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世界里的中国科幻——论《北京折叠》的译文评介与海外接受 被引量:7
1
作者 《创作与评论》 2016年第24期53-58,共6页
2016年8月21日,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雨果奖是1953年为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设立的,它与星云奖堪称是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关键词 科幻 英语世界 折叠 北京 外接 评介 译文 中国
下载PDF
光韵的消散及其隐形控制悖论——虚拟现实艺术的审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上海文化》 CSSCI 2018年第12期70-77,126,共9页
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和接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冲击和改造了传统艺术审美范式。艺术在科技革新中走向奇点,有望在未来实现无界面状态,观者在接受过程中从艺术静观欣赏走向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光韵 控制 数字复制
原文传递
“时光慢递”与“绿色废土”——评《我们生活在南京》兼论“中国网络科幻”
3
作者 《上海文化》 CSSCI 2023年第12期42-49,共8页
天瑞说符现象使得网络科幻文学开始走进主流文学研究视野。《我们生活在南京》以中国本土化的末日叙事展开后人类困境下的中国思考:“如果预知20年后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实现逆转未来拯救世界?”作者以“时光慢递”方法逻辑为经,推演搭建... 天瑞说符现象使得网络科幻文学开始走进主流文学研究视野。《我们生活在南京》以中国本土化的末日叙事展开后人类困境下的中国思考:“如果预知20年后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实现逆转未来拯救世界?”作者以“时光慢递”方法逻辑为经,推演搭建完整的末日拯救设定链条;以面向现实的“绿色废土”为纬,形塑中国特色的文明审美;以在地性城市叙事和外聚焦视角讲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瑞说符 《我们生活在南京》 时光慢递 绿色废土 中国网络科幻
原文传递
电影和瓦格纳式愿景——对声音设计和感官历史的思考
4
作者 詹姆斯·拉斯特拉 (译) 张泠(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7,共13页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9世纪感官技术构成集体感知装置的核心部分,使得人类感官与技术现代性相遇;1915年爱迪生通过一系列“声音测试”见证了留声机区别于现场表演的根本性变革;1958年,卡尔肖录制的唱片《莱茵的黄金》将声音再现与现场表演分离开,重建感官体验能力;1979年,电影《现代启示录》将声音再现从记录功能中分离出来,以虚拟感官经验取代人类实际经历世界,这也最终推动了“麻醉刺激”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启示录》 声音设计 感官技术 历史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