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背和足底的动脉分布 被引量:20
1
作者 程心恒 +2 位作者 秦月琴 王永珍 范冷艳 《解剖学报》 CAS 1980年第1期13-22,共10页
作者解剖了100个足标本,观察了足背和足底动脉的分布。足背动脉的外径平均2.47mm,其中外径小于1.5mm的有8%。典型足背动脉缺乏的为4%。足背动脉起点异常的5%。此外,作者还观察了足背动脉的行程,动脉主干与(足母)长伸肌腱、以及腓深神经... 作者解剖了100个足标本,观察了足背和足底动脉的分布。足背动脉的外径平均2.47mm,其中外径小于1.5mm的有8%。典型足背动脉缺乏的为4%。足背动脉起点异常的5%。此外,作者还观察了足背动脉的行程,动脉主干与(足母)长伸肌腱、以及腓深神经的位置关系。足背动脉的分支中,内、外踝前动脉均以起在踝关节水平者较多见。跗内侧动脉较细,数目及大小均多变化,通常有1~2个较显著的分支。跗外侧动脉较粗,位置亦较恒定,其外径平均1.56mm,以位于距骨头颈连接水平者为最多见。低位弓状动脉出现35%,其中发出第二至四跖背动脉的典型弓状动脉仅见17%。跖背动脉的起始变化最多,基本上可归纳为背侧、跖侧、跖背侧起始三类。第一跖背动脉起自背侧及跖侧者数字相近。第二至四跖背动脉自跖侧起始者稍多于背侧,但同时起自跖背侧者并不少见。所谓跗骨窦动脉实际上应包括来自外踝前动脉和跗外侧动脉的二个分支,二支常同时存在。足底动脉主干的位置、行径比较恒定。胫后动脉的外径平均2.6mm,其分歧部位恒位于分裂韧带下缘附近。足底外侧动脉大于足底内侧动脉的有82%。在足底动脉弓的形成中,足底深支常居优势(71%)。跖底动脉均以起自足底动脉弓者居多数,相邻跖底动脉可共干起始,起自足底内侧动脉或足底外侧动脉者为数较少。第一至三跖底动脉的外径很少变化,但第四跖底动脉的行径则有变异。最后,作者重点讨论了有关足背动脉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足底浅动脉弓在人类的残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外径 分支 附骨 长伸肌 背侧 关节水平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关的解剖 被引量:17
2
作者 范冷艳 秦月琴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4期381-388,共8页
在85具成人尸体上,结合颈部静脉穿刺置管术,调查了锁骨下静脉以及其它有关静脉。锁骨下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16厘米,长度平均值为3.76厘米,静脉全长近2/3位于锁—肋—前斜角肌之间隙内。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平均值为2.18厘米,锁骨下静脉与锁... 在85具成人尸体上,结合颈部静脉穿刺置管术,调查了锁骨下静脉以及其它有关静脉。锁骨下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16厘米,长度平均值为3.76厘米,静脉全长近2/3位于锁—肋—前斜角肌之间隙内。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平均值为2.18厘米,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面交点的角度平均值为37.99°,交点指数为33.38。提示锁骨下静脉进针部位以经锁骨下,于锁骨内、中1/3交点处,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插管深度左侧在15厘米,右侧在12厘米范围内,以采用右侧插管为佳。颈内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26厘米。观察了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关系,讨论了穿刺测管的定位标志及周围结构。颈外静脉的口径由上段到下段逐渐增大,有些呈结节状膨大,有的部分主干呈岛状,其注入部位和属支数目变异较多,限制了置管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上腔静脉 胸锁乳突肌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下载PDF
不同年龄的正常和高血压大鼠脑动脉内弹性膜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丹令 沈金根 +2 位作者 范冷艳 秦月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运用图像分析仪、光镜和电镜,对不同年龄组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和19只京都纯种大鼠的脑动脉内弹性膜(A_1)、管壁(A_2)和管腔(A_3)进行了观察测定,发现高血压鼠和正常鼠比较,脑动脉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内弹性膜变薄、折叠减少,部分断裂以... 运用图像分析仪、光镜和电镜,对不同年龄组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和19只京都纯种大鼠的脑动脉内弹性膜(A_1)、管壁(A_2)和管腔(A_3)进行了观察测定,发现高血压鼠和正常鼠比较,脑动脉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内弹性膜变薄、折叠减少,部分断裂以及中膜平滑肌的退变,内弹性膜与管壁的比值(RATE_1,即A_1/A_2)显著减小(P<0.01),而壁与腔的比(RATE_2,A_2/A_3)无显著变化.前者可能与高血压脑血管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有关,后者可能与高血压的失代偿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性膜 脑动脉 大鼠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形态和分布 被引量:8
4
作者 秦月琴 +2 位作者 孙建民 张培华 郑学明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解剖了成人成对的100侧下肢深静脉主干和36侧小腿深静脉的瓣膜。深静脉瓣膜可分为大、小二种类型。大瓣中以双叶瓣居多数(98.20%),单叶瓣和三叶瓣很少。静脉主干的瓣膜数平均7.23个,主要分布于股、腘静脉中(83.14%),以位于股深静脉口远... 解剖了成人成对的100侧下肢深静脉主干和36侧小腿深静脉的瓣膜。深静脉瓣膜可分为大、小二种类型。大瓣中以双叶瓣居多数(98.20%),单叶瓣和三叶瓣很少。静脉主干的瓣膜数平均7.23个,主要分布于股、腘静脉中(83.14%),以位于股深静脉口远侧处的一个最恒定,在离股深静脉口0~3cm范围内,89.00%肢体具有1~2个瓣膜。统计了静脉各段的瓣膜数,以及主干内各瓣膜至主要属支口的距离,以适应静脉造影时确定瓣膜位置的需要。双叶瓣可附着在静脉的前、后或左、右壁上,而以前者最多见(81.83%)。36侧小腿深静脉瓣膜数的平均值依次为:胫前静脉内侧支9.63个,外侧支8.97个:胫后静脉内侧支7.00个,外侧支6.86个;腓静脉内侧支6.23个,外侧支6.37个。下肢静脉瓣膜总数平均值为52.2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 静脉 下肢 四肢
下载PDF
静脉瓣膜的结构与力学关系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秦月琴 周斯舜 +5 位作者 沈金根 杨晓明 郭强苏 褚少游 朱建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文用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了30例与带瓣静脉段移植有关的肱、股、大隐静脉的瓣膜结构。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3种瓣膜的结构基本一致。在两层内皮间有3种机能层;内皮下各有疏松层;细波纹状的弹性纤维层主要位于疏松层内面;弹性纤... 本文用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了30例与带瓣静脉段移植有关的肱、股、大隐静脉的瓣膜结构。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3种瓣膜的结构基本一致。在两层内皮间有3种机能层;内皮下各有疏松层;细波纹状的弹性纤维层主要位于疏松层内面;弹性纤维层之间为呈环、纵、斜方向的胶原纤维层,胶原纤维层中还有散在的弹性纤维。静脉壁内的平滑肌经瓣膜附着缘延伸入瓣叶内。弹性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在瓣膜承受机械重力和被动开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基于平滑肌存在于瓣叶内的事实,推测瓣膜本身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透射和扫描电镜下见瓣叶两面的内皮细胞配布型式呈各向异性特征:腔面内皮纵向排列;壁面内皮横向排列。这种排列方式符合流体力学规律,以适应瓣膜在不同功能状态下,引导静脉血液返回心脏。12例正常瓣膜,在 Instron 1122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得瓣膜承受最大拉力的平均值为1牛顿(范围0.75~1.35N)。在瓣膜置换或设计人工瓣膜时应考虑到上述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瓣 超微结构 平滑肌 最大拉力
下载PDF
足背静脉的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秦月琴 +2 位作者 程心恒 范冷艳 依苏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3期242-248,337,共8页
作者解剖了200个成人足标本,观察了足背静脉的分布。1.在足背诸静脉中,大隐静脉是足背皮肤和足趾(特别是[足母]趾和第二趾)静脉回流的主干。其口径粗大,位置固定,极少变异。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变异多而口径小,在足背皮肤和足趾的静脉回流... 作者解剖了200个成人足标本,观察了足背静脉的分布。1.在足背诸静脉中,大隐静脉是足背皮肤和足趾(特别是[足母]趾和第二趾)静脉回流的主干。其口径粗大,位置固定,极少变异。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变异多而口径小,在足背皮肤和足趾的静脉回流中,处于次要地位。足背浅静脉为分布于皮下组织浅层中的静脉支,其口径通常细小,与大、小隐静脉、足背静脉弓及跖背静脉间常存在吻合,可成为大、小隐静脉间的侧支循环途径。2.足背深静脉有二条,与足背动脉伴行。主要接受足背深部的静脉属支,表面覆盖着足背深筋膜。静脉主干与浅静脉间的吻合少,对足背皮肤及足趾的血液引流所起的作用不大。位于第一跖骨间隙基底部的穿通支,为连接足背深静脉与足背静脉弓的主要途径。3.足背静脉弓以单弓形式出现最多,占93%,呈现双弓的6%,典型静脉弓缺乏的仅见1%。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恒延续于大隐静脉,而其外侧端则变化较多。其中主流续于小隐静脉外踝前支的较多,续于足背外侧缘静脉者次之。即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指向外踝前缘的较多见。4.各个跖背静脉均以注入足背静脉弓的最多,通常均位于相应的跖骨间隙内,其近端常稍偏向内侧,但显著向内侧偏移的较少。其中第一跖背静脉转向内侧,越过[足母]长伸肌腱与[足母]趾胫侧趾背静脉汇合的占10.50%。5.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瓣膜均向近侧开放。足背静脉弓的外侧部无瓣膜存在。但足背静脉弓的内侧部,在第一跖骨间隙基底部穿通支的外侧,常有瓣膜存在,显示第一跖背静脉的血液主要是回流入大隐静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静脉 外侧部 外侧端 小隐静脉 瓣膜 浅静脉 足背动脉 大隐静脉 静脉回流 背深静脉
下载PDF
第一跖背动脉的分布及吻合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月琴 +1 位作者 程心恒 王永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6-10,共5页
用解剖、动脉造影和铸型方法,观察了第一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供应(足母)趾和第二跖的情况。第一跖背动脉的位置深浅不一,浅型与深型的出现率近似,细弱型少见。第一跖背动脉不仅发出趾背动脉,还参与趾底动脉的形成。第一跖底动脉可分为深... 用解剖、动脉造影和铸型方法,观察了第一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供应(足母)趾和第二跖的情况。第一跖背动脉的位置深浅不一,浅型与深型的出现率近似,细弱型少见。第一跖背动脉不仅发出趾背动脉,还参与趾底动脉的形成。第一跖底动脉可分为深、浅二部,浅部外径小于跖背动脉。趾底动脉通常粗于趾背动脉,分布范围亦较大,在(足母)趾和第二趾的血供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对上述解剖特点在(足母)趾或第二趾游离移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动脉 动脉供应 外径 第二趾 骨间背侧肌
下载PDF
人类下颌骨的力学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沈金根 +1 位作者 徐晓明 陆仲绩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对下颌骨进行应力分析研究。提出2种模型、3种牙齿负载条件和3种咀嚼肌力分布。有限元分析和光弹实验比较,两种结果较为一致,大应力集中在下颌角髁突区、磨牙后区和负载作用的齿冠上。
关键词 有限元 下颌骨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手背静脉的分布 被引量:7
9
作者 秦月琴 王永珍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作者解剖并观察了200侧手背的静脉。手背静脉通常经三条主干回流。视各掌背静脉回流途径的变化,区分为8型。手背静脉通常呈网状分布,形成手背静脉弓的少见,仅占5.50%。
关键词 手背静脉 指背静脉 贵要静脉 吻合支
下载PDF
部分切除腓骨对踝关节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强苏 沈金根 +4 位作者 陈坚 段芳 陆宸照 张海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2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对8例新鲜尸体的踝关节在完整胫腓骨与腓骨部分切除时的外踝上下和侧向位移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腓骨部分切除后,外踝无论是上下位移还是侧向位移都显著增加,表明完整的腓骨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具有相当大作用。
关键词 腓骨切除 踝关节 稳定性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性部分的测量和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晓明 +1 位作者 张健民 黄建新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43-347,共5页
本文观察测量并分析了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建立了能较客观反映该关节形态的15项指标的正常值。用3项特征指数,即关节窝指数、关节结节指数和髁突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关节的几何形态,并表达其功能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频数分布曲线反... 本文观察测量并分析了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建立了能较客观反映该关节形态的15项指标的正常值。用3项特征指数,即关节窝指数、关节结节指数和髁突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关节的几何形态,并表达其功能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频数分布曲线反映其分布规律。本文认为,男性的颞下颌关节显著大于女性,而左、右侧之间,有无咬(牙合)组之间的差别均不显著。本文结果可为该关节的临床研究、病变分析乃至人工颞下颌关节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胳测量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不同年龄的正常和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对压力的耐受性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丹令 范冷艳 +2 位作者 沈金根 何正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了明确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机制,研究了脑血管对压力耐受性问题。所制作的模型是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京都纯种大鼠为对照,插管至颈内动脉,压力维持在 34· 58 kPa,注射 4~5 ml血液来模仿血压的上升,发现和京都鼠比较,高血压鼠脑... 为了明确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机制,研究了脑血管对压力耐受性问题。所制作的模型是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京都纯种大鼠为对照,插管至颈内动脉,压力维持在 34· 58 kPa,注射 4~5 ml血液来模仿血压的上升,发现和京都鼠比较,高血压鼠脑出血者较多。脑组织有大小不同的出血,并可渗入蛛网膜下腔。结果提示:这种脑血管的破裂与高血压和老龄化有关(P<0.01),血压变化及老龄化可引起脑血管一系列的退变,这可能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脑血管壁紧张度增加或痉挛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尾状核 丘脑 脑血管 高血压 耐受性
下载PDF
手的掌侧投影面积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晓明 +1 位作者 沈德予 秦月琴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了52名青年手的掌侧投影面积,各指掌侧面积的平均值,以中指最大(13.40cm^(2)),拇指其次(12.47cm^(2)),食指(12.03cm^(2))与环指(12.00cm^(2))近似,小指的掌侧面积最小(8.63cm^(2))。全手掌侧总面积平均145.20cm^(2)...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了52名青年手的掌侧投影面积,各指掌侧面积的平均值,以中指最大(13.40cm^(2)),拇指其次(12.47cm^(2)),食指(12.03cm^(2))与环指(12.00cm^(2))近似,小指的掌侧面积最小(8.63cm^(2))。全手掌侧总面积平均145.20cm^(2)。指掌侧总面积平均58.52cm^(2),占手掌侧总面积的40.30%。手掌面积平均86.69cm^(2),占手掌侧总面积的59.70%。按stevenson公式,根据身长和体重,计算出体表面积的估计值,进而求得全手掌侧投影面积占身体表面积的0.93%。经计算机处理,求得手长、手宽、身长、体重、体表面积估计值与手面积的相关系数,说明上述5个变量与手面积的相关均非常显著。本文还建立了由手长、手宽推算手掌侧投影面积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手 掌侧面 投影面积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被动运动时的轴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晓明 +3 位作者 沈金根 郭强苏 郑奋强 郑学明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采用5具尸体头颅,取其半侧,切除皮肤和肌肉,先保留韧带,再除去韧带,分别拍摄从咬(牙合)位至大张口位共8个位置的X光片。以探讨颞下颌关节在被动运动时的轴心位置。在除去韧带的情况下,髁突绕本身的轴作中心定轴转动,该中心位于髁嵴下方... 采用5具尸体头颅,取其半侧,切除皮肤和肌肉,先保留韧带,再除去韧带,分别拍摄从咬(牙合)位至大张口位共8个位置的X光片。以探讨颞下颌关节在被动运动时的轴心位置。在除去韧带的情况下,髁突绕本身的轴作中心定轴转动,该中心位于髁嵴下方6毫米处,运动发生在髁突与关节盘之间。在保留韧带的情况下,下颌张口运动也是定轴转动,轴心位于髁嵴下方约12毫米处的Q点,髁突绕偏心的Q点转动,同时带动关节盘一起向前下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被动运动 铰链轴
下载PDF
蒙古种沙土鼠背海马胆碱能投射来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惠英 +1 位作者 杨志忠 范冷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3-416,共4页
应用HRP逆行追踪结合乙酰胆碱醋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组化技术,研究了25例蒙古种沙土鼠背海马的胆碱能投射来源.将HRP引入背海马后行AchE-HRP联合反应,在同侧内侧隔核、斜角带核、视前大细胞核等处(基底大细胞核)出现AchE-HRP... 应用HRP逆行追踪结合乙酰胆碱醋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组化技术,研究了25例蒙古种沙土鼠背海马的胆碱能投射来源.将HRP引入背海马后行AchE-HRP联合反应,在同侧内侧隔核、斜角带核、视前大细胞核等处(基底大细胞核)出现AchE-HRP双标记神经元胞体,并在背海马局部发现广泛存在着AchE纤维和末梢.而未见强染色的AchE阳性胞体.以上结果提示:沙土鼠背海马的乙酰胆碱主要是外源性的,其胆碱能传入主要来自基底前脑区的胆碱能神经元.基底前脑-海马的胆碱能通路的存在为研究学习、记忆功能和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基底前脑区 胆碱能 投射学习功能
下载PDF
下颌骨的二维光弹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金根 +2 位作者 徐晓明 张志忠 姚祖德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采用二维光弹性模型模拟在咀嚼活动时对下颌骨的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了在三种咀嚼力作用下的等色线条纹和等倾线条纹,计算机处理光弹试验结果,得到了下颌骨内的应力分布,结果指出大应力区在下颌角、髁突区、磨牙后区和负载作用... 本文采用二维光弹性模型模拟在咀嚼活动时对下颌骨的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了在三种咀嚼力作用下的等色线条纹和等倾线条纹,计算机处理光弹试验结果,得到了下颌骨内的应力分布,结果指出大应力区在下颌角、髁突区、磨牙后区和负载作用的齿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倾线图 光弹 下颌骨 等磁倾线图 等色线图 下颌骨 二维
下载PDF
腘静脉的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月琴 何正瑞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本文报道200侧成人下肢小腿深静脉的解剖观察,其解剖特点为:1.腘静脉支数以2支型占多数(65.50%);2.腘静脉外径:一支型平均值为6.89mm;二支型中的大支为5.33mm。小腿诸深静脉的外径均较细小;3.腘静脉的合成类型分为3个主型和11个亚型,以... 本文报道200侧成人下肢小腿深静脉的解剖观察,其解剖特点为:1.腘静脉支数以2支型占多数(65.50%);2.腘静脉外径:一支型平均值为6.89mm;二支型中的大支为5.33mm。小腿诸深静脉的外径均较细小;3.腘静脉的合成类型分为3个主型和11个亚型,以Ⅱa型最多(41.50%)。4.小腿主要肌静脉:腓肠肌静脉绝大多数直接注入1支或分别注入2支腘静脉;比目鱼肌静脉分别注入腓静脉及胫后静脉中;5.小隐静脉注入腘静脉处的外径平均值为2.59mm。小隐静脉的注入部位,可分为10种类型,其中Ⅰa型,即在膝横皱襞平面上方注入腘静脉者最多(5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腓肠肌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 小隐静脉
下载PDF
股神经损伤后脊髓内部P物质和L-脑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斯舜 秦月琴 +1 位作者 杨晓明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16-19,72,共5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技术观察了大白鼠单侧股神经切断以后,脊髓内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变化。一侧股神经切断后,同侧脊髓腰2、3、4节段后角的Ⅰ、Ⅱ板层内SP、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开始于术后第10天,SP减少最明显在30天。此后,随着存活时间...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技术观察了大白鼠单侧股神经切断以后,脊髓内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变化。一侧股神经切断后,同侧脊髓腰2、3、4节段后角的Ⅰ、Ⅱ板层内SP、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开始于术后第10天,SP减少最明显在30天。此后,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侧差异缩小,一直维持至60—90天,至120天两侧差异已不很明显。术后各时期Enk样免疫产物反应性的两侧自然对比差别没有SP那样明显。本文对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和恢复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脊髓后角 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
下载PDF
肱骨滋养孔及滋养动脉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冷艳 王永珍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1期19-25,113,共8页
测量了126对肱骨的长度、最大径、最小径及周径。观察了滋养孔的位置、数目、大小及方向。肱骨滋养孔呈单孔的占80.56%,双孔占17.86%。滋养孔在纵向上多数位于中点偏下,指数平均值为55.33;在横向上通常位于前内侧,占85.58%,部分滋养孔... 测量了126对肱骨的长度、最大径、最小径及周径。观察了滋养孔的位置、数目、大小及方向。肱骨滋养孔呈单孔的占80.56%,双孔占17.86%。滋养孔在纵向上多数位于中点偏下,指数平均值为55.33;在横向上通常位于前内侧,占85.58%,部分滋养孔位于后外侧面,桡神经沟附近。两侧肱骨滋养孔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对称的有26.19%。滋养孔的口径中等的占42.62%,大的37.38%。解剖肱骨滋养动脉100例,共110支。测量了其长度、口径。观察了它们的起点和行径。滋养动脉起自肱动脉的最多,占82.73%;起自肱深动脉的9.09%。其它起自尺侧上副动脉、桡侧副动脉、旋肱后动脉、中副动脉。滋养动脉的平均长度为2.16厘米。起始段外径1.26毫米。滋养动脉的起点与滋养孔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起自肱动脉和尺侧上副动脉的滋养动脉,多进入位于前下内侧区的滋养孔,而起自肱深动脉等的滋养动脉,则常进入后上外侧区的滋养孔。在经动脉注入造影剂的骨标本X线照片上,观察了肱骨滋养动脉在骨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孔 长度 骨内 营养孔 滋养动脉 肱骨
下载PDF
股骨滋养孔及滋养动脉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月琴 程心恒 +1 位作者 柏蕙英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一、测量170对股骨,共340侧,包括骨的长度、中点矢状径、横径及周径。观察了滋养孔,孔的数目、位置及方向都比较恒定。滋养孔无一例缺乏,但四孔和五孔滋养孔罕见。滋养孔在纵向上,多位于股骨的中1/3(71.50%);横向上多位于股骨后面(98.62... 一、测量170对股骨,共340侧,包括骨的长度、中点矢状径、横径及周径。观察了滋养孔,孔的数目、位置及方向都比较恒定。滋养孔无一例缺乏,但四孔和五孔滋养孔罕见。滋养孔在纵向上,多位于股骨的中1/3(71.50%);横向上多位于股骨后面(98.62%),两侧股骨滋养孔在纵向及横向上都对称的不多(7.06%)。滋养孔口径一般比较大。绝大多数(98.44%)的滋养孔通向近侧。二、解剖出股骨滋养动脉100例。股骨滋养动脉大多数起自股深动脉各穿支,发现部分滋养动脉由股深动脉终末支直接形成或由股动脉下段发出,长度平均为1.16 cm,外径平均1.51 mm。其行径较为恒定,居大收肌深面,多半在股骨粗线处进入滋养孔。三、经动脉造影的婴幼儿股骨标本X线照像上,观察了股骨滋养动脉在骨内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孔 营养孔 股骨 下肢骨 滋养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