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芽肥^(15)N在再生稻中的分配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马均 王化新 +2 位作者 孙晓辉 光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盆栽法、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促芽肥^(15)N在再生稻中的分配及其对淀粉积累和再生稻生长的作用。结果如下:头季稻齐穗后15天施用促芽肥,对再生稻生长有直接、间接两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以间接作用较大。促芽肥对头季稻产量无不... 采用盆栽法、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促芽肥^(15)N在再生稻中的分配及其对淀粉积累和再生稻生长的作用。结果如下:头季稻齐穗后15天施用促芽肥,对再生稻生长有直接、间接两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以间接作用较大。促芽肥对头季稻产量无不良影响,并可提高穗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稻株后期的碳、氮代谢,促进休眠芽的早生多发,为再生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分配有促芽肥氮的头季稻株收获时大部分被割去,直接利用于再生稻的绝对量不多,但其肥效可持续至再生稻成熟期,对再生稻产量的形成仍有显著的直接作用。促芽肥的施用方法以田面施为佳,叶面施用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促芽肥 氮15示踪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蒋志成 +4 位作者 王培华 李经勇 张晓春 鲁远源 刘贤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3-617,共5页
为探明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关系,给强再生力品种(组合)的选择提供依据,选用229个杂交组合,经3次试验,再生力与头季稻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1)能体现碳水化合物遗留量的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对再生力的直接效应最大或... 为探明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关系,给强再生力品种(组合)的选择提供依据,选用229个杂交组合,经3次试验,再生力与头季稻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1)能体现碳水化合物遗留量的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对再生力的直接效应最大或接近最大,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回归方程具较好的预测功能,故可将茎鞘干重作为衡量杂交中稻组合再生力的重要指标;(2)对群体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穴有效穗数,与再生力的简单负相关均不显著,偏相关却均极显著,直接效应亦较大,显示其是影响再生力的重要性状;(3)与再生力呈负相关的株高、剑叶长度、穗着粒数、穗实粒重、成熟期以及呈正相关的分蘖力,3次试验的效应均不一致,说明它们对再生力的影响不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力 农艺性状 相关性 有效穗数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晓春 +1 位作者 王培华 李经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382-386,共5页
3次选用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各6个,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共组配108个杂交组合,从中筛选出优I多系1、辐优99-7、渝182优926等12个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较高、两季总产显著超过对照汕优63的组合。这些组合与对照相比,多数具有头季稻熟期... 3次选用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各6个,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共组配108个杂交组合,从中筛选出优I多系1、辐优99-7、渝182优926等12个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较高、两季总产显著超过对照汕优63的组合。这些组合与对照相比,多数具有头季稻熟期较早、后期冠层绿叶面积大、光合产物转运通畅、谷草比值高、减穗增粒增重、植株增高而抗倒力较强和再生历期延长、穗少粒多、结实率高等特征特性。配合力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对中稻、再生稻以及两季总产均有极显著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前者;Gca值和Sca值以及配合力总效应(Tca)均与单株产量呈高度正相关,故上述两季总产显著增产组合的Tca值均较高,表明Tca值可作为两季高产组合的衡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两季高产 配合力效应
下载PDF
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32-37,共6页
通过对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TCC)含量的测定、调节和不同含量下再生稻农艺性状的考察,结果表明:头季稻后期茎鞘贮藏TCC浓度变化与生育进程是二次回归关系,并与全保留茎鞘稻桩的单茎再生苗、穗数和再生稻株高、穗长、穗平着粒... 通过对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TCC)含量的测定、调节和不同含量下再生稻农艺性状的考察,结果表明:头季稻后期茎鞘贮藏TCC浓度变化与生育进程是二次回归关系,并与全保留茎鞘稻桩的单茎再生苗、穗数和再生稻株高、穗长、穗平着粒、实粒、千粒重、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剪叶留穗后的茎鞘TCC含量,与上述再生稻性状也呈正相关;随冠层叶位的下降,叶片对再生稻的效应逐渐减弱;TCC含量增加,对再生稻生育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营养器官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年际间气候差异对杂交中稻、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经勇 +4 位作者 王培华 邹亚兰 龚见非 李超平 唐永群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用1997年和1998年在重庆永川市进行的杂交中稻一再生稻试验结果,分析了主要生育时期在这两年间的光、温差异,及其对穗数、料数、粒重形成过程的影响,和对年际间产量及生育期差异的重要作用,为再生稻的发展与提高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气候差异 杂交中稻 再生稻 产量 生育期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杂种F_1再生力特性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经勇 +3 位作者 张晓春 王培华 余官平 卢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为加速杂交水稻强再生力组合的选育进程,3次选用籼型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各6个,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杂种F1再生力特性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再生力特性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即受加... 为加速杂交水稻强再生力组合的选育进程,3次选用籼型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各6个,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杂种F1再生力特性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再生力特性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即受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且具较高的狭义遗传力,但受环境及栽培技术的影响也较大。不育系和恢复系对Gca值的贡献率以其均方值大的一方为高。Sca值与表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Gca值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凡Sca值较高者,至少有一个亲本的Gca值较高。说明只有选择Gca值较高的亲本为基础,才能选出Sca值也较高的杂交组合。本研究Gca值名列前茅且极显著超过同类亲本其它品种的不育系有辐76A、G46A、182A、Ⅱ 32A等;恢复系有130、明恢63、多系1号、泸恢926等,它们是配制强再生力组合较理想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F1 再生力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经勇 《再生稻》 1997年第2期17-21,共5页
头季稻后期通过疏株、疏茎、施N来提高光合效率和疏穗、疏粒来调节光合产物分配的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时期、处理量均具促进再生芽提前萌发伸长、提高活芽率、增加再生苗数、穗数、加快生育进程和增加株高、茎叶干... 头季稻后期通过疏株、疏茎、施N来提高光合效率和疏穗、疏粒来调节光合产物分配的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时期、处理量均具促进再生芽提前萌发伸长、提高活芽率、增加再生苗数、穗数、加快生育进程和增加株高、茎叶干重、穗着粒数、稻谷产量的显著作用;总体效应以孕穗期至齐穗期处理为佳,始穗期或齐穗期一般随处理量增加效应更显著;不同处理方式的综合效应,疏粒〉疏穗〉疏茎〉疏株〉施N,效应愈强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稻 后期 光合产物 再生稻
下载PDF
^(15)N示踪研究再生稻施用氮肥的吸收分配和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经勇 +1 位作者 唐永群 邹亚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中稻-再生稻的15N示踪结果表明:①15N吸收率在头季稻成熟期为34.22%~43.09%,再生稻成熟期升至38.64%~55.75%.头、二两季一致趋势是促芽肥、保证芽肥早施高于迟施,促芽肥加发苗肥的高施肥量大于低施量.②再生稻成熟期15N在稻株各器官... 中稻-再生稻的15N示踪结果表明:①15N吸收率在头季稻成熟期为34.22%~43.09%,再生稻成熟期升至38.64%~55.75%.头、二两季一致趋势是促芽肥、保证芽肥早施高于迟施,促芽肥加发苗肥的高施肥量大于低施量.②再生稻成熟期15N在稻株各器官的分配是促芽肥加发苗肥的,头季收获物(穗和1节)平均为41.84%,再生稻株为45.26%,稻桩和根为12.90%;只施促芽肥的,则依次分别为76.81%,14.45%和8.74%.头季稻收获物在大比例带走氮的同时,提高了稻谷蛋白质的含量,并增加稻株含氮量、叶片光合强度、茎鞘干质量、根系活力等,促进了再生芽早生多发.③各施肥方式对再生稻的生育进程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效应,以头季稻齐穗期施保芽肥加齐穗后23d施促芽肥和齐穗后15d施促芽肥加收后立即施发生苗肥的综合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15N示踪 吸收 分配 效应
下载PDF
温度与再生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培华 +2 位作者 段基文 李世华 唐前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198 7~ 1988年用杂交稻汕优 6 3和冈矮 6 3,在重庆市渝北区同一坡面海拔 2 5 0~ 4 5 0 m作中稻种植 ,使其再生稻在不同的自然温度下生长发育 ,结果表明 :再生季日均温随海拔高度递增而逐渐下降 ,它与再生稻全生育日数和千粒重均呈显... 198 7~ 1988年用杂交稻汕优 6 3和冈矮 6 3,在重庆市渝北区同一坡面海拔 2 5 0~ 4 5 0 m作中稻种植 ,使其再生稻在不同的自然温度下生长发育 ,结果表明 :再生季日均温随海拔高度递增而逐渐下降 ,它与再生稻全生育日数和千粒重均呈显著负相关 ,与再生苗数、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着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再生稻长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日均温与再生稻单产亦呈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重庆地区中迟熟杂交稻品种再生稻稳定较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区海拔高度上限约为 340 m,其对应的年均温为 17.8℃ ,稳定通过 10℃初日至连续 5 d≥ 2 2℃终日间的日均温为 2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海拔高度 日均温 农艺性状 相关性 种植区划 重庆地区
下载PDF
再生稻开花期耐低温性能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盆栽和池栽条件下,对杂交稻汕优63、矮优1号、矮优63和常规稻明恢63、珍汕97B、二九矮7号B、日本晴等品种的再生稻开花期定花观察结果表明:诸气象要素对再生稻结实率均有一定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17.4~26。3℃... 在盆栽和池栽条件下,对杂交稻汕优63、矮优1号、矮优63和常规稻明恢63、珍汕97B、二九矮7号B、日本晴等品种的再生稻开花期定花观察结果表明:诸气象要素对再生稻结实率均有一定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17.4~26。3℃,温度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温度<22℃的结实率,汕优63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参试籼稻品种,与粳稻日本晴无显著差异,即汕优63再生稻开花结实期耐低温性能较强;综合两年结果汕优63再生稻正常开花结实(结实率63≥75%)的日平均温度理论值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开花期 品种 耐低温性
下载PDF
再生稻产3.75t/hm^2栽培技术“规范”中试效果及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经勇 唐永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1992~1995年课题组进行了“再生稻产3.75t/hm2栽培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间示范试验(简称中试),累计面积977.83hm2;头季稻平均单产8.55t/hm2,再生稻3.67t/hm2,比同地... 1992~1995年课题组进行了“再生稻产3.75t/hm2栽培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间示范试验(简称中试),累计面积977.83hm2;头季稻平均单产8.55t/hm2,再生稻3.67t/hm2,比同地区示范前的1991年头季7.65t/hm2,再生稻2.28t/hm2分别增产0.90和1.39t/hm2,两季增产2.29t/hm2。其中再生稻验收的最高单产达5.21t/hm2,两季总产13.03t/hm2。对比试验结果,“规范”较原再生稻产2.25t/hm2栽培“模式”(以下简称“模式”)头季稻和再生稻分别增加0.66和0.94t/hm2。说明“规范”是一套更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栽培 中试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长明 +5 位作者 李贤勇 鲁远源 李经勇 彭海涛 李世永 刘义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 ,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 (粒 )肥 ,使其前期促蘖壮蘖 ,中期稳长 ,群体适中 ,后期个体健壮 ,抗逆力增强 ,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 ,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 (粒 )肥 ,使其前期促蘖壮蘖 ,中期稳长 ,群体适中 ,后期个体健壮 ,抗逆力增强 ,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 ,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 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 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 (粒 )肥 ,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 ,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 )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施肥技术 增产效应 穗肥 施肥时期 氮肥比例
下载PDF
保芽及促芽肥^15N对中稻—再生稻的生理效应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经勇 《再生稻》 1995年第1期25-29,共5页
^15N示踪结果表明:等量以,在头季剂穗期施保芽肥基础上迟施促芽肥,较常规的芽,苗肥施期,N的利用率提高,头季穗部分配比例增大,穗,叶,芽根含氮量上长,茎鞘干重和碳水化全物一增加且转运正常,头季结实率和粒重提高。
关键词 保芽 促芽 中稻 再生稻 生理效应 氮肥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中稻─再生稻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鲁远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49-53,共5页
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川东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制度的粮食生产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中稻影响要素与产量的关联序是:中稻有效穗>中稻穗实粒>中稻千粒重>中稻施N量;再生稻影响因子与其产量的关联序主要是:再生稻有... 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川东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制度的粮食生产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中稻影响要素与产量的关联序是:中稻有效穗>中稻穗实粒>中稻千粒重>中稻施N量;再生稻影响因子与其产量的关联序主要是:再生稻有效穗>再生稻施N量>再生芽长>中稻收割期等;整体产量与影响因子的关联序主要为再生稻产量>再生稻有效穗>中稻产量>再生稻施N量>中稻有效穗等。为中稻、再生稻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产量 关联度 川东地区
下载PDF
促芽肥(氮)施期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再生稻》 1994年第2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促芽肥 氮肥 再生稻 施肥期
下载PDF
亲本再生力特性对杂交稻F1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再生稻》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的再生力,结果指出:不同的不育第、恢复系和杂交组合,其再生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亲本的再生力特性对杂种F1有直接影响--亲本双方均具强再生力,其杂种F1再生力必强;亲本双方再生力的... 本文研究了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的再生力,结果指出:不同的不育第、恢复系和杂交组合,其再生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亲本的再生力特性对杂种F1有直接影响--亲本双方均具强再生力,其杂种F1再生力必强;亲本双方再生力的较弱,其杂种F1财生力较弱;亲本一方具强再生力,其杂种F1再生力仍较强;对杂种F1再生力的影响程度,不育系强于恢复系,比较不育系、恢复系和杂种F1三者的再生力,一般是不育系〉杂种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 杂种水稻 再生力 水稻
下载PDF
重庆市再生稻生产稳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洪松 《再生稻》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关键词 再生稻 发展 重庆市 栽培
下载PDF
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效应分析
18
作者 蒋志成 《南方农业》 2007年第2期11-14,共4页
采用增广NCII交配设计,利用3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了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9年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主要表现为超显性,显性方向在1996年为减效基因显性,1999年为双向显性;200... 采用增广NCII交配设计,利用3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了杂交水稻再生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9年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主要表现为超显性,显性方向在1996年为减效基因显性,1999年为双向显性;2001年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同样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显性性质为双向的部分显性。说明再生力特性的基因效应随亲本的遗传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再生力 遗传效应
下载PDF
“促稳保”施肥法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贤勇 《再生稻》 1995年第1期13-17,共5页
比较了研究了“促保”施肥法“与重底早追”施肥法影响头季和再生稻产量的一些生理指标。“促稳保”在施穗以前,其叶片含氮量,叶面积指一直部干物质积累速度比“重度早追”的低,群体比其小,施穗粒肥后,其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 比较了研究了“促保”施肥法“与重底早追”施肥法影响头季和再生稻产量的一些生理指标。“促稳保”在施穗以前,其叶片含氮量,叶面积指一直部干物质积累速度比“重度早追”的低,群体比其小,施穗粒肥后,其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度和光合作用速率比“重低早追”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光合速率 干物质积累 再生稻 生理效应
下载PDF
不同前作下中稻—再生稻的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远源 《再生稻》 1995年第1期97-101,5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小麦为前作的中稻-再生稻耕制的四年定位试验结果,分析了小麦,中稻,再生稻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益,揭示了在不同小春前作下中稻,再生稻的表现,为认识和发展稻田新耕制,促进稻田生产向“两高一优”... 本文通过对小麦为前作的中稻-再生稻耕制的四年定位试验结果,分析了小麦,中稻,再生稻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益,揭示了在不同小春前作下中稻,再生稻的表现,为认识和发展稻田新耕制,促进稻田生产向“两高一优”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稻 再生稻 耕作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