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诚 李世宽 +2 位作者 王培戈 李元博 彭新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收治的14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4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80~100mL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收治的14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4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80~100mL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入院后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发病至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手术治疗者入院后非手术治疗时间及手术治疗者发病至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72例中50例(69.4%)非于术治疗成功,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69.4%大于对照组的46.0%(34/74)(P〈0.05);该50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平均入院后缓解时间为(1.90±1.03)d短于对照组(3.20±1.95)d(P〈0.05),治疗组22例(30.6%)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的手术治疗者平均非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仲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并能加速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缓解,缩短非手术治疗无效忠者的手术前非手术治疗时间,从而加快手术治疗的决定,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外科学 泛影葡胺/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邹晓 刘诚 +5 位作者 程广 邱文生 宫磊 苏天慧 赵辉 幕强 《青岛医药卫生》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本质是由于乳腺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而造成的乳腺组织正常结构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由于其发病率升高、病程长、易复发并有一定恶变率且容易与乳腺癌相混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将乳腺...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本质是由于乳腺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而造成的乳腺组织正常结构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由于其发病率升高、病程长、易复发并有一定恶变率且容易与乳腺癌相混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将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疾病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诚 郝红 +1 位作者 陈瑞云 杨诚 《青岛医药卫生》 201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标本中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9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2例脓液标本中有45...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标本中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9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2例脓液标本中有45例检出细菌,共分离出菌株65株(13种),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革兰阳性菌17株,需氧菌64株,厌氧菌1株。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脓液中检出的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检出细菌总数的52.3%、12.3%和10.8%。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碳青酶烯类、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细菌培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诚 邹晓 +1 位作者 李勇 薛伟山 《青岛医药卫生》 2012年第5期369-371,共3页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诊断可以根据病人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病史。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的缺点,而手术治疗则存在手术并发症多的缺点,故目前阑尾周...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诊断可以根据病人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病史。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的缺点,而手术治疗则存在手术并发症多的缺点,故目前阑尾周围脓肿的适宜治疗方法存在争议。本文将对阑尾周围脓肿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疾病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腹腔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诚 徐飞 张燕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828-82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脓液的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集的腹腔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0例脓液标本中有39例检出细菌,共分离出菌株49株...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脓液的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集的腹腔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0例脓液标本中有39例检出细菌,共分离出菌株49株(14种),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革兰阳性菌9株。引起急性阑尾炎感染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2株)和阴沟肠杆菌(2株)。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高的主要为:碳青霉烯类(均100.0%)、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75.0%--96.4%)、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96.4%)。结论急性阑尾炎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临床上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细菌培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对小鼠艾氏腹水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允振 宋修岐 +2 位作者 薛伟山 刘诚 何俊闯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了解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艾氏腹水瘤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Tagalsin高剂量组给予Tagalsin 16.50mg/(kg.d)、中剂量组给予Tagalsin 3.30mg/(kg.d)、低剂量... 目的探讨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了解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艾氏腹水瘤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Tagalsin高剂量组给予Tagalsin 16.50mg/(kg.d)、中剂量组给予Tagalsin 3.30mg/(kg.d)、低剂量组给予Tagalsin 0.66mg/(kg.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食用油,阳性对照组给予卡莫氟100mg/(kg.d),连续灌胃给药10d,然后分别计算各组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及其比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肿瘤生长缓慢(F=1 588.82,t=36.38~75.19,P<0.05),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7.25%、34.10%、29.51%、61.0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Tagalsin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均降低(F=95 874.12,t=2.54~474.59,P<0.05)。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bcl-2/bax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342.89,t=23.30~47.19,P<0.05)。结论 Tagalsin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且对小鼠的体液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alsin Ehrlich瘤 BCL-2 BAX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急症九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世宽 刘诚 +4 位作者 王海宽 尚文周 李元博 彭新刚 王培戈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急症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急症病例。结果经病理证实的GIST急症患者9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2例,肠套叠4例,自发破裂并继发出血、感染、穿孔3例。胃底...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急症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急症病例。结果经病理证实的GIST急症患者9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2例,肠套叠4例,自发破裂并继发出血、感染、穿孔3例。胃底2例(均为消化道大出血),小肠7例(肠套叠4例,破裂3例)。CT显示2例腔内圆形肿块(胃间质瘤),显示靶征4例(肠套叠),其中回回套叠2例,回结套叠2例,破裂肿瘤则有各异的表现。实施近端胃切除术1例,胃壁楔形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8例,CD34阳性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可表现为急症,尽管罕见,但给予足够重视以获得早期诊断和外科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胃肠出血 肠套叠 破裂 自发性
原文传递
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诚 赵彩红 +2 位作者 杨健 刘军 张琳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术前1天通过结肠镜下于肿...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术前1天通过结肠镜下于肿瘤周围黏膜下层注射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后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则直接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淋巴结检出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情况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68±3.16)枚,多于对照组的(14.03±3.70)枚;研究组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为(5.40±3.72)枚,多于对照组的(3.85±2.20)枚;研究组检出直径<5mm的淋巴结数目为(5.63±2.68)枚,多于对照组的(3.45±1.74)枚;研究组直径<5mm的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43±1.93)枚,也多于对照组的(1.45±1.26)枚,两组间淋巴结检出数目和转移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清晨C反应蛋白水平、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增加检出淋巴结和微小淋巴结(<5mm)的数目,从而增加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数目,不但能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还能提高肿瘤病理TNM分期的准确性,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纳米炭 腹腔镜手术 淋巴结清扫 TNM分期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行No.12b和No.13组淋巴结清扫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国锋 杨健 +2 位作者 崔晓梅 刘诚 杨洪霞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行沿胆总管淋巴结(No.12b组)和胰头后淋巴结(No.13组)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行胃癌D2根治术、并行No.12b和No.13组淋巴结清扫的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o.12b和No.1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行沿胆总管淋巴结(No.12b组)和胰头后淋巴结(No.13组)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行胃癌D2根治术、并行No.12b和No.13组淋巴结清扫的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o.12b和No.13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在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有12例发现No.12b和/或No.13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3.64%;其中远端胃癌患者69例,有12例出现No.12b和/或No.13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7.39%;近端胃癌患者19例,未见No.12b和No.13组淋巴结转移。结论对肿瘤病灶位于远端胃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在行胃癌D2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清扫No.12b和No.13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进展期 远端 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 沿胆总管淋巴结 胰头后淋巴结
原文传递
c-Myc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健 孙国锋 +5 位作者 王翠英 刘诚 邢志远 陈瑞云 辛建军 田晨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c-Myc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5年就诊于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的79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危胃MALT淋巴瘤38例,高危胃MALT淋巴瘤20例,胃弥漫大B细... 目的探讨c-Myc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5年就诊于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的79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危胃MALT淋巴瘤38例,高危胃MALT淋巴瘤20例,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1例。Real-time PCR分析淋巴瘤及其毗邻正常组织中c-Myc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评价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低危胃MALT淋巴瘤、高危胃MALT淋巴瘤和胃DLBCL患者中c-My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6/38)、25%(5/20)和28.5%(6/21);且随着疾病的进展,低危胃MALT淋巴瘤、高危胃MALT淋巴瘤和胃DLBCL患者c-Myc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也可影响c-Myc的表达。生存分析显示c-Myc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c-Myc阴性患者(P<0.05)。结论 c-Myc参与了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可能在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胃肿瘤 基因 myc 预后 C-MYC
下载PDF
阑尾周围脓肿穿刺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旭 杨成 刘诚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穿刺脓液的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62例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穿刺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2例脓液标本中有48例检出细菌,共分离出菌株8...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穿刺脓液的细菌学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62例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穿刺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2例脓液标本中有48例检出细菌,共分离出菌株89株(17种),其中革兰阴性菌77株,革兰阳性菌12株;需氧菌78株,厌氧菌11株;单纯厌氧菌感染1例,单纯需氧菌感染37例,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10例。引起阑尾周围脓肿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高。脆弱拟杆菌对甲硝唑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率高。结论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在阑尾周围脓肿中占有一定比例,治疗应选用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ID-1、VEGF、EGFR与HER2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庆全 宋修岐 刘诚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2(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D-1、VEGF、EGFR和HER2在胃... 目的研究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2(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并结合多种病理因素分析其表达的特点及在胃癌组织表达相关性。结果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67.3%、58.2%、61.8%,均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降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04~24.85,P<0.01),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各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221~0.297,P<0.05)。结论 ID-1、VEGF、EGFR和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通过对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为胃癌的临床分期提供新的依据,并有助临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干细胞CD44+/CD24-/low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子彦 江威 +7 位作者 苏天慧 綦瑶 徐静 耿少卿 刘诚 颜政 赵辉 邹晓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CD44+/CD24-/low表型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癌数据库中筛选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三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CD44+/CD24-/low表型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乳腺癌数据库中筛选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石蜡标本,同时随机选取53例同时期相应临床分期的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病人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CD44、CD24染色,将CD44+/CD24-/low表型在两组病人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CD24-/low(+)在TNBC组中为54.71%,明显高于NTNBC组(45.28)(P<0.05)。在TNBC组,临床病理分期Ⅲ期在 CD44+/CD24-/low(+)中有15例(28.30%),高于CD44+/CD24-/low(-)(9.43%)(P<0.05);局部复发率在CD44+/CD24-/low(+)和CD44+/CD24-/low(-)中分别为24.52%和5.66%(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98%和3.77%(P<0.05)。TNBC组中,CD44+/CD24-/low(+)5年OS(62.00%)、DFS(51.00%)均低于CD44+/CD24-/low(-)5年OS(80.00%)、DFS(75.0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CD24-/low的高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差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CD44+/CD24-/low表型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诚 张春玲 +1 位作者 宫磊 邹晓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观察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予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对照组(50例)予口服内消瘰疬丸治疗,均连用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 目的观察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予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对照组(50例)予口服内消瘰疬丸治疗,均连用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效率36.0%(1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36/50),显效率16.0%(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确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联合治疗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示踪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诚 韩博 +1 位作者 王志伟 杨诚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前哨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是目前外科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按示踪剂不同可分为染料法、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法。在普外科领域,前哨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已被很好地应用与发展,现就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在普外科领域的临床应... 前哨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是目前外科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按示踪剂不同可分为染料法、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法。在普外科领域,前哨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已被很好地应用与发展,现就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在普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示踪剂
下载PDF
P2RY8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梅儒齐 鞠倩 +1 位作者 李曰平 刘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5-18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B淋巴细胞限制受体P2RY8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比较P2RY8的表达情况。采用R软件包分析P2RY8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建立诊断及生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B淋巴细胞限制受体P2RY8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比较P2RY8的表达情况。采用R软件包分析P2RY8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建立诊断及生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Nomogram模型。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检查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息。通过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P2RY8及其互作基因的功能。收集2007年6月—2008年11月行肝癌根治性手术的64例患者HCC组织及其中35例对应的癌旁组织(组织芯片购自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验证,统计其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2RY8的表达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计算生存率。结果P2RY8在HCC中过表达,可通过P2RY8的表达水平准确鉴别肿瘤与正常组织(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P2RY8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好(P=0.005)。64例临床样本数据同样证实P2RY8高表达的肝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78.9%vs 46.2%,P=0.007)、5年生存率(76.3%vs 38.5%,P=0.002)和OS[92.5(48.8~102.0)个月vs 33.0(25.0~95.5)个月,P=0.022]显著高于低表达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一步表明P2RY8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相关。此外,P2RY8在HCC中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呈正相关。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P2RY8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信号转导通路中均有富集。结论P2RY8不仅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还参与其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人B淋巴细胞限制受体P2RY8 肿瘤基因组图谱 生物标记
下载PDF
酪酸梭菌对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病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17
作者 孙国欣 付慧玲 +3 位作者 刘诚 王慧哲 张民 邹晓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酪酸梭菌对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0年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3例、肝硬化病人49例和肝癌病人4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健康对... 目的探讨应用酪酸梭菌对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0年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3例、肝硬化病人49例和肝癌病人4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健康对照。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硬化病人、肝癌病人再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所有入选病人及健康志愿者大便菌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菌群多样性、丰度和酪酸梭菌含量,利用LefS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菌群差异。结果所有样本检测显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肠道菌群的绝对优势菌。与健康对照相比,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病病人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所占百分比下降,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比上升(H=8.69~13.59,P<0.05)。口服酪酸梭菌治疗后,治疗组肠道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H=24.29、33.64,P<0.05),chao指数和ace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H=30.86、34.06,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能够改善病人肠道菌群结构,促进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可能成为干预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肝肿瘤 胃肠道微生物组
下载PDF
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18
作者 刘诚 张春玲 +3 位作者 苏天慧 颜政 李振凤 邹晓 《青岛医药卫生》 2012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机制。方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给予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并在治疗前后于患者黄体期用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血清性激素... 目的观察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机制。方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给予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并在治疗前后于患者黄体期用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六项的变化,包括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及睾丸酮(T)激素水平,并于治疗前与同期正常组对照。结果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治疗后患者雌二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5项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服橘络饮合外敷乳核散能纠正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紊乱,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联合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99)Tc^m-sc联合纳米炭注射法示踪结肠癌前哨淋巴结效果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刘诚 韩博 +1 位作者 辛建军 杨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99)锝~m-硫胶体(^(99)Tc^m sulfur colloid,^(99)Tc^m-sc)联合纳米炭注射法示踪结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行结肠镜病理学检查确诊... 目的探讨^(99)锝~m-硫胶体(^(99)Tc^m sulfur colloid,^(99)Tc^m-sc)联合纳米炭注射法示踪结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行结肠镜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肠癌的40例患者,该40例患者行结肠全系膜切除术前,经结肠镜于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2.0 mL ^(99)Tc^m-sc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混合液,并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同机CT融合扫描(SPECT/CT)检查,术后所有切除的淋巴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0例结肠癌患者共检出淋巴结660枚,平均16.5枚/例。其中36例成功检出1~4枚SLN,共计88枚,平均2.4枚/例,SLN检出率为90.0%(36/40);余4例结肠癌SLN示踪失败。HE联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检出SLN的36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6例(其中1例无SLN癌转移,而有非SLN癌转移,即假阴性),无淋巴结转移10例。本组40例结肠癌SLN的检出准确率为87.5%(35/40),灵敏度为96.2%(25/26),假阴性率为3.8%(1/26)。结论 ^(99)Tc^m-sc联合纳米炭注射法行结肠癌SLN示踪定位是可行的,是一种判断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m-硫胶体 纳米炭 结肠癌 前哨淋巴结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预测因子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诚 李世宽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41例肠梗阻的患者资料。结果患者高热(T>38.5℃)、非手术治疗时间、恶心呕吐、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包块、腹膜...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41例肠梗阻的患者资料。结果患者高热(T>38.5℃)、非手术治疗时间、恶心呕吐、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包块、腹膜炎体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和腹部手术史13个危险因素与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准确度为75.8%,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83.1%。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判断成人急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外科手术 LOGISTIC模型 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