92,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组织缺损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97例,采用前臂桡侧皮瓣移植50例为前臂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47例为股前外组,比较两组临...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组织缺损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97例,采用前臂桡侧皮瓣移植50例为前臂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47例为股前外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股前外组手术时间6.13±0.51 h、术中出血量265.49±30.48 mL、住院时间12.26±3.64 d,前臂组手术时间5.30±0.32 h、术中出血量211.63±30.25 mL、住院时间15.28±3.79 d,与前臂组比较,股前外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住院天数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前外组仅发生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前臂组共发生9例并发症,其中感染1例、血肿3例、供区瘢痕增生3例、供区色素沉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股前外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前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修复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 前臂桡侧皮瓣移植术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 修复组织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口内切口内镜辅助下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继华 施素萍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口内行髁突骨折复位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经口内切口到下颌骨髁突外侧,辅以颊部小切口,利用内镜等特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结果复位固定3例患者,术后无面神经损伤,张口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咀嚼力正常。结论口内入路内...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口内行髁突骨折复位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经口内切口到下颌骨髁突外侧,辅以颊部小切口,利用内镜等特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结果复位固定3例患者,术后无面神经损伤,张口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咀嚼力正常。结论口内入路内镜辅助下行髁状突骨折复位与固定的方法具有安全、创伤小、疤痕小等微创外科手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关节镜(内镜) 复位固定 口内切口
下载PDF
EGFR在口腔粘膜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翔 +2 位作者 黄剑飞 施公胜 德明 《交通医学》 2001年第1期112-113,共2页
采用S -P法对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LK)、5 8例口腔粘膜鳞癌 (OSCC)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高染率为 :NM 0 % ( 0 / 8) ,LK 16.67% ( 2 / 12 ) ,OSCC 67.2 4% ( 3 9/ 5 8) ,OSCC与NM及L... 采用S -P法对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LK)、5 8例口腔粘膜鳞癌 (OSCC)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高染率为 :NM 0 % ( 0 / 8) ,LK 16.67% ( 2 / 12 ) ,OSCC 67.2 4% ( 3 9/ 5 8) ,OSCC与NM及LN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染色与OSCC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P>0 .0 5 )。提示 :EGFR的高表达是OSCC增殖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口腔癌前病变 口腔粘膜鳞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16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陈飞 +1 位作者 王继华 卢军 《交通医学》 2011年第5期527-527,529,共2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腮腺良性肿瘤行腮腺部分切除术38例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在观察组中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手术创面,对照组则直接缝合。术后1年随访,采用碘-淀粉试验检测是否...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腮腺良性肿瘤行腮腺部分切除术38例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在观察组中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手术创面,对照组则直接缝合。术后1年随访,采用碘-淀粉试验检测是否有味觉出汗阳性体征。结果:观察组碘-淀粉试验阳性1例(6.25%),对照组7例(3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出汗综合征 腮腺良性肿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碘-淀粉检测法 神经迷走再生 腮腺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冬惠 朱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2-85,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11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类,同时对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11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类,同时对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因分类:牙源性41/115(35.65%)、淋巴结炎27/115(23.47%)、唾液腺炎16/115(13.91%)、囊肿16/115(13.91%)、外伤和原因不明15/115(13.04%),其中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住院时间≥15d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异于住院时间<15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并发症患者年龄、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比例、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异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与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并发症与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年龄有关。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受累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年龄,上述危险因素均与疾病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此类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早期治疗、严密观察,以避免病情发展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TM失活诱导GADD45α依赖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11
作者 伍健伟 +5 位作者 马莹 赵凡一 曹东芳 梁建峰 胡坤华 袁忠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767,共10页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 【目的】探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激酶失活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成熟7 d的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分别用含25 mmol/L KCl(25 K)培养基、5 mmol/L KCl(5 K)培养基和含ATM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10μmol/L;Ku60019,15μmol/L)的25 K培养基后进行免疫印迹检测ATM、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或培养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分析。在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q-PCR和免疫印迹验证其干扰效率。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ATM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体外成熟7 d的CGNs用含ATM特异性抑制剂的25 K培养基培养8 h后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通路富集分析。体外成熟5 d的CGNs通过磷酸钙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和pCMV-EGFP 48 h,用含15μmol/L Ku6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8 h后进行Hoechst染色和凋亡分析。【结果】与25 K组相比,5 K处理组和ATM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组的CGNs ATM蛋白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核固缩率增加。C6细胞和CGNs中转染ATM和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有效降低ATM和GADD45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相比,CGNs转染ATM特异性siRNA后,细胞核固缩率升高。在Ku55933处理组中鉴定出835个基因表达上调,848个基因表达下调;在Ku60019处理组中鉴定出454个基因表达上调,314个基因表达下调;274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上调,179个基因在Ku5处理组和Ku6处理组中共同下调,其中ATM下游靶标GADD45α表达上调;通路富集结果显示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凋亡信号通路等被显著富集。与对照相比,抑制剂处理组和5K组GADD45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相比,转染GADD45α特异性siRNA后用含15μmol/L Ku60019的25 K培养基处理8 h或5 K培养基处理后的CGNs细胞核固缩率降低。【结论】ATM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凋亡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发 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45α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红兵 +1 位作者 刘明之 锦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5-67,共3页
为了对前臂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癌肿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对1985年6月~1994年5月间施行该手术的26例患者作了平均4年6个月的随访。通过检测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温度、感觉、粘膜化程度,前... 为了对前臂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癌肿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对1985年6月~1994年5月间施行该手术的26例患者作了平均4年6个月的随访。通过检测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温度、感觉、粘膜化程度,前臂供区的外形,手的血供和对手功能的影响等项目,进行了综合分析。20例中受区综合功能均为优;供区综合功能优16例,疗效稍差4例。原因是游离皮瓣时切断桡神经浅支所致。认为,前臂游离皮瓣在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仍是一个值得应用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损伤 软组织缺损 前臂皮瓣 修复
下载PDF
Runx2基因转染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科 宋冬惠 +2 位作者 祝颂松 胡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Runx2基因参与牵张过程对新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新西兰白兔成功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Runx2),对照组... 目的 :探讨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Runx2基因参与牵张过程对新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新西兰白兔成功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Runx2),对照组牵张间隙内注入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于牵张结束后4周末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利用组织学、影像学、双能X线(DXA)和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下颌骨牵张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三维CT重建、组织学及DXA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新骨密度和矿化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点弯曲试验分析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最大载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unx 2-in vivo基因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 牵张成骨 骨再生 下颌骨
下载PDF
下颌骨下缘截骨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冬惠 +3 位作者 姜楠 胡静 徐誉纯 李继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传统的面部轮廓整形更侧重于下颌中、后份宽度的减少,而较少关注面部垂直比例以及下颌前份的协调,长方形或者不对称脸型的下颌轮廓整形的方法也少有报道。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们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矫正此类患者34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下颌骨下缘 面部轮廓 截骨术 整形 应用 不对称 下颌下
原文传递
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宇杰 朱江 +5 位作者 沈小波 刘悦 敏棋 李磊 宋冬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为主要供区, 根据颌面部缺损面积, 设计和制备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外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 满分均为10分, 分数越高代表恢复越好。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 男27例, 女20例, 年龄43~79岁。其中颊部恶性肿瘤19例, 舌恶性肿瘤19例, 牙龈恶性肿瘤9例;鳞状细胞癌40例, 腺样囊性癌5例, 黏液表皮样癌2例。颌面部缺损面积(54~84) cm^(2), 皮瓣面积(50~81) cm^(2)。手术中17例使用腓骨进行了下颌骨修复重建。47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 平均12个月。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 缺损均得到有效修复, 外观满意, 皮瓣供区均良好恢复, 语音及吞咽功能良好。语音功能评分为(8.15±1.35)分, 吞咽功能评分为(7.43±1.19)分。结论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效果满意, 皮瓣美观, 恢复时间短, 同时可以利用腓骨对缺损的骨组织进行修复。且供区隐蔽, 自身创伤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 双叶穿支皮瓣 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不同入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继华 +2 位作者 袁旭初 张健 卢军 《交通医学》 2007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复位进路。方法:对34例髁状突骨折分别采取下颌下、耳屏前、口内3种手术进路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颌下切口18例均成功,有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耳屏前切口12例,2例失败,摘除...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复位进路。方法:对34例髁状突骨折分别采取下颌下、耳屏前、口内3种手术进路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颌下切口18例均成功,有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耳屏前切口12例,2例失败,摘除髁突,3例辅加下颌下切口,3例面神经颞支损伤;口内切口4例,成功3例,1例失败。结论:口内切口面部无疤痕,颌下及耳屏前切口创伤较大,疤痕明显,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手术复位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舌癌根治术中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江 宋冬惠 《交通医学》 2017年第6期583-584,587,共3页
目的:评价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这两种不同术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舌鳞状细胞癌联合根治术27例,其中采用下颌骨方块切除15例,采用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12例,比较两种下颌骨处理方式对术后肿瘤复发... 目的:评价下颌骨方块切除和保留完整下颌骨这两种不同术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舌鳞状细胞癌联合根治术27例,其中采用下颌骨方块切除15例,采用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12例,比较两种下颌骨处理方式对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随访12个月,27例舌癌患者中,局部复发6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远处转移0例,下颌骨不同的术式与舌癌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关系,但保留完整下颌骨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恢复较好,均保留良好的咬合关系,满意度高于下颌骨方块切除患者。结论:在舌癌病灶与下颌骨无明显粘连情况下,选择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的术式既可以达到手术根治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下颌骨方块切除 保留完整下颌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在髁突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冬惠 王继华 《交通医学》 2013年第1期90-91,94,共3页
目的:评价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用于髁突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髁突骨软骨瘤2例,髁突粉碎性骨折3例,应用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行髁突重建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髁突切除术... 目的:评价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用于髁突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髁突骨软骨瘤2例,髁突粉碎性骨折3例,应用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行髁突重建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影像学、咬合关系及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髁突切除术5例患者均无感染,创口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明显张口障碍和关节疼痛症状。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骨升支后缘未出现明显吸收征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呈光滑的类球型髁突形状并于关节窝内。髁突骨软骨瘤2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带内侧肌肉蒂下颌支后缘上移是重建因肿瘤或者骨折手术切除所导致的髁突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软骨瘤 髁突粉碎性骨折 髁突切除术 下颌支后缘 髁突重建术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28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永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54-1555,共2页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28例术后遗留的缺损,行颈阔肌肌皮瓣修复。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治愈后出现轻微瘢痕疙瘩。结论:颈...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28例术后遗留的缺损,行颈阔肌肌皮瓣修复。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治愈后出现轻微瘢痕疙瘩。结论:颈阔肌肌皮瓣制作简单,肤色接近修复区域,是口腔癌术后修复小型或者中型缺损的一种安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口腔癌 缺损修复
下载PDF
CD_(44)V_6在口腔粘膜鳞癌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公胜 +1 位作者 卢军 唐婉娴 《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 4V6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4 4V6在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 4V6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其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4 4V6在 8例正常口腔粘膜 (NM) ,12例口腔粘膜白斑 (LK)及 5 8例口腔粘膜鳞癌 (OSCC)中的不同表达 ,用x2 检验 (Fisher精确概率法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 4V6在NM中全部为高染 ,在LK中高染率为 75 % ,但在OSCC中高染率为 48 2 8% ,与NM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但与LK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D4 4V6的低表达与OSCC的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丢失发生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 ,且与OSCC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口腔鳞癌 癌前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