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1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填充钛酸钡/氟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介电性能调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全平 陈瑞超 +4 位作者 杜芳艳 李银涛 杨文彬 周元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3,31,共8页
通过阴离子聚合手段合成出三氟丙基含量可控的聚氟硅氧烷,并利用“巯基-乙烯基”点击技术制备出高填充钛酸钡/氟硅橡胶(BT/FSR)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硅橡胶均匀包覆在钛酸钡纳米粒子表面并彼此黏接,使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界... 通过阴离子聚合手段合成出三氟丙基含量可控的聚氟硅氧烷,并利用“巯基-乙烯基”点击技术制备出高填充钛酸钡/氟硅橡胶(BT/FSR)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硅橡胶均匀包覆在钛酸钡纳米粒子表面并彼此黏接,使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致密,引入三氟丙基并未影响高填充高分子微观形貌,有效避免了界面缺陷和抑制了界面极化。其次,在10^(3)Hz下,质量分数88%BT/FSR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60.1,与88%BT/SR纳米复合材料相比提升了23.9,而介电损耗仍低于0.03,并可通过控制氟硅橡胶基体中三氟丙基含量调控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相容性 分散性 高填充高分子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286
2
作者 徐康宁 陈丰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9,57,共14页
本文采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来测算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力求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来验证中国经济增长以及GDP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对1992—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估计方法下灯光亮度与GDP之间均存在着非... 本文采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来测算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力求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来验证中国经济增长以及GDP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对1992—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估计方法下灯光亮度与GDP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表明夜间灯光亮度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GDP的替代变量,并用来测算实际经济增长率。根据灯光数据的拟合值以及官方统计的GDP增长率数据,进一步对中国及其各省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无论是全国整体还是各省份,1993—2012年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与官方统计数据都不完全吻合,全国整体低1.02个百分点,东、中、西三大区域均低约1.5—1.8个百分点,且经济落后地区的差距要大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整体差距没有国外学界质疑的那么大。剔除统计技术的因素,本文认为存在着地方政府夸大GDP统计数据的可能性,并缘于地方政绩评价的落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 夜间灯光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247
3
作者 倪克金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97,共19页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头部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对80%分位点企业的影响是20%分位点企业的3.67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1)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中的效果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承担"政策性负担"而获得了额外的资源倾斜;(2)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当同城市同行业内有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效果会更好;(3)在制造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而在服务业中则没有捕捉到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营业成本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中介机制,在总效应中分别占24%和18%。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成长 产业数字化 政策性负担 同群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60
4
作者 朱良峰 吴信才 +1 位作者 尚建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GIS在地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三维地层模型对实际的地质分析极为有用。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工程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源数据,具有简单实用、快速稳健... 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GIS在地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三维地层模型对实际的地质分析极为有用。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工程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源数据,具有简单实用、快速稳健的特点,并且能够将用户手工编辑修改的钻孔剖面图融入实际建模流程,解决了以往单纯依靠钻孔数据进行建模而导致的建模结果不精确且难以修正的问题。该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与实现流程,探讨了断层数据的加入对模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并通过一个建模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层模型 GIS 钻孔 剖面 断层 可视化
下载PDF
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区经济效率——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53
5
作者 李松林 秦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64,共14页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效应在不同地理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校正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效率,并对城市内部、市域以及省域3个地理尺度上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测度,进而考察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效应在不同地理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校正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效率,并对城市内部、市域以及省域3个地理尺度上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测度,进而考察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尺度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内部和市域等较小的地理尺度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而在省域这一较大的地理尺度上,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更能促进本地经济效率的提升。上述发现对Glaeser等(2015)提出的"中国到底应选择单中心巨型城市,还是多中心城市网络占主导的发展模式"这一问题给予了经验回答。其政策启示是,在城市层面上,应强调要素的空间集聚,坚持空间紧凑式发展模式,而在全国或省域层面上,则应更多地发展多中心城市网络,以形成分布合理的城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中心 多中心 空间结构 经济效率
原文传递
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3
6
作者 章元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70,共11页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经济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 被引量:111
7
作者 李松林 陈子扬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43,共19页
合理的城市体系分布是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多中心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创新性地应用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省份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地区收入差距进行测... 合理的城市体系分布是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多中心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创新性地应用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省份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地区收入差距进行测度,进而实证考察了多中心发展带来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研究发现,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确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且多中心发展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主要通过优化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加快区域内的商品流通来实现。本文还考察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省域平均距离对于多中心发展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且城市间距离适中的地区,多中心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中国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也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多中心发展 地区收入差距 卫星灯光数据
原文传递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1
8
作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9,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就业密度 生产率
原文传递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106
9
作者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80,共26页
由空间集聚所引起的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之间的权衡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的前沿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基于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集聚对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及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经验研究。研究表明,空间集聚是推... 由空间集聚所引起的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之间的权衡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的前沿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基于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集聚对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及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经验研究。研究表明,空间集聚是推动地区总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导致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空间集聚的扩散阶段还没到来之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点不应是平衡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应侧重于尽量消除阻碍空间集聚和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因素,以实现生产在地理上集中但生活水平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效率 区域平衡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2
10
作者 贺小海 殷醒民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5,共8页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地区工资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1998-2004年中国地级面板数据,主要着眼于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影响中国地区工资水平的新经济地理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市...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地区工资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1998-2004年中国地级面板数据,主要着眼于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影响中国地区工资水平的新经济地理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能对其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能 工资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在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89
11
作者 张宝一 尚建嘎 +2 位作者 吴鸿敏 吴信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81,共6页
将三维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对于提高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应用轮廓线... 将三维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对于提高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应用轮廓线进行三维矿体表面建模时尖灭与分支情况处理、带约束的三维矿体表面建模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储量估算 可视化 三维GIS
下载PDF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5
12
作者 殷醒民 贺小海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63,共8页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中国1999-2004年21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地区市场潜能等因素与其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具...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中国1999-2004年21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地区市场潜能等因素与其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时,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能 空间集聚 区位商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的创新绩效 被引量:96
13
作者 王峤 李迎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32,共19页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利于城市创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及规模扩张对城市创新绩效存在何种影响?本文从集聚外部性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16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城市内...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利于城市创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及规模扩张对城市创新绩效存在何种影响?本文从集聚外部性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16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城市内部多中心程度进行测度,同时利用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和地形复杂度、清代城墙面积等工具变量,系统地识别了城市空间结构与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会增加其内部知识流之间的地理距离,进而消解各个中心可能的集聚优势,最终对城市创新绩效带来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城市规模的扩张会通过促进创新要素集聚而提升创新绩效。此外,进一步分析了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创新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和行业两个维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多中心化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逐渐得到缓解;同时,城市多中心化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抑制效应更强,而多中心的影响也会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城市发展应坚持紧凑式空间布局,避免无序蔓延,从而激发创新集聚的空间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多中心 城市规模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要素禀赋、制度红利与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被引量:84
14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1 位作者 孙少勤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119,共13页
本文在Eaton &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 本文在Eaton &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该国对外出口并塑造制度比较优势;出口国对贸易伙伴国在制度质量上相对占优时,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后,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对148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金融发展、教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水平等制度因素与产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制度红利 “制度门槛” 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城市蔓延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83
15
作者 秦蒙 李松林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7-550,共24页
本文采用校准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增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考察了城市规模和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效应;进一步的讨论表... 本文采用校准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增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考察了城市规模和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效应;进一步的讨论表明:在规模较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带来的负效应会更大。其政策启示是:应加强对城市蔓延,尤其是小城市无序蔓延的治理和管控,坚持空间紧凑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经济增长 夜间灯光数据
原文传递
蔓延的城市空间是否加重了雾霾污染——来自中国PM2.5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2
16
作者 秦蒙 仝怡婷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160,共15页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式空间结构;在城市体系优化方面,应稳步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PM2.5 城市蔓延 人口规模
原文传递
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1
17
作者 殷醒民 《经济学(季刊)》 2008年第4期77-98,共22页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就业密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只有就业密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它对工资水平的偏效应才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部性 市场潜能 就业密度
原文传递
城市蔓延是否带来了我国城市生产效率的损失?——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9
18
作者 秦蒙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40,共13页
城市蔓延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是城市经济学的前沿研究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城市蔓延对生产率作用的研究,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且相关研究多见于理论分析,基于大量城市样本特别是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很少。本文使用2000-2012年中国地级城市层... 城市蔓延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是城市经济学的前沿研究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城市蔓延对生产率作用的研究,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且相关研究多见于理论分析,基于大量城市样本特别是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很少。本文使用2000-2012年中国地级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借助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构造了专门的城市蔓延指数,并运用混合截面回归、面板随机效应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最终证实:来自中国的证据明确地支持了城市蔓延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结论,其深层含义是当前我国城市内部还普遍存在空间集聚经济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蔓延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似乎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生产率 面板数据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房价、迁移摩擦与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模型与结构式估计 被引量:72
19
作者 李松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78,共14页
决定城市规模分布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形成机制又是什么?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异质性个体迁移决策和房价内生性的城市体系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分解为效率、舒适度、迁移摩擦和房价四个方面:... 决定城市规模分布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形成机制又是什么?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异质性个体迁移决策和房价内生性的城市体系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分解为效率、舒适度、迁移摩擦和房价四个方面:较高的效率和舒适度会促使城市规模增加,但相伴而生的高房价和迁移摩擦等集聚负外部性会抑制大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进而基于结构式估计方法对中国城市的效率、迁移摩擦、房价和舒适度等特征进行了量化,并通过一系列反事实实验模拟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效率、迁移摩擦和舒适度在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除城市间的房价差异几乎不影响人口的再配置,而消除迁移摩擦则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重新配置和带来显著的福利增进效应,这意味着迁移摩擦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城市体系扁平化的关键致因。因此,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城市的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人口迁移中的空间摩擦,才能有效发挥市场的内生化力量,促进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摩擦 结构式估计 城市规模分布
原文传递
诱发江西滑坡的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71
20
作者 单九生 +1 位作者 魏丽 朱星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21,共4页
滑坡是江西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滑坡的形成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 ,降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通过分析大量的滑坡资料和气象 (雨量 )数据 ,研究和探讨了滑坡的发生与降水特征之间的关系 ... 滑坡是江西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滑坡的形成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 ,降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通过分析大量的滑坡资料和气象 (雨量 )数据 ,研究和探讨了滑坡的发生与降水特征之间的关系 ,发现滑坡的发生与近 3天内的降水强度、过程降水总雨量、降水的持续时间等关系十分密切。建立了一个用日综合雨量预测滑坡发生的数学统计模型 ,并对江西2 0 0 2年 3次重大滑坡过程进行了检验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质灾害 暴雨 日综合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