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特征值屈曲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计静 徐智超 +5 位作者 张文福 沈晶 周利剑 刘迎春 王滨洲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稳定性能,以截面形式、约束条件、构件长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设计11根不同截面形式的H型蜂窝钢柱及18根STHCC构件;基于构件的简化力学模型和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稳定性能,以截面形式、约束条件、构件长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设计11根不同截面形式的H型蜂窝钢柱及18根STHCC构件;基于构件的简化力学模型和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29根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开展构件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将有限元数值解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基于18根STHCC构件特征值屈曲分析,提取变形云图和屈曲荷载,考察屈曲荷载随截面形式、构件长度、约束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加劲肋的变化规律,给出STHCC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STHCC构件的整体稳定性比普通H型蜂窝钢柱、钢管翼缘的H型蜂窝钢柱的好,在相同用钢量条件下,屈曲荷载分别提高1.88、1.23倍;在STHCC构件钢管翼缘内设置加劲肋后,屈曲荷载提高1.31倍,合理设置加劲肋可以大幅提高组合柱的整体稳定性。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构件屈曲荷载提高幅度越来越小。根据有限元数值解,通过简化混凝土影响系数建立STHCC构件的屈曲荷载计算公式,获得的屈曲模态为该类组合柱非线性稳定性能提供初始缺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蜂窝组合柱 钢管混凝土 ABAQUS 特征值屈曲 屈曲荷载 设计建议
下载PDF
薄壁衬层再生复合管材层间界面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凯勃 +2 位作者 王尊策 徐艳 刘海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薄壁衬层再生复合管材层间界面力学行为,对带腐蚀缺陷管钢与薄壁不锈钢衬层所组成的复合管材进行切向与法向拉伸破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带腐蚀缺陷管钢修复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试件在切向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 为研究薄壁衬层再生复合管材层间界面力学行为,对带腐蚀缺陷管钢与薄壁不锈钢衬层所组成的复合管材进行切向与法向拉伸破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带腐蚀缺陷管钢修复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试件在切向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带腐蚀缺陷管钢腐蚀程度的增加,粘结层与基层管钢剥离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界面极限强度逐渐增大,界面黏聚力随着腐蚀损失率的增加略有增加,但随着粘结材料失效所占比例的增加,这种增加趋势慢慢趋于平缓,层间界面切向破坏以粘结材料内聚力失效为主。试验试件在法向力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式基本相同,破坏以粘结层内聚力失效破坏为主。利用差值法建立复合管材层间界面切向应力与相对位移双线性本构关系模型,界面法向应力与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也可简化为双线性本构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试件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双线性界面内聚力模型在有限元模型分析中能够准确模拟薄壁内衬复合管材层间力学性能,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为埋地管道非开挖连续内衬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衬层 再生复合管材 界面力学性能 本构关系
下载PDF
薄壁内衬复合管衬层径向临界脱层屈曲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琳琳 +1 位作者 徐艳 顾孝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4,共8页
薄壁内衬复合管受周围环境影响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其衬层受径向力的作用易产生脱层剥离现象,导致内衬层脱层剥离屈曲失效。基于经典的圆柱壳理论,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径向力作用下的壳体动力控制方程,推导得到满足复合管径向压力达到临界... 薄壁内衬复合管受周围环境影响处于复杂受力状态,其衬层受径向力的作用易产生脱层剥离现象,导致内衬层脱层剥离屈曲失效。基于经典的圆柱壳理论,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径向力作用下的壳体动力控制方程,推导得到满足复合管径向压力达到临界值时的计算公式和内衬层最小厚度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双线性内聚力关系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考虑内衬层厚度对薄壁内衬复合管径向屈曲的影响,将理论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结合相关算例和试验结果与本文数学分析模型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复合管径向临界屈曲的数值分析结果、算例和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最大误差均在实际应用允许范围内。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径向力下复合管道内衬层的脱层屈曲问题,为进一步研究非开挖管道的内衬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内衬复合管 临界屈曲压力 脱层剥离 最小厚度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使用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于伟刚 +2 位作者 杨东财 张云峰 李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3,92,共4页
通过实验方法,分析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的梁体刚度和抗裂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加以对比.通过采用不同的体外布筋方式和施加不同的预压应力,分析二次效应对加固混凝土梁体短期刚度的影响,提出修正公式.考虑混凝土截面... 通过实验方法,分析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的梁体刚度和抗裂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加以对比.通过采用不同的体外布筋方式和施加不同的预压应力,分析二次效应对加固混凝土梁体短期刚度的影响,提出修正公式.考虑混凝土截面塑性降低对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影响,分析加固后混凝土梁体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公式计算加固混凝土梁的短期刚度比规范计算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误差减少30%~40%.考虑混凝土截面塑性的降低,视体外预应力为偏心压力,所得梁体在正常使用荷载状态下的最大裂缝宽度与实测结果更加吻合,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梁体加固 短期刚度 抗裂性能 二次效应
下载PDF
外包薄壁夹心钢-混组合管柱层间作用对其受压承载力的影响
5
作者 王佳美 +1 位作者 李岩 柴鹏举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8-582,共5页
为了研究外包薄壁夹心钢混组合管柱层间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组合管柱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库伦摩擦定义层间作用力,改变影响参数值,研究了轴压、偏压作用下组合管柱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摩擦系数由0.2增大至0.4时,轴心受压柱与偏... 为了研究外包薄壁夹心钢混组合管柱层间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组合管柱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库伦摩擦定义层间作用力,改变影响参数值,研究了轴压、偏压作用下组合管柱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摩擦系数由0.2增大至0.4时,轴心受压柱与偏心受压柱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06%、13.35%,由0.4增大至0.6时,分别提高了0.06%、13.61%;随着内外钢管与混凝土之间外力的增加,层间作用力和机械咬合力也相应地增加,增强层间作用力可以明显提高外包薄钢混凝土偏心受压组合管柱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管柱 层间作用 极限承载力 轴向压力 偏心受压
下载PDF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 王树伟 +1 位作者 周英明 《价值工程》 2013年第9期273-274,共2页
结合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讨。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工程类专业... 结合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讨。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工程类专业课的教学应以技能培养为主,突出职业化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出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概预算 教学改革 实际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非线性屈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计静 徐智超 +5 位作者 姜良芹 张云峰 周利剑 滕振超 刘迎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0-55,70,共7页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的整体稳定性能,以套箍系数、试件长度、名义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为控制参数,设计了30根不同参数的STHCC试件。基于简化的钢材本构模型及考虑套箍效应的混凝土非线性本...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的整体稳定性能,以套箍系数、试件长度、名义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为控制参数,设计了30根不同参数的STHCC试件。基于简化的钢材本构模型及考虑套箍效应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19根钢管混凝土柱(CFST)的有限元模型,引入初始缺陷(特征值屈曲一阶模态的1/1 000),开展试件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将有限元数值解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30根STHCC试件非线性屈曲分析,提取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考察屈曲荷载随套箍系数、试件长度、名义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箍系数及试件长度对轴压长柱的稳定承载力影响更加明显。最后,依据有限元数值解建立考虑初始缺陷情况下STHCC组合长柱的稳定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提出该类轴压长柱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蜂窝组合柱 钢管混凝土 非线性屈曲 初始缺陷 稳定承载力 ABAQUS软件
原文传递
截面分层法计算不锈钢-混凝土-钢双壁管受弯承载力 被引量:6
8
作者 闫亮 +3 位作者 张光明 张文福 于慧敏 计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1-14,41,共5页
提出不锈钢(薄壁外层)-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DSTM)新型构件。借鉴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基本假定及材料本构关系,分析DSTM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性能。利用截面分层法建立DSTM管纯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截面分... 提出不锈钢(薄壁外层)-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DSTM)新型构件。借鉴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基本假定及材料本构关系,分析DSTM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性能。利用截面分层法建立DSTM管纯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截面分层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公式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截面 双壁空心管 截面分层法
下载PDF
FRP筋长期耐腐性能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云峰 张玉亮 +2 位作者 詹界东 王树伟 《低温建筑技术》 2010年第11期28-30,共3页
FRP筋除具有抗拉强度高、疲劳性能好、松弛率小等优良力学性能外,特殊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也明显优于钢筋,成为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最佳选择。本文在系统地查阅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FRP筋的耐酸碱盐、潮湿、紫外线和耐温耐火... FRP筋除具有抗拉强度高、疲劳性能好、松弛率小等优良力学性能外,特殊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也明显优于钢筋,成为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最佳选择。本文在系统地查阅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FRP筋的耐酸碱盐、潮湿、紫外线和耐温耐火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今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筋 耐腐蚀 长期性能
下载PDF
不锈钢内衬修复复合管层间缺陷处应力分析
10
作者 彭郑飞 +1 位作者 王威 王佳美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研究不锈钢内衬修复前后复合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修复效果,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含单腐蚀坑缺陷的管道模型,改变腐蚀坑的深厚比,忽略黏结层厚度及对腐蚀坑的填补影响,层间采用黏接行为建立界面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将修复... 为研究不锈钢内衬修复前后复合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修复效果,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含单腐蚀坑缺陷的管道模型,改变腐蚀坑的深厚比,忽略黏结层厚度及对腐蚀坑的填补影响,层间采用黏接行为建立界面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将修复前后腐蚀缺陷处的应力进行对比。随着腐蚀缺陷深厚比的增加,管壁腐蚀缺陷处的径向应力、周向应力、Mises应力都有增大的趋势;修复前缺陷处的周向应力最大,且其值与Mises应力相近;经不锈钢内衬修复后,缺陷处的周向应力下降了11.3%,Mises应力下降了7.12%。腐蚀缺陷的深厚比对管道的应力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复合管线安全评估时应注意腐蚀深度的影响;在修复前后,管道腐蚀缺陷处的控制应力一直是周向应力,复合管道的失效可依据周向应力进行判断;经不锈钢内衬修复后,原始缺陷处的应力发生了重分布,其周向应力与Mises应力均有减小,修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内衬修复 复合管道 应力状态
下载PDF
径向脉冲力下薄壁内衬再生复合管层间应力分析
11
作者 阮驰 +3 位作者 殷兆龙 张勇 彭郑飞 徐畅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8-52,共5页
为深入研究径向脉冲力对薄壁内衬复合管层间应力的影响,基于以建立的层间相互作用本构关系,对X52N钢板和玻璃钢板通过黏结而成的复合板进行模态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胶层本构在有限元模拟中的可行性。通过建立薄壁内... 为深入研究径向脉冲力对薄壁内衬复合管层间应力的影响,基于以建立的层间相互作用本构关系,对X52N钢板和玻璃钢板通过黏结而成的复合板进行模态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胶层本构在有限元模拟中的可行性。通过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径向脉冲力作用下,外基层管厚度与衬层厚度的比值及黏结强度对层间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厚比的增加,层间应力的改变较为显著,而黏结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一定层厚比范围内,外基层管的支持效应能有效降低层间应力,但外基层管厚度也不宜过厚,过厚的外基层管会增加其质量和刚度,进而加大对内衬层的约束作用,从而导致层间应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试验 径向脉冲力 层间应力 黏结强度
下载PDF
冲击力下薄壁内衬复合管界面黏结强度效应分析
12
作者 徐畅 +1 位作者 彭郑飞 王威 《河南科技》 2024年第6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受冲击力作用下的界面黏结强度对层间剥离屈曲的影响。【方法】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弹性阶段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对薄壁内衬复合管材模态试验与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可靠性。通过... 【目的】研究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受冲击力作用下的界面黏结强度对层间剥离屈曲的影响。【方法】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弹性阶段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对薄壁内衬复合管材模态试验与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可靠性。通过改变衬层与原基层管壁间的界面黏结强度,研究复合管在冲击力下的动态特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冲击荷载较小、管道变形处于弹性阶段时,薄壁内衬复合管的损伤大都集中在层间界面处。界面黏结强度对层间剥离屈曲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层间界面黏结强度的增加,外基层管与内衬层的最大等效应力差值减少。此外,外基层管和内衬层的变形协调性能力随着黏结强度增加而增大,径向层间位移减小,增加了复合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薄壁内衬修复管道设计方法及层间界面效应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内衬复合管 界面黏结强度 冲击力 层间剥离
下载PDF
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原缺陷坑处应力重分布规律分析
13
作者 彭郑飞 王佳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在其原管道内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重分布状态以及其修复的效果,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单个腐蚀缺陷的管道模型,并通过改变腐蚀缺陷... 为了深入研究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在其原管道内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重分布状态以及其修复的效果,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单个腐蚀缺陷的管道模型,并通过改变腐蚀缺陷坑的深厚比,将修复前后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缺陷坑的深厚比对管道的应力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管道安全评估时应注意腐蚀坑深度的影响;在腐蚀缺陷坑深厚比0.1到0.8的分次增加的过程中,管壁腐蚀缺陷处的周向应力,径向应力,Mises应力都有增大的趋势;修复前腐蚀缺陷坑处的周向应力和Mises应力相近,径向应力较前两者小,三者中周向应力最大;在修复前后,管道腐蚀缺陷处的控制应力一般是周向应力,管道的失效可依据周向应力进行判断;修复后的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原始腐蚀缺陷坑处发生了应力重分布,其周向应力与Mises应力均有减小,修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坑 GFRP防护层 复合管 应力重分布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的层合板局部脱层损伤识别研究
14
作者 彭郑飞 +2 位作者 殷兆龙 姚晗曦 王佳美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0-35,130,共7页
为简单准确测出层合板结构的局部脱层损伤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稀疏化的局部脱层损伤识别方法。文章设计了含脱层GFRP层合板受迫振动的实验方案,并采集板面多点加速度响应数据,利用数据构建振动传递率函数图谱,选取局部稳... 为简单准确测出层合板结构的局部脱层损伤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稀疏化的局部脱层损伤识别方法。文章设计了含脱层GFRP层合板受迫振动的实验方案,并采集板面多点加速度响应数据,利用数据构建振动传递率函数图谱,选取局部稳态频段利用L1范数稀疏化提出脱层损伤指标TD;分析不同脱层位置,不同脱层程度对脱层损伤指标TD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损伤识别指标TD的分布与实际试件脱层损伤的分布吻合性好,利用此指标可进行层合板脱层位置和脱层损伤识别,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递率函数 加固层合板 脱层损伤识别 结构检测加固
下载PDF
FRP混凝土连续梁延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云峰 韩非飞 +2 位作者 陈佳楠 王树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结合已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FRP筋的受力性能和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对3根FRP筋混凝土连续梁和2根FRP筋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FRP筋配筋率的变化对梁变形性能的影响,得出裂缝发展规律,总结了FRP筋混凝土... 结合已有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FRP筋的受力性能和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对3根FRP筋混凝土连续梁和2根FRP筋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FRP筋配筋率的变化对梁变形性能的影响,得出裂缝发展规律,总结了FRP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荷载-挠度变化规律;利用试验结果,计算和分析了FRP筋混凝土梁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 连续梁 挠度 延性 配筋率
下载PDF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推进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科 +1 位作者 李晓丽 李通 《科教文汇》 2020年第23期75-76,共2页
该文对“路基路面工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对教学内容、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业的高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为日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路基路面工程 教学质量 探索
下载PDF
关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育实践效果探析
17
作者 李科 +2 位作者 刘迎春 李通 李晓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8期114-116,共3页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本文从教学实践过程安排、过程考核执行、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某道桥班进行了教育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得出了考核方式...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本文从教学实践过程安排、过程考核执行、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某道桥班进行了教育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得出了考核方式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希望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效果分析 效果评价 过程考核
下载PDF
表面自然腐蚀后带缺陷管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璐泽 +1 位作者 徐艳 王尊策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5-30,共6页
针对腐蚀对管道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问题,对不同腐蚀程度的管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不同腐蚀程度的管道钢其力学性能与腐蚀损失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腐蚀坑处应力状态。轴向拉力作用下,带腐蚀缺陷管道钢的... 针对腐蚀对管道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问题,对不同腐蚀程度的管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不同腐蚀程度的管道钢其力学性能与腐蚀损失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腐蚀坑处应力状态。轴向拉力作用下,带腐蚀缺陷管道钢的断裂位置发生在深宽比最大的腐蚀坑处;表面腐蚀缺陷管钢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与腐蚀损失度相关度较低,而屈服荷载和等效弹性模量随着腐蚀程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腐蚀坑的最大深宽比是影响管钢腐蚀坑处的应力集中系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在役管线力学性能进行评估预测,对预防管道泄漏及生命周期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钢 等效弹性模量 应力集中 深宽比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腐蚀长度、宽度、深度对带大面积腐蚀缺陷管道应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利剑 曹武朋 +3 位作者 魏立新 朱东林 闫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53-157,共5页
针对大面积片状腐蚀缺陷导致管道破坏的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并结合实际数据,建立不同腐蚀条件下的腐蚀管道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将模拟结果与API579准则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腐蚀长度、宽度、深度... 针对大面积片状腐蚀缺陷导致管道破坏的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并结合实际数据,建立不同腐蚀条件下的腐蚀管道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将模拟结果与API579准则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腐蚀长度、宽度、深度均对带大面积腐蚀缺陷管道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其中腐蚀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腐蚀长度的影响最小;腐蚀宽度在40°~80°范围内对管线的应力状态影响较大,当腐蚀宽度超过80°时,应力变化趋于稳定;不同腐蚀尺寸参数对管线的应力状态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腐蚀深度影响最大,所以在进行管线补强、剩余寿命预估及安全评估时,要重点考虑腐蚀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腐蚀 腐蚀缺陷 应力状态 正交试验
下载PDF
LNG储罐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20
作者 李岩 柴鹏举 +2 位作者 罗开勇 史舒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研究LNG储罐穹顶单层网壳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通过3D3S软件建模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单层网壳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得到结构自身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穹顶网壳相邻两阶固有频率相近,网壳变形左右... 为研究LNG储罐穹顶单层网壳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通过3D3S软件建模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单层网壳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得到结构自身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穹顶网壳相邻两阶固有频率相近,网壳变形左右对称,后期以整体变形为主。地震波的形态和频率对结构节点位移时程曲线和杆件轴力时程曲线的形状影响较大,结构在人工波作用下动力响应最大,应该选用多条地震波对网壳结构进行包络分析;矢跨比在前10 s相同地震激励下对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矢跨比为5/36时结构变形最小且最为稳定;整体结构节点位移明显大于单独网壳结构,设计网壳结构时,应该考虑下部结构对网壳动力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穹顶网壳 矢跨比 下部结构 模态分析 地震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