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柴志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9-53,58,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PCI术的冠心病(CAD)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PCI术的冠心病(CAD)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5例。2组均给予PCI+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对照组术后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术后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水平及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术后3个月时,2组cTnI、CK-MB水平明显升高,BNP水平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清cTnI、CK-MB、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3个月LVEF、SV水平明显升高,LVEDD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可保护CAD行PCI术后患者的心肌,使心肌损伤减少,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麝香保心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B型脑钠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左心室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柴志强 +4 位作者 乔翠峰 孙小燕 赵东坡 狄巨岚 刘学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月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83例为研究...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月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83例为研究组,并选取于我院就诊冠脉造影狭窄小于70%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Crush技术的介入术,术后在给予双联抗栓治疗基础上持续给予替罗非班,并根据术后1年期间是否出现冠脉再狭窄分再狭窄组(20例)和正常组(63例)。对照组在入组后次日,研究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检测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同期检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结果研究组术前较对照组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著升高,MAP及C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血清VCAM-1、hs-CRP及HR水平显著降低,MAP和CO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再狭窄组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血清VCAM-1、hs-CRP和HR高于同期正常组,而MAP和CO低于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与再狭窄和H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MAP、C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经支架介入和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血清VCAM-1和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脉分叉病变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分叉病变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柴志强 乔翠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8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5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5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情况,同时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4.21%(23/95);依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分叉角度、斑块分布同侧、斑块不规则、主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支TIMI血流分级及主支/分支参考血管直径比(MV/SB)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结论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合并分支血管闭塞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分叉角度、斑块分布同侧、斑块形状不规则、主支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低及MV/SB大会增加患者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分支血管闭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球囊压撬法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柴志强 乔翠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82-184,189,共4页
目的研究球囊压撬法在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脉分叉病变患者68例进行研究。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 目的研究球囊压撬法在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脉分叉病变患者68例进行研究。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介入方法,观察组使用球囊压撬法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交换介入技术后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及总手术成功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球囊个数及手术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为82.35%,较对照组的58.82%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交换介入技术后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和总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球囊使用个数及手术费用均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5.88%vs.23.53%,P<0.05)。结论应用球囊压撬法对冠脉分支病变实施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提高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安全性较好,在手术遇到困难时还可及时进行介入技术的交换,从而获得满意的介入治疗效果,值得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压撬法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健康之路》 2016年第8期273-273,共1页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诊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参照组;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8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参照...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诊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参照组;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8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参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管理,而实验组则施以安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于此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在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之后,实验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而且投诉事件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之后,实验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而且投诉事件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护理管理 不安全因素 分析 防范对策
原文传递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
6
作者 《健康之路》 2016年第9期259-259,共1页
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措施,提升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方法:归纳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加强对药物存储的管理和考核管理,完善护理用药流程... 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措施,提升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方法:归纳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加强对药物存储的管理和考核管理,完善护理用药流程及医嘱数据化管理,增加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结果:实施前(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与实施后(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的用药差错发生率分别为12%、1.5%,护理事故发生率分别为7.2%、0,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4.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可以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降低事故差错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护理 用药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