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乾隆朝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研究
1
作者
万
学
慧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清廷平定天山北路后,内地制钱大量流入。乾隆四十年清廷在天山北路设置宝伊局,依照内地制钱形制铸钱。为解决铜的来源与铜厂管理问题,清廷在伊犁附近开采铜矿并建设铜厂。经过清廷管理与整顿,铜厂犯人逃跑与铜矿产量下降的问题得以有效...
清廷平定天山北路后,内地制钱大量流入。乾隆四十年清廷在天山北路设置宝伊局,依照内地制钱形制铸钱。为解决铜的来源与铜厂管理问题,清廷在伊犁附近开采铜矿并建设铜厂。经过清廷管理与整顿,铜厂犯人逃跑与铜矿产量下降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实际流通中常出现混用天山南路新普尔钱与天山北路制钱及私铸私销的问题。清廷意图通过统一天山南北货币形制、调换货币形制的方式解决。实际运作中清廷选择“从弛到禁”,并未引发经济社会秩序动荡。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的稳定是清廷合理考量天山北路经济治理政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路
制钱
宝伊局
铜矿
原文传递
朝贡体系内外礼仪与政治的互动——以乾隆帝丧礼为中心
2
作者
万
学
慧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4期123-132,M0006,共11页
清朝通过朝贡体系建立起与部分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往学者们关注清廷通过庆典塑造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清廷在朝贡体系框架下与周边国家的交往等内容。乾隆帝的丧礼本应是清廷的内部事宜,但这一事件引发的礼仪与政治互动成为朝贡体系...
清朝通过朝贡体系建立起与部分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往学者们关注清廷通过庆典塑造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清廷在朝贡体系框架下与周边国家的交往等内容。乾隆帝的丧礼本应是清廷的内部事宜,但这一事件引发的礼仪与政治互动成为朝贡体系内外国家间交往的重要事件。本文关注朝贡体系内外朝鲜、哈萨克与浩罕、俄罗斯3种类型的国家对乾隆帝驾崩事件的反应,观察这些国家在礼仪和政治方面与清朝的互动,思考清朝在互动过程中的政治与外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体系
乾隆帝
丧礼
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初探
3
作者
万
学
慧
《嘉兴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1-48,共8页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的建设历经几百年,按历代《嘉兴府志》中记载,每个时段祠庙的数量逐渐增多,国家、地方官员与士绅、百姓都重视祠庙的建设。国家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百姓为了求得心理安慰以及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这使得嘉兴府祠庙...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的建设历经几百年,按历代《嘉兴府志》中记载,每个时段祠庙的数量逐渐增多,国家、地方官员与士绅、百姓都重视祠庙的建设。国家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百姓为了求得心理安慰以及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这使得嘉兴府祠庙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建设。曹王庙和陆清献公祠两类典型祠庙的建设及其影响,表明了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基层社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入、地方官员的影响以及百姓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加强对基层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嘉兴府
民间信仰
祠庙
基层社会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朝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研究
1
作者
万
学
慧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商税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1644—1911)”(16ZDA12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廷平定天山北路后,内地制钱大量流入。乾隆四十年清廷在天山北路设置宝伊局,依照内地制钱形制铸钱。为解决铜的来源与铜厂管理问题,清廷在伊犁附近开采铜矿并建设铜厂。经过清廷管理与整顿,铜厂犯人逃跑与铜矿产量下降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实际流通中常出现混用天山南路新普尔钱与天山北路制钱及私铸私销的问题。清廷意图通过统一天山南北货币形制、调换货币形制的方式解决。实际运作中清廷选择“从弛到禁”,并未引发经济社会秩序动荡。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的稳定是清廷合理考量天山北路经济治理政策的结果。
关键词
天山北路
制钱
宝伊局
铜矿
Keywords
the Dzungaria(Tianshan Beilu)
copper coin money
the Baoyi Bureau
copper mining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朝贡体系内外礼仪与政治的互动——以乾隆帝丧礼为中心
2
作者
万
学
慧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4期123-132,M0006,共11页
文摘
清朝通过朝贡体系建立起与部分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往学者们关注清廷通过庆典塑造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清廷在朝贡体系框架下与周边国家的交往等内容。乾隆帝的丧礼本应是清廷的内部事宜,但这一事件引发的礼仪与政治互动成为朝贡体系内外国家间交往的重要事件。本文关注朝贡体系内外朝鲜、哈萨克与浩罕、俄罗斯3种类型的国家对乾隆帝驾崩事件的反应,观察这些国家在礼仪和政治方面与清朝的互动,思考清朝在互动过程中的政治与外交对策。
关键词
朝贡体系
乾隆帝
丧礼
认同
Keywords
Tributary system
Emperor Qianlong
funer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4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892.9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初探
3
作者
万
学
慧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1-48,共8页
文摘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的建设历经几百年,按历代《嘉兴府志》中记载,每个时段祠庙的数量逐渐增多,国家、地方官员与士绅、百姓都重视祠庙的建设。国家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百姓为了求得心理安慰以及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这使得嘉兴府祠庙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建设。曹王庙和陆清献公祠两类典型祠庙的建设及其影响,表明了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基层社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入、地方官员的影响以及百姓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加强对基层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嘉兴府
民间信仰
祠庙
基层社会文化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iaxing
folk belief
ancestral halls
social culture of the substrate
分类号
K248.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乾隆朝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研究
万
学
慧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朝贡体系内外礼仪与政治的互动——以乾隆帝丧礼为中心
万
学
慧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清时期嘉兴府祠庙初探
万
学
慧
《嘉兴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