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6
1
作者 尤元璋 +2 位作者 袁华澄 李楠竹 游戊己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0期696-697,共2页
随着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逐渐增加,特别是髋部,轻微的外伤就可造成髋部粉碎性骨折.我科自2001~2003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粉碎性骨折1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股骨粗隆 粉碎性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双联与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及来氟米特三联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头对头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梅卿 巫斌 +6 位作者 陈子卿 林庆衍 高艺桑 孙月池 陈世菊 唐国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71-3076,共6页
背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石,而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双联与MTX、HCQ、来氟米特(LEF)三联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活动性RA的联合用药方案,但尚缺乏头对头研究数据。目的比较MTX、HCQ双联与MTX、HCQ、... 背景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石,而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双联与MTX、HCQ、来氟米特(LEF)三联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活动性RA的联合用药方案,但尚缺乏头对头研究数据。目的比较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仙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活动性RA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双联组和三联组,每组50例。双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治疗,三联组患者采用MTX联合HCQ及LEF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70、ACR50、ACR20、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88例,其中双联组42例,三联组46例;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周ACR70、ACR50、ACR20、使用NSAIDs者所占比例、泼尼松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安全性评价者94例,其中双联组45例,三联组49例;双联组患者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三联组(P<0.05),而两组患者头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参考范围上限2倍)、过敏性皮炎、高血压、视力下降、口腔溃疡、消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HCQ双联与MTX、HCQ、LEF三联治疗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高,但MTX、HCQ、LEF三联方案有利于减少严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羟氯喹 来氟米特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安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乃坤 杨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56~87岁,平均76.4岁。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ⅠA型6例,ⅠB型6例...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56~87岁,平均76.4岁。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ⅠA型6例,ⅠB型6例,Ⅱ型7例,Ⅲ型1例,逆转子间骨折2例。闭合牵引复位满意后纵向切开股外侧肌起点肌膜1cm,紧贴股骨外侧皮质向远端插入钢板,近端3孔置入3枚空心锁定螺钉。远端经皮锁定至少3枚双层皮质螺钉。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6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约50~80mL,平均62mL。22例患者术后获5~18个月(平均10.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10.2周。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优1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无骨折端移位、螺钉松动、拔出及断钉、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大腿中上部疼痛持续半年余。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及疗效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桡神经浅支联合骨膜神经阻滞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达锋 冯进益 +3 位作者 陈艺敏 林晓毅 游戊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524-525,共2页
目的比较桡神经浅支联合骨膜阻滞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无痛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9—2017-09就诊的122例桡骨远端骨折,62例在桡神经浅支联合桡骨近端骨膜阻滞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60... 目的比较桡神经浅支联合骨膜阻滞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桡骨远端骨折无痛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9—2017-09就诊的122例桡骨远端骨折,62例在桡神经浅支联合桡骨近端骨膜阻滞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6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对照组)。结果 1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1.8)个月。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头晕。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疼痛VAS评分、一次复位成功率、治疗后8周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神经浅支联合桡骨近端骨膜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麻醉效果可靠,并且经济实用,可在骨科急诊桡骨远端骨折无痛手法复位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桡神经浅支联合骨膜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法复位
原文传递
两种体位下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晓毅 林凤晖 +1 位作者 杨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比较侧卧位和仰卧位下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 目的:比较侧卧位和仰卧位下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对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侧卧位组在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仰卧位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透视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仰卧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灌洗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灌洗量及灌洗速度的控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晓毅 游戊己 +1 位作者 袁华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11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探讨灌洗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时灌洗量及灌洗速度的调控。方法对22例慢性骨髓炎,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进行治疗,统计其术后的灌洗量及灌洗速度。结果灌洗量及灌洗速度与其病灶所在部位、病变大小及术后的时间段均有关系。结论灌... 目的探讨灌洗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时灌洗量及灌洗速度的调控。方法对22例慢性骨髓炎,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进行治疗,统计其术后的灌洗量及灌洗速度。结果灌洗量及灌洗速度与其病灶所在部位、病变大小及术后的时间段均有关系。结论灌洗量及灌洗速度应能保证引流出的液体呈淡红色并且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灌洗引流法 灌洗量 灌洗速度
原文传递
三种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林晓毅 林凤晖 +1 位作者 袁华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年第12期942-94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其中50例采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PLIF组),40例采用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术,TLIF组),50例采用改... 目的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其中50例采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PLIF组),40例采用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术,TLIF组),50例采用改良术式(改良术组)。术后3和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术组手术时间最短(135.5±42.5)min,术中出血量最低(260.2±86.2)ml,TLIF组次之[(147.5±41.4)min和(300.2±80.1)ml],PLIF组手术时间最长[(170.6±25.6)min],出血量最多[(430.1±46.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2和9.20,均P〈0.05)。PLIF组、TLIF组和改良术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45/50)、92%(37/40)和90(45/50)。TLIF组和改良术组均无并发症发生,PLIF组出现2例脑脊液漏。JOA评分:3组术后3和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改良术组为10.66、TLIF组为9.68、PLIF组为11.03,均P〈0.05);3组间术前评分、术后3和6个月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3、1.32和0.79,均P〉0.05)。VAS评分:3组术后3和6个月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改良术组为8.61、TLIF组为8.86、PLIF组为12.32,均P〈0.05);3组间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P〉0.05),术后3和6个月改良术组和TLIF组评分改善优于PLIF组[术后3个月分别为(4.9±1.2)、(4.5±1.0)和(3.9±0.9)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6.1±1.4)、(5.9±1.2)和(5.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2和9.46,均P〈0.05),TLIF组和改良术组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椎间融合良好。结论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游戊己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手术后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的随访 ,总结该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 ,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神经松解术 ,3例行卡压神经的异常纤维束带切断术及神经外膜松解术 ,2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5例... 目的 通过对手术后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的随访 ,总结该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 ,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神经松解术 ,3例行卡压神经的异常纤维束带切断术及神经外膜松解术 ,2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术后 1年的随访 ,以最后 1次的随访结果为准。 4例患者的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的肌力恢复到M4,但有 1例未见恢复。该例再行功能重建术 ,手部功能亦得到恢复。结论 前骨间神经卡压征是少见病 ,常易误诊 ,一旦确诊 ,经保守治疗无效 ,以神经松解术治疗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 手术治疗 正中神经 显微外科 神经压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取DHS后并发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5
9
作者 游戊己 +1 位作者 袁华澄 李楠竹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9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DHS 取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 常见 内固定物 螺钉孔
下载PDF
皮肤缝合器在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晓毅 林凤晖 +1 位作者 冯进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8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缝合器在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术中切口缝合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4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6例跟骨骨折,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均... 目的探讨皮肤缝合器在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术中切口缝合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4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6例跟骨骨折,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4(12~16)个月。43例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并发症。1例术后4 d出现切口局部红肿,调整应用抗生素后好转。1例切口表皮发生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引流管均在48 h内拔除,随访期间均无钢板外露、深部感染、骨髓炎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跟骨骨折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切口对皮肤血运损伤小,缝合时无需穿针、打结、拆线,可以单人操作,缝合速度快,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L形切口 皮肤缝合器 切口并发症 内固定
原文传递
Smith-Peterson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华澄 游戊己 +1 位作者 林晓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Smith-Peterson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5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病例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7岁。25例患者均行三个阶段以上的腰椎Smi... [目的]探讨Smith-Peterson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5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病例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7岁。25例患者均行三个阶段以上的腰椎Smith-Peterson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重建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结果]手术时间150~320min,平均200min,术中出血量600~2000ml,平均1000ml。术后脑脊液漏2例,均通过拔管压迫缓解,术后双下肢酸痛麻木加重2例,1例3周后完全缓解,1例12周后完全缓解。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采用下腰痛JOA29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88.2%,差0%。冠状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15°~40°)改善至术后平均12°(8°~20°);矢状位Cobb’s角由术前平均0°(-15°~15°)改善至术后平均33°(25°~40°)。[结论]通过Smith-Peterson截骨术可有效地对腰椎管狭窄减压,同时有助于矫正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矢状位畸形,该术式具有对患者神经干扰相对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截骨 内固定 重建
原文传递
顺行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游戊己 +1 位作者 袁华澄 林晓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用顺行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应用顺行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12例(男10例,女2例),创面都有深部组织外露,切取皮瓣面积8 cm×5 cm^15 cm×10 cm,蒂长8~... 目的探讨用顺行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应用顺行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12例(男10例,女2例),创面都有深部组织外露,切取皮瓣面积8 cm×5 cm^15 cm×10 cm,蒂长8~15 cm,蒂旋转角度大于80°,经皮下隧道转位皮瓣。结果本组12例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有触痛觉,足跟外侧及足背外侧有皮肤感觉异常,但不影响生活、工作。结论该皮瓣是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实用的好方法。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皮瓣质地及外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两种缝合方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晓毅 林凤晖 +1 位作者 冯进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3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AD缝合法和皮肤缝合器缝合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术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的80例跟骨骨折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和B组(n=41)。A组采用AD缝合法,B... 目的:比较AD缝合法和皮肤缝合器缝合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术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的80例跟骨骨折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和B组(n=41)。A组采用AD缝合法,B组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皮肤切口缝合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肤切口缝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皮肤切口的缝合中,皮肤缝合器缝合法与AD缝合法相比,伤口愈合效果相当,但前者缝合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Allgower-Donati缝合法 皮肤缝合器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肱骨近端骨折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运邦 游戊己 +4 位作者 王连新 钟红华 林晓毅 芮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比较局部臂丛麻醉和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肱骨近端骨折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采取MultiLoc髓内钉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局部臂丛麻醉或全麻进行麻醉,进行回... 目的比较局部臂丛麻醉和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肱骨近端骨折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采取MultiLoc髓内钉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局部臂丛麻醉或全麻进行麻醉,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共计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被纳入我们的研究,采取全身麻醉15例,采取局部臂丛神经阻滞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终末随访VAS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局部臂丛神经阻滞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上举角度方面与全麻组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合计仅有6例患者前屈上举角度≥90°。结论局部臂丛麻醉下进行肱骨近端骨折MultiLoc髓内钉固定相比全麻,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更多,术后远期随访的Constant-Murley评分更低,患肩前屈上举角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局部臂丛麻醉 全麻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