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少杰 赵亚娟 +2 位作者 李慧芳 王彬彬 王伟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NSF组),每组50例。SF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盐酸托烷司琼1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NBS组在SF组基础上加10mg/L纳布啡1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4h,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总的PCIA按压次数、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F组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SF组(P〈0.05),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更少。结论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PCIA可以使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降低,术后镇痛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原文传递
AMI-PCI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阿林 潘斌 +3 位作者 周鹏 张国强 李晓东 王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急诊PCI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重构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rh BNP治疗组(rh BNP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治... 目的研究急诊PCI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重构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rh BNP治疗组(rh BNP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rh BNP组在PCI术前静脉推注负荷量rh BNP,再以0.007 5μg/(kg·min)维持静脉持续泵入直至术后72 h,常规组术前给予50μg/min硝酸甘油维持静脉持续泵入直至术后72 h,分别测定两组患者PCI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室彩超指标及术前、术后72 h、术后3个月血浆NT-pro BNP、Ald、CRP、IL-6水平。结果 PCI术后72 h、3个月NT-pro BNP、Ald水平与PCI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I术后72 h NT-pro BNP、Ald水平与PCI术后3个月组内比较,除常规治疗组Ald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72 h、3个月对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2 h、3个月CRP、IL-6水平与PCI术前组内比较,除常规治疗组术后72 h IL-6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I术后72 h CRP、IL-6水平与PCI术后3个月组内比较,除常规治疗组IL-6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72 h、3个月对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个月左心室各指标与PCI术前组内比较,除常规治疗组LVDd、LVPWT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CI术后3个月左心室对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炎症因子 心室重构 PCI
下载PDF
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静 周瑞秀 +1 位作者 韩玉婷 刘长山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142-1144,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而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由它产生的众多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途径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参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2型...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而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由它产生的众多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途径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参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现着重讨论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内脏脂肪素等近几年几个热点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临床寻找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因子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和肱踝脉搏波速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晓云 张磊 +3 位作者 李娟娟 钱薇薇 姜国辉 董砚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和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ABI、TBI及baPWV、实验室及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baPWV升高、TBI降低(P<0.05)。年龄是ABI和TBI... 目的探讨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和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ABI、TBI及baPWV、实验室及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baPWV升高、TBI降低(P<0.05)。年龄是ABI和TBI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DBP、2hPG和HbA1c是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是TBI的保护因素。结论动脉硬化检测可评价T2DM患者动脉弹性,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可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踝肱指数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趾肱指数
原文传递
复发性脑卒中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晶倩 张爱娟 +1 位作者 杨丽芳 王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再发年龄、性别差异、再发间隔时间、再发部位)、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从发生脑梗死的349例病例中筛选出2次及2次以上出现符合脑梗死临床表现的病例14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再发年龄、性别差异、再发间隔时间、再发部位)、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从发生脑梗死的349例病例中筛选出2次及2次以上出现符合脑梗死临床表现的病例14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后再次脑梗死的发病率42.12%,其中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异常高信号者35.53%,无异常高信号者6.59%,两者之比5.39∶1。(2)再发脑梗死为男∶女≈1.82∶1,再发高峰年龄55~65岁。其中有再发脑梗死临床表现并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无新发病灶二者中,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再发时间间隔平均4a,女性再发时间间隔早于男性。初发脑梗死后再发率第1年内最高且以第1次再发多见。(4)首、再发部位为同一区域者53例(42.74%)。(5)再发脑梗死中83.87%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88.75%男性患者有吸烟和(或)饮酒史。结论首次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者部分出现颅脑MR检查DWI序列无异常高信号,男性再发率高于女性,女性再发间隔短于男性。再发经常在同一部位。再发者多数合并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和吸烟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再发脑梗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辉 林松娟 刘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 目的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723,P<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不同。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 阻塞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SOD MDA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段兴亮 季祥武 +3 位作者 张爱元 张俊刚 赵春华 杨琳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方法 收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酚酸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丹酚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方法 收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酚酸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丹酚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SOD,MDA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好转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MDA浓度的降低幅度以及SOD活力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ST-T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A水平,升高SOD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心绞痛 不稳定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广欣 丰义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症状评分、抑郁及焦虑状态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7%,显著低于研究组的88.34%(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反流症状积分显著较低,治疗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较低,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目评分显著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反流等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发病相关因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文文 朱芸 +2 位作者 李明 刘芹 周卉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5期860-861,共2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分析76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RA组(n=40)和RA-ILD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关节肿...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分析76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RA组(n=40)和RA-ILD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关节肿痛数目、血管炎及发热阳性率、CRP、RF、IgM、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RF高滴度表达,RA病情重,伴有关节外表现的RA患者易合并ILD,应尽早行高分辨CT等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皮细胞型NO合酶基因第7外显子894G→T点突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文山 董砚虎 +2 位作者 王海燕 柳林 司元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 NO合酶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 894 G→ T点突变与中国北方汉族人 2型糖尿病(T2 DM)合并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 ,结合 DNA测序技术 ,检测了 2 2 8...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 NO合酶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 894 G→ T点突变与中国北方汉族人 2型糖尿病(T2 DM)合并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 ,结合 DNA测序技术 ,检测了 2 2 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 894 G→T错义突变位点的基因型 ,其中 T2 DM患者14 3例 (DN79例 ) ,健康成人 85例 ,并对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1T2 DM组的 T等位基因及 TG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 (N)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DN+组 T等位基因及 T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 (P <0 .0 5 )。 3SBP、Hb A1c、TC、TG和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 894 G→T点突变均与糖尿病肾病有关 (P <0 .0 5 )。结论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 894 G→T点突变的 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 2型糖尿病易患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肾病 内皮细胞型NO合酶 基因多态性 病理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颖 逄力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4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干预,对照组单纯...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4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干预,对照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并能显著增高胰岛素分泌指数、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预防和降低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特胰岛素 二甲双胍 早期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杰 宋书凯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103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给药时间分为早期给药组(67例)和晚期给药组(36例),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103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给药时间分为早期给药组(67例)和晚期给药组(36例),早期给药组根据药物剂量又分为低剂量组(33例)和常规剂量组(34例)。观察3组患者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90 min 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术后7 d内出血事件及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3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早期给药组TIMI 3级血流比例显著高于晚期给药组(P<0.05)。(2)早期给药组90 min ST段回落百分比明显高于晚期给药组(P<0.05),而早期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与晚期给药组相比,早期给药组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P<0.05),但3组术后肌钙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3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的再灌注,且未增加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疗效相当,且出血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下载PDF
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磊 谷燕 董砚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0-1194,共5页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源于骨代谢状态改变,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作用有关。此外,高血糖毒性刺激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管内皮生长因...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源于骨代谢状态改变,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作用有关。此外,高血糖毒性刺激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破骨源性细胞因子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机制
下载PDF
2种溶栓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雪梅 肖青 +2 位作者 范秀芳 冯伟 孟令德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2种溶栓方法对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方法72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分别给予尿激酶50万U注入;对照组通过外周静脉血管给予尿激酶100万U滴注,通过观察动静脉内瘘... 目的探讨2种溶栓方法对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方法72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分别给予尿激酶50万U注入;对照组通过外周静脉血管给予尿激酶100万U滴注,通过观察动静脉内瘘再通率评价治疗效果并对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内瘘再通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效果与发现血栓形成时间呈负相关(均为P<0.05)。糖尿病血管病变、造瘘血管内径细小、透析后按压不当、高凝、透析后低血压、穿刺后血肿形成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结论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尿激酶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内注入溶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再通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障碍与胃肠神经元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宁宁 王朝迅 +2 位作者 雒瑢 贾红蔚 邱明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3016-3018,共3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45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成模后16周测定大鼠胃肠动力,观察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变化。...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45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成模后16周测定大鼠胃肠动力,观察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胃肠动力减弱(P<0.01),胃窦、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元(6.6±2.9 vs 15.7±3.815.6±10.3 vs 22.6±7.4,P 均<0.01)和胃窦部氮能神经元(5.3±1.2 vs 11.8±2.2,P<0.01)计数显著降低。胰岛素组胃肠动力、胃窦部氮能神经元和小肠胆碱能神经元计数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 均<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 STZ-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损伤有关;胰岛素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肠活动 链脲佐菌素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竹青 朱芸 +2 位作者 张滨 马晶晶 昌路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RA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年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小...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RA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年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小板的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高活动组、病情低活动组RA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情缓解组RA患者(P均<0.01);病情高活动组RA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情低活动组(P<0.01);所有RA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年龄、ESR、VAS评分、RF、血小板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 RA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D-二聚体可作为临床判断RA患者病情活动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指标,亦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D-二聚体 VAS评分 红细胞沉降率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晓艳 张言镇 +1 位作者 迟慧 周衍菊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患者HIF-1α、VEGF水平。结果AMI组、UAP组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HIF-1α(117.6±28.6)pg/L、(110.2±17.1)pg/L vs(49.9±20.5)pg/L、(43.1±16.3)pg/L,VEGF(215.0±51.5)ng/L、(194.4±38.4)ng/L vs(94.3±34.2)ng/L、(90.3±32.9)ng/L(均P<0.01);SAP组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CHD患者血清HIF-1α、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VEGF浓度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无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有关,可能是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与AIP,HbA1c,cTnI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阿林 王健 +3 位作者 谢地成 周鹏 李晓东 高安路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钙蛋白Ⅰ(cTnI)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浆hs-CRP,HbA1c,CHO,TG,HDL-C,LDL-C,cTnI等指标,计...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钙蛋白Ⅰ(cTnI)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浆hs-CRP,HbA1c,CHO,TG,HDL-C,LDL-C,cTnI等指标,计算AIP;选取123例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AIP,HbA1c,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均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两组患者hsCRP水平与AIP,HbA1 c无相关性(P>0.05),而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与cTnI成正相关(r=0.549,P=0.000);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判定cTn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28>0.9),而AIP,HbA1c则诊断价值较低(AUC<0.7)。结论 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能是独立于血糖、血脂以外的独立危险因素;同cTnI,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纳入常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致动脉硬化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氢溴酸东莨菪碱、链霉蛋白酶联合西甲硅油应用于胃镜检查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玉志 张艳慧 +1 位作者 付学奎 张玉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氢溴酸东莨菪碱、链霉蛋白酶联合西甲硅油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实验组A为胃镜检查前10min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检查前5min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1ml)肌注... 目的探讨氢溴酸东莨菪碱、链霉蛋白酶联合西甲硅油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实验组A为胃镜检查前10min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检查前5min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1ml)肌注,实验组B为胃镜检查前20min口服50ml链霉蛋白酶溶液+8ml西甲硅油,检查前10min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对照组为胃镜检查前10min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观察3组病人的病人不适程度、胃镜检查时间、视野清晰度及疾病检出率。结果实验组A与对照组比较,病人的不适程度明显减轻(P<0.017),检查时间缩短(P<0.05);实验组B与对照组比较,视野清晰度增高(P<0.017),检查时间缩短(P<0.05),微小病灶检出率提高(P<0.017)。结论氢溴酸东莨菪碱、链霉蛋白酶联合西甲硅油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胃镜检查前准备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氢溴酸东莨菪碱 链霉蛋白酶 西甲硅油
原文传递
心脏康复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源慧 季硕超 张爱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路径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康复教育,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路径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康复教育,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由研究者严格按照康复路径给予心脏康复教育,观察2组患者1年后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心功能、再次住院率、6 min步行(6MWT)试验等指标。结果实验组1年后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心功能、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路径教育对AMI且行PCI术患者的康复知识自我教育、危险因素控制、术后心功能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