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导师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卫道治
娄延常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1985年第4期97-100,共4页
-
文摘
高等学校要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教学领域里的改革。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许多高等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其中,导师制也日益为教育界所重视。“导师制”亦称教师指导学生的责任制,是一种教学制度,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中已普遍采用。大学本科教育如何实行导师制?武汉大学从一九八二年开始进行尝试。
-
关键词
导师制
教学过程
教学制度
学生成才
高等学校
教师指导
积极性
教育体制改革
学生学习
研究生教育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国外关于班级一学校的社会学理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教育研究》
1987年第6期60-65,共6页
-
文摘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机构,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教育社会学视班级为一种社会体系,视学校为一种社会组织。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教育社会学关于班级一学校的几种理论学派的研究观点。
-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学校
班级
国外
教育社会学
基本单位
社会体系
社会组织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国际私法的对象与体系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隆茨
卫道治
-
出处
《法学评论》
1980年第4期1-8,共8页
-
文摘
国际私法应该研究什么东西?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关于这个问题,在各国国际私法学者中间,是有不同的主张的。目前这个问题,已引起我国国际私法学者的注意和讨论。讨论的焦点,似乎在于直接规定涉外民法关系的实体规范应否列入国际私法范围之内。关于这一点,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学者中间,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兹将苏联隆茨所著《国际私法教程》三卷本中第一卷(一九七三年第三版)内的有关论述,选译如次,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国际私法学
实体规范
民法性质
冲突规范
对外贸易关系
贸易契约
苏联法
外国人
法律关系
国际法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法语成语汉译浅谈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卫道治
李兴业
-
出处
《法国研究》
1984年第1期46-50,共5页
-
文摘
法语是世界上语法最严密、词汇最丰富、音调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法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了大量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成语。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时,随时都可以碰到这样一些成语,使人有“山荫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意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法语成语的汉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法语成语
对等译法
汉译
翻译法
语言手段
译文语言
词汇
不同之处
汉语
民族色彩
-
分类号
K565.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4期42-48,共7页
-
文摘
一元研究方法论体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性质,牵制着该学科研究方法的类型的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1)教育作为一种元社会或社会亚体系;(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这两大块结构的内容性质正好适应了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生态学研究、纵向与横断研究、个案研究。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微观分析方法来透视教育元社会体系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从而找到改善教学的社会学途径。而宏观分析不将教育分解为个别的单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并在与大社会的相互关联中寻求其运动的规律。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研究
社会体系
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学方法论
教育系统
教育与社会
实验研究
社会行为
生态学研究
相关研究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字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下)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依斯特林
卫道治
费锦昌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6年第3期36-41,共6页
-
文摘
本文是作者所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一书的第一章。上一期发表了本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半部分,论述了文字的本质、文字与思维的关系。文中列举了“赞同语言以外的思维是可能的人”所常常引述的三种现象:1)科学符号是“语言以外的”符号体系。2)默读时不发出词的读音,也不产生发音器官的动觉形象。3)先天聋哑人有发达的思维。并对第一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科学符号
发音器
符号体系
图形符号
阅读技巧
语音形式
交际作用
促进作用
面部表情
图象表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等教育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
- 7
-
-
作者
刘道玉
卫道治
肖吴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5期14-25,共12页
-
文摘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高等教育获得的教育成果(产出)与教育投资(投入)的比较。在这里,教育成果不包括科研成果,教育投资也不包括科研投资。应该承认,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和智力生产活动。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的科学性,一方面,应该把高等学校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高等学校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分开来分析,而高等学校的教育投资和教育成果与科研投资和科研成果原则上是可以分开的;另一方面。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毕业生质量
高等教育投资
在校学生数
教职工
图书资料
教育事业
微观
在校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字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
- 8
-
-
作者
依斯特林
卫道治
费锦昌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93-98,共6页
-
文摘
[苏](依斯特林)撰写的《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本研究普通文字学理论的重要著作。这本书的初版本是1961年问世的,当时的书名叫《文字的发展》。杜松寿先生曾把它译成中文,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66年3月作为“内部读物”印行。1965年苏联出版该书的第二版,作者改写了全书,并更名为《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篇幅也增加了三分之一。把这本著作介绍给我国的读者,对于我国语言文字的理论建设无疑是有益的。现征得译者同意,从他们的译稿中选登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
关键词
改革出版社
杜松寿
科学符号
斯特林
初版本
理论建设
图形符号
科学术语
符号体系
一本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 9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7年第1期79-86,共8页
-
文摘
社会化的过程是以怎样的机制为基础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问题之一,是每一个体以怎样的动机体系为基础,问题之二,是动机与环境诸条件之间有怎样的相互作用。关于前者我们期待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关于后者,社会化可籍社会交互作用中的三种主要机制(mechanisms):1.习惯形成的机制。习惯形成的机制有两种情况。
-
关键词
角色学习
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
教育内容
动机体系
社会角色
习惯形成
社会交互作用
社会化过程
社会环境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教育与社会变迁
- 10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8-93,共6页
-
文摘
【正】 所谓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系指社会结构的布局的变化,或社会格局的转换.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体社会结构的因果网络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具体而言,构成社会复合体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表意整合制度(教育是表意整合制度的—种)形成了一种因果循环的社会耦合系统,一旦这个系统的某个亚结构出现了功能异化现象,就会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整个社会出现动荡.从此看来,从某一个子系统(例如教育)入手,研究它与整体社会结构的转换即社会变迁的关系是绝对必要的.
-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教育与社会
教育投资
社会结构
经济变迁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价值教育
功能异化现象
职业技术教育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教育与社会结构
- 11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7年第4期89-92,共4页
-
文摘
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制度,它与整体社会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首先对社会结构及其制度、要素、体系作一般的解释,以为后文论述的基础;然后探讨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包括教育与社会的结构—功能分析以及教育与社会结构的控制。
-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功能分析
阶层化
社会流动
结构描述
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
科层结构
相互行为
英克尔斯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略论教育社会学的规范性研究与证验性研究
- 12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1986年第4期86-88,共3页
-
文摘
由来与含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是教育社学会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式与途径。这两种研究方式与途径的差隔,从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看,自从康德以来一直困扰着学术领域。虽然许多学者力图求取二者统合的途径,但未能成功,以致于将教育社会学看作是“连字符科学”(教育学与社会学的机械结合),或将教育社会学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其结果在多数场合忽略了教育现象的严密的概念构成。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研究
规范性
社会学家
教育学家
研究方式
经验主义
教育现象
研究方法
应用社会学
途径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略论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 13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1987年第2期59-62,72,共5页
-
文摘
一、教师的社会本质青少年一代是社会的未来,社会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材,教师就必须作为社会的代理人,帮助青少年的成长,也就是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一头是社会,另一头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即学生,对这二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对学生所尽的义务实质上是社会对它未来的组成分子的期望。教师将社会的哲学、
-
关键词
新教师
学生行为
社会态度
教育对象
教学工作
青少年
组成分子
教学活动
技能
师生关系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 14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6年第4期75-78,共4页
-
文摘
社会是人、关系和文化三位交织的复合体,教育一种元社会或社会亚体系,因而教育系统也是人、关系和文化三个要素按照与大社会三要素相适应的尺度复合起来的小社会.基于一种逻辑上的抽象,我们可以侧重研究这种复合状态下的其中一个要素.在教育社会体系中侧重于人的研究就是探讨行为关系和社会文化的承担者——学生和教师.这里,我们就教育的对象——学生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予以探讨,这就是学生社会学.学生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研究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行为关系
人的社会化
教育社会学
“社会化”
教育系统
个人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
社会组成
语言能力
社会环境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国际私法的对象与体系(续完)
- 15
-
-
作者
隆茨
卫道治
-
出处
《法学评论》
1980年第6期3-7,共5页
-
文摘
六、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探究的问题有: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的审判管辖权问题(而且所谓“民事”案件,不仅包含民法关系的案件,而且包含劳动和亲属案件);外国公民和法人的民事诉讼地位问题;外国国家及其外交代表的民事诉讼地位;关于确定所适用的外国法律内容的程序;关于一国法院对另一国法院的委托;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和对外国民事案件方面行政法令的承认;对外国仲裁协定的承认和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执行。
-
关键词
国际私法学
国际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程序
程序规范
民事案件
诉讼地位
国际公法
外国法院判决
社会主义国家
冲突问题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中国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 16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4-25,23,共3页
-
文摘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结构性分系。教育与大社会之间若要维持一种良性的循环关系,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大社会对教育进行有效的“输入”;其二,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不能出现故障,并产生有效的“输出”。然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局面。主要表现在:
-
关键词
教育与社会
主要表现
中国社会
经济冲突
教育目的
教育系统
中国教育
大社会
不可避免
学校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国外教育社会学述评
- 17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1986年第1期72-77,共6页
-
文摘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不同意见。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并做了分析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教育社会学,我们热切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就此发表意见。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政治学
教育与社会
教育体系
教育系统
教育制度
相互作用
社会化过程
社会科学
述评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教育与社会结构
- 18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8年第1期129-131,共3页
-
文摘
2.2.社会结构对教育的规定性社会结构对教育的规定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制度对教育的规定性。教育之所以能够得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政治制度为它提供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制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处于政治“中立性”几乎是一种幻想。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不可分,从教育方面来看。
-
关键词
社会结构
教育理想
行政控制
政治理想
教育目的
文化特征
教育内容
教育形态
定型化
中立性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育社会学导论
- 19
-
-
作者
卫道治
沈煜峰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3期39-47,38,共10页
-
文摘
【正】 如果我们不经过客观的分析,全面的比较和冷静的反省,不进行深刻的理论探究与广泛的史料印证,以解答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中国为何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方面显得如此不能与之相匹配,以及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性格特征的本质所在等问题,就贸然企图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或者使外国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那么,这种努力即使是虔诚的,它的效果却不一定是预期的。我们知道,教育社会学不具有可作普遍解释的理论模型。如果盲目移植与本土文化传统、社会条件、与过去经验完全不同的舶来教育社会学,则会严重地腐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创造活力,使之完全丧失其独立的个性,因而使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沦于形而下的比较或模拟研究的可悲境地。我们的出路在于,只有通过对中国社会与教育的多角度透视,只有通过对外国教育社会学知识传统的反省与批判,包括理论结构、概念、问题的选择,研究重点、方法的确立,才能使中国教育社会学摆脱移植与加工的性格,跳出“实用”与“实证”方法论的窠臼。
-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与社会
教师社会学
教育者
社会变迁
教育学
文化
社会体系
社会角色
相互关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