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7
1
作者 余志 曹树良 王国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是多相混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假定混输泵叶轮内为泡状流动,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气液两相双流体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对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部两相三维紊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水气混合工况下的流...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是多相混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假定混输泵叶轮内为泡状流动,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气液两相双流体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对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部两相三维紊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水气混合工况下的流场分布特点。对含气率GVF=15%工况下的扬程特性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输泵叶轮流道采用较小的径向尺寸差能较好地避免离心力所引起的气液分离,防止气堵现象的发生;叶轮进口部分存在的低压旋涡区容易使气体积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叶轮进口区的水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混输泵 气液两相流 数值计算 双流体模型
下载PDF
叶片式混输泵气液两相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余志 刘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95,共5页
基于细泡状流动假设,采用双流体模型对一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中,进口含气率为15%,湍流模型采用基于k-ω模型的SST模型,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通过分析流域的含气率及两相速度... 基于细泡状流动假设,采用双流体模型对一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中,进口含气率为15%,湍流模型采用基于k-ω模型的SST模型,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通过分析流域的含气率及两相速度矢量分布,探讨了混输泵内气液两相非定常流动特性。结果显示,混输泵叶轮内的两相输运过程出现'不连续气团运动'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气泡尺寸及气体所受的相间作用力有关,并且只有在非定常计算中才能得到清晰展现。计算还发现,气相轴面涡的位置与高含气率区几乎完全对应,说明气相旋涡是造成气体局部聚集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比外特性计算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用数值模型和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混输泵 非定常流动 气液两相流 不连续气团 相间作用力
下载PDF
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国玉 +2 位作者 张博 李向宾 余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9-313,共5页
评价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分别采用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SST模型以及基于滤波器的湍流模型(FBM)数值模拟了比转速为600的轴流泵内部流动;计算了其扬程、扭矩、效率,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了4种模型计算的... 评价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分别采用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SST模型以及基于滤波器的湍流模型(FBM)数值模拟了比转速为600的轴流泵内部流动;计算了其扬程、扭矩、效率,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了4种模型计算的轴流泵流场中的压力、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附近,4种湍流模型都能较精确地预测轴流泵的外特性;在非设计工况下,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SST模型预测的外特性与实验值相差较大,FBM模型则可以大幅度提高非设计工况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湍流模型 滤波器 性能预测
下载PDF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全流道内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文武 余志 +1 位作者 李泳江 程学良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174,共7页
有关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全流道内流场特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选取空气-水作为输运介质,基于ANSYS_CFX对一叶片式气液混输泵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域采用ICEM_CFD和TurboGrid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通过数值计算获取的外特性数据与试... 有关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全流道内流场特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选取空气-水作为输运介质,基于ANSYS_CFX对一叶片式气液混输泵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域采用ICEM_CFD和TurboGrid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通过数值计算获取的外特性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不同进口含气率下叶轮流道内的气体主要聚集在叶轮出口轮毂处的吸力面附近且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气体在该处的聚集程度增强,分布的不均匀度增加。9%、15%和21%进口含气率下叶轮内流体的最大湍动能分别是3%进口含气率下的1.07倍、1.53倍和1.83倍。不同进口含气率下导叶内的气体均在轮毂处聚集,且沿着流动方向,轮毂处的气体逐渐向主流区扩散。9%进口含气率下,叶轮内气体的聚集程度随着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而导叶内的气体在设计流量(Qd)时聚集程度最大,大流量(1.25Qd)次之,小流量(0.75Qd)最小。以上研究结果更深入地揭示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的内流场特性,可以为该类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其输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含气率 气液混输泵 流场特性 旋涡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修正的RNG κ-ε模型在云状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博 王国玉 +1 位作者 张淑丽 余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5-1069,共5页
基于实验结果评价了一种用密度函数修正的RNGκ-ε湍流模型在云状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分别计算了绕Clark-y型水翼云状空化流动,获得了随时间变化的空化形态和升、阻力等流场及动力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 基于实验结果评价了一种用密度函数修正的RNGκ-ε湍流模型在云状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采用不同的修正系数,分别计算了绕Clark-y型水翼云状空化流动,获得了随时间变化的空化形态和升、阻力等流场及动力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捕捉云状空化区域的空穴形态和空泡脱落的非定常细节;密度函数中指数n的选取对计算所得的空穴长度和升阻力均有影响,然而对流场动力特性的主要频谱分布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云状空化 脱落频率
下载PDF
云状空化非定常脱落机理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博 王国玉 +1 位作者 黄彪 余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1-659,共9页
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技术研究了云状空化的非定常脱落机理.实验采用高速录像技术观察了绕Clark-y型水翼云状空化形态随时间的变化.数值计算采用了汽-液两相的当地均相流模型,湍流封闭采用了一种修正的RNG k-ε方程,利用商业软件的二次开... 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技术研究了云状空化的非定常脱落机理.实验采用高速录像技术观察了绕Clark-y型水翼云状空化形态随时间的变化.数值计算采用了汽-液两相的当地均相流模型,湍流封闭采用了一种修正的RNG k-ε方程,利用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引入了一种与空化区域水汽相密度相关的系数,对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云状空化尾部存在着准周期性的涡状空化团的脱落;局部压强的增加是引起空穴断裂进而脱落的直接原因;压强升高是由于近壁处的反向射流引起的;空穴尾部的大规模的旋涡运动引起的近壁处的逆压梯度是引起反向射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状空化 均相流模型 湍流模型 反向射流 逆压梯度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志达 林瀚洋 +1 位作者 余志 李炳文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很多,各种造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进行动物研究时应根据各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特点、造模机制及研究目的来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和建立理想的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文章对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动物模... 目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很多,各种造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进行动物研究时应根据各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特点、造模机制及研究目的来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和建立理想的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文章对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综述
下载PDF
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混流泵性能及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文武 余志 +1 位作者 祝宝山 杨策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2-189,共8页
为了解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混流泵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选取无叶顶间隙和叶顶间隙δ分别为0.25 mm、0.75 mm和1 mm共四种方案,基于ANSYS-CFX对一比转速为149的混流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域采用ICEM-CFD和Turbo Grid进行结构化网... 为了解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混流泵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选取无叶顶间隙和叶顶间隙δ分别为0.25 mm、0.75 mm和1 mm共四种方案,基于ANSYS-CFX对一比转速为149的混流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域采用ICEM-CFD和Turbo Grid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利用Tecplot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叶顶间隙对外特性参数、轮缘泄漏、流道中心S2流面流场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顶间隙对大流量工况(1.25Qd和1.5Qd)下性能参数的影响大于小流量工况(0.5Qd和0.75Qd),且效率减小量与叶顶间隙变化量的比值(Δη/Δδ)和相对流量m之间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当间隙为0.75 mm时,随着流量的增加,在叶轮流道进口附近形成的旋涡逐渐向出口方向移动,且旋涡强度及其对主流的影响范围均增大;当间隙进一步增大到1 mm时,泄漏流和主流之间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卷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 混流泵 叶顶间隙 泄漏涡 卷吸效应
下载PDF
叶片泵内气液两相流的三维流动数值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志 曹树良 王国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7-1060,1064,共5页
基于双流体模型建立针对叶片泵内气液两相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湍流模型考虑了因相含量脉动引起的附加源项,在SIMPLEC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修正算法.运用所建模型... 基于双流体模型建立针对叶片泵内气液两相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湍流模型考虑了因相含量脉动引起的附加源项,在SIMPLEC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修正算法.运用所建模型计算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在进口含气率分别为5%,15%,25%的系列工况下叶轮的内部两相流场,并作了扬程特性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流动模型是可靠的,并具有较宽的进口含气率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泵 气液两相流 压力修正算法 数值模拟 进口含气率
下载PDF
运用正反问题迭代法进行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志 曹树良 彭国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41,146,共8页
基于正反问题迭代,提出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叶轮水力设计的方法。叶轮叶片的初始几何形状根据给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进行设计,通过叶轮内CFD三维流场分析结果,改进流道参数和速度矩分布规律以优化叶片几何参数和流场分布。外特性试验结果... 基于正反问题迭代,提出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叶轮水力设计的方法。叶轮叶片的初始几何形状根据给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进行设计,通过叶轮内CFD三维流场分析结果,改进流道参数和速度矩分布规律以优化叶片几何参数和流场分布。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叶轮可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及含气量范围下工作,最优工况效率可达44.0%,且能在短时间内输送100%的气体而不发生气堵现象,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 正反问题迭代 CFD分析 外特性试验
下载PDF
FBM湍流模型在非定常通气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时素果 王国玉 +1 位作者 余志 张敏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9-1106,共8页
为了建立通气超空化流动计算的流动模型,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FBM湍流模型嵌入商业软件,分别采用FBM湍流模型以及商业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绕圆盘空化器的通气空化流场,并从空泡形态、流动结构和阻力特性等方面与试验结果进行... 为了建立通气超空化流动计算的流动模型,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FBM湍流模型嵌入商业软件,分别采用FBM湍流模型以及商业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绕圆盘空化器的通气空化流场,并从空泡形态、流动结构和阻力特性等方面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标准k-ε湍流模型过高预测了流场的湍流粘性,预测的空泡形态和实验观测结果有较大的差距;采用滤波器湍流模型计算,可以明显地减小通气空泡尾端流场的湍流黏性,精确地捕捉通气空化区域空泡脱落的非定常细节,更加准确地描述通气空化的过程,与试验结果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空化 湍流模型 FBM 湍流粘性
下载PDF
云状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空化模型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彪 王国玉 +1 位作者 张博 余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5-789,共5页
为深入了解空化模型对云状空化流动计算的影响,分别采用Kubota,Singhal,Merkle,Kunz四种不同的空化模型对绕水翼的云状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空穴形态和升、阻力等流场动力随时间的变化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这四种空... 为深入了解空化模型对云状空化流动计算的影响,分别采用Kubota,Singhal,Merkle,Kunz四种不同的空化模型对绕水翼的云状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空穴形态和升、阻力等流场动力随时间的变化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这四种空化模型均可以准确地捕捉云状空化区域的空穴形态和空泡脱落的非定常细节;不同空化模型对计算所得的空穴形态和长度、绕翼型速度矢量场、升阻力均有影响,但对流场动力特性的主要频谱分布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状空化 空化模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串列式双级轴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国玉 陈荣鑫 +2 位作者 余志 刘淑艳 张志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9-45,共7页
为了揭示串列泵的内部流动机理及其能量特性,采用两个具有试验结果的轴流式叶轮和一新设计的导叶串联组成了一串列式轴流泵模型。应用Pro-E对该串列泵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泵内的流场。数值计算采用NUMECA商业软件。... 为了揭示串列泵的内部流动机理及其能量特性,采用两个具有试验结果的轴流式叶轮和一新设计的导叶串联组成了一串列式轴流泵模型。应用Pro-E对该串列泵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泵内的流场。数值计算采用NUMECA商业软件。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获得前后叶轮内部的速度矢量分布。基于流场计算结果,预测包括扬程、效率和轴功率在内的串列泵性能。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原叶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与首级叶轮比较,串列轴流泵次级叶轮压力面和吸力面的速度具有较大的差值。与一般的轴流泵比较,串列式轴流泵具有比较宽的高效区,最优工况点向大流量区域偏移,其轴功率不再像普通轴流泵那样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为了分析前后叶轮的相互作用,预测不同的后叶轮叶片偏转角条件下的串列泵性能,结果表明后叶轮的叶片偏转角对串列泵性能有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式轴流泵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当地均相介质模型在通气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时素果 王国玉 +1 位作者 权晓波 余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模拟通气超空化流动,本文推导建立了一种基于状态方程的当地均相介质模型,并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其嵌入商业软件。分别采用商业软件中的两相流模型以及当地均相介质模型+两相流模型计算了绕圆盘空化器的通气超空化流动,并... 为了更加精确地模拟通气超空化流动,本文推导建立了一种基于状态方程的当地均相介质模型,并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其嵌入商业软件。分别采用商业软件中的两相流模型以及当地均相介质模型+两相流模型计算了绕圆盘空化器的通气超空化流动,并从空泡形态、流动结构和阻力特性等方面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混相流动的可压缩性,当地均相介质模型能更准确的模拟通气空化的非定常流场,计算获得的空泡形态、阻力系数等与实验结果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当地均相介质模型 通气超空化 圆盘空化器 可压缩性
下载PDF
叶片式混输泵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志 张勤昭 +1 位作者 黄若 曹树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为了加深对叶片式混输泵内相态分离和气体局部聚集现象形成机制的认识,在细泡状流动假设下,基于双流体模型对叶片式混输泵在进口含气率为15%条件下的气液两相输运过程进行非定常CFD模拟.计算中,湍流模型采用SST模型,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 为了加深对叶片式混输泵内相态分离和气体局部聚集现象形成机制的认识,在细泡状流动假设下,基于双流体模型对叶片式混输泵在进口含气率为15%条件下的气液两相输运过程进行非定常CFD模拟.计算中,湍流模型采用SST模型,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初始流场根据纯水工况的稳态计算解给定.对该含气率下的5个流量工况进行了计算,并以其中的最优工况为例分析了输运过程中两相流场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探讨了非定常过程中扬程的计算方法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由于两相所受离心力不同,输运过程中气相主要分布于轮毂面附近;受流道形状变化和叶轮旋转的影响,叶轮进口区容易促发气团的形成,是气团形成的起始位置.输运过程中含气率场和压强场将出现波动,进而导致扬程值的大幅振荡,影响混输泵运行的稳定.通过对比扬程特性的计算和试验结果,说明了所用数值模型和方法的基本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式混输泵 双流体模型 非定常 气液两相流 含气率
下载PDF
FBM湍流模型在云状空化流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彪 王国玉 +1 位作者 张博 余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153,共7页
为评价一种基于滤波函数湍流模型在非定常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分别采用基于标准RNGk-ε的滤波器模型(Filter based model,FBM)、修正RNGk-ε模型、基于修正RNGk-ε的FBM模型对绕Clark-y翼型云状空化流动进行模拟,研究云状空化流动现象... 为评价一种基于滤波函数湍流模型在非定常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分别采用基于标准RNGk-ε的滤波器模型(Filter based model,FBM)、修正RNGk-ε模型、基于修正RNGk-ε的FBM模型对绕Clark-y翼型云状空化流动进行模拟,研究云状空化流动现象,获得了随时间变化的空化形态、压力场和升、阻力等流场和动力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不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计算所得的空穴长度、压力场和升阻力均有影响,而对流场动力特性的主要频谱分布影响不明显。采用基于修正RNGk-ε的FBM模型可更准确的模拟出云状空化形态与空化区尾部涡团交替脱落的非定常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模型 湍流模型 云状空化 脱落频率
下载PDF
圆盘空化器超空化绕流流场结构及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志 王国玉 +1 位作者 顾玲燕 张敏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应用均质平衡流模型对圆盘空化器超空化非定常绕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为了更准确地捕捉流场的非定常特性,通过对ANSYS-CFX10.0软件的二次开发引入了基于滤波器的湍流模型,空化模拟则采用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的质量传输模型。... 应用均质平衡流模型对圆盘空化器超空化非定常绕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为了更准确地捕捉流场的非定常特性,通过对ANSYS-CFX10.0软件的二次开发引入了基于滤波器的湍流模型,空化模拟则采用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的质量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绕圆盘空化器超空化形态及升力和阻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显示:绕圆盘空化器的超空化流场可分为上游的高含汽率区和下游的汽液交混区,前者形成稳定的驻涡而具有稳定的空泡形态,后者则随着尾部涡团的交替发展而逐渐向下游扩展,最后稳定为拟圆锥状空化带;在超空化形成过程中,圆盘空化器可迅速获得稳定的升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圆盘空化器 超空化 滤波器模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滤波器湍流模型在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志 顾玲燕 +1 位作者 李向宾 王国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滤波器湍流模型(FBM)在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在CFX软件中,分别采用FBM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对Hydronautics翼形的超空化流动进行模拟,结合水洞实验结果从空泡形态和流场结构两方面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 对滤波器湍流模型(FBM)在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在CFX软件中,分别采用FBM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对Hydronautics翼形的超空化流动进行模拟,结合水洞实验结果从空泡形态和流场结构两方面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BM模型对空泡形态和空泡尺度的模拟更符合实际.FBM模型可以捕捉超空化流动中较大尺度的涡团结构,并能更清晰地模拟出空化区尾部涡团交替脱落的非定常细节,同时,FBM模型对超空化流动中反向射流现象的模拟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湍流模型 超空化流动 反向射流
下载PDF
绕水翼超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向宾 王国玉 +1 位作者 张博 余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5-978,共4页
为深入了解湍流模型对超空化流动计算的影响,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即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和SSG雷诺应力模型,对绕水翼的超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标准κ-ε模型仅能模拟出定常状态的超... 为深入了解湍流模型对超空化流动计算的影响,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即标准κ-ε模型、RNGκ-ε模型和SSG雷诺应力模型,对绕水翼的超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标准κ-ε模型仅能模拟出定常状态的超空化形态;RNGκ-ε模型和SSG雷诺应力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超空化区域内的两相混合非定常特性,并完整再现了空泡内部两相(气相和水气混合相)界面的反向波动过程,而采用RNGκ-ε模型计算得到的最大空泡长度与实验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化 湍流模型 非定常特性
下载PDF
介质黏性对叶片式气液混输泵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文武 余志 +2 位作者 李泳江 杨建鑫 叶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4-600,共7页
为了解介质黏性对气液混输泵外特性、流场及相间作用特性的影响,选取air-water和air-crude两组介质,基于ANSYS CFX对一叶片式气液混输泵进行了数值模拟,且对相间作用模型中最为主要的阻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大大提高了较高进口含气率下的... 为了解介质黏性对气液混输泵外特性、流场及相间作用特性的影响,选取air-water和air-crude两组介质,基于ANSYS CFX对一叶片式气液混输泵进行了数值模拟,且对相间作用模型中最为主要的阻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大大提高了较高进口含气率下的模型预测能力。由于原油的黏性较大,流动损失增加,使泵的效率和增压均相对较低。当介质为air-water和air-crude时,四种相间作用力中均是阻力占主导,湍流弥散力与阻力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但介质为air-crude时的气液相间作用力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 气液混输泵 流动特性 相间作用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