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2-微球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武晓倩 李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7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CAR)对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2~39个月,统计78例患...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CAR)对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2~39个月,统计78例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β2-MG与CAR及二者联合对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随访日期2022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17.19个月,78例患者死亡18例,死亡率为23.08%,剩余60例均生存。死亡组KP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β2-MG与CAR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ISS分期为Ⅲ期、血清β2-MG与CAR水平均为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2-MG与CAR及二者联合预测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AUC值(95%CI)分别为0.841(0.740~0.914)、0.728(0.615~0.822)、0.879(0.786~0.942)(P<0.05)。结论血清β2-MG与CAR在预测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章琴 张苗 《安徽医学》 202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成本-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利妥昔单抗来源的不... 目的分析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成本-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利妥昔单抗来源的不同,分为进口组(纯进口利妥昔单抗治疗)35例和序贯国产组(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治疗)12例。治疗3个疗程(3周为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抗肿瘤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患者成本-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缓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疲劳、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结束,进口组、序贯国产组累计生存率分别85.70%、83.30%,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组效果/成本比为522.32元,高于序贯国产组的274.92元,且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比序贯国产组多付出8796.95元。结论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与纯进口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相近,但进口序贯国产利妥昔单抗治疗成本-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进口利妥昔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进口 国产 疗效 安全性 成本-效果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73-2075,共3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具有特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特殊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特征。特异性染色体t(15;17)(q22;q11-12)间的易位成为该种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这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具有特殊细胞遗传学特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特殊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特征。特异性染色体t(15;17)(q22;q11-12)间的易位成为该种疾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这样就形成了白血病基因(PML)和维甲酸受体基因(RARA)的融合,PML-RARA融合基因不但阻断了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这种基因还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砷剂靶向治疗APL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靶向治疗 PML-RARA融合基因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全反式维甲酸 遗传学特征 受体基因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明 +3 位作者 王庆义 许凌云 郑顶运 张夏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2年8月来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入院的58例中青年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2年8月来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入院的58例中青年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5.9%,总有效率为43.1%,对照组完全缓解率达到73.7%,总有效率达到89.5%(P<0.01)。观察组的预后不良核型发生率为53.1%,而对照组为33.3%(P<0.05),老年组有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的患者CR率分别是0.0%与34.9%(P<0.05),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和不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的CR率分别是0.0%和33.3%(P<0.05),CD34+与CD34-患者的CR率分别为15.0%与60.0%(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较多的不良预后因素,具有缓解率低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治疗上要注意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分别联合白血康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明 许凌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分别联合白血康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PL 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白血康组(ATRA联合白血康治疗)和As2O3组(ATRA联合As2O3治疗)。比较两组的缓解情况及病死率、...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分别联合白血康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PL 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白血康组(ATRA联合白血康治疗)和As2O3组(ATRA联合As2O3治疗)。比较两组的缓解情况及病死率、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分别联合白血康和As2O3治疗APL临床疗效无明显不同,但白血康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白血康 三氧化二砷 维A酸
下载PDF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检测及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夏瑞祥 +4 位作者 王卫国 黄明 郑顶运 许凌云 王庆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和PNH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AA-PNH和PN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最敏感,最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D55 CD59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李艳 仲飞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312-1314,1322,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其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采集医院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的老年病患,共计纳入10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 目的探讨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其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采集医院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的老年病患,共计纳入10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对比负面情绪、心理弹性,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降幅较对照组大(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幅更大(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弹性,维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并可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保障良好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再住院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雪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再住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5例慢性AA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依据平均值将其...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再住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5例慢性AA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依据平均值将其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慢性AA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曲线比较两组再入院率和再次住院间隔时间的差异。结果低值组(<19.39 ng/ml)和高值组(≥19.39 ng/ml)患者的再次住院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1.03)个月vs(3.27±1.32)个月,P<0.05]。较高水平的血清25(OH)D是降低慢性AA患者再入院风险(OR:0.739;95%CI:0.569~0.962)和延长再次住院间隔时间(Log Rank=0.004,Breslow=0.01,Tarone-Ware=0.005;P<0.05)的保护因素,较长的病程时间是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3.432,P=0.006)。低值组患者累计应用维生素D补充剂≥3周,其再次住院间隔时间显著延长(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的异常降低会缩短慢性AA患者再次住院间隔时间和增加再入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25-羟基维生素D 病人再入院
原文传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T细胞亚群及其PD-1、Tim-3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卫国 王伟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46-649,654,共5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及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73例IM患儿包括伴肝功能损伤31例(IM A组)、不伴肝功能损伤42例(IM B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及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73例IM患儿包括伴肝功能损伤31例(IM A组)、不伴肝功能损伤42例(IM B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绝对计数以及CD4^(+)T和CD8^(+)T上PD-1、Tim-3表达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增高、CD4^(+)和CD8^(+)T细胞上PD-1、Tim-3表达频率升高(P<0.05),而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降低(P<0.05);与IM B组比较,IM A组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升高(P<0.05),而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是肝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OR=1.072,95%CI(1.003,1.145),P<0.05]。结论:T细胞亚群偏移、CD4^(+)和CD8^(+)T细胞上PD-1和Tim-3表达升高参与IM的发病,而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与肝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D8+T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
原文传递
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明 +2 位作者 张夏 郑顶运 许凌云 《安徽医学》 2012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术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感染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为IT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术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感染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为IT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将ITP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糖皮质激素+HP根治术);单独用药组3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用药4周后观察血小板恢复情况,复发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①ITP组Hp感染率为73.3%,而对照组5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用药组行HP根治术后,血小板均数为(76.25±26.17)×109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独用药组血小板均数(50.65±13.39)×109L-1,较治疗前提高(P<0.05)。③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6.7%,单独用药组有效率为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P根治术能显著改善伴HP感染的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延缓复发率,对ITP的治疗效果显著,HP根治术可能成为治疗ITP的另一非免疫抑制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148例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分析
11
作者 应裴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非M3型)患者的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阜阳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R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并分...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非M3型)患者的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阜阳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R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并分析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通过调阅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及问卷调查形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6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以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多;86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亚型以M2、M5较多。141例患者成功行骨髓染色体检查,AML患者中骨髓染色体异常核型比例与AL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5)。共有143例患者完成了融合基因检查,结果提示81例AML患者中融合基因阳性者28例,其中MLL-R融合基因8例(9.87%);62例ALL患者中融合基因阳性者20例,其中MLL-R融合基因6例(9.68%)。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患者肝脾肿大发生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3.645,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0×109 L-1)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7.051,P<0.05),且MLL-R阳性患者骨髓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13.961,P<0.05);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在白血病分型、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患者中,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中,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化学治疗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与AML患者1 a无事件生存(EFS)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染色体 分子遗传学分析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初始诊断患者中椎体压缩骨折和脊柱不稳的发生率
12
作者 黄雯玥 李晨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初始诊断患者中,椎体压缩骨折(VCF)和脊柱不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初始诊断为MM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VCF、脊柱不稳肿瘤评分(SINS)、MM的国际分期(IS...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初始诊断患者中,椎体压缩骨折(VCF)和脊柱不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初始诊断为MM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VCF、脊柱不稳肿瘤评分(SINS)、MM的国际分期(ISS),观察VCF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26例中,共有64例在确诊MM时出现一处或多处VCF,发生率为50.79%,共有114个椎体发生VCF。其中31例为单个椎骨VCF;33例出现≥2个椎骨VCF,其中2节段VCF 15例,3节段VCF 12例,≥4节段VCF 6例。VCF最常见节段为T_(11)、T_(1)2、L_(1)和L 2,T1至T4发生率较低。VCF患者和非VCF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ISS、背痛、中位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INS评分与BMI不存在相关性(P>0.05),SINS与性别、年龄、吸烟、ISS、背痛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SINS与生存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VCF不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ISS等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MM初始诊断患者VCF发生率50.79%。VCF患者中超过50%为≥2个椎体VCF,VCF患者潜在不稳42.19%,脊柱不稳20.31%。VCF与疾病分期相关,与生存期无独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不稳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黄雯玥 李晨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确诊的92例NHL...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确诊的92例NHL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给予化疗干预;观察组在CHOP方案化疗开始前1 d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连续治疗6周期(1周期为21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CD4/CD8、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LDH及β2-MG水平。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80.43%(37/46)高于对照组60.87%(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降低,Th17及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h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DH、β2-MG、V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DH、β2-MG、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6.96%(40/46)、80.43%(3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用于NHL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反应,改善LDH、β2-MG、VEGF水平,提升疗效,安全性与单独使用CHOP方案相差无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200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卫国 +2 位作者 许凌云 王伟伟 翟志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205-4208,共4页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D200表达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71例MM患者中,51例(71.8%)阳性表达CD200,20例(28.2%)不表达CD200。CD200^(+)MM患者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低于CD200-患者(P<0.05)。CD200^(-)M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0(95%CI 18.7~33.2)个月,CD200^(+)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χ^(2)=4.210,P=0.040)。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52.4%和52.4%,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87.2%和64.4%。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年龄>65岁[HR=4.145(95%CI 1.252~13.728),P=0.020]、CD200阳性[HR=2.617(95%CI 1.044~6.561),P=0.040]是独立于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CD200表达存在异质性,CD200阳性表达是MM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200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中p53基因表达与R-ISS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姚悦 +4 位作者 张苗 武晓倩 李雪 尚留 王秀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53基因表达情况与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p53基因表达情况,...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53基因表达情况与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p53基因表达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免疫球蛋白类型及R-ISS分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53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评估治疗疗效,并分析p53基因表达情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所有患者均接受1年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情况,比较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组与p53基因阴性组患者1年存活率。结果 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组患者7例,占8.14%,p53基因阴性组患者79例,占91.86%。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组和p53基因阴性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免疫球蛋白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组患者中R-ISS分期为Ⅲ期的患者占比为71.43%,显著高于p53基因阴性组(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后,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8例,疾病稳定24例,疾病进展11例。有效组患者共51例,无效组患者共35例。无效组患者中p53基因阳性及缺失患者占比高于有效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组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为71.43%(5/7);p53基因阴性组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为84.81%(67/79)。两组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基因表达情况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并与R-ISS分期密切相关,伴有p53基因阳性及缺失的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可能较差,临床需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基因异常的患者进一步探寻新型治疗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P53基因 R-ISS分期 预后 疗效 存活率
下载PDF
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思成 《安徽医学》 2023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102例AML-M2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64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设为阳性组,将38例R... 目的 分析影响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102例AML-M2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64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设为阳性组,将38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阴性患者设为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分析出对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有影响的因素,并应用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的AML-M2患者预后因素分析中,单因素结果显示,CD19阳性、诱导治疗后MRD下降>3个对数级、治疗后融合基因转阴是影响患者OS预后良好的因素(P<0.05),诱导治疗后MRD下降>3个对数级、融合基因转阴是影响患者RFS预后良好的因素(P<0.05);而白细胞≥20×109/L,C-Kit D816突变是影响患者OS和RFS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20×109/L、C-Kit D816突变、MRD下降>3个对数级、融合基因转阴是影响患者OS的影响因素;C-Kit D816突变、融合基因转阴是影响患者RFS的影响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C-Kit D816突变、MRD下降>3个对数级、融合基因转阴是影响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M2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RUNX1T1融合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 预后因素 长期生存
下载PDF
全口服无化疗方案与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朗德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76-780,78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口服无化疗方案与化疗方案对于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初治APL患者共计95例,分为化疗组48例与无化疗组47例,每组又分为非高危亚组和高危亚... 目的:对比分析全口服无化疗方案与化疗方案对于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初治APL患者共计95例,分为化疗组48例与无化疗组47例,每组又分为非高危亚组和高危亚组。化疗组使用维甲酸+亚砷酸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予以化疗巩固治疗(HA、MA、DA、IA方案),达分子学CR后予以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维持治疗。无化疗组给予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双诱导,达CR后继续予以维甲酸及复方黄黛片巩固和维持治疗。2组均予以相应降白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等对症支持治疗。统计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早期死亡率、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化疗组与无化疗组比较,早期死亡率、CR率、总生存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高危患者首次达CR时间明显短于无化疗组高危患者(P<0.05)。化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化疗组,且化疗组高危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化疗组高危患者(P<0.05)。与化疗组高危患者比较,无化疗组高危患者3个月时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明显提高(P<0.05)。无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对于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的初治APL患者,全口服无化疗方案的疗效并不低于化疗方案。在无化疗方案的高危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APL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无化疗 维甲酸 复方黄黛片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HA与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明 郑顶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95-596,共2页
目的:观察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与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的疗效。方法:将32例老年人ANLL患者随机均分为HA与CAG方案组,比较... 目的:观察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与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的疗效。方法:将32例老年人ANLL患者随机均分为HA与CAG方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CAG方案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56.3%,HA方案组为43.8%,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化疗方案比HA方案更适于老年ANLL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性 急性 药物疗法 老年医学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G-CS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的应用
19
作者 张苗 许凌云 +1 位作者 汤宝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在巩固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PEG-rhG-CSF)在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在巩固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PEG-rhG-CSF)在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46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PEG-rhG-CSF预防组和rhG-CSF治疗组,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1)两组患者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 NC)平均恢复时间PEG-rhG-CSF预防组短于rhG-CSF治疗组,分别为(14.84±1.68)d、(19.68±5.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G-rhG-CSF预防组感染发生率低于rhG-CSF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时间PEG-rhG-CSF预防组明显缩短,两组分别为(6.21±3.33)d、(11.55±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住院时间:PEG-rhG-CSF预防组低于rhG-CSF治疗组,两组分别为(16.48±2.87)d、(22.36±6.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巩固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采用PEG-rhG-CSF预防性治疗能够缩短中性粒细恢复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以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SLE合并HLH1例
20
作者 李雪 许凌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7-29,共3页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可由消化道本身的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和机械性损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系统性疾病侵及消化道所致。据病因不同、出血速度及出血量不同,治疗原则各异,但针对病因的治疗是缓解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的重要...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可由消化道本身的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和机械性损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系统性疾病侵及消化道所致。据病因不同、出血速度及出血量不同,治疗原则各异,但针对病因的治疗是缓解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1例以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进行报道,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参考。病例报道患者,陈××,女,28岁,农民,因"间断性黑便2年,呕血8天"于2018年9月16日转入我院消化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急危重症 系统性疾病 消化道出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医师 首发表现 HL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