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航材机务管理系统 |
丁晓妮
李威
|
《科技传播》
|
2014 |
10
|
|
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丁晓妮
李晓勤
李江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5
|
|
3
|
“游于艺”与民国文人书法的功能——以鲁迅的旧体诗书法创作为例 |
丁晓妮
|
《大学书法》
|
2024 |
0 |
|
4
|
浅议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若干难点与对策 |
丁晓妮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3
|
|
5
|
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
丁晓妮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有效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某高校280名学生5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证分析 |
丁晓妮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1
|
|
7
|
地方乡土性别观念的具象表达——以《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中的汉族歌谣为例 |
丁晓妮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8
|
论艾青诗歌中个人意志与群体情感的融合 |
丁晓妮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9 |
0 |
|
9
|
《兰亭序》之“妍”与晋代审美倾向 |
丁晓妮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7 |
0 |
|
10
|
《生活在别处》:存在与观念的悖论 |
丁晓妮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谈现代诗的模糊性阅读 |
丁晓妮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2
|
鲁迅20世纪30年代创作旧体诗原因探析——兼谈旧体诗之于新文学作家的功能 |
丁晓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空间与身份——从旧体诗看“南京鲁迅”的转变 |
丁晓妮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22 |
0 |
|
14
|
触摸历史的方式 |
丁晓妮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
2016 |
0 |
|
15
|
《自题小像》与鲁迅早期的民族国家意识 |
丁晓妮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
2018 |
0 |
|
16
|
“动”的精神与艾青诗歌的审美开拓 |
丁晓妮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7
|
“诗歌”语词使用与20世纪20年代新诗的探索 |
丁晓妮
|
《励耘学刊》
|
2015 |
0 |
|
18
|
学术的突破与历史的观念——评李怡《作为方法的“民国”》 |
丁晓妮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9
|
波德莱尔《巴黎风貌》组诗的感官美学与现代性反思 |
丁晓妮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0
|
1930年代前期的歌谣与诗人的“大众化”研究 |
丁晓妮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