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朝 高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3例,根据院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3)和试验组(n=60)。... 目的 探讨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3例,根据院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3)和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急救,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1、7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t-PA、PAI-I水平及MPA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t-PA、PAI-I水平及MPAR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后1、7d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I水平、MPAR低于对照组(P<0.01)。(2)时间与方法在LVEDV、LVESV、LVEF、CO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LVEDV、LVESV、LVEF、CO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后1、7dLVEDV、LVESV大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入院前急救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人抗鼠抗体干扰导致献血者HBsAg、HIV酶免检测假阳性1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卫平 李晶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4期404-405,共2页
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血清学技术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关键词 献血者 人抗鼠抗体 酶免假阳性
下载PDF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艳 张丽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4期378-381,共4页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是红细胞膜上的一种多功能杂性趋化因子受体。DARC不仅是位于红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同时还作为间日疟原虫受体、HIV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在疟疾的发生、炎症调...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是红细胞膜上的一种多功能杂性趋化因子受体。DARC不仅是位于红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同时还作为间日疟原虫受体、HIV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在疟疾的发生、炎症调节以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就DARC在炎症调节、感染以及抗肿瘤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 炎症反应 肿瘤
下载PDF
宝鸡市2008~2014年无偿献血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任雪侠 成艳 +3 位作者 刘莹 安莹华 苟莉 刘郁明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不合格原因,总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报废率。方法:对2008~2014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4年采集制备血液因检验因素报废血液人次占7.74%(22350人次/288881人次),其中ALT不合格率最高(...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不合格原因,总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报废率。方法:对2008~2014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4年采集制备血液因检验因素报废血液人次占7.74%(22350人次/288881人次),其中ALT不合格率最高(其构成比为58.49%),非检验因素报废血液以脂浆为高(其构成比为30.03%)。结论:采血不合格血液中因ALT不合格为高,其次为采血量不足而致不合格,血站应加强献血相关知识宣教,健康征询和初筛工作中强化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新进人员采供血技术培训,有效降低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品 采供血 不合格率 ALT 脂浆
原文传递
宝鸡地区无偿献血血液质量监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 净红利 李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2216-2217,共2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方法对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感染状况。方法对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为8.0%,ALT不合格率最高(4.70%),其他依次为抗-HCV(1.31%)、抗-TP(1.03%)、HBsAg(0.64%)、抗-HIV(0.37%)。结论血站应尽量采集低危人群血液,提高血液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有效避免受血者罹患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氨酸转氨酶 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抗体 丙型 梅毒 HIV
下载PDF
宝鸡市2007-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卫平 柏亮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6期982-9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宝鸡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展采供血工作,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2007-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发现的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资料进行追踪随访及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 目的:通过对宝鸡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展采供血工作,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2007-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发现的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资料进行追踪随访及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抗-HIV确证阳性者43例,男、女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5,P〈0.01);感染年龄18~40岁青壮年居多,异性传播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67.44%),男男同性传播途径其次(27.91%),感染者籍贯现住址逐年增多,以本地化为主;职业分布以"其他"、工人、农民、所占比例高,分别为53.49%、23.26%、16.28%;在HIV合并感染其他病毒的情况中,HIV合并梅毒的共感染数最多;WB确证试验中各条带均可或大部分显现。结论:宝鸡地区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应从献血者征询、血液检测水平、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确证阳性 无偿献血 WB带型
原文传递
宝鸡市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拉让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11期997-998,共2页
关键词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无偿献血者 感染状况调查 宝鸡市 经血液传播疾病 血液质量 无偿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采供用血机构一体化信息网络管理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咏梅 郑拉让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0年第4期8-9,59,共3页
目的建立一体化的采、供、用血信息管理模式,全面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规范采供用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及使用效率,保障献血者、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方法建立辖区信息网络管理一体化;采、供、用血机构网络结构及安全防护一体化;... 目的建立一体化的采、供、用血信息管理模式,全面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规范采供用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及使用效率,保障献血者、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方法建立辖区信息网络管理一体化;采、供、用血机构网络结构及安全防护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制度建设及技术培训一体化;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监督考核一体化。结果建立了覆盖采供用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采供用血信息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信息网络 管理模式 实践探索
下载PDF
HBsAg、HCV、HIV单试剂有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卫平 郑拉让 李晶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2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单试剂有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24周后检测结果分析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献血者流失。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单试剂反应...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单试剂有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24周后检测结果分析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献血者流失。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24周后留取2份标本分别进行酶免、核酸检测。结果:232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标本复检后ELISA检结构显示阳性74例(31.9%),阴性158例(68.1%);复检后NA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例(0.9%),阴性230例(99.1%);2份HBV核酸阳性标本复检前后病毒载量和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1例出现HBV窗口期,1例出现HBV感染感染;74份复检ELISA阳性NAT阴性样本ELISA测定值(S/OD)统计初检结果显示0.8≤S/OD≤1.5(%)者56例(75.7%),S/OD&gt;1.5(%)者18例(24.3%);复检结果显示0.8≤S/OD≤1.5(%)63例(85.1%),S/OD〉1.5(%)者11例(14.9%)。结论:单试剂有反应性献血者24周后再次检测后合格率为68.1%,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者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试剂反应性 无偿献血 归队
原文传递
288881名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TP流行状况分析
10
作者 任雪侠 于昊永 +5 位作者 刘莹 成艳 安莹华 周垚 苟莉 刘郁明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了解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BSAg、HCV、HIV、TP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招募合格献血者制定血液检测流程提供本底资料。方法:分析2008~2014年12月288881名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的HBSAg、HCV、HIV、TP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 目的:了解宝鸡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BSAg、HCV、HIV、TP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招募合格献血者制定血液检测流程提供本底资料。方法:分析2008~2014年12月288881名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的HBSAg、HCV、HIV、TP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4年宝鸡市无偿献血者阳性率为HCV>TP>HBSAg>HIV。2014年为TP>HBSAg>HCV>HIV。结论:应对无偿献血人群每年作流行趋势的分析,以制定合理的招募人群计划选择检测试剂及技术更新与提高,以降低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BSAG HCV HIV TP NAT
原文传递
43871例妊娠期4项感染性疾病筛查分析
11
作者 任雪侠 成艳 +3 位作者 刘莹 李月彦 于青 杨珍珍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宝鸡市43871例妊娠期妇女HIV、HCV、HB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以了解本地区特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4项感染性疾病抗体IgM进行了筛查。结果:2007~2012年问HBsAg阳性率为3.96%~... 目的:探讨宝鸡市43871例妊娠期妇女HIV、HCV、HB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以了解本地区特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4项感染性疾病抗体IgM进行了筛查。结果:2007~2012年问HBsAg阳性率为3.96%~0.63%,呈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波动在0.42%~0.57%间;HIV感染率在O.01%~O.02%;HCV为0.54%~0.23%。结论:结果显示2007~2012年间4项感染性疾病筛查阳性率检出平稳,为防止院内感染,防止经血传染病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加强妊娠妇女4项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妊娠期 ELISA法 筛查
原文传递
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与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的临床应用比较
12
作者 刘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与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站进行静脉采血者140例纳入研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观察组使用离心性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对两组采血效果进... 目的探讨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与常规静脉穿刺采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站进行静脉采血者140例纳入研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观察组使用离心性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对两组采血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可能影响采血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被采血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即刻回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被采血者平均采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于采血量为2 m L的被采血者而言,观察组与对照组采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采血量为4 m L及6 m L的被采血者而言,观察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于静脉条件好的被采血者而言,观察组与对照组采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静脉条件中或差的被采血者而言,观察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脉穿刺采血比较,离心性静脉穿刺在采血量较大及血管状态不佳时具有更快的采血速度,对于高效采血及保护血管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 常规静脉穿刺采血 穿刺效果
下载PDF
宝鸡市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金标法HBsAg初筛结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柏亮 郑拉让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ELISA 二次献血者 HBsAg金标
下载PDF
成分输血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建衡 方咏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5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成分输血 临床护理
下载PDF
BEP-Ⅲ酶免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排除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卫平 李拴林 马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常见故障 使用过程 使用说明书 处理系统 血液检验 检验结果 安全运行 标准化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9
16
作者 杨平 李垚 陈万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58-960,964,共4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AD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1...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AD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19.4)岁。随机分为联合组、左西孟旦组和rh-BNP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6h、12h、24h、48h、72h,记录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aO2)及24h尿量、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2h时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脑钠肽(BNP)水平。同时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后6h、12h、24h、48h、72h,3组呼吸频率和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和肾小球滤过率升高,24h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rh-BNP组和左西孟旦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6h、12h、24h、48h、72h呼吸频率降低,24h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在治疗后72h的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较左西孟旦组和rh-BNP组LVEDD及LVEF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72h的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联合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等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均未出现用药相关的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较单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杨玉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604-1606,共3页
心肌梗死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造成心肌缺血,又因侧支循环并未完全建立,造成心肌缺氧性坏死,使心肌缺乏供血,通常患者的病情较重、较急,可能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引起心律失常、休克等[1].在冠状动脉堵塞后2h内... 心肌梗死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造成心肌缺血,又因侧支循环并未完全建立,造成心肌缺氧性坏死,使心肌缺乏供血,通常患者的病情较重、较急,可能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引起心律失常、休克等[1].在冠状动脉堵塞后2h内,较多患者心肌会有凝固性坏死症状的出现,有大量炎性细胞逐渐浸润心肌,表现为水肿以及充血,最终出现肌溶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性坏死 心肌缺氧 焦虑自评量表 侧支循环 大量炎性细胞 心肌梗死 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
下载PDF
FMEA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SAQ总分及HH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杨一唯 张阿喜 李小花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FMEA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SAQ总分及HHI评分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FMRA护理模式干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Q... 目的分析FMEA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SAQ总分及HHI评分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FMRA护理模式干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Q、HII、HAMD、HAM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1)护理后,两组患者SAQ、HII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FMEA护理模式可充分了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生理、情绪状况及其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适应变化,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希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Herth希望评分 负性情绪 心绞痛发作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爱荣 杨军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2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溴己新治疗,观...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2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16%(5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 26%(51/62)(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4%(3/62),显著低于对照组16. 13%(10/62)(P <0. 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溴己新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马恩 王宗社 +2 位作者 舒端朝 王小军 赵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2±6.7)个月,其中死亡28例,存活17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存活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术前合并糖尿病和肾病、原发病、术前心脏手术史、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等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0 kg/m^2或>35 kg/m^2、心功能Ⅲ~Ⅳ级、术前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术前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160 min及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均是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预后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