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刘琳 闫军 +1 位作者 周霞 王明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0,245,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每次4 mg,qd,6~12岁每次5 mg,qd,每晚顿服;试... 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每次4 mg,qd,6~12岁每次5 mg,qd,每晚顿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3~6岁每次0.25 mL,bid,6~12岁每次0.5 mL,口服,bid。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50例/55例)和74.55%(41例/5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通气量分别为(3.06±0.51)和(2.35±0.37)L,用力肺活量分别为(5.15±1.27)和(4.02±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痛、嗜睡、口干和腹泻,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和头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7%和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CVA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能改善肺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功能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琳 闫军 +1 位作者 周霞 闫修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IgE水平分别为(226.16±21.09)ng/L、(240.39±19.56)ng/L(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E分别为(255.48±23.67)ng/L、(169.00±15.7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2±0.60)×109个/L、(0.98±0.41)×109个/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35±0.73)×109个/L、(0.41±0.20)×109个/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血清IgE水平,观察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效应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免疫球蛋白E 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 儿童
下载PDF
964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莉 李秋 +1 位作者 张伟 刘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964例(其中有747例新发病例)住院PN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47例患儿中,男性568例,女性179例,年龄0.3~1...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964例(其中有747例新发病例)住院PN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47例患儿中,男性568例,女性179例,年龄0.3~17.3岁,中位年龄4.7岁;1~5岁的PNS患儿有385例(51.5%)。与肾炎型肾病相比较,单纯型肾病患儿的血清白蛋白较低(P<0.05),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高(P<0.05),两者24h尿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NS患儿的血清IgG比正常值低(P<0.01),IgM和IgE比正常值高(P<0.05),IgA和C3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NS复发的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患儿不规则用药。结论儿童PNS以1~5岁好发,PNS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血脂及预防、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而加强宣传、指导对PNS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血清IL-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琳 闫军 +3 位作者 周霞 闫修香 叶海燕 石群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76例为哮喘组(包括轻度哮喘组49例,中度哮喘组20例,重度哮喘组7例),其中接受吸入布地...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76例为哮喘组(包括轻度哮喘组49例,中度哮喘组20例,重度哮喘组7例),其中接受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患儿55例为治疗组,余21例为未治疗组,选取同时期同年龄组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检测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未治疗组患儿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23水平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17.22(6.94~30.15)g/L,对照组为3.46(1.54~5.89)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哮喘组IL-23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治疗组在吸入布地奈德前IL-23水平为15.89(6.12~31.47)g/L,治疗后为7.91(4.33~15.02)g/L,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23水平升高,吸入布地奈德可降低IL-2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23 布地奈德 儿童
下载PDF
硫酸镁静脉注射联合沙丁胺醇对重度哮喘患儿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琳 闫军 +6 位作者 胡玲 李伟 万晓嘉 段晴蓂薆 李娇 陈旺旺 甘德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静脉注射联合沙丁胺醇对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120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硫酸镁静脉注射联合沙丁胺醇对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120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通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清Th1/Th2细胞、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2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IFN-γ水平升高,而IL-13及IgE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静脉注射联合沙丁胺醇在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较显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失衡状态,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哮喘 硫酸镁 沙丁胺醇 肺功能 细胞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肾小球肾炎697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琳 李秋 +6 位作者 赵晓东 唐雪梅 王晓刚 王墨 吴道奇 王莉 杨锡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8-359,37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697例AG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前驱感染及病原学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病情、转归及预后...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697例AG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前驱感染及病原学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病情、转归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GN患儿697例占同期住院患儿的3.5‰,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18.3%。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8月份发病人数最少。一、二、三级亲属曾患AGN分别为24例(3.4%)、31例(4.4%)、2例(0.3%)。前驱感染中,405例(58.1%)为呼吸道感染,194例(27.8%)为皮肤感染,98例(14.1%)无明确前驱感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至发病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1.2±5.9)、(19.1±8.4)d。病原血清学检查中,抗链球菌溶血素(ASO)阳性检出率为66.7%、柯萨奇病毒(Cox)检出阳性率为53.6%,Cox抗体阳性的病例中57.8%并ASO增高。支原体抗体在2003-2005年检出率分别为0、18.8%、35.0%。697例中并严重循环充血21例(3.0%),高血压脑病36例(5.2%),急性肾功能不全42例(6.0%)。出院时治愈507例(72.7%),好转138例(19.8%),未愈51例(7.3%),死亡1例(0.1%)。结论链球菌仍是近10aAGN的重要病因。AGN在同期住院患儿中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并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急性 流行病学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曲格列酮对炎症诱导系膜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琳 李秋 +1 位作者 王莉 张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14-917,922,共5页
目的:探讨曲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组,曲... 目的:探讨曲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组,曲格列酮对照组,不同浓度曲格列酮干预组,采用MTT法测系膜细胞增殖,RT-PCR检测ICAM-1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CAM-1蛋白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曲格列酮可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TNF-α组系膜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增加(P<0.05),曲格列酮干预组比TNF-α组明显下降(P<0.05)。TNF-α组诱导的NF-κB的活化可被曲格列酮所抑制(P<0.05)。结论:曲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减少TNF-α诱导的系膜细胞ICAM-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格列酮 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8
作者 王莉佳 张伟 +3 位作者 何轶 张高福 刘琳 李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建立肾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mg...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建立肾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11周,于注射阿霉素后第12周末结束实验。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不依赖于其降血脂的效应,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大鼠 辛伐他汀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肾脏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琳(综述) 李秋(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947-949,共3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可分为PPARα、PPARβ、PPARγ三种亚型,它们均可在不同动物和人类肾组织中表达,并在肾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PARγ不仅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糖水平,增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可分为PPARα、PPARβ、PPARγ三种亚型,它们均可在不同动物和人类肾组织中表达,并在肾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PARγ不仅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糖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还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硬化,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现就PPARγ与肾脏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肾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