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光韵的消散及其隐形控制悖论——虚拟现实艺术的审美反思 被引量:3

The Paradox of Aura Disappearance and Invisible Control: Aesthetic Reflection on Virtual Reality Ar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和接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冲击和改造了传统艺术审美范式。艺术在科技革新中走向奇点,有望在未来实现无界面状态,观者在接受过程中从艺术静观欣赏走向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During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possibilities for artistic creation and acceptance,and also impacts and reform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aradigm of arts.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t goes towards singularity with an expectation to achieve no interface state in the future.The viewers move from contemplation to immersiv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art acceptance.
作者 何霜紫 He Shuangzi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
出处 《上海文化》 CSSCI 2018年第12期70-77,126,共9页 Shanghai Culture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第139页. 被引量:5
  • 2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21页. 被引量:2
  • 3[1][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1
  • 4[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5[6][英]伊格尔顿·瓦尔特.本雅明:走向革命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6[7][美]詹姆逊.德国批评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被引量:1
  • 7[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被引量:6
  • 8德里达.《论文字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被引量:32
  • 9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A].孙周兴译.《林中路》[C].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3页. 被引量:6
  • 10[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31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