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非尼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陈沁 程芝梅 +2 位作者 张帅 周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03-810,共8页
目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_(4))组及CCL_(4)+PFD组,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大鼠使用50%CCL_(4)橄榄... 目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_(4))组及CCL_(4)+PFD组,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大鼠使用50%CCL_(4)橄榄油溶液按0.1 mL/100 g于下腹部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CCL_(4)+PFD组按200 mg/kg给予PFD溶液灌胃,其余大鼠按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麻醉处死所有大鼠,取肝脏、脾脏并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门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多糖(LPS)的含量,肝脏Masson染色和回肠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回肠中咬合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汇管区无纤维沉积,CCL_(4)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纤维增生明显并可见大量纤维间隔形成,CCL_(4)+PFD组大鼠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少量纤维增生、纤维间隔较CCL_(4)组变细变少;CCL_(4)组肝脏及脾脏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PFD治疗后肝脏及脾脏指数均降低(P<0.05);CCL_(4)组血清中AST、ALT、IL-6,TNF-α及LPS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FD治疗后有所降低(P<0.05);CCL_(4)组大鼠回肠上皮黏膜结构较正常对照组紊乱、绒毛变短增宽、部分黏膜上皮出现断裂和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等,PFD治疗后回肠绒毛结构好转、高度(VH)及宽度(VW)较CCL_(4)组改善;CCL_(4)组肠道紧密连接(TJ)蛋白occludin及claudin-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PFD治疗后其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PFD在抗肝纤维化的同时能减轻小肠黏膜损伤,对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肝纤维化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脂多糖
下载PDF
吡非尼酮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自噬促进凋亡治疗肝纤维化
2
作者 李苒 程芝梅 +3 位作者 张帅 王黎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1-659,共9页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对于肝星状细胞活性、自噬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吡非尼酮与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联合用药处理肝纤维化HSCT6细胞,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对于肝星状细胞活性、自噬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吡非尼酮与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联合用药处理肝纤维化HSCT6细胞,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纤维化、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CK-8和克隆提示随吡非尼酮浓度增加细胞增殖受限,划痕提示吡非尼酮浓度增加细胞迁移受限,蛋白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吡非尼酮处理细胞后细胞自噬受限、凋亡增加。联合处理结果提示,自噬激动剂可部分逆转吡非尼酮对HSCT6细胞活性抑制。结论吡非尼酮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自噬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VX2肝癌模型兔TACE后瘤周纤维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程芝梅 +4 位作者 张帅 王黎 李苒 许敏 周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2-507,共6页
目的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 目的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ham组,每组6只。对TACE组于建模后2~3周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对TACE组注入碘化油乳剂,对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2周以常规超声观察肿瘤大小,以SWE检测肿瘤、瘤周及肝右叶组织硬度。术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动物取肿瘤及瘤周组织,观察肝细胞形态、评估纤维化程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周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瘤周纤维化程度与组织硬度的相关性。结果对12只兔均成功建模,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成功率100%(12/12)。2组术前肿瘤体积、肝组织硬度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相比Sham组,TACE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瘤周组织硬度增加,血清ALT、AST升高(P均<0.05)。病理检查显示,TACE组瘤周肝细胞水肿明显,Sham组偶见肝细胞水肿,TACE组瘤周纤维化程度高于Sham组(P<0.01);TACE组瘤周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周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r=0.67,P=0.02)。结论TACE后VX2肝癌模型兔瘤周纤维化程度加重;SWE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芝梅 王黎 +3 位作者 魏子敬 李雪莹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寻找影像引导肝脏原发或继发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51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或CT引导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作为因变量,将患... 目的寻找影像引导肝脏原发或继发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51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或CT引导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作为因变量,将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理结果、肿瘤大小、位置、是否位于肝包膜下、有无肝硬化、穿刺引导方式、穿刺组织条数、穿刺深度、术前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血红蛋白作为自变量,所有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P<0.05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5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穿刺活检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者19例(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穿刺组织条数及穿刺深度与术后发生出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与穿刺深度为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肝硬化患者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敏感性为32%,特异性为97.9%。结论肝硬化及穿刺深度是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活检术 危险因素 出血
下载PDF
贵州省2019年影像科总体发展状况调查
5
作者 王萍 王黎 +2 位作者 程芝梅 周石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了解2019年贵州省影像科的总体发展状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贵州省2019年度150家医院影像科的人员构成、技术开展、人才教学、设备等方面情况。结果调查表应答率88.7%(133/150)。影像科从业人员总数2915人[中位人数为16人(范围1~130... 目的了解2019年贵州省影像科的总体发展状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贵州省2019年度150家医院影像科的人员构成、技术开展、人才教学、设备等方面情况。结果调查表应答率88.7%(133/150)。影像科从业人员总数2915人[中位人数为16人(范围1~130人),男性1900人(65.2%),女性1015人(34.8%)]。人员构成有执业医师、职业技师及注册护士,占比分别为48.5%、42.4%、9.1%。学历以本科为主(64.2%),其次是大专(26.7%)。职称比例以初级职称为主(55.6%)。影像科以开展基本技术为主,高等技术如PET/CT开展率为0.8%(1/133)。2019年度常规读片289113次、疑难读片11384次、定期专题讲座次4288次。125家(94%,125/133)医院具备放射科管理制度。结论贵州省影像科总体建设、硬件配置、基本影像技术开展状况良好,专业人员素质、中高等设备及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科 现状调查 问卷调查 总体发展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在诊断脾脏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魏子敬 +3 位作者 程芝梅 彭龙 周石 赵许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用于诊断脾脏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23例脾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脏病变穿刺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明确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用于诊断脾脏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组织学活检术23例脾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脏病变穿刺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明确诊断17例(73.9%),病理描述性诊断6例(26.1%)。并发症有腹腔出血(8.7%,2/23)、穿刺部位疼痛(21.7%,5/23)、腹胀(4.3%,1/23)、发热(4.3%,1/23),无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组织学穿刺活检术用于穿刺脾脏病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穿刺活检 并发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