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能力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勤 +1 位作者 欧阳德亮 张艺腾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加入不同浓度紫草素24h的SGC-7901细胞的MMP-2、MMP-7 mRNA...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加入不同浓度紫草素24h的SGC-7901细胞的MMP-2、MMP-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紫草素可以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在2μg/ml之前其抑制效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紫草素作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48h后SGC-790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紫草素作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24h后,紫草素组的MMP-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结论经紫草素作用后SGC-790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7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胃癌 侵袭 迁移 MMP-2 MMP-7
下载PDF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脑转移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静静 许金花 +2 位作者 吴国峰 张骞云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分析伏美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47例EGFR突变晚期NSCLC脑... 目的分析伏美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47例EGFR突变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对照组25例采取脑放疗治疗,观察组22例联合使用伏美替尼一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颅内疾病控制率(intracranial disease control rate,IDCR)86.36%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mitigation rate,ORR)68.18%高于对照组36.00%(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6.52±0.78)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82.63±12.02)μg/L低于对照组(12.63±1.47)μg/L、(104.24±14.84)μg/L(P<0.05)。观察组低钾血症发生率31.82%、食欲下降发生率36.36%高于对照组4.00%、8.00%(P<0.05)。1例患者退出,中途因家庭地址更换、失联等因素脱落5例,观察组19例、对照组22例完成最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84.21%(16/19)高于对照组50.00%(11/22)(P<0.05)。结论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采取伏美替尼一线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CEA、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伏美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敏感突变 脑转移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静静 许金花 +3 位作者 吴国峰 王雪 张骞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低剂量组50例和常规剂量组42例,两组均给予一线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低剂量组50例和常规剂量组42例,两组均给予一线化疗(卡铂+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其中低剂量组给予7.5mg/kg的贝伐珠单抗,常规剂量组给予15mg/kg的贝伐珠单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水平及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近期疗效稍好于低剂量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近,而低剂量贝伐珠单抗的成本及安全性显著优于常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NSCLC 化疗
下载PDF
消痔灵局部注射术治疗肛窦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杨小钰 王丽丽 +2 位作者 温世华 杨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肛窦炎(湿热下注型)采取消痔灵局部注射术对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肛窦炎湿热下注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肛窦切开术)和观察组(30例,采用... 目的分析肛窦炎(湿热下注型)采取消痔灵局部注射术对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肛窦炎湿热下注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肛窦切开术)和观察组(30例,采用消痔灵局部注射术),术后随访3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3周肛内不适感觉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后1周比,术后2、3周两组患者肛门坠胀感、肛门疼痛感、肛门灼热感、肛窦充血水肿感觉均减轻,且术后1、2、3周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周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窦炎(湿热下注型)的治疗中,采用消痔灵局部注射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术后肛内不适感,促进创面愈合,预后结局普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痔灵 局部注射术 肛窦炎 湿热下注型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146a与TNF-α、Treg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5
作者 许金花 李静静 +3 位作者 吴国峰 王雪 张骞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miR-146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调节细胞(Treg)的相关性及miR-146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162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miR-146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调节细胞(Treg)的相关性及miR-146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162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静脉血中的Treg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TNF-α浓度、Treg细胞比例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是否为NSCLC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检测miR-146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NSCLC患者血清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48±0.18,TNF-α的浓度为(29.46±4.19)μg/L,静脉血中Treg细胞比例为(4.03±0.85)%,且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TNF-α浓度呈正相关(r=0.651,P<0.01),与Treg比例呈负相关(r=-0.676,P<0.01)。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和TNF-α浓度为预后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5和1.39,均为P<0.01),Treg细胞比例为NSCLC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53;P<0.01)。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的AUC为0.959,95%CI(0.934,0.985),P<0.01。结论:NSCLC患者的血清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TNF-α浓度呈正相关,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是NSCL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NSCLC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肿瘤坏死因子Α T调节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判断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柴瑞 邓高里 +3 位作者 屠世良 董全进 郑伯安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65-76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60例,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术79例(腹腔镜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81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是否需要镇痛治疗、术后...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60例,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术79例(腹腔镜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81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是否需要镇痛治疗、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是否需镇痛治疗、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显著,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均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根治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