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粒单核系造血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肖彬 徐月 +10 位作者 何涵 江千里 李素毅 舒慧英 梁恩 易正山 黄林芳 刘昶 孟凡义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3-1247,共5页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SPS)体外对骨髓粒单核前体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对HL-60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观察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TPO(100 ng/ml)对骨髓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HL-6...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SPS)体外对骨髓粒单核前体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对HL-60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观察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TPO(100 ng/ml)对骨髓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HL-60集落生成的影响。用无胎牛血清(或1%)的改良型RPMI 1640培养液诱导HL-60细胞凋亡,加入或者不加入黄芪多糖共培养72 h后,进行细胞计数并用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指标Caspase-3和JC-1的表达,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表明,黄芪多糖(100,200μg/ml)与TPO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骨髓细胞集落CFU-GM形成,同时黄芪多糖(50,100μg/ml)也能促进HL-60细胞集落生成且其最大作用浓度为100μg/ml,未发现其与TPO具有协同促进增殖的作用。无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能降低HL-6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HL-60细胞经黄芪多糖作用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计数明显上升,由19×104个上升到34×104个(P<0.05),caspase-3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由10.5%,14.1%降至7.2%(P<0.05),7.8%(P<0.05)。结论:黄芪多糖和TPO均能促进骨髓CFU-GM和HL-60细胞集落的生成;在无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下,黄芪多糖显著减少HL-60细胞的凋亡,保护HL-60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粒单核造血细胞 HL-60 CFU-GM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挽救性治疗FLT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 被引量:12
2
作者 宣丽 范志平 +7 位作者 张钰 许娜 周璇 王治香 孙竞 刘启发 黄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1-354,共4页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FLT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疗效。14例患者中9例获完全缓解(6例获完全分子学缓解),2例获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移植后复发中位随访220(30~1 782...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FLT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疗效。14例患者中9例获完全缓解(6例获完全分子学缓解),2例获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移植后复发中位随访220(30~1 782)d,7例存活、7例死亡。索拉非尼联合化疗、DLI挽救性治疗FLT3阳性AML移植后复发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FLT3 复发 索拉非尼 供者淋 巴细胞输注
原文传递
血小板生成素通过PI3K/AKT通路防止CoCl_2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君妍 +1 位作者 梁恩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8-534,共7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体外培养的未经处理的HUVEC为对照组,CoCl_2与HUVEC共培养的为CoCl_2组,在加入CoCl_2前用TPO预处理HU... 目的: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体外培养的未经处理的HUVEC为对照组,CoCl_2与HUVEC共培养的为CoCl_2组,在加入CoCl_2前用TPO预处理HUVEC为TPO+CoCl_2组,TPO单独处理HUVEC为TPO组。使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PO对AKT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CoCl_2可以明显抑制HUVEC的生长,细胞存活率随着CoCl_2的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r=-0.997);与对照组相比较,CoCl_2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而TPO+CoCl_2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前者明显下降(P<0.001),提示TPO对HUVEC有保护作用。TPO还能减少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和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以及刺激HUVEC PI3K/AKT通路的活化。结论:TPO具有防止化学性缺氧所致的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从而减少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化表达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来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氯化钴 内皮细胞凋亡
下载PDF
PDGF/PDGFR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丽霞 梁恩 +1 位作者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DGFR-β(CD140)在ET患者及健康人骨髓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检测PDGF-BB对JAK2/STAT3、AKT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观察PDGFR抑制剂伊马替尼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PDGF-BB在ET患者骨髓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ET患者骨髓中PDGFR-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PDGF-BB可刺激巨核细胞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可被伊马替尼阻断。结论:PDGF-BB表达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是ET发生的潜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PDGFR,进而激活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可通过阻断PDGFR,发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伊马替尼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对多种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肖彬 +1 位作者 徐月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4-257,共4页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同时对早期造血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已经证明,TPO通过与其受体c-mpl结合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这些信号通路主要有Jak/STAT,PI3K/Ak...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同时对早期造血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已经证明,TPO通过与其受体c-mpl结合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这些信号通路主要有Jak/STAT,PI3K/Akt,Ras/MAPK等。这些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以改变一系列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例如β-链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骨形态发生蛋白和同源异型框蛋白等。这些信号分子与TPO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近年来,TPO在体内其他组织和细胞,例如心肌细胞、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卵巢等组织的作用也受到了关注。本文从TPO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多种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c-mpl受体 信号通路 神经细胞 心肌细胞
下载PDF
PDGF-BB促粒细胞/巨核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毛利靖 +1 位作者 梁恩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生成作用及其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抗凋亡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血浆凝固培养法培养小鼠和人骨髓细胞CFU-GM和CFU-MK,探...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生成作用及其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抗凋亡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血浆凝固培养法培养小鼠和人骨髓细胞CFU-GM和CFU-MK,探讨PDGF-BB对两者CFU-GM、CFU-MK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AnnexinV/PI双染、活性Caspase-3表达及JC-1线粒体膜势能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PDGF-BB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的抗凋亡作用机制。结果:PDGF-BB 0-100 ng/ml能够促进小鼠/人CFU-GM和CFU-MK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50 ng/ml作用最为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PDGF-BB通过线粒体及Caspase-3通路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发挥抗凋亡作用(P<0.05)。结论:PDGF-BB能够促进体外小鼠和人粒-单核系及巨核系造血生成,且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和Caspase-3通路对巨核细胞发挥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巨核细胞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7
作者 蔡林静 魏小磊 +17 位作者 魏永强 郭绪涛 江雪杰 张钰 余国攀 戴敏 周红升 徐丹 黄芬 范志平 许娜 史鹏程 宣丽 冯茹 刘晓力 孙竞 刘启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4年内22717例次患者共发生582次血流感染,2018-2021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2.79%、2.99%、2.79%和2.02%。共分离出59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487株(81.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81株(13.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糖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31株(5.2%),以热带念珠菌为主。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0%、15.3%、15.4%和3.3%。主要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9.6%、13.3%和21.7%。81株革兰阳性菌中仅2例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2018-2021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耐药率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丹琪 赵文舒 +6 位作者 阴常欣 何涵 林韧 赵珂 刘启发 戴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1-1507,共7页
目的:探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147例初发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WT1基因表达,根据其表达水... 目的:探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147例初发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WT1基因表达,根据其表达水平分为WT1^(+)和WT1^(-)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147例MDS患者WT1^(+)率为82.3%。WT1^(+)和WT1^(-)两组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异常染色体核型、WHO 2016分型及IPSS-R危险分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亚型恶性程度及IPSS-R危险分层越高,WT1表达水平越高。WT1^(+)和WT1^(-)两组患者中位OS、进展为白血病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未移植患者中,WT1^(+)患者中位OS较WT1^(-)患者显著缩短(P=0.049)。WT1^(+)移植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去甲基化治疗患者(P=0.002),且死亡率低(P=0.005)。结论:WT1基因表达水平可用于评估MDS患者病情,与MD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WT1基因 预后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通过修复化疗后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巨核细胞造血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晓媛 焦营营 +2 位作者 李宗鹏 张玉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探索血小板生成素(TPO)能否通过修复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骨髓内皮祖细胞(BM-EPC)恢复其对巨核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方法选取2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30 d的骨髓以及10例健康人骨髓作为实验标本。采用表面特异性抗原CD34,CD309... 目的探索血小板生成素(TPO)能否通过修复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骨髓内皮祖细胞(BM-EPC)恢复其对巨核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方法选取2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30 d的骨髓以及10例健康人骨髓作为实验标本。采用表面特异性抗原CD34,CD309,CD133对BM-EPC进行鉴定;使用CCK8分析TPO是否可促进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BM-EPC增殖及其最佳作用浓度。设置TPO处理组为实验组,无TPO为对照组,健康人BM-EPC为健康对照组;通过DiL-Ac-LDL摄取及FITC-UEA-I结合实验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BM-EPC数量。利用成管及迁移实验评估3组的BM-EPC功能;分别将实验组和对照组BM-EPC与巨核细胞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实验组BM-EPC高表达CD34/CD133/CD309;TPO可促进BM-EPC增殖,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g/L。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显示,实验组BM-EP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成管能力及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增强(P<0.05)。共培养后,实验组巨核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13)。结论大剂量化疗后患者BM-EPC受损,TPO具有直接刺激巨核系统造血作用,还可能通过促进BM-EPC增殖,修复其功能,从而恢复BM-EPC对巨核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骨髓内皮祖细胞 巨核细胞造血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小板微粒对重型血友病A临床异质性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芳梅 +5 位作者 黄顺桦 李志涛 易正山 郑忠信 刘阳 孙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原和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并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及PMPs对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荧光单抗CD41a-APC,CD42b-PE,CD61-FITC,CD62P-PE,and CD6...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原和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并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及PMPs对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荧光单抗CD41a-APC,CD42b-PE,CD61-FITC,CD62P-PE,and CD63-PE及标准荧光校准微珠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粒,比较不同临床表型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C<2%)外周血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率和PMPs水平,其中轻度表型10例(年出血次数<6),重度表型21例(年出血次数≥24),正常对照者17例。结果重度表型组和轻度表型组CD62P阳性率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36.2±9.27)%vs(22.06±10.72)%,P=0.001];[(49±11.81)%vs(22.06±10.72)%,P=0.000];轻度表型组CD62P表达阳性率高于重度表型组[(49±11.81)%vs(36.2±9.27)%,P=0.0408)]。重度出血表型组和轻度出血表型组CD63阳性率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34.82±7.13)%vs(19.08±17.05)%,P=0.04;(51.15±14.30)%vs(19.08±17.05)%,P=0.000];轻度表型组较重度表型组CD63阳性率均值高[(51.15±14.3)%vs(34.82±7.13)%,P=0.004 4]。轻度表型组PMPs高于重度表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高[(2.06±1.33)%vs(0.95±0.64)%,P=0.02];[(2.06±1.33)%vs(1.06±1.20)%,P=0.02]。结论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小板微粒是影响重型血友病A临床表型的因素,轻度表型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血小板微粒水平较重度表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临床表型 异质性 流式细胞术 微粒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可体外修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受损的内皮细胞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营营 曾晓媛 +3 位作者 李宗鹏 张玉娇 刘启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537-542,共6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内皮祖细胞(EPC)的保护作用。方法从ITP患者及健康供者标本分离BM-EPCs,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ITP/+TPO组、ITP/-TPO组及正常对照。CCK8法检测TPO对BM-EPC的促增殖作用,流式... 目的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内皮祖细胞(EPC)的保护作用。方法从ITP患者及健康供者标本分离BM-EPCs,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ITP/+TPO组、ITP/-TPO组及正常对照。CCK8法检测TPO对BM-EPC的促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标记小鼠抗人CD133、小鼠抗人CD34和小鼠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CD309)单克隆抗体的共表达用以鉴定BM-EPC,免疫荧光实验DiL-Ac-LDL和FITC-UEA-I检测EPCs的数量,成管、迁移实验及BM-EPC与巨核细胞共培养检测BM-EPCs的功能。结果分离的BM-EPCs培养5 d后呈不规则形、椭圆形,培养7~10 d后呈典型长梭形样。CCK-8检测结果显示,TPO促进EPCs增殖,最佳药物浓度为100 n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BM-EPC,结果显示高表达CD34/CD133/CD309,免疫荧光双染细胞数高于ITP/-TPO组(n=8,P<0.05)。与ITP/-TPO组相比,ITP/+TPO组成管能力增强(n=12,P<0.05),共培养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结论 TPO对ITP患者受损的内皮细胞具有修复作用,主要表现为成管功能及巨核细胞支持功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血管微环境 巨核细胞造血 ITP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增殖、凋亡及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雪杰 赵青霞 +4 位作者 王治香 丁冰 黄凯凯 孟凡义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60/ADM的增殖、凋亡和耐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LBH589处理耐药的HL60/ADM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多柔比星作用24h IC50值,AnnexinV-FITC/PI...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60/ADM的增殖、凋亡和耐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LBH589处理耐药的HL60/ADM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多柔比星作用24h IC50值,AnnexinV-FITC/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多柔比星摄取率和多药耐药蛋白1(MRP1)表达,评估LBH589逆转耐药效应.Westemblot检测p53、Akt、p-Akt、组蛋白-3、乙酰化组蛋白-3、β-actin蛋白表达.结果 10~80 nmol/L LBH589能够抑制HL60/ADM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70 nmol/LLBH589作用60 h抑制效果最佳.20 nmol/LLBH589显著下调HL60/ADM细胞表面MRP1的表达[(93.90±4.20)%比(76.19±6.53)%,P<0.05]、提高HL60/ADM细胞多柔比星摄取率[(8.53±0.68)%比(25.67±1.34)%,P< 0.01]、降低多柔比星24 hIG0值[(6.833±0.319) μg/ml比(1.382±0.104)μg/ml,P< 0.01],其逆转耐药倍数为4.9倍.LBH589处理HL60/ADM细胞24、48 h,乙酰化组蛋白-3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LBH589处理前(P<0.01),处理后24h和48 h 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9和0.59±0.01,低于处理前表达水平(2.03±0.12)(P<0.01),p5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7±0.04和1.31±0.09,明显高于处理前的表达(0.21±0.02)(P< 0.01).结论 LBH589通过阻断PI3K-Akt通路、下调其MRP1的表达及提高多柔比星摄取率有效地抑制HL60/ADM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并逆转其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细胞增殖 凋亡 抗药性 肿瘤
原文传递
简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丹丽 刘佩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236-238,共3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当前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相关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当前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相关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切口感染率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在术后疼痛效果和切口感染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措施中融入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护理的实际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并且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手术室护理 效果
下载PDF
i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周丽霞 +1 位作者 连祺周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1-604,共4页
Takahashi小组采用导入基因的方式,首次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成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称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而且因来源于机体本身... Takahashi小组采用导入基因的方式,首次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成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称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而且因来源于机体本身而无免疫排斥,同时也无伦理问题,因而有极大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潜能,有可能为血液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患者体细胞来源的i PS细胞,可用于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用于开发和筛选新的治疗药物;从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可用来诱导产生红细胞和血小板,因而是一种潜在的血细胞来源。本综述总结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建立的方法及其在血液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转导方法 遗传性血液病 造血
下载PDF
胺类神经递质对巨核细胞造血调控及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15
作者 舒慧英 李晓静 +2 位作者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228,共6页
作为宿主防御和机体修复机制的一部分,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免疫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调控,而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在血液细胞上表达的发现,为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之间直接联系提供了依据。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胺类神经递... 作为宿主防御和机体修复机制的一部分,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免疫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调控,而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在血液细胞上表达的发现,为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之间直接联系提供了依据。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胺类神经递质中的5-HT与巨核系造血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以胺类神经递质对巨核系造血的调控及巨核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做为关注点作一综述,着重于其相关受体在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上的表达及相应的功能,探索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的内在联系。依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胺类神经递质参与了巨核细胞造血的调控,可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活化功能,且与巨核系特异调节因子TPO存在联系,也支持了一些研究者所提出的"脑-骨髓-血液轴"观点。目前,神经系统参与造血调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巨核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