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合作:提升地方院校办学水平 被引量:2
1
作者 贺继明 肖文 +2 位作者 张日新 孙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地方新升本院校既面临教育国际化,又面临缩小与国内成熟院校之间差距的“两难困境”。为快速适应教育国际化和填补与国内成熟院校之间的差距,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理念,... 地方新升本院校既面临教育国际化,又面临缩小与国内成熟院校之间差距的“两难困境”。为快速适应教育国际化和填补与国内成熟院校之间的差距,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理念,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更新、师资队伍培养以及学校社会声誉提高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都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被证明是有效和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 资源引进 地方院校 办学水平
下载PDF
从“歃血为盟”看华夏崇拜 被引量:4
2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6-20,共5页
观察古代中国的结盟仪式,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盟”总是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大致“对等”为前提。《周礼·司盟》:“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这是就地位对等的邦国之间而言,《左传·昭十三年》:“明王之制,... 观察古代中国的结盟仪式,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盟”总是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大致“对等”为前提。《周礼·司盟》:“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这是就地位对等的邦国之间而言,《左传·昭十三年》:“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杜注:“六年一会,十二年一盟。”这里,“朝”特指晋见天子,“会”则指诸侯相见。“再会而盟”显然是诸侯间的会盟,属于平等(尽管有爵位高下、国力强弱之分)的彼此间的外交事务。《谷梁传·僖五年》“尊则不敢与盟”是其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盟 古代中国 洪范五行传 邦国 外交事务 载书 十三年 政治压力 盟诅 浮来
下载PDF
南宋后期三学的参政活动及其背景
3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南宋后期 参政活动 贾似道 史嵩之 太学生 癸辛杂识 参政议政 史弥远 组织形式 历史背景
下载PDF
传统农业对中国古代男女、婚姻、生育等意识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所谓“传统农业”,既是一个与以现代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与工业、商业等其它行业相对的概念。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随时都保持着对它所具有的那些数千年不变的突出特性的理解。这时,“传统农业”至少具... 所谓“传统农业”,既是一个与以现代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与工业、商业等其它行业相对的概念。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随时都保持着对它所具有的那些数千年不变的突出特性的理解。这时,“传统农业”至少具有下列性质: 1、体力劳动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 农业为基础 中国农民 婚姻问题 必然需求 “三从四德” 贞节牌坊 封闭形 历史进程
下载PDF
晚宋诗歌的历史学研究
5
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晚宋诗歌的历史学研究勾承益在晚宋历史的研究领域内〔1〕,史料缺乏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即使是最重要的《宋史全文》和《宋史》之类的典籍,在涉及晚宋历史的时候,也时时给研究者留下东鳞西爪的遗憾。正是鉴于史料的缺乏,无名氏的《... 晚宋诗歌的历史学研究勾承益在晚宋历史的研究领域内〔1〕,史料缺乏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即使是最重要的《宋史全文》和《宋史》之类的典籍,在涉及晚宋历史的时候,也时时给研究者留下东鳞西爪的遗憾。正是鉴于史料的缺乏,无名氏的《宋季三朝政要》、黄震的《古今纪要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宋 诗歌作品 历史学 诗人群体 钱塘遗事 史嵩之 《宋史》 史弥远 知识分子 魏了翁
下载PDF
貌合神离的“黄老之术”
6
作者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史记》中所记录的西汉前期推崇“黄老之术”的几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个案剖析 ,论证了“黄老之术”的不同内涵和不同应用意义 ,从侧面印证了道家思想在西汉前期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不像历代史家所认识的... 本文通过对《史记》中所记录的西汉前期推崇“黄老之术”的几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个案剖析 ,论证了“黄老之术”的不同内涵和不同应用意义 ,从侧面印证了道家思想在西汉前期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不像历代史家所认识的那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黄老之术 大相径庭
下载PDF
南郊神位嬗变的阶段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开元礼》 “天” 二十八宿 《史记·天官书》 有虞氏 《文献通考》 理论基础 天神 礼制建设 系统性
下载PDF
中国早期叙事作品的典范—《左传》 被引量:2
8
作者 John C.Y.Wang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拟从情节、人物、叙事角度、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等叙事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的角度分别剖析《左传》,以便最终找出解决关于中国叙事文学的一般理论问题的方向,从而得到一个中国文学与他种文学之间在叙事传统方面的比较。
关键词 叙事作品 中国文学 叙事传统 叙事角度 郑庄公 最基本元素 晋楚城濮之战 叙事风格 秦穆公 春秋时期
下载PDF
论晚唐杂文作家的社会地位及其写作动机
9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65-71,共7页
晚唐杂文,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归根到底,不过是晚唐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社会矛盾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研究晚唐杂文,不得不首先研究它们的作者,研究他们和时代的关系。清人章学诚说得好:“不知古人之世,不可遽论古人... 晚唐杂文,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归根到底,不过是晚唐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社会矛盾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研究晚唐杂文,不得不首先研究它们的作者,研究他们和时代的关系。清人章学诚说得好:“不知古人之世,不可遽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妄论其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动机 政治抱负 甫里先生 摭言 进士科 土地兼并 黄滔 知贡举 社会矛盾 历史时期
下载PDF
晚宋诗坛对于权相专制的制约意义
10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史弥远、贾似道、史嵩之、郑清之等执政期间,大权独揽,钳制舆论,万马齐喑。当时的诗坛却站在舆论的最前沿,针对权相专政的局面凸显出不可忽视的舆论制约作用。
关键词 晚宋诗歌 制约 权相专政
下载PDF
“苍生”与“鬼神”——一段被误解的《史记》
11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9-40,44,共3页
本文针对历史上关于汉文帝与贾生宣室夜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种种误解作了详细的辩析 ,旨在从史实背景上澄清一段被误解的《史记》
关键词 贾谊 汉文帝 苍生 鬼神 《史记》
下载PDF
先秦婚仪婚俗探微
12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8,共5页
《仪礼.士昏礼》问名仪式中“敢请女为谁氏”的提问包含着丰富的礼教内涵,郑注仅理解为“谦也”,大失其旨。春秋时代“择偶自由”、“性观念开放”的结论与史实差距甚远,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在于未能在概念上将周王朝主流婚礼与各种原因... 《仪礼.士昏礼》问名仪式中“敢请女为谁氏”的提问包含着丰富的礼教内涵,郑注仅理解为“谦也”,大失其旨。春秋时代“择偶自由”、“性观念开放”的结论与史实差距甚远,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在于未能在概念上将周王朝主流婚礼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支流婚俗作明晰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 问名 主流婚俗 性观念
下载PDF
论春秋时代亲迎之礼的“正时”
13
作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1,共6页
对于春秋时期举行亲迎程序的正常月份,一直存在着对立的看法和争论,然而争论各方却因为认识的局限而一直未能走出指俗为礼的误区。从《左传》所记载的史实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证明春秋时代的礼的体系中,原本就不存在亲迎月份的&qu... 对于春秋时期举行亲迎程序的正常月份,一直存在着对立的看法和争论,然而争论各方却因为认识的局限而一直未能走出指俗为礼的误区。从《左传》所记载的史实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证明春秋时代的礼的体系中,原本就不存在亲迎月份的"正时"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代 婚礼 亲迎 正时
下载PDF
晚唐杂文的社会背景
14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2-96,共5页
晚唐杂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几乎触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充分体现出“杂”的特点。根据它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基本趋向,本文把流传至今的晚唐杂文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第二类: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第三... 晚唐杂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几乎触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充分体现出“杂”的特点。根据它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基本趋向,本文把流传至今的晚唐杂文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第二类: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第三类:伦理道德、风俗人情的批评;第四类:谴责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限于篇幅,仅将第一、二类举例列表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甫里先生 唐摭言 江湖散人 政治抱负 杞菊赋 孙樵 黄滔 书何易于 李群玉 读司马法
下载PDF
论乐府诗
15
作者 汉斯.弗兰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66-70,共5页
公元十二世纪,郭茂倩在总结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自此以后,遂成定论。我认为,郭氏的划分尚存在着局限。因为他的全部术语几乎都跟音乐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从文学意义上讨论乐府。由于音乐已经失传许久,现在的情形正象我... 公元十二世纪,郭茂倩在总结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自此以后,遂成定论。我认为,郭氏的划分尚存在着局限。因为他的全部术语几乎都跟音乐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从文学意义上讨论乐府。由于音乐已经失传许久,现在的情形正象我们收集到一些油画的黑白影印件,而它们的分类却是基于最初的色彩系统。当然,郭茂倩的分类标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们传达出了先前关于乐府诗歌的原形及其背景的信息。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 郭茂倩 文学意义 《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吴声歌 正象 色彩系统 罗敷 十二类
下载PDF
简论晚唐杂文的历史地位
16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6-40,共5页
由于种种原因,从目前看来,学术界对于晚唐杂文的研究,依旧停滞在几本文学史教科书的水平上,不论从深度或广度着眼,都存在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此,本文打算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晚唐杂文问世以来的社会影响,并针对人们对它的评价作一次简... 由于种种原因,从目前看来,学术界对于晚唐杂文的研究,依旧停滞在几本文学史教科书的水平上,不论从深度或广度着眼,都存在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此,本文打算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晚唐杂文问世以来的社会影响,并针对人们对它的评价作一次简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杂文 历史地位 《谗书》 作品 皮日休 罗隐 文学史 文体 陆龟蒙 统治者
下载PDF
军事演义——中国小说的一种类型
17
作者 C.T.Hsia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83-87,82,共6页
学者们历来在习惯上把中国历史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归纳为通俗史话,另一类则是纯属虚构的故事(尽管在这些故事中不乏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由于后一类作品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者是以在大规模曲折的军事活动... 学者们历来在习惯上把中国历史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归纳为通俗史话,另一类则是纯属虚构的故事(尽管在这些故事中不乏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由于后一类作品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者是以在大规模曲折的军事活动前提下的个人、家庭、兄弟之间,以及新王朝的代表人物们的活动为主题,所以,这类作品又可以称为军事演义。诚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历史小说 熊大木 《封神演义》 兄弟之间 罗贯中 八阵图 武王伐纣平话 新王朝 四游记
下载PDF
《大雅·生民》说臆
18
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4-67,共4页
一种传统的观点是,《诗经·大雅》中的《生民》一诗与《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四篇构成了关于周人开国前历史的系列史诗。基于此,不但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无疑,即《生民》一篇的史料价值也得以与其他四篇相提并论,认为每一篇... 一种传统的观点是,《诗经·大雅》中的《生民》一诗与《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四篇构成了关于周人开国前历史的系列史诗。基于此,不但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无疑,即《生民》一篇的史料价值也得以与其他四篇相提并论,认为每一篇都在同样可信的程度上代表着周朝开国前历史的一个特殊里程。 可是,如果我们暂时忘掉成见,细读这五篇作品,就不难发现,与其它四篇相对比,《生民》一诗所反映的周人与后稷的关系未必完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矣 诗所 郑笺 农官 口耳相传 覆舆 孔颖达疏 毛传 文字记录 代指
下载PDF
试探“九拜”的本质
19
作者 《商丘师专学报》 1993年第3X期93-98,共6页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中国礼仪中,“拜”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三千年以前,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一特殊身体语言进行了深入周详的探讨,并且在总结当时早已普遍存在的“拜”的仪式的同时,研究者们又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对...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中国礼仪中,“拜”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三千年以前,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一特殊身体语言进行了深入周详的探讨,并且在总结当时早已普遍存在的“拜”的仪式的同时,研究者们又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对这一礼仪进行深化、发展,使之变得更为系统化、程式化.经过先秦两汉(尤其是西周、春秋间)学者和政治家的携手努力,作为一种富于社会意义的身体动作的“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首 空首 古代中国人 社会意义 使用场合 礼仪 传统中国 空间位置 经典性 身体语言
下载PDF
“我生不有命在天”试析——兼论《尚书》天命观
20
作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3-26,57,共5页
《尚书·西伯戡黎》一篇以祖伊与纣王就西伯戡黎这一重大事件的对话为内容,当记述到满怀忧国忧君之情的祖伊向纣王报告殷朝岌岌可危的国运的时候,作者特别选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来刻划纣王当时的反应: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尚书·西伯戡黎》一篇以祖伊与纣王就西伯戡黎这一重大事件的对话为内容,当记述到满怀忧国忧君之情的祖伊向纣王报告殷朝岌岌可危的国运的时候,作者特别选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来刻划纣王当时的反应: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寥寥数语(这是全篇中纣王的唯一对白),使纣王的痴顽昏庸之态跃然纸上。从文学描写的角度看,此句无疑堪称上乘。然而,如果仅仅把此当作一般成功的文学描写来看待,那就大大辜负了作者在设计此句时的苦心。愚以为,此句绝非作者随意之笔,同时也不能脱离《商书》以至整部《尚书》作孤立的理解。事实上,对此句的探讨必将多少有利于我们从更深的程度去体会《尚书》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天命观念 纣王 “天” 试析 天物 统治者 文学描写 西伯戡黎 句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