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锡民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当前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特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趋势
下载PDF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4
2
作者 丁锡民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94-96,共3页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就业竞争更趋激烈。文章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进行定位,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就业竞争更趋激烈。文章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进行定位,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基于模因论的异化理据的诠释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丁锡民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0期77-82,共6页
模因论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阐释和审视异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理论和实践所实现的目标是要动摇目的语文化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有意识地打破目的语的文化规范,以此来解读外国文本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该文首先诠释了模因论视域下... 模因论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阐释和审视异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理论和实践所实现的目标是要动摇目的语文化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有意识地打破目的语的文化规范,以此来解读外国文本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该文首先诠释了模因论视域下的异化翻译的理据,其次解读了模因论下的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旨在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异化 理据 选择
下载PDF
解读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图式建构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锡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0期183-184,共2页
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图式理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 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图式理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强图式知识的建构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分析了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图式建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英语听力理解 策略
下载PDF
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锡民 王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1-42,共2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异国或本国不同亚文化)之间的交际过程,当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研究是语言研究者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文化负迁移的具体措施,以便给我们提供跨文...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异国或本国不同亚文化)之间的交际过程,当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研究是语言研究者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文化负迁移的具体措施,以便给我们提供跨文化交际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迁移 跨文化交际 文化移情 白金科玉律 趋同性
下载PDF
动物暗喻产生的理据及联想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杰 丁锡民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英汉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反映了英汉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形成本质上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人类的认知机制决定了动物暗喻联想特征与暗喻产生的理据。
关键词 动物暗喻 理据 联想特征
下载PDF
解读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7
作者 丁锡民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6-69,共4页
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的共生共长的关系迫切要求翻译活动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理论性的翻译批评模式与之匹配。研究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翻译批评模式在实现解读... 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的共生共长的关系迫切要求翻译活动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理论性的翻译批评模式与之匹配。研究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翻译批评模式在实现解读还原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兼顾文化批评,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翻译批评的模式被广泛应用,同时,翻译批评模式必须以文本类型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批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模式 以文本类型为导向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锡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由于主客原因的存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合作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角色缺失的现象,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英语... 由于主客原因的存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合作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角色缺失的现象,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英语教师的课程惰性;英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角色缺失 归因
下载PDF
遗传的歧视与骄傲——解读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
9
作者 丁锡民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7-30,共4页
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涉及了美国黑人的生理遗传和家族精神的遗传。这篇文章首先透过主人公奶娃及其姑母派拉特的人生轨迹来记载奶娃一家三代在家族精神遗传方面的骄傲;其次,从人类遗传学角度分析奶娃家族黑色皮肤遗传的必然,以... 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涉及了美国黑人的生理遗传和家族精神的遗传。这篇文章首先透过主人公奶娃及其姑母派拉特的人生轨迹来记载奶娃一家三代在家族精神遗传方面的骄傲;其次,从人类遗传学角度分析奶娃家族黑色皮肤遗传的必然,以此来揭示作为黑人在生理遗传方面所遭遇的难以磨灭的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歧视 骄傲 遗传
下载PDF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负效应的研究
10
作者 董杰 丁锡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69-170,共2页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由于事物的两面性,我们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其负效应根源及其表现,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制订相关对应政策,促进地方高校英...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由于事物的两面性,我们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其负效应根源及其表现,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制订相关对应政策,促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校本课程开发 负效应 归因
下载PDF
模因论视域下词的理据丧失的解读
11
作者 丁锡民 《三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4-58,共5页
词的理据关系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演化,它对外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词的理据有可能变得模糊乃至丧失。由于模因具有复制、转化和传播的特性,因此,可以模因论在词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为理论基础,... 词的理据关系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演化,它对外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词的理据有可能变得模糊乃至丧失。由于模因具有复制、转化和传播的特性,因此,可以模因论在词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为理论基础,从词的形态模因的变化、词义模因的多频率嬗变、词的语法模因变异以及词汇模因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焦灼等方面来解读词的理据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词的理据 理据丧失
下载PDF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翻译教学模块的设计
12
作者 丁锡民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1-85,共5页
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价值取向的跨学科、跨文化交际性质的任务型教学法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选择。文章以翻译教学任务为导向,解读了翻译教学目标模块构建、翻译教学内容模块构拟、翻译教学程序模块设计、教... 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价值取向的跨学科、跨文化交际性质的任务型教学法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选择。文章以翻译教学任务为导向,解读了翻译教学目标模块构建、翻译教学内容模块构拟、翻译教学程序模块设计、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模块定位以及翻译教学情景模块规划,以此来提升翻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技能和素养,为翻译教学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付诸实施提供应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翻译教学 教学模块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翻译批评转向的深耕
13
作者 丁锡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48-51,共4页
作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最基本纽带的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工作要科学和谐地发展,必然离不开翻译批评。翻译批评能够保证翻译的价值从理想变为现实,从而更加充分地吸收和消化异域文... 作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最基本纽带的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工作要科学和谐地发展,必然离不开翻译批评。翻译批评能够保证翻译的价值从理想变为现实,从而更加充分地吸收和消化异域文化中的精华,繁荣自身的文化建设。本文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分化关系、翻译批评转向在场、翻译批评重点聚焦译者行为批评以及"互联网+"翻译批评等视角,研究翻译批评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转向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多维度对比研究
14
作者 丁锡民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主要策略,译文的归化和异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和翻译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并存发展。从译文的读者可接受度、不同语言间的共通感的实现、语言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的地位、原语文化... 作为跨文化翻译的两种主要策略,译文的归化和异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和翻译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并存发展。从译文的读者可接受度、不同语言间的共通感的实现、语言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的地位、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权势差异等维度来阐释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差异,借以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权势差异 共通感
下载PDF
解读模因论视域下的生态翻译的生态取向
15
作者 丁锡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模因论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和演化,具有无法比拟的阐释力和生命力。生态翻译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选择、适应"理论为基础,就翻译中的一系列对象诸如标准、方法、本质、技巧等加以解读。模因论和生态翻译都是属于达尔文进... 模因论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和演化,具有无法比拟的阐释力和生命力。生态翻译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选择、适应"理论为基础,就翻译中的一系列对象诸如标准、方法、本质、技巧等加以解读。模因论和生态翻译都是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翻译理论研究范畴,两者具有相似的生态基础。文章以模因论为研究载体,从生态翻译的生态学起源、生态翻译的平衡与失衡关系、生态翻译的"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以及文本功能的实现和母语文化的忠诚等方面阐释了生态翻译的生态取向,借以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生态翻译 生态取向
下载PDF
解读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16
作者 丁锡民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3-94,共2页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科学融合、专业和课程开发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实用性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价...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科学融合、专业和课程开发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实用性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价值取向的辨证统一、当前价值与未来长远价值的有机结合等特征,这为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校本课程 开发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解读汉语外位语结构的英译策略选择
17
作者 丁锡民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8-100,共3页
外位语结构由外位语和本位语构成。外位语即具体提示成分,本位语是指代具体揭示成分的代词,且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外位语指的是独立于句子之外,同时又和句中的某个成分指同一事物的成分。文章首先探讨了汉语外位语的定义和内涵,其次分... 外位语结构由外位语和本位语构成。外位语即具体提示成分,本位语是指代具体揭示成分的代词,且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外位语指的是独立于句子之外,同时又和句中的某个成分指同一事物的成分。文章首先探讨了汉语外位语的定义和内涵,其次分析了汉语外位语结构的英译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外位语结构英译的具体方法,并列举大量的例子,借以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英 外位语结构 策略
下载PDF
解读图式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信息差
18
作者 丁锡民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言语信息差,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听力理解中信息差产生的依据。其次,运用图式理论诠释概念驱动工作机制,有意识地强化概念驱动...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言语信息差,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听力理解中信息差产生的依据。其次,运用图式理论诠释概念驱动工作机制,有意识地强化概念驱动工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差,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差 图式理论 英语听力理解 概念驱动工作机制
下载PDF
解读汉语连谓句英译策略的选择
19
作者 丁锡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连谓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词语连用,连用的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在意义上每个谓词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在内容上表达同一层意思,连谓句具有表意上的灵活性以及结构上的模糊性。文章在分析连谓句特征的... 连谓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词语连用,连用的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在意义上每个谓词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在内容上表达同一层意思,连谓句具有表意上的灵活性以及结构上的模糊性。文章在分析连谓句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语义和句法,通过列举大量例句,提出汉语连谓句的四种具体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谓句 汉译英 策略选择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异化翻译策略的理据研究
20
作者 丁锡民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异化翻译法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其核心就是尽量传递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异化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其... 异化翻译法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其核心就是尽量传递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异化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原语文化的忠实和文本功能的实现、异化与归化的共生关系、模因传播的要求、英汉翻译语言特色的需要、读者需求的内在要求以及异化翻译的必然趋势等六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异化法的理据,借以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法 理据 多维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