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学视角下的“二胡演奏声腔化” 被引量:9
1
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60,共8页
"二胡演奏声腔化"是二胡领域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胡演奏美学、二胡演奏技术与教学启示方面,在"声腔化"的内涵、意义以及与二胡音乐未来发展路向之间的关系上尚有很大讨论空间。本文避开... "二胡演奏声腔化"是二胡领域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胡演奏美学、二胡演奏技术与教学启示方面,在"声腔化"的内涵、意义以及与二胡音乐未来发展路向之间的关系上尚有很大讨论空间。本文避开这种惯性顺向或理论平移的论述思维与方式,以史学为视角,通过三条历史主线围绕"声腔化"逐步展开论述:从闵惠芬"声腔化"编创过程、演奏历程及其言论探求"声腔化"的内涵;从二胡"声腔化"发展史中定位闵惠芬在这一领域到底有哪些独具特质的成绩;综观20世纪二胡音乐风格发展史,分析"声腔化"理论的局限性及理论研究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惠芬 二胡演奏 声腔化
原文传递
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84-89,共6页
《渔歌》是一部周文中根据古琴演奏原理与音响特色,探索西方乐器演奏法与配器法艺术魅力的管弦乐佳作。作曲家通过多件西方乐器新颖而合理的演奏法以及它们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巧妙配合对古琴音色进行了有效"移植",并采用延... 《渔歌》是一部周文中根据古琴演奏原理与音响特色,探索西方乐器演奏法与配器法艺术魅力的管弦乐佳作。作曲家通过多件西方乐器新颖而合理的演奏法以及它们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巧妙配合对古琴音色进行了有效"移植",并采用延音功放配器法对古琴艺术深层的细节与韵味予以管弦乐化"扩大",着重古琴艺术内在"精神力量"的继承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中 渔歌 演奏法 音色移植 延音功放配器法
下载PDF
从《鬼戏》看谭盾创作中的解构与重组 被引量:7
3
作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8,共8页
谭盾自80年代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创作具有鲜明的解构与重组的特征。本文以《鬼戏》为研究对象,把解构与重组作为主线,从音色处理,空间性与视觉性处理,即兴演奏,对位、拼贴与对话,结构五个方面... 谭盾自80年代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创作具有鲜明的解构与重组的特征。本文以《鬼戏》为研究对象,把解构与重组作为主线,从音色处理,空间性与视觉性处理,即兴演奏,对位、拼贴与对话,结构五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探求谭盾是怎样对待传统和现代创作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对二者予以解构和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解构 重组 鬼戏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强骨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兆奎 李美琴 +1 位作者 王台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以RP-HPLC法测定强骨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8~0.80... 目的建立以RP-HPLC法测定强骨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8~0.80μg,回归方程:补骨脂素Y=7365.9X-102.7,r=0.9998;异补骨脂素Y=7556.0X-65.3,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补骨脂素99.3%,RSD=1.4%(n=5);异补骨脂素98.5%,RSD=0.8%(n=5)。结论RP-HPLC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RP—HPLC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专业化发展及其困境 被引量:5
5
作者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3,共4页
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丢(AlainBadiou,1937—)曾指出:事件与它的序列构成历史。(1)从哲学意义上说,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发生一个"轴心事件",这一事件会改变原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产生一系列的"后果... 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丢(AlainBadiou,1937—)曾指出:事件与它的序列构成历史。(1)从哲学意义上说,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发生一个"轴心事件",这一事件会改变原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历史地看,20世纪中国民乐发展的轴心事件就是"现代变迁",即通过"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追求民乐的"现代性"。那么,民乐"现代化"之价值诉求和民乐"现代性"之品质界定分别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器乐 20世纪 专业化发展 哲学意义 现代变迁 价值诉求 现代化 历史
原文传递
论20世纪80年代二胡协奏曲“创作热潮”的成因 被引量:4
6
作者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3,共4页
中国二胡协奏曲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АаронАвшалyмов,1894—1965)首次采用了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形式,根据其自创歌剧《杨贵妃暮景》中的曲调创作了由6首曲子组成的二胡... 中国二胡协奏曲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АаронАвшалyмов,1894—1965)首次采用了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形式,根据其自创歌剧《杨贵妃暮景》中的曲调创作了由6首曲子组成的二胡套曲《杨贵妃之死》。11942年,黄锦培(1919—2009)以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台儿庄战役"为题材创作完成了二胡协奏曲《空前大捷》,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大型二胡协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思想 杨贵妃 抗日战争时期 二胡艺术 民族器乐 民族管弦乐队 黄锦 二胡演奏家 犹太裔 民族乐器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的二胡协奏曲创作 被引量:2
7
作者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中国二胡协奏曲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Аарон Авщалумов ,1894-1965)首次采用了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形式,根据其自创歌剧《杨贵妃暮景》中的曲调创作r南6首曲子组成的二... 中国二胡协奏曲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Аарон Авщалумов ,1894-1965)首次采用了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形式,根据其自创歌剧《杨贵妃暮景》中的曲调创作r南6首曲子组成的二胡套曲《杨贵妃之死》。1949年以来,从刘文金、朱晓谷、张晓峰、关铭到王建民、何训田、关乃忠、郑冰等许多中国作曲家对这一音乐体裁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为二胡演奏、创作的提升与繁荣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做出了陋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二胡协奏曲 创作 1949年 30年代 交响乐队 音乐体裁 二胡演奏
原文传递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OPN-3中的残留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兆奎 陈赛贞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OPN-3中的残留锡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OPN-3中锡的含量。结果OPN-3中锡的线性范围为0~200ppb,回归方程为Y=0.00265X+0.0341,R=0.9952,平均加样回收率95.2%,RSD=1.8%(n=...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OPN-3中的残留锡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OPN-3中锡的含量。结果OPN-3中锡的线性范围为0~200ppb,回归方程为Y=0.00265X+0.0341,R=0.9952,平均加样回收率95.2%,RSD=1.8%(n=5)。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原料药中残留锡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OPN-3
下载PDF
补肾健骨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兆奎 +1 位作者 王黎 李美琴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优选补肾健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正丁醇提取物的干浸膏量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双指标,考察煎煮次数(A)、煎煮时间(B)、加水量(C)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结论:该... 目的:优选补肾健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正丁醇提取物的干浸膏量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双指标,考察煎煮次数(A)、煎煮时间(B)、加水量(C)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为优化补肾健骨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骨胶囊 分离技术 提纯技术 工艺学 药学
下载PDF
“线条”与“色彩”的有机结合——民族器乐曲《火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7,5,共11页
民族器乐曲《火祭》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视觉性与空间感的追求,更重要是其"线条"与"色彩"有机结合的创作观念。作品以浓重有力的胡琴独奏情感"线条"为主导,中间穿插祭祀、自然、民俗风格的三大"色彩... 民族器乐曲《火祭》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视觉性与空间感的追求,更重要是其"线条"与"色彩"有机结合的创作观念。作品以浓重有力的胡琴独奏情感"线条"为主导,中间穿插祭祀、自然、民俗风格的三大"色彩块",大色块分解打散形成的"小色块"(短小凝练、个性鲜明的多样化音型)凭借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与色彩感被重新排列组合与调配,时而自由、松散,时而规律、集中,通过这些大小不同"色块"的横向交错和纵向叠置,形成音乐发展的戏剧性张力与推动力,使音乐充满了令人炫目的生命力,同时色彩变化本身具有内在规律性与逻辑性,使音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条 色彩 音型 润饰 抒情性 戏剧性 祭祀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经养血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11
作者 李卫红 王台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1069-1070,共2页
调经养血丸是由白芍、当归、香附、陈皮等16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调经、补血、理气功效,临床疗效十分显著,黄芩是其中主要药物之一,而黄芩苷又是黄芩中的主要成分。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为... 调经养血丸是由白芍、当归、香附、陈皮等16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调经、补血、理气功效,临床疗效十分显著,黄芩是其中主要药物之一,而黄芩苷又是黄芩中的主要成分。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调经养血 黄芩苷 测定 复方制剂 中药组成 临床疗效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情景交融 闳约深美——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交响音乐会看《湘西印象》
12
作者 戴嘉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76-179,共4页
2012年11月11日晚,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闳约深美——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第五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精品展演周如期上演。本场原创音乐会从作曲、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交响音乐会 百年校庆 情景交融 印象 湘西 国家大剧院 艺术院校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补肾健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13
作者 李兆奎 +1 位作者 王黎 孙建宇 《海峡药学》 2006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补肾健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选用Symmetry C18色谱拄(5μm,4.6mm×250m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8~0.80μg...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补肾健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选用Symmetry C18色谱拄(5μm,4.6mm×250m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8~0.80μg,回归方程Y=5868192、1x-13507.2,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3%,RSD=1.4%(n=5)。结论RP—HPLC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补肾健骨胶囊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强骨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14
作者 周红艳 李兆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3015-3018,共4页
目的:优选强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分别提取当归中挥发油、正交试验法提取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浸膏量和淫羊藿苷的含量为双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先提取当归中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对脂溶性成分采用10倍量... 目的:优选强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分别提取当归中挥发油、正交试验法提取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浸膏量和淫羊藿苷的含量为双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先提取当归中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对脂溶性成分采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再加水溶性成分用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为优化并规范强骨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