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
作者 蔡福华 《人民法治》 2015年第Z1期112-114,共3页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工程,目目前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多方面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理念、法治知识、制度价值等方面认识不足,青少年年法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各界各领域长期共同的努力。开展系统有效...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工程,目目前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多方面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理念、法治知识、制度价值等方面认识不足,青少年年法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各界各领域长期共同的努力。开展系统有效的青少年法法治治教育工作,是培育青少年法治意识识、、树立法律信仰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领域 青少年法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隐私权基本问题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福华 《海峡法学》 2014年第3期11-20,共10页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隐私权属于隐私权的一种,是特殊未成年人的一项特殊人格权。理论上对该项权利的立法目的、特殊性质、相关责任主体以及救济制度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或空白,影响了实践中对该项权利的理解和保护,因此需要进一步研...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隐私权属于隐私权的一种,是特殊未成年人的一项特殊人格权。理论上对该项权利的立法目的、特殊性质、相关责任主体以及救济制度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或空白,影响了实践中对该项权利的理解和保护,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隐私是这项权利的立法目的,也是正确认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关键。该项权利在主体、核心内容等方面与其它隐私权存在差异,权利的责任主体不仅包括司法部门,还包括学校、企业等相关社会成员单位。此外,权利主体请求侵权人履行民事责任以及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也有助于保护该项权利。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部分冲突,应当理性去看待分析,通过实证的调查研究去判断是否解决这种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隐私权 基本问题
下载PDF
技术、构罪与证明——“互联网+”语境下诉讼的“+互联网”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年第3期97-112,共16页
"互联网+"语境下的刑事诉讼具有科技性、特殊性、复杂性等特点。证罪作为诉讼特别是庭审过程的主要任务,新语境下对技术与证罪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三重悖论:一是技术中立性带来技术的自然免责,二是技术的科技属性带来证罪的天... "互联网+"语境下的刑事诉讼具有科技性、特殊性、复杂性等特点。证罪作为诉讼特别是庭审过程的主要任务,新语境下对技术与证罪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三重悖论:一是技术中立性带来技术的自然免责,二是技术的科技属性带来证罪的天然屏障,三是传统理论无法满足网络犯罪的证明需要。应当认识到,新语境对传统的证明理论并不具有颠覆性的作用,技术性诉讼的基本特征为"法律+技术"而非"技术+法律",证明过程仍应坚持传统的证明路径。同时,新语境下的诉讼还须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融合,加强对网络犯罪证据关联性的判断,规范电子数据证据的收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播案 网络技术 法律事实 证明过程 “+互联网”性
下载PDF
公诉权的属性——基于审判中心语境下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5期1-15,共15页
为理清公诉权能复杂的多重二元结构,需要对其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回应审判中心新语境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审前程序的"引导+控制"模式和"分流+分权"模式,二是审中程序准确把握公诉人角色定位和正确认识实体正义与... 为理清公诉权能复杂的多重二元结构,需要对其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回应审判中心新语境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审前程序的"引导+控制"模式和"分流+分权"模式,二是审中程序准确把握公诉人角色定位和正确认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强化对侦查取证的监督引导、全面构建新型侦捕诉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围绕审判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推进法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合议庭和审判法官独立性增强、法院内部监督制约减少的情况下,更需要依法强化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人民法院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检察官联席会议、检察官专业研究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等是当前主要的检察办案咨询制度,但实践中上述咨询模式功能定位不准、运行不够规范,难以有效发挥为检察办案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办案责任制作用。应当检视当前检察办案咨询制度,明确其功能定能和设置原则,探索建立细分专业领域的专业检察官会议,从人员组成、启动运行、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制度构建。完善司法责任制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检察机关落实司法责任制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具体而言,以对应于案件质量瑕疵的经济责任、违规违纪行为的行政责任、违法滥权行为的刑事责任三个维度构建检察官司法责任层次,依托省级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构建专业化、规范化的追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为中心 新型引导侦查机制 无罪判决 检委会 专业检察官会议 检察官惩戒委员会
下载PDF
法治教育绝非法制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福华 《学习月刊》 2015年第9期10-11,共2页
"法治"是当下的一个"显词"。法治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法治社会代表了民众所向往的良好社会,还有法治政府、法治军队,凡此种种足以反映国人对法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愿景虽好,任重道远。法治梦并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却... "法治"是当下的一个"显词"。法治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法治社会代表了民众所向往的良好社会,还有法治政府、法治军队,凡此种种足以反映国人对法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愿景虽好,任重道远。法治梦并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却需要我们滴水穿石般地进行变革、创新和实践。法治梦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法治大厦的构建,不仅需要稳定规范的制度蓝图,更需要一群讲规则、守秩序、信仰法律的现代公民作为建设者,唯有如此,方能化蓝图为现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法治意识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应当同制度建设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法制教育 法治中国 现代公民 中国梦 法治意识 教育工作 法治文明 法治观念 教育理念
下载PDF
走出中心之惑:理性对待以审判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蔡福华 《东南法学》 2015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旨在构建有效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司法工作体制。以审判为中心并非具体的诉讼制度,而是一种司法理念,需要理性审视。其不涉及诉讼权力的再分配,不是对现有诉讼流程的否定,也不是泛时空、无界限的。以审判为...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旨在构建有效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司法工作体制。以审判为中心并非具体的诉讼制度,而是一种司法理念,需要理性审视。其不涉及诉讼权力的再分配,不是对现有诉讼流程的否定,也不是泛时空、无界限的。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和实践,不具有改变现有诉讼模式的目的和功能,也不涉及对现有公检法三方办案模式的重构。作为相似概念,以审判为中心和以庭审为中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推进这项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点,即域外经验本土化是推进改革的应有理念、审判独立是实现审判应有地位的根本所在、司法能力的提升是回归理性认识以审判为中心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诉讼模式 以庭审为中心 改革
原文传递
指定监视居住制度再审视:现状、定位与完善——以查办贿赂犯罪案件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7-34,共8页
指定监视居住制度在贿赂犯罪案件查办中的运用,表现出适用率低、执行时间短、执行成本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六种滥用形态紧密相关。指定监视居住被定位为羁押替代性措施,在制度设计上存有内在性的矛盾,可以从法... 指定监视居住制度在贿赂犯罪案件查办中的运用,表现出适用率低、执行时间短、执行成本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六种滥用形态紧密相关。指定监视居住被定位为羁押替代性措施,在制度设计上存有内在性的矛盾,可以从法教义学的角度进行阐释。遵循比例原则、严格执行指定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构建主体外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是完善这项制度的三种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监视居住 羁押替代性措施 滥用形态 贿赂犯罪
原文传递
法治教育绝非法制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福华 《共产党员(河北)》 2015年第17期17-18,共2页
“法治”是当下的一个“显词”。法治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法治社会代表了民众所向往的良好社会,还有法治政府、法治军队,凡此种种足以反映国人对法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愿景虽好,任重道远。法治梦并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法治”是当下的一个“显词”。法治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法治社会代表了民众所向往的良好社会,还有法治政府、法治军队,凡此种种足以反映国人对法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愿景虽好,任重道远。法治梦并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却需要我们滴水穿石般地进行变革、创耨和实践。法治梦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法治大厦的构建,不仅需要稳定规范的制度蓝图,更需要一群讲规则、守秩序、信仰法律的现代公民作为建设者,唯有如此,方能化蓝图为现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法治意识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应当同制度建设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法制教育 法治社会 现代公民 制度建设 “法治” 法治中国 法治政府
下载PDF
公诉权碎片化:问题、整合与路径——基于审判中心语境下的分析
9
作者 《政法学刊》 2016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刑事诉讼权力主体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主导性力量,正确认识诉讼主体性质是改革的内在需要。公诉权作为代表检察主体参与改革的核心权力,当前对其认识存在碎片化问题,包括概念认识片段化、外延认识片面化、属性认识模糊... 刑事诉讼权力主体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主导性力量,正确认识诉讼主体性质是改革的内在需要。公诉权作为代表检察主体参与改革的核心权力,当前对其认识存在碎片化问题,包括概念认识片段化、外延认识片面化、属性认识模糊化、属性与权能的混同化。准确把握公诉权的法律监督属性,是碎片化整合的基础。在整合的具体路径方面可沿循分类、分权、分流的"三分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 诉讼主体 公诉权 碎片化 整合
原文传递
反向规制: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诱惑侦查目的论
10
作者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3-70,共8页
关于诱惑侦查的规制问题,理论上一般遵循为诱惑侦查行为设置严格的适用条件,以此来防止侦查权滥用的研究模式,缺乏从制度目的着手进行研究的路径,而后者可以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对诱惑侦查的内涵和制度正当性进行考量、对其特殊属性... 关于诱惑侦查的规制问题,理论上一般遵循为诱惑侦查行为设置严格的适用条件,以此来防止侦查权滥用的研究模式,缺乏从制度目的着手进行研究的路径,而后者可以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对诱惑侦查的内涵和制度正当性进行考量、对其特殊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通过诱惑侦查的目的来规制这种侦查行为的研究方法,将诱惑侦查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子系统之一,进而去理解和运用这项特殊的侦查制度,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诉讼整体角度看,诱惑侦查目的包括收集证据、保证证据资格以及提高证据证明力、证明法律事实这三个主要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诱惑侦查 反向规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