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
邓飞
王丽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8
|
|
2
|
免耕与秸秆高留茬还田对抛秧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任万军
黄云
吴锦秀
刘代银
杨文钰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
3
|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碳氮比的影响 |
刘利
雷小龙
黄光忠
刘代银
任万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4
|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植方式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Ⅱ优498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邓飞
王丽
任万军
刘代银
杨文钰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5
|
杂交水稻中熟组合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初报 |
田彦华
牟锦毅
马均
梁南山
刘代银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6
|
种植方式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刘利
雷小龙
王丽
邓飞
刘代银
任万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7
|
水稻优化定抛的增产机理与关键技术 |
任万军
胡晓玲
杨万全
邓玲
刘代银
曾必荣
杨文钰
|
《中国稻米》
|
2008 |
12
|
|
8
|
四川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
马均
吕世华
梁南山
刘代银
刘志彬
徐富贤
|
《农业与技术》
|
2004 |
12
|
|
9
|
四川省示范推广水稻免耕抛秧的经验及成效 |
刘代银
|
《中国稻米》
|
2006 |
10
|
|
10
|
遮荫对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刘利
王丽
邓飞
黄云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1
|
水稻连免高桩抛秧技术 |
任万军
杨文钰
刘代银
徐忠荣
|
《中国稻米》
|
2003 |
7
|
|
12
|
受淹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探讨 |
刘代银
刘基敏
牟锦毅
|
《中国稻米》
|
2009 |
9
|
|
13
|
四川冬水田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刘代银
朱旭霞
|
《四川农业科技》
|
2007 |
8
|
|
14
|
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 |
刘代银
陈洪伦
邓明富
|
《耕作与栽培》
|
2007 |
6
|
|
15
|
水稻栽后前期根系与地上部增重模型及相互关系 |
任万军
黄云
刘代银
帅玲
杨文钰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6
|
四川水稻丰产科技工程主推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 |
喻春莲
任光俊
池忠志
郑家国
杨文钰
刘代银
陶诗顺
任万军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7
|
西南主要籼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进一步高产的对策 |
徐富贤
熊洪
郑家国
张洪松
刘代银
袁德胜
易勇
熊以堂
陈松柏
|
《中国稻米》
|
2008 |
5
|
|
18
|
四川盆地杂交稻机插秧技术 |
杨文钰
郑家国
任万军
刘代银
马均
池忠志
|
《四川农业科技》
|
2010 |
5
|
|
19
|
秸秆覆盖连作免耕水稻抛秧新技术 |
刘代银
|
《中国稻米》
|
2001 |
3
|
|
20
|
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试验研究初报 |
田彦华
牟锦毅
刘代银
梁南山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