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市三类湿地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物富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瑞杰 +5 位作者 黄涛 杨畅 王志勇 贾戴辉 张雪峰 司万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以及尾矿库南侧湿地为研究样地,以底泥、藻类、昆虫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湿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重金属沿两栖类食物链(网)的富集与放大作用。结果显示:昆都仑水库桃... 以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以及尾矿库南侧湿地为研究样地,以底泥、藻类、昆虫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湿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重金属沿两栖类食物链(网)的富集与放大作用。结果显示: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底泥中重金属未超出背景值,而小白河黄河湿地与尾矿库南侧湿地除Mn以外,其他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地超出背景值。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和尾矿库南侧湿地底泥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0.35、1.56和2.54。Cu和Cr在花背蟾蜍肝脏中富集程度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05),且以Cu的富集系数最大。结果表明:各样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尾矿库南侧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重金属Cu和Cr易在花背蟾蜍肝脏中富集。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及两栖类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食物链 生物富集 花背蟾蜍
原文传递
尾矿库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瑞杰 求瑞娟 +3 位作者 王建英 司万童 张雪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评估和量化尾矿库湿地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了解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特征。以包头市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为对照样地,分别采集水体、底泥和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对花背蟾蜍肌... 为了评估和量化尾矿库湿地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了解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特征。以包头市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为对照样地,分别采集水体、底泥和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对花背蟾蜍肌肉、皮、骨和肝脏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对其组织中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尾矿库南侧湿地和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花背蟾蜍肝脏中Cd、Cu和Pb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尾矿库湿地花背蟾蜍肌肉中Cd和Pb含量超出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NY 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标准限值,肝脏与骨的目标危险系数分别达4. 22和1. 15。研究表明,尾矿库湿地水体属轻度污染,主要为Cd污染;尾矿库湿地底泥污染属重污染,其中,以Zn、Pb污染为较严重。花背蟾蜍组织器官中Cu和Zn含量较高,且肝脏极易富集Cd、Cu、Zn和Pb,肝脏中Cu含量可以作为生物安全和生态保护领域的重金属污染警示指标。研究地区两栖类花背蟾蜍的肝脏和骨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花背蟾蜍 生物富集 健康风险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镧铈氧化物中钡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康菁 王静中 +2 位作者 魏峰 杜宇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8,共7页
ICP-MS法测定镧铈氧化物中的钡含量,选用铯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校正基体效应,通过对测量的重复性,试样中钡的浓度,试样空白中钡的浓度,试样的质量,试样的定容体积,试样稀释倍数的不确定度等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求得镧铈氧化物中的钡含量测... ICP-MS法测定镧铈氧化物中的钡含量,选用铯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校正基体效应,通过对测量的重复性,试样中钡的浓度,试样空白中钡的浓度,试样的质量,试样的定容体积,试样稀释倍数的不确定度等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求得镧铈氧化物中的钡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使用的钡的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高,避免过多的稀释,可减小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内标铯的响应值应达到钡标准曲线中间点响应值的70%~120%,以降低工作曲线变动性的不确定度分量。此评定方法可以优化试验条件,为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镧铈氧化物 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稀土尾矿库渗漏水污染对花背蟾蜍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涛 求瑞娟 +6 位作者 兰宗宝 杨畅 钱永靖 王春丹 贺小英 司万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目的】明确稀土尾矿库渗漏水污染对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为稀土尾矿区两栖类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某尾矿库南侧由渗漏水形成的受污染水域湿地(简称尾矿库湿地)为研究样地、相对未受... 【目的】明确稀土尾矿库渗漏水污染对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为稀土尾矿区两栖类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某尾矿库南侧由渗漏水形成的受污染水域湿地(简称尾矿库湿地)为研究样地、相对未受污染的黄河自然保护区小白河湿地(简称小白河湿地)为对照样地,通过观测分析花背蟾蜍的野外生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毒性指标,探究稀土尾矿库渗漏水对花背蟾蜍胚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尾矿库湿地花背蟾蜍的总数、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和抱对率均明显少于小白河湿地花背蟾蜍,但产卵量极显著高于小白河湿地(P<0.01,下同);尾矿库湿地的蝌蚪发育相对滞后于小白河湿地蝌蚪,但其体格整体上大于小白河湿地蝌蚪。尾矿库湿地蝌蚪肝胰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于III期达最小值;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于III期达最大值。尾矿库湿地各发育期蝌蚪血细胞DNA损伤程度均极显著高于小白河湿地蝌蚪,且血红细胞核异常率明显高于小白河湿地蝌蚪。【结论】尾矿库渗漏水污染通过影响花背蟾蜍的抱对率来降低蝌蚪种群密度,而对其胚后发育的主要影响机理是导致蝌蚪的组织氧化损伤和血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尾矿库渗漏水污染 胚后发育 种群密度 DNA损伤 微核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