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81
1
作者 王伟同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4,共13页
发展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一般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症结在于政府责任的缺失。通过区分"发展阶段型"和"政府责任型"失衡形态,可以发现,公共服务供求双方的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经... 发展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一般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症结在于政府责任的缺失。通过区分"发展阶段型"和"政府责任型"失衡形态,可以发现,公共服务供求双方的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失衡问题的集中爆发,发展阶段型失衡和政府责任型失衡的混合形态是中国当前发展失衡的本质属性。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制约了政府的效率,并导致了政府行为的偏差,是当前发展失衡的根本症结所在。因此,改变中国发展失衡现状的途径,不应仅仅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承担更多责任,更应立足体制转轨背景,加快变革引致政府行为偏差的体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失衡 公共服务 政府责任 政府偏好 政府效率
原文传递
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29
2
作者 杨维中 兰亚佳 +5 位作者 李中杰 马家奇 金连梅 孙乔 赖圣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0-1244,共5页
提高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能力是公共卫生部门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前提.近些年来,随着新发传染病及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广泛关注,全球许多国家通过加强传统监测系统、增加新监测数据源和手段、研究有效的监测数据分析技术等方式,逐步... 提高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能力是公共卫生部门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前提.近些年来,随着新发传染病及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广泛关注,全球许多国家通过加强传统监测系统、增加新监测数据源和手段、研究有效的监测数据分析技术等方式,逐步探索并建立和完善了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早在2003年SARS暴发之前就着手开展了传染病流行预警技术研究,并成功建立了探测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移动百分位数法.在此基础上,中国CDC又历时多年,先后开发完成了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制定统一的预警信号响应流程,并在国内10个省份试点测试,于2008年4月在全国CDC系统中投入运行.该系统采用国内最为庞大的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开发了简便实用的预警方法,实现预警信号的自动产生和及时发送,并对预警信号响应过程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目前,该系统已成为各级CDC机构早期发现潜在传染病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 被引量:96
3
作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6,共9页
传统理论对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组织结构调动内部资源的动力和效率 ,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使传统理论得到解释。本文通过对不同体制下既有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比较分析 ,指出企业内... 传统理论对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组织结构调动内部资源的动力和效率 ,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使传统理论得到解释。本文通过对不同体制下既有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比较分析 ,指出企业内源性技术创新在解决现代高科技成果商业化开发的诸多方面存在机制障碍 ,这种障碍证明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近几十年来大量出现的风险投资企业的新的合约方式从外部组合资源 ,其组织结构在突破技术创新障碍方面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印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制 技术创新 企业组织结构 科技成果转化 市场结构
原文传递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8
4
作者 王伟同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8,共9页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背景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要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能力 公共需求 公共财政体制 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规划 经济社会
原文传递
体制性约束、经济失衡与财政政策——解析1998年以来的中国转轨经济 被引量:82
5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7,共14页
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工具性效果不足和经济运行失衡是中国经济的两个突出问题 ,二者具有承继关系 ,都受到同一转轨背景下的体制性约束。由于现阶段中的市场机制还只是框架性的 ,导致经济失衡和失业问题的原因不同于一般性的市场失... 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工具性效果不足和经济运行失衡是中国经济的两个突出问题 ,二者具有承继关系 ,都受到同一转轨背景下的体制性约束。由于现阶段中的市场机制还只是框架性的 ,导致经济失衡和失业问题的原因不同于一般性的市场失灵 ,以启动经济自主增长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缺乏体制上的内在机理。经济运行的失衡则是消费的体制性压抑、投资的体制性冲动双重约束的结果。本文认为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是结构性的 ,其实质是转轨过程中传统体制性约束导致的市场机制运行障碍 ,是市场机制不成熟、不完善的结果。由于问题产生的体制背景不同 ,实践中的财政政策既无力像西方那样用以启动市场机制的恢复 ,也不可能解决转轨中的体制性约束问题 ,只能提供一个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相对平稳的宏观环境。财政政策作用下的经济运行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转轨中的体制性矛盾最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性约束 经济失衡 财政政策 中国 转轨经济 1998年 失业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 就业工作
原文传递
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被引量:95
6
作者 颜佳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等新型公共治理范式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考察协商、协作、协同与合作的基本含义,利用内涵、外延、内容以及特征等四个维度对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 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等新型公共治理范式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考察协商、协作、协同与合作的基本含义,利用内涵、外延、内容以及特征等四个维度对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进行概念辨析,最后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与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治理 协作治理 协同治理 合作治理 多元主体
下载PDF
建立我国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被引量:77
7
作者 杨维中 兰亚佳 +5 位作者 冷志伟 冯录召 赖圣杰 叶楚楚 王晴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53-1757,共5页
本文回顾我国现行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局限性,分析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思路及对策,提出了实现路径,以期助力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和提升。
关键词 传染病 监测预警 多点触发 多渠道监测
原文传递
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 被引量:69
8
作者 杨沫 王岩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33,共14页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打破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恶性循环"的怪圈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不平等 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行为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68
9
作者 张晓颖 王伟同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32,共11页
拉尼斯和费景汉曾指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财政支农方式,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农村"推力"的角度分析了农机具购... 拉尼斯和费景汉曾指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财政支农方式,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农村"推力"的角度分析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具购置补贴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导致农机与劳动力之间产生要素替代,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机具购置补贴在粮食主产区对农村劳动力流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则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具购置补贴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原文传递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被引量:35
10
作者 肖兴志 王晔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3,共6页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和还款期的到来,现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也正在不断暴露。现有制度性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和还款期的到来,现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也正在不断暴露。现有制度性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应引入风险准备基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改革 风险准备基金 实施效果
原文传递
理解央地财政博弈的新视角——来自地方债发还方式改革的证据 被引量:63
11
作者 周佳音 陆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4-159,206,207,共2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在这一新的历史时点,仅从地方政府视角探讨中国未来发展路径已出现较大不适应性。从中央政府角度出发,通过挖掘央地财政博弈过程以观察中央财政改革目标如何通过其顶层设计而逐步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在这一新的历史时点,仅从地方政府视角探讨中国未来发展路径已出现较大不适应性。从中央政府角度出发,通过挖掘央地财政博弈过程以观察中央财政改革目标如何通过其顶层设计而逐步实现,并以地方债发还方式改革作为典型案例,使用倍差法对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过程及其效果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观察和判断,适时调整赋权方式,最终推动了改革目标的实现。这为理解改革开放后的央地财政博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财政博弈 中央政府 顶层设计 地方债 地方财政风险
原文传递
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杨维中 李中杰 +9 位作者 赖圣杰 金连梅 张洪龙 叶楚楚 赵丹 孙乔 马家奇 王劲峰 兰亚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全国的运行情况,为推进其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量、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国范围内... 目的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全国的运行情况,为推进其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量、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国范围内,预警系统中28种传染病共产生533829条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为97.13%,平均响应时间为1.1h。其中,固定阈值预警方法产生2472条预警信号,涉及9种传染病,通过初步核实、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排除2202条预警信号,最终确认霍乱246例、鼠疫15例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9例以及39起霍乱暴发事件;移动百分位数法共产生531357条预警信号,涉及19种传染病,全国平均每县每周约产生预警信号1.65条,其中6603条信号(1.24%)经初步核实后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最终确认1594起暴发。预警系统中各病种的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比例与暴发相关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比例成正相关(r=0.963,P〈O.01)。结论预警系统中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响应及时性较高,预警信号可作为传染病暴发的提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财政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贡献——探寻中国财政改革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58
13
作者 张妍彦 周佳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40,共16页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财政理论缺乏将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从改革发展全局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逻辑进行探讨,导致关于中国财政理论基础的讨论缺少相应的实践对照和改革语境。探寻中国...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财政理论缺乏将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从改革发展全局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逻辑进行探讨,导致关于中国财政理论基础的讨论缺少相应的实践对照和改革语境。探寻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逻辑,是构建和发展中国财政理论在方法论层面的有益探索。本文以40年改革实践的特殊过程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财政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回答"财政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贡献"为理论命题,总结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工具为改革进程承担成本和提供发展激励的实践逻辑。这种归结形成了中国财政理论认知区别于既有财政理论的特殊性,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财政关系的实践形态,有助于客观评价40年财政改革绩效、展望未来财政改革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财政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构建契合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财政理论基础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改革 经济改革 实践逻辑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财政支出、土地财政与房地产投机泡沫--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与实证 被引量:54
14
作者 刘晨晖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30,共10页
本文在对全国30个省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财政因素对房地产投机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明显的投机泡沫,且各地的泡沫均从2005年开始出现剧... 本文在对全国30个省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财政因素对房地产投机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明显的投机泡沫,且各地的泡沫均从2005年开始出现剧增的情形。随后,以财政支出和土地财政为重点的对影响房地产投机泡沫变化的财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已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投机泡沫积累起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投资 土地财政房地产 投机泡沫
原文传递
投资建设性支出还是保障性支出——去杠杆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实施研究 被引量:51
15
作者 高帅雄 周潮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2,共18页
如何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对中国财政政策的操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资本密集度差异、纵向产业关联以及有限竞争金融市场等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扩张时,产业链上游的国有企... 如何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对中国财政政策的操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资本密集度差异、纵向产业关联以及有限竞争金融市场等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扩张时,产业链上游的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快速大幅上升,而产业链下游的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则先大幅下降、后微量上升;政府保障性支出扩张时,产业链下游的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快速大幅上升,而产业链上游的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则表现为温和上涨。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整体较高,而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整体较低,且民营企业投资需求不振。提高产业链下游的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投资需求增加,并带动产业链上游的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高,但不会造成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大幅增长。而且,产能利用率的上涨会提高国有企业的杠杆利用率,从而降低国有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因此,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要同时实现"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就需要在控制、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水平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以保障性支出为核心的财政扩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杠杆 财政政策 纵向产业关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原文传递
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双重二元结构下市民化措施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49
16
作者 高飞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46,93,共10页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特有的双重二元体制安排密切相关,即不仅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收入差距有关,还与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公共服务差异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察,力求通过选择合理的...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特有的双重二元体制安排密切相关,即不仅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收入差距有关,还与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公共服务差异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察,力求通过选择合理的市民化措施,破解双重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一般而言,市民化政策有两种,一是扩大户籍比率,二是缩小户籍人口间公共服务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城镇化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市民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因措施不同而作用相反:扩大户籍比率将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减小公共服务差异则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两种市民化措施都将推动城镇化,进而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比较两种市民化措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本文认为应调整市民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市民化城乡收入差距双重二元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的包容性财政体制——基于非规范性收入的考察 被引量:45
17
作者 王伟同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64,205,共20页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是一个有待解释的理论命题。合理解释地方财政非规范行为与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之间的逻辑悖论,是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改革逻辑的关键。基于地方自主财力长期依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特征事实,一个包含中央和地方双重行为视...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是一个有待解释的理论命题。合理解释地方财政非规范行为与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之间的逻辑悖论,是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改革逻辑的关键。基于地方自主财力长期依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特征事实,一个包含中央和地方双重行为视角的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可以阐释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的以非规范性收入为载体的隐性分权合约,刻画在中央财政容忍和地方财政自主的行为动机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互动的制度空间和动态过程,阐明非规范性收入、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与经济增长及市场化改革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在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下,普遍内生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规范性收入,不仅弥补了正式预算制度下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间的不适应,而且在保障体制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地方行为与经济增长目标的激励相容。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兼顾了地方活力与中央驾驭能力,是中国能够兼顾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双重目标的重要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财政体制 激励相容 中央和地方关系 财政分权 非规范性收入
原文传递
土地财政的经济影响及其后续风险应对 被引量:43
18
作者 许宏伟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6,共9页
土地财政已内生化于经济增长,但作为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一种过渡性的非传统、非正式的政府收入,其自身具有的易波动、不规范、不可持续等特点,使得现行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文章分析了土地财政给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 土地财政已内生化于经济增长,但作为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一种过渡性的非传统、非正式的政府收入,其自身具有的易波动、不规范、不可持续等特点,使得现行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文章分析了土地财政给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后土地财政时期的潜在风险及应对。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带来短期内的政府公共支出增加和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并不必然促进经济增长,且会导致经济结构日趋不合理。在后土地财政时期,随着土地财政的退出将引发诸多潜在经济风险,如不能提前应对,将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风险应对
原文传递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储德银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6,共7页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背景下,这种差异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性差异。本文在理论界定实现最快经济增长的最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背景下,这种差异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性差异。本文在理论界定实现最快经济增长的最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尽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部与西部地区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但在东部地区反而阻滞经济增长。这也意味着政府制定再分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非线性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7,共14页
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探索是一个原理一般性与实践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 ,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 ,实践成果对于认识深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考察对象 ,在对既有研究成果和改革绩效进行比较、探讨、归... 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探索是一个原理一般性与实践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 ,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 ,实践成果对于认识深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考察对象 ,在对既有研究成果和改革绩效进行比较、探讨、归纳后认为 ,中国案例在转轨经济的研究对象、运行特征、动因与路径、演进进程等基础性课题方面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由于中国实践在这些方面的意义主要是对流行认识的证伪 ,可以说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本文尝试着进行了命题式的归纳。这些命题基本形成了转轨经济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是进行比较体制研究的基础。本文的探讨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转轨时期 转轨经济 经济形态 经济体制 非平衡运动 路径分析方法 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