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被引量:186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 +18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滕卫平 刘金钢 高明 葛明华 田文 梁萍 单忠艳 张浩 郑向前 高再荣 程若川 邬一军 蒋天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226,共46页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在第一版(2012年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参与第二版指南修订的国家级学会由4个增加为7个,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专家都参与了本指南的编撰...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在第一版(2012年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参与第二版指南修订的国家级学会由4个增加为7个,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专家都参与了本指南的编撰,增加了指南的权威性。指南采用最佳的临床证据并综合专家意见给出了117条推荐,内容全面而系统。明确了甲状腺结节的筛查人群,增加了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中国标准,提出了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检和粗针活检的适应证,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评估、术式、术后分期、随访、131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治疗方法给予了比较全面和客观的修订。第二版指南将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治指南
原文传递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21版) 被引量:149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高再荣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8-241,共24页
近几年有关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I治疗理念、治疗手段、随访监测及评估体系不断更新,针对我国DTC的发病及诊治现状,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4... 近几年有关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I治疗理念、治疗手段、随访监测及评估体系不断更新,针对我国DTC的发病及诊治现状,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4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21版)》,以期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131)I治疗DTC的临床诊治行为。本指南的推荐级别见表1,证据强度分级见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中华医学会 治疗理念 诊治现状 分会组织 核医学 评估体系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2020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 被引量:73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汪静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749,共3页
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决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4月30日组织开展了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18年后又一次的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可以了解我国核医学在近2年的发展状况,... 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决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4月30日组织开展了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18年后又一次的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可以了解我国核医学在近2年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核医学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方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核医学 国家主管部门 普查结果 医学学科建设 全国
原文传递
2018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 被引量:64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汪静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3-814,共2页
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决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18年1月至2月组织开展了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16年后又一次的全国核医学普查。通过普查可以了解我国核医学近2年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核医学学科建设... 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决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18年1月至2月组织开展了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16年后又一次的全国核医学普查。通过普查可以了解我国核医学近2年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核医学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方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普查结果 中华医学会 可持续发展 普查工作 学科建设 主管部门 常委会
原文传递
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18)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跃涛 +5 位作者 杨敏福 方纬 剑明 张晓丽 何作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9-527,共9页
核素心肌显像在心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地应用该技术、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指南.指... 核素心肌显像在心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地应用该技术、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指南.指南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核素心肌显像的方法,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核素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推荐及说明,包括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和随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缺血性心力衰竭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指南 核素心肌显像
原文传递
^(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21版) 被引量:54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253,共12页
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hyperthyroidism,GH)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经历上升后,近年逐渐趋于稳定。^(131)I、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和手术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一线治疗方... 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hyperthyroidism,GH)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经历上升后,近年逐渐趋于稳定。^(131)I、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和手术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一线治疗方法。3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意愿、可利用的医疗条件进行个体化选择。^(131)I疗效确切、临床结局可预期、安全、方便。^(131)I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达到非甲亢状态(non-hyperthyroid status),即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或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后补充甲状腺激素以达到并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二者之一均为达到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RUGS 临床结局 甲状腺激素 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确切
原文传递
淋巴瘤^(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 被引量:52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赵晋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恶性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在我国淋巴瘤有如下特点: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病毒感染比例高和侵袭性高。^(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恶性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的前10位。在我国淋巴瘤有如下特点: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病毒感染比例高和侵袭性高。^(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显像已用于淋巴瘤患者的初始分期、再分期、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随访。2014年恶性淋巴瘤影像工作组国际会议发表共识,推荐使用Deauville标准用于^(18)F-FDG PET/CT疗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 PET/CT 恶性淋巴瘤 脱氧葡萄糖 病毒感染 恶性肿瘤 侵袭性
原文传递
复发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共识 被引量:46
8
作者 林岩松 张彬 +31 位作者 梁智勇 牛丽娟 何霞云 陈立波 丁勇 关海霞 高再荣 侯晓荣 雪娜 小毅 玉军 玉明 罗渝昆 马庆杰 孙文海 王任飞 张波 安锐 樊友本 郭晔 郭朱明 黄钢 黄慧强 黄韬 蒋宁一 匡安仁 亚明 谭建 邢小平 赵家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1-496,共16页
1前言 甲状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2014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项目(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其发病率为12.90/10万,肿瘤相关死亡率为0.50/10万,5年总生存率为97... 1前言 甲状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2014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项目(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其发病率为12.90/10万,肿瘤相关死亡率为0.50/10万,5年总生存率为97.80%,其中病灶局限于甲状腺内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99.90%,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降至5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复发转移性 EPIDEMIOLOGY 诊治 5年生存率 世界范围 流行病学 总生存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被引量:41
9
作者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6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兆申 吕农华 曾强 许建明 杜奕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7-802,共6页
H.pylori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根除H.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临床检测H.pylori的最常用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目... H.pylori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根除H.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临床检测H.pylori的最常用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应用UBT诊断H.pylori感染较多,亟需建立UBT检测H.pylori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高UBT的规范性,推广UBT在H.pylori检测中的应用,推动早期胃癌筛查和H.pylori感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呼气试验 临床应用 规范性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高润霖 张澍 +8 位作者 王增武 吕滨 王浩 蒋雄京 何建国 蔡军 徐仲英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3-843,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慢性病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是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病学专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不断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慢性病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是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病学专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本文简述了我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主要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介入心脏病学(包括冠心病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心律失常和心电生理技术以及心血管影像学领域的进展,回顾了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7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治的发展成绩斐然,但要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早日达到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学 中国 综述
下载PDF
放射性^(131)Ⅰ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晔 晋建华 +3 位作者 刘建中 武志芳 陆克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131Ⅰ首次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DTC患者51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滤泡状癌3例。所有DTC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平均15个月内给予131I治疗,剂量为(2.96~5...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131Ⅰ首次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DTC患者51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滤泡状癌3例。所有DTC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平均15个月内给予131I治疗,剂量为(2.96~5.55)GBq(80~150mCi),131Ⅰ治疗后平均6个月行第2次大剂量131Ⅰ治疗,并于7d后行131Ⅰ全身显像,甲状腺部位无残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被认为首次"清甲"成功。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binary 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1例DTC患者,首次"清甲"成功者22例(占43%)、未成功者29例(占57%)。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大小(χ2=4.965,P=0.026)、首次手术距"清甲"治疗的时间(Z=-2.631,P=0.009)、"清甲"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Z=-2.149,P=0.032)、"清甲"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Z=-2.815,P=0.005)及"清甲"前有无转移(χ2=12.466,P=0.002)是"清甲"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清甲"前血清TSH(Wald=4.209,P=0.040)及Tg水平(Wald=4.563,P=0.033)是"清甲"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结论 131Ⅰ首次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少、首次手术距"清甲"治疗间隔时间短、TSH水平高、Tg水平低及无甲状腺外转移者,其"清甲"成功率较高。其中,"清甲"前血清TSH及Tg水平是影响首次"清甲"成功率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治疗 影响因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131Ⅰ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PET脑显像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 +8 位作者 韩璎 亚明 左传涛 张晓丽 鲍伟奇 陈观群 葛璟洁 贠明凯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36-742,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持续进展的神经退行性脑病,临床以情景记忆障碍为早期突出的核心症状,继而出现多种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证实,AD相关神经病理学改变最早可于典型症状出现前的20年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持续进展的神经退行性脑病,临床以情景记忆障碍为早期突出的核心症状,继而出现多种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证实,AD相关神经病理学改变最早可于典型症状出现前的20年发现,因此AD被看作是连续过程,其疾病谱包括无显著临床症状阶段的临床前AD阶段(preclinical AD)至前驱期AD(prodromal AD)或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再至典型痴呆阶段[AD源性痴呆(AD dementia,ADD)]的连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情景记忆 认知功能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 核心症状 淀粉样蛋白 痴呆 前驱期
原文传递
^(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段炼 险峰 +4 位作者 陆克义 张承刚 胡光 刘建中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研究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在判断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部炎性反应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将30例TAO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11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行99Tcm-奥曲肽眼眶断层显像,并... 目的研究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在判断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部炎性反应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将30例TAO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11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行99Tcm-奥曲肽眼眶断层显像,并计算眼眶奥曲肽摄取比值(UR)。6例活动组患者于抗炎治疗后进行了二次显像。结果3组眼眶的奥曲肽UR均数分别为1·40±0·18、1·15±0·10及1·07±0·20,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非活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TAO患者的UR与其CA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all=0·859,P<0·001)。对活动组患者的治疗前后U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P=0·007)。治疗前后C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1,P<0·001),表明治疗后评分降低,治疗有效。结论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可帮助临床医师判断TAO炎性反应活动度,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可用于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受体 生长抑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奥曲肽
原文传递
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彩姬 靳春荣 +3 位作者 牛涛 贾永平 吕吉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5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病人在急性期(3个月之内)的活动量对其预后、运动耐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诊住院,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3个月内运动强度分为对照组及...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病人在急性期(3个月之内)的活动量对其预后、运动耐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诊住院,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3个月内运动强度分为对照组及低、中运动代谢组3组。收集各研究对象相关基线资料,并随访出院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活动、活动增量情况、生存状况及心脏事件发作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对照组Mets、LVEF逐渐降低,低、中运动代谢组Mets、LVEF逐渐升高;中代谢运动组死亡率(8.9%)比对照组(24.3%)、低代谢运动组(16.7%)显著降低,中代谢运动组再发心梗率(14.29%)比对照组(42.36%)、低代谢运动组(25.14%)也显著降低,再入院次数也相应降低。结论在可承受范围内,AMI后心衰病人应尽早参与康复运动,运动代谢量越高,其预后及运动耐量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代谢当量 预后
下载PDF
^99Tc^m-3PRGD2SPECT/CT显像半定量参数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海燕 万婷 +8 位作者 秦丽军 崔雅丽 牛静 武志芳 刘静 张国琛 任媛 崔永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99Tc^m-3PRGD2)SPECT/CT显像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T/NT)比值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疑诊乳腺恶性结节或肿...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99Tc^m-3PRGD2)SPECT/CT显像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T/NT)比值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疑诊乳腺恶性结节或肿块的女性患者45例,年龄39~76(53.0±9.5)岁。患者于穿刺和手术前行^99Tc^m-3PRGD2SPECT/CT显像。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获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微血管密度(MVD)情况。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数据差异。结果病理证实45例中3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Ⅰ期7例,ⅡA期11例,ⅡB期17例;LuminalA型6例,LuminalB型9例,ERBB2+型9例,Basal-like型11例。ⅡB期患者T/NT值(4.54±1.46)高于Ⅰ期、ⅡA期患者的T/NT值(3.32±1.72;t=-2.24,P<0.05);ERBB2+型患者T/NT值为5.80(3.90,6.70),明显高于Basal-like型的2.80(2.20,3.50)(H=11.06,χ^2=15.31,均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HER-2阳性组较阴性组均T/NT值较高(t值:-3.99、-2.51,均P<0.05)。HER-2阳性组MVD高于HER-2阴性组(t=7.13,P<0.01)。结论^99Tc^m-3PRGD2SPECT/CT显像病灶T/NT值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HER-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原文传递
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17
16
作者 盖婉丽 武萍 +4 位作者 梁云亮 吴琼 武志芳 陈还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8-483,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和负荷13N-NH3 PE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心肌血流及储备功能进行分析,评价PET对非阻塞性(1型)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52.0±... 目的应用静息和负荷13N-NH3 PE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心肌血流及储备功能进行分析,评价PET对非阻塞性(1型)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52.0±7.6)岁]临床疑诊的1型CMVD患者,收集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行一日法静息和负荷13N-NH3 PET MPI,分析图像获得心肌血流量(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将患者分为CMVD组和非CMVD组,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结果56例患者中,CMVD组20例,非CMVD组36例。CMVD组患者吸烟比例及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非CMVD组(χ^2值:9.433和4.114,均P<0.05)。吸烟者的负荷MBF及CFR较非吸烟者降低[(2.37±0.61)与(3.83±1.25)ml·min^-1·g^-1,2.67±0.60与3.81±0.96;t值:-4.807和-4.751,均P<0.001];糖尿病患者的负荷MBF较非糖尿病者降低[(2.63±0.98)与(3.62±1.28)ml·min^-1·g^-1;t=-2.758,P=0.008]。吸烟可能是负荷MBF降低[比值比(OR)=0.310,95%CI:0.114~0.880]及CFR降低(OR=0.278,95%CI:0.080~0.894)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可能是负荷MBF降低(OR=0.254,95%CI:0.073~0.887)的危险因素。结论PET心肌血流定量可用于1型CMVD的诊断。吸烟、糖尿病可能与1型CMVD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14
17
作者 +2 位作者 吴宁 陶秀丽 张泽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705,共9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18F-FD...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18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研究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产生,如何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应用PET/CT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鉴于此,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牵头,针对PET/CT检查规范、ICIs治疗后PET/CT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在结合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 PET/CT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武萍 郭小闪 +12 位作者 张茜 武志芳 王若楠 梁梦 王红亮 鄢敏 秦志星 程鹏亮 靳春荣 杨敏福 王跃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比较非阻塞及阻塞性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的冠脉微血管疾病(CMVD)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13N-氨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检查并在PET检查90 ... 目的比较非阻塞及阻塞性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的冠脉微血管疾病(CMVD)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13N-氨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检查并在PET检查90 d内完成冠脉造影或CTA的97例疑诊CMVD患者,根据造影及CTA结果将患者分为非阻塞组(72例,3支冠脉均不存在狭窄≥50%的病变)和阻塞组(25例,至少存在1支冠脉狭窄≥50%,且至少存在1支冠脉狭窄<50%),以冠脉血流储备(CFR)<2.90且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2.17 ml·min-1·g-1为CMVD的判定标准,从血管及患者层面分析两组患者非阻塞性冠脉的CMVD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间发生CMVD的冠脉支配区的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SMBF及CFR。结果在血管层面,阻塞组非阻塞性冠脉存在CMVD的比例高于非阻塞组[47.1%(16/34)比25.5%(55/216),χ2=6.738,P=0.009]。在患者层面,两组发生CMVD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1/25)比33.3%(24/72),χ2=0.915,P=0.339]。两组间发生CMVD的冠脉支配区的RMBF[(0.83±0.14)ml·min-1·g-1比(0.82±0.17)ml·min-1·g-1]、SMBF[(2.13±0.60)ml·min-1·g-1比(1.91±0.50)ml·min-1·g-1]及CFR(2.59±0.66比2.36±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阻塞与阻塞性冠脉疾病患者的非阻塞性冠脉均可存在CMVD,后者的CMVD检出率更高,两者CMVD的严重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微循环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评估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汤敏敏 刘建中 +5 位作者 武志芳 陆克义 高永举 武新宇 徐俊玲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次前瞻性研究包括49例DTC患者,分为“清甲”(^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清灶”(^131I治疗甲状腺床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组,于...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次前瞻性研究包括49例DTC患者,分为“清甲”(^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清灶”(^131I治疗甲状腺床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组,于服131I后收集患者每次排泄尿液,测定患者每天每次通过尿液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及排泄的总放射性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于服^131I后2、6、24、48、72 h进行1 m处剂量当量率的测定,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1 m处剂量当量率.结果 服^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初始活度的百分比,“清甲”组分别为99%、72%、25%、15%、7%,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57、120、35、11、9 μSv/h;“清灶”组对应百分比分别为99%、71%、18%、7%、3%,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232、182、48、11、2 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4,P <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 ~ 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548~ 259及451~248 MBq,对应的1 m处剂量当量率为8~ 10μSv/h.结论 DTC患者于服^131I后48 ~ 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即DTC患者1 m处剂量当量率达到8~ 10μSv/h方可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 放射性活度 尿液 剂量当量率
原文传递
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报告书写专家共识(2018版)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报告书写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王跃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05-809,共5页
一、前言 核素心肌显像是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制定的重要无创性影像技术。其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DG)心肌代谢显像是公认的评价心肌缺... 一、前言 核素心肌显像是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制定的重要无创性影像技术。其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DG)心肌代谢显像是公认的评价心肌缺血和存活心肌的准确方法,在多种心脏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核素心肌显像已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诊断报告书写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影像描述欠准确、信息不全、诊断结论没有回答临床问题等。诊断报告的不规范降低了核素心肌显像应有的临床价值。目前国内尚缺少对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报告书写的指导性文件。为指导核医学医师规范化书写核素心肌显像报告,提高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临床应用水平,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专家首次编写了《核素心肌显像规范化报告书写专家共识(2018版)》(以下简称共识),以期使诊断报告能准确反映核素心肌显像的重要临床价值,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显像 报告书写 专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疾病诊断 18F-脱氧葡萄糖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代谢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