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和IL-6、IL-8、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禤晓燕 李杰峰 +5 位作者 梁子安 陈小玲 周赛 陈芳 杨爱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47-350,354,共5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80例终...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透析方式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各40例。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心脏功能、肾功能和IL-6、IL-8、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均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增高,且高通量透析组低于低通量透析组(t=9.191、6.559,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 SD)和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DBP 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高通量透析组低于低通量透析组(t=6.217、10.611、12.082、6.564,P<0.01);两组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IL-8、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高通量透析组低于低通量透析组(t=14.245、4.595、6.458,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治疗前增高,肾小球率过滤(GFR)较治疗前降低,且高通量透析组低于低通量透析组(t=7.805、12.819,P<0.01),GFR高于低通量透析组(t=-20.285,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病 心脏功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IL-23/Th17炎症轴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林洁华 周赛 +2 位作者 刘雅诗 李贵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1984-1987,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T2DM大鼠模型,探究肾康丸对IL-23/Th17炎症轴的调控作用及对T2DM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及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DN组)和肾康丸治疗组... 目的:本研究利用T2DM大鼠模型,探究肾康丸对IL-23/Th17炎症轴的调控作用及对T2DM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及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DN组)和肾康丸治疗组(SK组);另设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T组)。检测三组大鼠血清CRP、Scr、BUN及TNF-α、IL-1、IL-17、IL-22、IL-23、TGF-β、IL-6、IL-8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表达情况;取肾脏组织,利用q-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TNF-α、IL-17、IL-23、TGF-β和NF-κВmRNA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测定肾脏组织中PCNA百分比和TGF-β、NF-κВ阳性面积。结果:与DN组相比,SK组大鼠血清Scr、BUN和CRP水平显著下降,TNF-α、IL-1、IL-17、IL-22、IL-23、TGF-β、IL-6、IL-8等IL-23/Th17炎症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大鼠肾脏TNF-α、IL-16、IL-23、TGF-β、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PCNA百分比和TGF-β、NF-κB的阳性面积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肾康丸可以通过调控IL-23/Th17炎症轴,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伤,进而对T2DM大鼠的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Th17炎症轴 肾康丸 糖尿病
下载PDF
失功能动静脉内瘘二次手术后短期内使用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子安 马春成 +3 位作者 禤晓燕 周赛 王宝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59-261,共3页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最常见血管通路,在日常中动静脉内瘘栓塞或狭窄而造成动静脉内瘘失功能,需要再次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期间通常需行深静脉穿刺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给患者带来额外的风险及痛苦。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通路 内瘘栓塞 血管通路 维持血液透析 动脉化 深静脉穿刺 自体血管 患者干体重 急诊血液透析
下载PDF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子安 +1 位作者 林洁华 李杰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讨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5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酸枣仁... 目的:讨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5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各25例。评判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A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QI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5-HT、M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5-HT、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药治疗相比,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各项睡眠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其血浆5-HT、MT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洁华 李贵娟 +2 位作者 胡玉强 周赛 《北方药学》 2022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讨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DN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每天应用10mg,实验组患者应用每天应用20m... 目的:讨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DN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每天应用10mg,实验组患者应用每天应用20mg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两组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更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M、IgA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Ig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早期DN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抑制炎性因子,调节免疫功能,继而控制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爱成 +2 位作者 马春成 李杰峰 林洁华 《北方药学》 2020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编号,采取抽签法划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联...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编号,采取抽签法划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更低,P<0.05,但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慢性肾炎治疗中,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更利于保护肾功能,降压效果强,并可有效减少尿蛋白,较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阿托伐他汀 雷米普利 缬沙坦 24 h尿蛋白定量 血压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病情活动与脊柱关节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杰峰 阳素南 +3 位作者 杨爱成 赖桂艳 马春成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病情活动与脊柱关节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例已确诊且未行任何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列入观察对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各评估1次SLEDAI及关节疼痛评分。结...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病情活动与脊柱关节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例已确诊且未行任何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列入观察对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各评估1次SLEDAI及关节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SLEDAI及关节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SLEDAI及关节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柱关节病变的患者病情活动与脊柱关节疼痛之间呈正相关,且其脊柱关节疼痛随着病情缓解亦相应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脊柱关节病变 SLEDAI 疼痛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杰峰 周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7期3931-3932,共2页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心肾功能。结果观察组病死率8....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心肾功能。结果观察组病死率8.57%,与对照组的3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低血压、失平衡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LVEF、BUN 及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心肾综合征 心肾功能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并发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春成 +1 位作者 杨爱成 李杰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并发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并发肺炎,40例未并发肺炎,并发重症肺炎90例,轻度肺炎70例...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并发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并发肺炎,40例未并发肺炎,并发重症肺炎90例,轻度肺炎70例。比较并发重症肺炎、轻度肺炎与未并发肺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并发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免疫抑制剂使用时间均长于轻度肺炎及无肺炎组患者,重度水肿发生率、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肺炎及无肺炎组患者,轻度水肿发生率、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轻度肺炎及无肺炎组患者(P<0.05);并发重症肺炎、轻度肺炎及无肺炎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细胞计数过低为患者并发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451,P=0.031)。结论:淋巴细胞计数过低为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并发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素,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 重症肺炎 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尿血安合剂对IgA肾病患者TGF-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春成 伍劲华 +1 位作者 杨爱成 《河南中医》 2015年第4期815-816,共2页
目的:观察尿血安合剂对IgA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血安合剂治疗。结... 目的:观察尿血安合剂对IgA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血安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BUN、Scr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血安合剂能显著改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TGF-β1水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1的表达和分泌,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血安合剂 IGA肾病 TGF-Β1
下载PDF
采用结肠透析疗法对延缓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李杰峰 +2 位作者 杨爱成 王宝安 刘龙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2-14,共3页
观察结肠透析疗法对延缓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以性肾衰竭(非透析期)60例,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常规治疗+结肠透析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Scr、BUN、hsCRP指标... 观察结肠透析疗法对延缓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以性肾衰竭(非透析期)60例,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常规治疗+结肠透析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Scr、BUN、hsCRP指标,用以评价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并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评分,改善时间快慢、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程度,判断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更短,肌酐清除率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结肠透析法,可改善肾功能,减少血清炎症指标,改善症状,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透析疗法 慢性肾衰竭 非透析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和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李杰峰 陈小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适合标准的86例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血脂正常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血脂异常的4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测量空腹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适合标准的86例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血脂正常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血脂异常的4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测量空腹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及24h尿蛋白定量。对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24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和24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检验与分析血压变异系数与血脂值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24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及其对应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24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及其对应的变异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均与TC呈正相关(r=0.24,P=0.032;r=0.18,P=0.044)。而对照组血压变异性指标与血脂无相关性(P>0.05)。结论 CK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变异性与TC呈正相关,为了降低CKD患者血压变异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患者除了应尽早使血压达标外,还需尽早干预脂代谢使其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血压变异性 血脂异常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李杰峰 陈小玲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非透析CKD 2~4期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有斑块的观察组和无斑块的对照组,进行相关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非透析CKD 2~4期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有斑块的观察组和无斑块的对照组,进行相关单因素分析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昼夜平均收缩压、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e GFR与颈动脉斑块有关(P<0.05)。结论 Hb Alc偏高、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收缩压高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GFR降低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